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重大会议专题 两会专题 2012两会
委员提出文化引导价值观 学习雷锋就是诚信做事
2012年03月04日 18:57中国网3月3日讯(记者 陈训迪)过去一年,一系列与道德缺失相关的焦点事件频发,不断挑战公民道德底线,引发人们对社会文化发展和改革的深层思索。
文化是传播主流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2011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坚决纠正以权谋私、造假欺诈、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歪风邪气。
虽然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道德文化发展在不少时候却被视为“软肋”。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江西师范大学文化研究所所长王东林表示,政府不能只关注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其实文化可以塑造人,对其文化理念的影响至关重要,近来发生很多道德缺失的事件都是文化价值观出了问题,文化建设不能简化,不能被经济倾向所掩盖,文化产品需要承载正确的价值观。
在传播主流的价值观方面,文化无疑是重要的载体。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11年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文化需求,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去年年底,国家广电总局出台“限娱令”,要求全国各卫视压缩娱乐节目播出时间,这一举措被认为是国家扭转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化”的明确信号。与此同时,新闻媒体纷纷派出大批记者深入基层,开展“走转改”,与普通百姓一起体验生活,报道基层一线职工的故事。
王东林认为,中国目前正处于转型阶段,社会的道德观、价值观都在剧烈震荡,需要政府对此加以引导、规范,大力传播积极的价值观。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计算流体力学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椿萱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文化就是要让人具有社会责任感,让铜臭味更少一些,让艺术更纯粹些,起到全民教育的作用,政府和媒体对此都应该有正确的导向。
“向雷锋学习”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部分
伴随着改革开放,公平、效率、民主等现代理念深入人心,文化发展面临社会思想文化日益多元、多样、多变的挑战,社会期待道德建设,就需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作用。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决定》指出,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今年是雷锋同志牺牲50周年,3月5日,也是毛泽东主席题词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49周年的日子。连日来,各媒体深入报道学雷锋重要活动,广泛宣传学雷锋先进典型,多方面阐述了新时代的雷锋精神。有分析人士认为,这也是中国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部分。
“任何一种文化榜样,身上都具有跨越时代痕迹,学习雷锋,就是学习他对国家民族的爱,一点一滴小事去做。一个人成长到一定时候就会有文化自觉,我觉得学习雷锋就是用良心做事,不做对不起诚信的事情。” 王东林说。
全国政协委员宋春丽则表示,十七届六中全会国策性的决定引起更多人们对文化建设的讨论,作为一名文化事业工作者,不仅仅是关注,而是要带有引领式的去做,也是一种榜样的树立。
责任编辑:单梦竹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2/0304/66101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