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大视野 社会

让社区服务大旗 引领居民自治

2011年12月27日 12:55

居委会不只代表弱势群体

记者 (以下简称记):社区建设有赖居民参与,调查显示,在珠海这一比率仅占5成,而居民参与社区工作考评的比率还不到2成。如何让社区治理更有民意基础?

王:社区主导者是居民,他们也是被服务的对象。可很多人有自己解决问题的渠道,同居委会没有利益诉求的直接关联,社区建设参与率自然不高。珠海也存在这样的现象,社区的服务对象往往是老人、小孩、残疾人、困难户等,居委会完成政府各项惠民措施,似乎代表的就是边缘和弱势群体。这是种认识上的缺位。居委会不是服务主体,它是代办者,发挥的是桥梁作用,要提升珠海居民社区治理的参与率,就得把社区的服务面扩展到所有人群,包括社区的工薪阶层、单位人,以及其他精英人群。简言之,就是要让社区服务真正体现居民需求。

公共服务应及时落地社区

记:哪些服务能最大限度发挥社区凝聚力?

王:社区居委会不仅是各种政府工作的代办者,它更应该提供必需的生活服务,从居民衣食住行、切身利益入手,如维修、配送、看护等,让居家过日子的居民和社区密不可分。对内包括邻居吵架、养狗扰民等内部事务的化解,各种便民服务要形成网络,允许各种服务性单位和居家生活挂钩。对外,政府各项行政事务,养老、教育、就业等,各种公共服务应该及时在社区落地。

“先选后聘”珠海相比落后

记:社区工作行政化倾向严重,“先聘后选”。您是否同意这种观点?对社区的考评体系进行改革在当前是否具有必要性?

王:关于 “先聘后选”,主要是担心群众参与热情和积极性,担心选民参选率太低,确实会让居委会人员带有明显的行政色彩,但这不是忽略社区服务的借口。尝试“先选后聘”或者直接选举没有框架性的制约,一个地方完全可以解决,国内很多地区社区居委会八九成已经实现这些模式,珠海相比显得落后。

至于珠海现行的社区居委会年终考核基本和居民脱钩的问题,从另一个角度看并不是问题关键,关键要看社区有没有坚定的服务理念。不能将考核问题当作创新社区服务理念,丰富社务服务手段的绊脚石。

居民最关心的是身边事儿

记:哪些是居民最需要的呢?

王:社区居民自治主要是围绕利益关系展开,现在我们强调利益型社区,社区是利益共同体。自治的前提是保障公共利益,服务居民利益。服务要有渠道,有评价,居民有诉求通道。

而社区就是最近、最方便的平台。搭建这个平台的契合点就是同居民生活最直接最密切的事务。

把群众身边事、切身利益关系处理好,居民参与热情自然提升,居民自治也就水到渠成。

网上纳民情 网下解民忧

记:如何看待信息化在社区治理中发挥的作用?

王:包括珠海在内,很多地方已经开始尝试社区 “议行分设”,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站相分离,让社区从行政事务中腾出精力,专心致志搞自治。在北京,部分社区已经形成健全的运作机制,也就是一套闭合的 “回路”,或许对珠海有所启示。在北京朝阳门街道内务社区,当地社区服务站不仅实现了网络化、数字化,还专门开发了一套社区事务综合处理系统,网上便民服务。服务站有专职人员接听居民诉求,比如哪里树倒了拍坏街坊窗户,问题上载后,会自动以短信形式发到居委会分管副主任那里。这位副主任就会和政府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反映情况,分析原因,定位处理的部门,很快便形成批文。从接到情况到部门上门处理只需2天。而在社区网络上,处理情况则一目了然。

记:从您的介绍可以看出,仅网上服务还远远不够,关键在于背后的支撑体系,如和有关部门的联系沟通机制,您认为呢?

王:其实这就是一套居民自治、社区治理的闭合回路,我们所说的“线上线下”服务,通过信息化手段得到了实现。“线上”,居民诉求社区管,“线下”,问题解决政府管,相互联系。当然,这种共享的资源,最终需要居委会来进行整合,真正搭建起居民、政府、服务单位的沟通桥梁。

珠海完全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在社区创新上做文章。从现在的社区治理环境看,没有创新,居民自治只会流于形式,成句空话。

人人参与社区“大文化”

记:珠海有社区工作者对社区工作如何坚持党的领导、倡导社区新文化存在困惑,您能否给予解答?

王:珠海一些小区通过社区党员参与,组织议事园地,这是弘扬社区民主一种很好的形式与载体。这类似于我们所说的社区议事 “楼门院长”基层齐参与的形式。在社区建设中突出党的领导作用这是居民自治的重要原则。我们需要各种党组织形成的网络。向上有街道党工委,社区有党总支、党支部,驻社区的单位有党组织,不同部门的党员都来参加社区治理,这样网络化的速度将更快,从而推进社区共建共治。另一种方式,则是通过社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来拓展居民诉求渠道,上下联系,反映社情民意。值得一说的是,现在很多大型城市街道层面的自治性越来越突出,从广义讲,它具有“大社区”的概念,对于整合社区资源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谈到珠海社区文化,我认为不光是组织社区歌舞、群众文娱活动这么简单,大范围讲居民社区事务参与度就是社区文化,文化是社区的基石,最终目的是通过做好社区服务这篇大文章,让社区人人参与。

记:澳门同珠海一衣带水,哪些方面值得珠海借鉴?

王:珠海毗邻港澳,虽然港澳地区在社会管理、社区治理上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但珠海不宜照搬,应该结合国情,因地制宜,从社区街坊的需求入手,创建符合自身的社区治理模式。说到借鉴,澳门社区的商业服务可以研究一番。如澳门的街坊总会、街坊会在政府购买服务时,如何发展当地民间机构为居民服务,如何强调市场行为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等等。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1/1227/65656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