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前沿观察

地方两会定发展重点:东部重新兴产业 西部推能源交通

2012年01月29日 20:55

 

西部重投资 东部重转型

去年以来全球经济动荡不安,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中的前“两架马车”也遭遇到海外需求下降和国内紧缩银根的严峻挑战。与此同时,传统粗放型增长方式给环境、能源供给带来的压力也与日俱增。可以说,中国经济已到了一个先保增长还是先调结构的决策路口。

从此次各省两会透出的政策信息似乎也隐伏着这种纠结:以地域来划分,东部省份普遍关注调结构,而仍处在工业化阶段的西部省份则更多把诉求放诸于投资拉动上。

在四川省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的发言席上,多位政协经济委员均表示,投资拉动既是保持四川省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动力,又是四川省调整结构、扩大内需的客观需要。重大项目的建设实施是投资拉动的关键和基础。建议以项目为抓手,不断拓展投资领域,优化投资结构,支撑投资拉动。

新疆今年最重要的三项经济工作重点中,有两项与投资有关:其中第一项是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步伐,包括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产业领域的投资和项目建设等;另一项则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包括确保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加快煤炭煤电煤化工等优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

同为资源大省的内蒙古则提出,要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抓紧谋划和推进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充分释放民间投资能量。

相比之下,东部省份更多把目光投向结构转型、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如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就表示,广东省经济高速增长的阶段已经过去,平稳增长将常态化,转型升级将成为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旋律。上海市政协委员、全国律协副会长吕红兵准备提交的一份提案则是关于上海打造国际并购服务中心的建议。

此外,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在此前的经济工作会议上将今年浙江发展思路的第一条就定为“调结构、抓转型”,要求着力优化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城乡结构。江苏则强调2012年经济工作要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尽快把经济增长转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

“东部沿海省市如上海等地的增长速度已经明显回落,且回落幅度高于其他省份,结构调整的推进速度也明显快于其他省市,投资领域主要体现为有利于产业升级、服务业提升方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对此评价说。

 

西部重能源交通

东部重新兴产业

由于在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的差异,东部省份和西部省份在重点产业的选择和推进方向上也大相径庭。

新疆地处边陲、资源丰富,如何将当地的资源开采出来并支援各地建设成为自治区经济工作的一大要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努尔·白克力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新疆未来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第一推动力。围绕产业转型升级目标,用好差别化产业政策,为“十二五”时期形成5000万吨原油、1000亿立方米天然气和煤制气、3000万千瓦疆电外送能力提供支撑。

为此,新疆将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推动大型油气生产加工基地建设,支持各类企业参与石油石化下游产品深加工和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加快煤炭煤电煤化工产业发展。

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则提出在产业发展方向上,既要瞄准发展高精尖的产业,也要因地制宜发展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产业。他特别提到,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着力提高城乡居民的工资性收入。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春华提出,要培育壮大工业支柱产业,能源、冶金和农畜产品加工业要在延伸升级上多做文章,进一步做大规模、延长链条、提升层次,增强产业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对装备制造、新型化工要大力扶持,加快培育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尽管不少西部省份也在提案议案和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相比之下,东部省份已开始实打实地推进新兴产业发展。

如广西2012年政府工作的目标任务中就提出,“坚持产业优先发展,全面推动工业企业转型升级”,要增加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生物农业、先进装备制造、健康产业,使战略性新兴产业达到10个。

出席天津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的市人大代表、滨海新区区长宗国英表示,今年滨海新区确保全年新引进5000万元以上的大项目、好项目达到90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力争突破1200亿元。

江苏则提出,要深入实施产业升级“三大计划”,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推动制造业向高端攀升,提高服务业比重,加快构建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尤其提到,“无论发展形势怎么变化,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不能动摇”。

此外,上海今年将重点推进实施新能源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11个专项,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0%以上,全年计划完成工业投资1300亿元,其中技术改造投资占比达56%。

自河北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5日开幕后,2012年全国地方两会的大幕拉开,尤其是从8日至13日,全国有20余个省份集中召开地方两会。8日,四川、西藏、甘肃和贵州政协会议,以及重庆、河南和广西的人大会议同时举行。

地方两会将公布2011年各地的经济社会数据,也将制定2012年的各项任务的量化指标,这些指标都是按照中央及各地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制定的,从这些指标中可以看出对2012年经济形势的判断。

 

七位代省长将“扶正”

与前些年的地方两会有所不同的是,今年的地方两会将出现7位代理省长作政府工作报告。他们分别是广东的朱小丹、浙江的夏宝龙、安徽的李斌、江西的鹿心社、海南的蒋定之、云南的李纪恒和河北的张庆伟。

这些官员均是2011年中央几轮人事调整所作的安排,按照往年的惯例,在地方两会上通过相应选举程序后通常将会担任正职。李纪恒和蒋定之的前任都升任省委书记,朱小丹和夏宝龙的前任则是因年龄原因卸职,而张庆伟、李斌和鹿心社的前任陈全国、王三运和吴新雄分别调任西藏党委书记、甘肃省委书记和电监会主席。

事实上,他们进行调整的时间比较集中。鹿心社于2011年6月被任命为江西省委副书记,江西省副省长、代省长。张庆伟是在去年8月27日被任命为河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代省长。而3天以后,夏宝龙、蒋定之、李纪恒三人同时分别被当地人大常委会任命为省政府副省长,代理省长。

综合他们的简历来看,这些官员呈现出年轻化、高学历和具有基层经验的特点。他们都是“50后”,而张庆伟更是出生于1961年;他们几乎都具有研究生学历,李斌、夏宝龙、李纪恒均为经济学博士,而张庆伟和蒋定之则是工学硕士。

此前有行政管理学者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正处于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多发阶段,贫富差距加大,腐败现象突出,因此懂得社会治理将是必需。具体说来,法律、管理、经济等文科背景将会越来越被看重,这和以前重理工科背景有所差别。

各地均称2012年形势复杂艰难

截至8日,河北、河南、重庆和广西人大会议已经开幕,当地行政首长均已经作了政府工作报告。从这些政府工作报告所披露的数据来看,2011年都呈现超预期增长。不过,各地均提到2012年形势的复杂和艰难。

本报记者整理的相关资料显示,2011年,广西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万亿元,达1.17万亿元,增长13%;重庆市生产总值接近1万亿元,预计比上年增长16.5%,增幅跃居全国第一;河北生产总值完成2.4万亿元,增长11%左右;河南生产总值将突破2.7万亿元,增长11.7%。

不难看出,这四个省份恰恰代表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形势,同时也代表了中国经济发展格局中的两大梯队:河南和河北是“2万亿俱乐部”的成员,而广西和重庆则为新晋“万亿俱乐部”成员(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在元旦献词时称“突破万亿元大关”)。

相比而言,这四个省份的实际增长已经大大超过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预期目标。2011年,河南提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到2个百分点,河北则仅要求确保全省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重庆和广西则分别提出生产总值增长13.5%和10%。

而对于2012年的增长目标,各地却表现出不同的态度,河北和重庆依然将目标定为增长9%左右和增长13.5%,而河南则确定为增长10%左右;只有广西的预期增速目标比2011年更高,要求增长11%。

而据大河网消息,河南省省长郭庚茂则表示,受国际国内需求下滑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电解铝、煤化工等部分传统优势产业尚未摆脱困境,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重;随着沿海省份受外需影响增长放缓,省外务工人员出现异常回流迹象。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2/0129/65819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