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写作 公文写作 各种材料 事迹材料
副局长先进事迹材料 生命的绝唱和回响
2012年04月10日 14:12
2010年3月31日,在坚守工作岗位、顽强与肝癌抗争三年零六个月后,年仅50岁的白大明,带着对国家安全事业的无限眷恋,永远的离开了我们。省厅和梅河口市领导,政法系统各单位的干警代表,曾与他共事的战友及社会各界群众为他送行,其哀其壮,其声其势,为多年梅城所罕见!一名普通的干警,何以刻如此尊崇?追寻他20载职业生涯的辛勤耕耘,感佩他以超凡勇气、坚强意志与病魔抗争,惊讶他在病痛中取得的辉煌业绩,这一切都能找到答案!
“一旦投入工作,他就像上满发条的时钟,不知疲倦地运转”。在工作方面,他是真正的“乐业者”。
1989年,一直向往成为一名神圣人民警察的白大明,终于如愿以偿,由梅河口市第五中学一名优秀的外语教师,选调到国家安全机关。他学理论、搞调研、查线索、办案子,披星而去,携月而归,再忙再累,似乎也有使不完的劲儿。炎炎烈日下,疾风骤雨中,冰雪严寒里,他调研的足迹遍布了梅河口的大街小巷和乡镇村屯。身边同志这样评价白大明:“见过很多非常敬业的人,可他堪称敬业中的楷模,也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乐业’者。他对工作的痴迷和陶醉,甚至让人有些费解。一旦投入工作,其他事情都抛到脑后,就像上满发条的时钟,不知疲倦地运转着。”一位曾长期与大明工作的领导说:“大明可是个真正的‘工作狂’,在事业上经常进入‘忘我’境界,常常在夜间“灵感”突发,不是向领导汇报自己的工作想法,就是给干警布置工作任务,经常出现头一天晚上打过电话,第二天跟他提起这事,他还恍然大悟,时间长了,大家也都习惯了”。
正是凭借这种对事业的执着追求,白大明很快在工作上展露头脚。1994年,梅河口市发生震惊全市的输出劳务诈骗案。当时诈骗分子携带诈骗的50余万元巨款逃跑,受骗的几十个家庭的近百名群众群情激愤,一场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危急之时,大明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线索,经过认真分析,及时准确判断出诈骗分子外逃的动向。他立即请示领导启动应急机制,及时率领干警赶至外省某机场,在诈骗分子乘坐的飞机即将起飞的关键时刻,将其擒获! 2002年,当一起专案陷入僵局时,又是白大明在深入分析案情、仔细研判的基础上,力排众议,提出了切合实际的策略,终于使案件出现转机,成功将案犯全部抓获。
2004年4月,通化局为了强化某项工作,准备把业务精干的白大明调到通化工作。面对夫妻两地生活、孩子临近高考、年近80岁高龄的父母需要照顾等诸多困难,白大明二话没说,毅然服从组织决定。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尽快熟悉业务,把工作重担挑起来。人到中年的白大明,却以小伙子般的热情和干劲,为了工作,不知道有多少个双休日他回不了家。面对需要照顾的双亲和无助的妻子及儿子渴望做过教师的父亲能辅导功课……白大明把对家人的牵挂与歉疚深深埋在心底,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工作上。付出的辛劳与汗水换来的成绩,也让他倍感鼓舞与欣慰。当年由他具体组织破获的一起重要案件中,被评为甲级攻坚专案。
到局机关的第二年,由于工作绩效突出,白大明被提拔为副处长。走上领导岗位,对于他来说,个人支配时间更是所剩无几。2005年一起甲级专案中,他与干警一同摸爬滚打,深入边境一线一住就是半个多月。由于夜以继日工作身体抵抗力降低,他患上了严重的胃肠感冒。但是他克服发烧和腹泻带来的不便,硬是支撑着身体坚持工作。完成任务后,人明显消瘦了一圈。在2006年破获的另一起甲级案件中,大明在长达70余小时的审查中,凭着扎实的业务功底和高超的斗争艺术,与狡猾阴险的犯罪分子进行面对面交锋。经过几番周旋、较量,使犯罪分子彻底交待了全部犯罪事实。
“刚刚手术摘除恶性肿瘤,他就带着28厘米长的刀口,回到了工作岗位上”。面对病魔厄运,他是无畏的强者。
可是,正当白大明工作干得起劲的时候,不幸却悄悄袭来。2006年春节后,他经常感到肝部不适。大家都劝他去医院检查,可为了工作他却一拖再拖。有时只是简单吃点药顶一顶,就又故作轻松地和大家一道忙碌起来。繁重的工作,再加上没有及时到医院诊治,他肝部的疼痛也在不断加剧。这年6月,全国某方面工作会议在通化召开,忙碌了几天的白大明突然感觉肝部疼痛难忍。处长几乎用命令的口气让他马上去医院检查,可他考虑到自己就是这个方面工作的副处长,这个时候工作更需要他,于是强作微笑地回答:“没事儿,一会儿就好了!”。直到会议结束,他才在妻子的陪伴下走进医院。
在省肿瘤医院做完检查,大明的妻子瞒着他走近医生悄悄询问检查结果。尽管医生声音很低的回答,仍被站在门外的白大明听个一清二楚,“肝癌!”他顿时觉得头上响过一声霹雳,很长一段时间才冷静下来。45岁,正是年富力强,对于家里来说他是顶梁柱,而对于事业来说,正是为国出力的大好年华啊!特别是对于深爱着国家安全事业、并忘我工作的白大明来说,他的岗位上,有多少工作正等着他去做……
残酷的现实已无法改变,只有冷静面对,在妻子的鼓励下,白大明很快就想通了。治疗他这种病,手术是必需的。经过与妻子商定,最终他们来到上海东方肝胆医院。随着腹腔的切开,医生们惊呆了,他肝部右侧的恶性肿瘤已经有蛋黄大。有的医生埋怨说,“都这样了,还在坚持工作,真是在玩命!”最终,白大明肝部右侧后叶下段被切除,躺在床上的他身上插着多根导管……这期间,他忍受了多少痛苦,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但是,凭着钢铁般意志,3个月后,带着28厘米长刀口的白大明,拖着虚弱的身体、拎着两大提包药回到梅河口。许多亲友和同事面对这晴天霹雳般的变故,都为大明难过的落泪。一时都难以接受一个曾经活力四射、不知疲倦工作的人,怎么就得了这种可怕的重病呢?
厄运对于弱者来说是雪上加霜,而对于强者,却是进取向上的动力。白大明与病魔顽强搏斗着,除按医生嘱咐服用西药外,他还托人去北京购买中药服用。别人提供的偏方,无论多么难以忍受,他也坚持试用:每天至少要吞下两条活泥鳅,苦涩的仙人掌、有毒的核桃皮他也咬牙嚼起来、吃下去。为了尽快康复,他每天坚持散步。日复一日,转眼间,一个月过去了,随着体力渐渐恢复,白大明的心思又飞回了工作岗位上。
一天,通化局领导和同志们去探望白大明,从谈话间,大明感觉到局里业务非常繁忙。特别是很多工作自己更熟悉情况,由他处理更合适。向来把工作视为生命的他心急如焚,做出了让人难以想象的决定。“不管命运如何安排,只要没有倒下,我就要回到岗位上!”当他把这一决定告诉妻子时,妻子大吃一惊:一个患了绝症、动了大手术尚未恢复健康的人,这么短的时间怎么能上班呢?便坚决地说:“不行,你的病没好,不能去!”白大明耐心地劝解妻子:“局里工作忙,又有很多事情需要我去做,我心里着急,在家也呆不住。还不如让我去上班,心情会好些,也利于养病。”妻子知道大明来了倔劲是拦不住的,不如顺其自然,也就勉强同意了。通化局领导见大明执意要工作,考虑到他的身体情况,就安排他回梅河口局任副局长,并把在局机关时由他负责的一些工作继续交给他。
2006年12月,白大明回到了心爱的工作岗位。有了工作,他的确精神振奋、非常开心,从外表上根本看不出他是一个得了“绝症”刚刚出院的人。
关切的局领导和干警纷纷围上来问长问短,有的对他顽强战胜病魔感到惊叹,更多的则是对他这么短的时间就返回工作岗位钦佩不已!也有的同志对此不理解,好心劝他说:“得了这么重的病,还上什么班,在家休养得了”。面对各种各样的议论,白大明都没有放在心上,因为他早已坚定了自己的选择。按理说,像白大明这样的病人,工作干多干少,别人不会计较。可他一旦投入工作,便将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同志们的劝说都忘在了脑后。他不仅亲临一线搞业务,就连值班值宿,也与干警一样承担。他说:“既然组织信任我,让我回到工作岗位上,我就得克服困难,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如果在单位以养病为主,那是给组织找麻烦,不如干脆回家得了。”
虽然出院了,但按照治疗要求,白大明仍需定期去上海作预防介入手术,每三个月还得去上海进行一次复查等。每次复查,他都能听到同期治疗的病友有人离去的消息。这更证实了医学上对于肝癌存活率统计的准确性和可怕性。尽管如此,白大明没有退缩,在他看来,国家安全事业远远比自己生命重要的多。他说:“如果我的生命真的选择了短暂,那就更应该抓紧时间多做点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不留遗憾。”为了不影响工作,每次去上海复查,他都尽量选择周末起程。而且动身前,他都把自己负责的工作想得周到细致,交待得清清楚楚。远在千里之外,身上的伤痛和疲惫也没有使他放下工作,而是不时打电话询问重要工作的进展,言语之间总是充满牵挂与关切。每天,他还得服用大量的防止手术后复发和转移的药物。光是早晨要服的药,就有10多种,需要先后服用3遍。为了能正点上班,他早早起床熬药、服药,有时工作紧急,就用水杯带上煎好的药,随时抽空服下去。在他身上我们真正地感受到,没有谁比一个身患重病、己经在死亡边缘走过的人,更懂得时间的宝贵。他珍惜工作中的分分秒秒,每天上班依旧早来晚走;谋划起工作照样侃侃而谈、神采飞扬;重点难点工作,还是亲自上阵。他对工作更执着,对时间更珍惜,对生活更热爱的人生态度,也深深感动并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位同志。
可是,无论白大明多么坚强,他毕竟是血肉之躯、重病在身的人。为了工作,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有时审查案犯,他连续几天坚守在现场,尚未恢复好的刀口蜷得生疼,实在忍不住,他就用手按一会儿缓解。有时为了工作他多次前往外地,连续乘车五六个小时,刀口多次让他疼痛难忍,只好带上枕头,躺在车后座上,直到完成任务后他才长舒一口气。
在白大明在出院上班后近三年的时间里,梅河口局业务工作一年一个新台阶,书写了建局以来最为辉煌的一页!作为主管领导,2007、2008年,白大明同志连续两年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被评为优秀党员,两次被评为优秀政法干警。2009年,白大明同志又荣立了个人二等功,并被省厅评为优秀(科)处长。
“局里本来人手就少,我现在不能工作,就不再拖累别人了”。至死不忘工作和他人,他是心存坦荡与真情的无私者。
可是,也许真的是“天妒英才”,也许是像战友们惋惜的那样,白大明还是因为忙于工作,错过了最佳的复查时机。令人难以接受的厄运再次袭来。2009年11月,大明病情恶化,再次去上海作了肝左外叶切除手术,刀口30厘米。这样的大手术对于他来说,已是不足为奇。但让人惊奇的是,一个月后,身体虚弱、面容憔悴的白大明再次走上工作岗位上,可肆虐的癌细胞迅速转移,身体大面积的麻木和疼痛,颈椎神经受肿瘤压迫,使他抬头都困难,胳膊失去了知觉。领导和同志们又多次劝他回家休息,可他却说:“怎么都是疼,在家里还不如在单位好些。”但这一次,白大明只在工作岗位上坚持了两天。而后,又不得不在妻子和战友们的关心陪伴下,再次走进省肿瘤医院,做了颈椎肿瘤切除手术。在病床上,疼痛难忍的白大明依然惦念着工作,
仍从探望他的干警中了解工作进展,布置工作任务。面对前去慰问他的的领导,大明以病弱却坚定的声音表示:“请组织放心,我很快会好起来的,我一定努力把工作干好!”。此时心中还保留一线生存希望的白大明哪里知道,死神已一步步地向他逼进,他已经不可能再次回到心爱的工作岗位了。
最后的日子是在梅河口市爱民医院,白大明被巨痛折磨着,他自己也意识到这一次生命不可能再次创造奇迹了。梅河口局领导安排干警陪护帮忙,被他坚决拒绝。他说:“肝癌后期可能会传染,再说,局里人手就少,工作又特别忙,不能拖累别人,影响工作。”每次同志们前来探望,他还是要唠唠工作。他还特意就自己去世后的几件事叮嘱妻子:要及时把他生病期间借局里的8千元钱尽快还上;自己使用的一部小灵通手机是单位配发的,要连同工作证件交还给单位……临终前,局领导和干警簇拥在他的病床前,自患病后一向坚强、从未流过泪的白大明流泪了。他紧紧握住局领导的手,断断续续地说:“我的病治不好了。其实死并不可怕,只是我太羡慕你们还能健康地工作,可我却没有这样的机会了。”这就是白大明!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心里还在想着战友,想着工作!这就是奇迹,一个超越了自我的国安干警用生命书写的事业与人生的奇迹!
责任编辑:潘攀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2/0410/66425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