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学习专题 第三届紫光阁论坛

朱宏任:贯彻两会精神,全面推进工业产业升级

2012年04月11日 14:13

 

尊敬的杨衍银书记,姚书记,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工信部向紫光阁论坛的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

刚刚结束的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部署2012年任务的时候,专门强调指出,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关键在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总理特别指出,这既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我们想总理强调的一个关键,一个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实际上充分说明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体会在工业领域,落实总理要求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正确把握稳中求进的总体要求,继续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全力推进工业的转型升级。

下面我就想从工业转型升级谈三点体会。第一,工业转型升级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性选择。工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战场,加快转变工业结构,促进转型升级,事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大局。

第一,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工业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工业经济呈现出生产增长较快,效益同步改善,产业结构稳步推进的良好态势。但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容忽视,特别是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一是部分两高行业扩张仍然偏快,落后产能问题较为突出,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处在硬约束、紧运行的状态。我们很多行业产品产量已经居于世界第一,我们现在主要的工业品,250多种的工业品产量,我国都居于世界第一位。但是这些生产分散在众多的企业中,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还比较少。二是产业布局与区域的能源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相协调。中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但是大多数地区产业基础差,尚未形成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配套能力,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有待增强。三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足,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较为滞后。2010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加值占制造业的比重为13.3%,高新技术产业平均利润率水平仅为6.6%,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不足40%。应该说发展中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深层次矛盾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工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第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在工业,难点在工业,出路也在工业。我国整体上仍处于工业化加快推进的历史阶段。建设工业强国,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任务,客观上决定了工业在较长时期内仍将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我们知道现在二产的增加值占到GDP增加值的40%左右,其中工业增加值占到GDP的40%左右。应该指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未来产业和科技竞争制高点,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提供现代科技手段支撑和产业化模式,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需求来源,都离不开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发展。但是也必须看到,工业是能源资源消耗的主体,我国工业的能源资源消耗约占全社会总量的70%以上,工业污染物的排放绝对量也比较大,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治理,整个经济社会就难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另外,从日本、韩国成功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和一些失败国家的教训中可以发现,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路径之一,就是在继续保持传统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能够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发展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化品牌和产业基地,构筑出新的竞争优势,这才是有效克服中增收入陷阱,避免经济结构性风险所在。

第三,十二五是结构经济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时期,从国际上看,发达国家试图重振制造业,其他新型经济体正在快速崛起,我国制造业正面临着来自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双重挤压。欧债危机与国际金融危机后续影响叠加,世界经济发展格局和全球需求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再加上发达国家推进产业回归和制造业再造,这些都为我国工业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也给我国工业带来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国内生态约束压力不断加大,传统比较优势正在快速地削弱,同时要素成本快速上升,土地、原材料供给日趋紧张,企业利润空间不断压缩。今年1到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下降了5.2%,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是在2009年的1到2月份出现过,在时隔三年以后,我们又遇到了这个情况。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严峻挑战,必须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培育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形成我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工业转型升级是十二五时期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新要求。工业转型升级是一个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的变革过程,必须按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本质要求,突出体现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我们用五个特征加以描述,就是要把工业发展建立在创新驱动、集约高效、环境友好、惠及民生、内生增长的基础上,在整个十二五时期,我们提出要把握六个方面的总体要求。一是坚持把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作为转型升级的中心任务,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总要旨,既要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又要处理好与结构、质量、效益、环境保护等的重大关系,我们体会这也是稳中求进的重要要义所在。十二五时期工业发展着力点不在于追求更高的增速,而在于下更大工夫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缓解资源环境的约束,加快推动发展模式向内涵集约、质量效益转变。

二是把坚持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作为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企业技术改造,这是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根本要求。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缺乏,市场结构加速升级和行业供给能力的缺乏是制约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突出症结所在。

三是坚持把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资源消耗和能耗水平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控制,不仅不利于应对气候变化,而且经济发展也难持续。推进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可能会对当期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节能减排提升了工业整体素质,有利于培育壮大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方向。

四是坚持把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在信息技术应用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柔性制造、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日益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方向。十二五时期,要充分发挥信息化在转型升级中的支撑和牵引作用,深化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

五是把提工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发展水平,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目前国家新兴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已经达到185家,占到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的六分之一之上,利润总额的比重超过五分之一。我们认为十二五期间要把新兴工业化示范基地作为重要的载体,集中加快,推动工业布局向集约高效、协调优化方向转变。

六是坚持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十二五期间,要坚持以改革开放促进工业发展方式转变,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第三,工业转型升级是打造工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去年12月份,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工业转型升级规划,将工业的转型升级作为未来一段指引工业发展的重大战略,在今年贯彻稳中求进最要求,加快推进转型升级过程中,要加强指导,推动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加强自主创新技术进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二是要加强企业技术改造,推动工业强基固本,内涵发展。三是要加强低碳节能减排,推动集约高效,绿色发展。四是要加强两化深度融合,推动全方位的应用稳步发展。五是加强提升质量,创建品牌,推动多元化发展。六是要加强工业组织结构调整,推动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七是要加强政策引导,积极推动区域产业协调发展。

同志们,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意义深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工信部系统将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以赴稳增长、促转型,实现工业和信息化平稳较快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预祝本次论坛成功。谢谢大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2/0411/66441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