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前沿观察

双重国籍利弊考:放不放开都有问题

2012年03月28日 17:18

 

面对日益高涨的呼声,中国要不要放开双重国籍?假如放开双重国籍,中国又将面临怎样的利弊考?

据凤凰网最近的一次民调显示,70.1%的人赞同中国承认双重国籍,但也有27.6%的人反对。

在赞成的人中,有49%认为承认双重国籍可增强国家认同感,扩大中国影响力;27.3%认为可吸引海外人才、资本回流。

另一方面,65.5%的人认为承认双重国籍可能制造违法和寻租的空间,14.4%的人认为实际操作困难,可能造成管理上的混乱。

“今年"两会"期间公众追问某些代表委员的国籍,也反映了这方面的矛盾。政府应面对现实,用法律公开处理国籍问题。”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中国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葛剑雄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利: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金,防止财富流失

“承认双重国籍,有利于大量引进海外华裔人才、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辉耀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承认双重国籍,还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也有利于中国政府依法管理海外归来人士。

他认为,不承认双重国籍的一个很明显弊端,就是面临人才流失。

曾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任教的许德音教授写下过这样的故事:学院里来的归国博士,不少是拖家带口的。最新来的一对年轻夫妇,曾在美国名校教书,都有绿卡,但一对生在美国的儿女的身份却成了问题:若是美国公民,孩子出生时父母尚未取得绿卡,中国国籍法不承认他们的外籍身份;若是中国公民,孩子已是就学年龄,却办不了户口。夫妇两人为此苦恼不已,甚至考虑返回美国。

类似的故事同样有数据的支持。由招商银行等机构新近发布的《201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在接受调查的投资资产超过千万元的富裕人群中,近60%的人已经完成投资移民或有相关考虑。

作为移出地的中国,正在面临资金和社会精英阶层的集体流失。201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显示,中国正在成为世界上最大移民输出国,目前约有4500万华人散居世界各地,流失的精英数量居世界首位。

一家移民中介机构向媒体透露,海外移民的人一般分为三类,一类是官员,第二类是商人,第三类就是技术移民,这些人教育背景良好、工作体面、收入颇丰,可谓中国中产精英的代表。

之所以选择移民,主要出于以下几点原因考量:子女教育、医疗体系、环境质量、食品安全、出入境自由以及资本抗风险性等。

“中国要发展,势必要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金,而这种需求是持续性的,至少目前的需求是很强烈的,有了人才和技术才能 有更稳定和持久的经济发展。”中外教育交流协会秘书长常纳告诉法治周末记者,有越来越多的华人华侨希望到中国发展,一是为祖国的发展献力献策,同时为自己 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但由于中国的相关政策,使得这些资金和人才不能流入中国以促进经济发展,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常纳介绍,目前比较在意双重国籍的是企业家和文艺界人士以及海外留学生。企业家除了财产安全的考虑之外,更多的考量是方便出行。

而留学生其实大多是高等专业技术人才,由于种种原因选择了发达国家的国籍,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想放弃中国国籍。很多留学生等待中国政策的变化,常纳介绍。

有学者指出,对于海外侨民和留学人员来说,我国目前实行的单一国籍制度会带来诸多不便,比如回国签证、定居、创业和服务的手续十分繁杂。

“双重国籍主要针对这样一群人,他们不愿意放弃现有的国籍,而中国需要他们为我们服务。”葛剑雄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

“对承认双重国籍国家的中国移民,允许其自愿保留中国国籍,可以激励中国移民的爱国热情。”王辉耀说,吸引海外移民以公民身份参与国家建设,参与政府管理,对国家事务发表意见,为民族发展献计献策。

如果海外移民在中国犯罪,其保留中国身份,可以按照国内法律来审理,不会造成国家安全问题。王辉耀表示。

 

弊:管理混乱,易造成法律权利和义务的冲突

硬币都有两面。事实上,从各国发展的状况来看,实施双重国籍或多重国籍所折射出来的弊端同样显而易见。

此前有民主党派提交党派提案,建议“实行双重国籍以吸引海外人才”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中心研究员陶正华明确投了“反对票”。

他认为,有关国籍政策的问题,不能仅从部分人群的方便和利益出发,而是要综合政治、经济和外交等国家宏观因素来考虑。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韩方明也有类似观点。他认为,拥有双重国籍的人可以被看作是拥有多重的国家忠诚,当这两个国家发生冲突的时候,他必须选择其中的一个国家。因此,他的这一行为可能被视作是对另一个国家的利益损害。

而作为具有某国国籍的公民,享有该国的特定权利和义务,而其中某些的政治权利外国人不能享有,某些特定的义务外国人不承担。若一个人具有两个以上国籍,容易造成法律权利和义务的冲突。

“从法律角度来说,双重国籍可能引发管辖冲突、双重起诉、承认和执行判决以及裁定的问题。同时,由于每个国家的法律制度不同,可能为不法分子创造有机可乘的空间。”韩方明说。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讲师田方萌担心的是,放开双重国籍将进一步拉大国人的不平等感,少数精英的双重国籍身份可能会使普通民众觉得他们离心离德,从而减少社会凝聚力。

部分反对放开双重国籍的专家还认为,从法律的角度上来讲,承认双重国籍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一个人的国籍是他同一个国家永久的法律联系,基于这个联系,他享有这个国家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常纳也认为,不论是根据血统还是出生地作为国籍的依据,国籍都是作为一个公民需要对国家忠诚的责任,国家的责任首先也是保护本国国民和为国民服务,在这一点上,国籍法应该站在国家层面来考量才能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

“承认双重国籍,可能在某种程度上会增加世界范围内华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但同时也会造成很多问题。”常纳表示,一旦遇到战争或者违法事件,势必会造成管理上的混乱。

“如果中国又承认双重国籍,容易引起东南亚等国的猜疑,不利于当地华人的长远生存和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研究员戴瑞君在《双重国籍再思考》一文中分析道。

葛剑雄并不认可这样的说法。

“中国应堂堂正正地承认双重国籍。”葛剑雄告诉法治周末记者,目前,中国有不少政策,比如,安家费,给予了外籍人才部分“国民待遇”,但这些做法并不规范。如果能够通过双重国籍的途径解决问题,实现化暗为明,那么,双方都将更加方便。

而规范的操作,意味着一整套严格的标准,换言之,中国目前需要引进怎样的人才,对应地,他们才能够享受双重国籍的权利。“有关这一点,相关部门应该进行仔细的制度研究、设计,确保公平、公正。”

常纳认为,反对双重国籍并不能阻止人才流失,因为如果一个人具备移民的条件和主观意愿,即使剥夺其本国国籍还是会选择移民,同时,反而因为失去了祖籍国的国籍,往往还把本可能想部分保留在祖籍国的产业干脆全部转移到海外。

多位受访学者告诉记者,我国严厉的单一国籍政策,实际上已不能满足全球化时代人才流动的需求。

改变,或许已迫在眉睫。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2/0328/66299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