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报告 文稿 党建

李俭:精神文明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

2012年10月26日 11:08

 

(本稿未经报告人审核。作者观点不代表宣讲家网立场。未经宣讲家网站同意,请勿转载。)

摘要:

本文从思想政治工作是精神文明基础性工作,讲述精神文明建设跟思想政治工作关系,继而重点阐述思政工作的面临的形势和主要任务。

文章指出,党员的人数不在多少,要看是不是代表本民族的先进生产力,是不是代表本民族的先进文化,是不是代表本民族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于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中国前途极端重要,放弃了共同的思想基础,就放弃了党魂、军魂、民魂和国魂,一个56个民族13亿人口的国家势必成为一盘散沙。

做党务工作一定要心装两个系数,一个是基尼系数,这是衡量这个民族贫富差距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比例。第二个是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一个民族老百姓生活富裕程度的系数。

 

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想讲以下几点: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极为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于1986年9月和1996年10月先后两次召开中央全会,围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一个议题作出了两项重要决议,这在我们党执政的历史上是第一次,足见中央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高度重视。

1986年9月28日,十二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全文共分八个部分,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方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促进全面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1996年10月10日,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这一次的决议共分六个部分、30条,其中用了9条特别强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包括物质上、组织上、精力上等各方面的投入。2001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0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人大会议的时候提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986年以来,历次党的代表大会报告都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进行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已经越来越受国民重视。

一个社会如果只有物质上的发展而无精神上的进步,那必然是一个瘸腿的社会。一个企业如果只有经济上的一时昌盛,而无文化上的支撑,那必然是一个短命的企业。一个企业的消费者和客户对待企业一般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用手表决,购买你的产品,购买你的股票;一种是用脚表决,远离你、抛弃你,甚至在必要的时候用脚踢你。拥有精神上、文化上丰厚积淀的企业一定会长久赢得客户用手表决。

从个人的人生来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同样非同小可。我们中华民族每个国民的素质提升一小步,全民族的素质就会提升一大步。人的素质提升的前提条件是感悟人生、善待人生、重视人生。人的一生应该领悟人生最实质、最内在、最主体的内容,可以把美丽的花朵和丰收的果实揉进生命脉络,来滋养人生、丰富人生,实现人生的价值。

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思想政治工作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两个文明建设的基本保证。这是1996年十四届六中全会的决议中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双基”定位。决议刚出来时,有人认为这次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定得很低,我认为其实并不低。

思想政治工作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不牢,地动山摇。“9·11事件”中撞击的是楼顶部,可是几个小时之后两个楼都坍塌了,连没有被撞击的一个连体楼也坍塌了,原因就是撼动了大楼的基础。

思想政治工作是两个文明建设的基本保证。如同我们人活着离不开阳光、水、空气这些基本保证一样,两个文明建设如果离开思想政治工作也就无从谈起。

 

精神文明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

精神文明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可以用四个“一”、三个“二”、五个“三”加以概括。

一、四个“一”

一个关键论断,即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1955年,毛泽东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按语选》中说,“政治工作是一般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政治工作的内涵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有所区别。”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工作方法六十条》中又说:“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是完成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的保证,它们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只要我们的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稍微一放松,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就一定要走到斜路上去”。党的第二代、第三代领导核心从毛泽东同志这些论述中演绎出了“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这样一个关键论断,这里的“生命线”是一种相当恰当的比喻,就像空气中的氧气一样摸不着、看不见,但如果把空气中的氧气给抽光,世界上所有的有生命的物种都要窒息。

一个科学公式,即现代化科学技术加上讲政治威力巨大。

1986年小平同志在天津视察时说“任何时候都要讲政治”。我们可理解为一加一再加一远远大于三。政治包括的内涵很多,毛泽东同志有一句精辟语言“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那么精神力量到底有多大?红军中有五位独臂、独腿的将军走完了长征,他们是独臂将军上将贺炳炎、彭绍辉,中将余秋里、晏福生,独腿中将钟赤兵,四肢健全的人长征都很难坚持下来,他们没有胳膊,一条腿也走完了长征,靠的是精神。四川汶川大地震中灾区人民的坚强给世人带来极大震撼:“敬礼娃娃”小郎铮,三岁获救以后就给人家敬了一个少先队队礼;九岁的三年级班长小林浩,自己本已安全,转过身又去救出两个同学;还有一个幽默青年,俄罗斯救援队把他救出来以后,他拍打一下身上的尘土说:“我以为给我震到欧洲去了。”这些灾民表现得十分坚强,靠的就是精神的力量。

一个长期方针,即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一项长期战略方针。

有人说,“思想政治工作是雨伞,天阴了撑起来,天晴了收起来;思想政治工作是棉被,冷了盖,热了踹。”就是说形势好了,忘掉思想政治工作,有了问题,才想到思想政治工作。这样的现象不过是一种短期行为,实用主义。当我们从战略上来重视思想政治的工作的时候,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全部历史证明掌握思想教义是团结全党以及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

也就是说, 从1921年建党到1949年这28年,我们党处于没有执政资源的情况下,从几十人的共产主义小组发展到1949年解放前夕的几百万共产党员,靠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从1949年10月1日到1999年,这50年同样也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

二、三个“二”

一是两个“愈是”,即愈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愈是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二是两个“基本”,即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宣布思想战线的基本工作,是宣传思想工作者的基本职责。

三、五个“三”。

一是三个“是”,即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这是2000年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文件中说的。

二是三个“不能变”,也是上述会议的文件里所说。

三是三个“十分重要”。

四是三个“凡是”,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要有思想政治工作,凡是管理工作就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凡是党员干部就都要做思想政治工作。

五是三个“力量”。我们做思想政治工作,离不开真理的力量、人格的力量、情感的力量,三者缺一不可。

 

 

 

精神文明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形势

我们国家面临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这种机遇期分为机遇和挑战两个方面。

一、我们适逢七个难得机遇。

一是适逢科学理论日益深入人心,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有着科学的思想理论基础。

二是适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舆论氛围,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有不断强化的社会环境。

三是适逢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的盛世,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有着坚实的物质基础。30年来,我们平均每年以9.5%的速度增长,现在的三天等于1951年的全年,新中国成立60年相当于发达国家的200年,改革开放30年积累的社会财富相当于明清600年。我们的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以后,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的投入大大增加,所以说我们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四是适逢我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有着较好的外部条件。。

五是适逢知识经济的到来,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有着充分施展才能的大舞台。

六是适逢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旺盛,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有着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十七大”报告第七部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开宗明义提出三个“越来越”: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七是适逢手段载体的不断优化,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有了实现的可能。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包括手段载体的现代化,现在随着知识经济的向前推进,我们思想政治工作手段载体在不断地优化。

二、我们面临六方面严峻新挑战。

第一,国际形势的新变化。这种新变化包括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比如说正在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美国打了喷嚏,全世界就患了感冒。

第二,社会变革的新发展。中华民族现在正在进行的是史无前例的社会转型,在这种社会变革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归纳为四种问题:结构性的社会问题,变迁性的社会问题,越轨性的社会问题,病态性的社会问题。官员腐败就是越轨性的社会问题。目前中国两亿农民在迁徙、流动,这是世界上或者说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空前的、变迁性的社会问题。

第三,科技迅猛发展带来的新情况。科技迅猛发展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条件,但是科技成果具有双刃剑效应,它同时也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一些新情况。比如,网络就是“空中民主墙”,就是“世界大字报栏”、“媒体联合国”、“信息合众国”。

第四,思想政治领域斗争的新特点。思想政治领域斗争从来就没有止息过,只不过是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特点而已,有时隐蔽一点,有时明显一点。

第五,各类文化激烈碰撞的新形势。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门洞开,世界上多种文化在中华大地上激烈地碰撞,这是我们改革开放以前所没有的。

第六,我们自身的薄弱环节。我们自身薄弱概括成 “五个反差”、“五个脱节”。五个反差是:培育四有新人目标的战略性与一些单位理想、信念教育淡漠的反差;工作对象的复杂性与一些单位覆盖面狭窄的反差;小循环、自我循环的反差。五个脱节是:理论武装与解决深层次思想问题脱节,深层次思想问题归结起来就是“四信”,即信仰、信念、信心和信任;理想信念教育与解决纷繁复杂的思想问题脱节;领导干部的示范作用与思想政治工作说服力脱节等。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或者精神文明建设都需要领导干部做出示范,“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可是当今我们有些领导干部形象太差,被群众叫成“四森干部”,就是教育别人像孔繁森、生活腐化像王宝森、对待群众像泰森、无法无天鲁智深。这样的干部如何做出示范工作?

 

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

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我们深感实现富强、民主、文明目标之艰辛,深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艰巨,也深感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之艰苦。当前,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比以前要多得多,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受到的新挑战比以前要大得多,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承担的新任务比以前要重得多。

一、我们面临伟大的时代,用科学理论武装人的任务十分繁重。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事业,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需要理论的武装。科学理论对于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至关重要。越南共产党也在领导他们国家搞改革开放,为了和中国稍有区别,他们叫“革新开放”。老挝共产党也是沿着中国共产党的路在前行。前苏联共产党虽然有科学理论,但是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都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地背弃了科学理论,导致这样一个足以与任何一个超级大国抗衡的强盛国家迅速土崩瓦解。前苏联共产党在列宁领导下夺取政权的时候,党员只有20多万人;200万党员的时候击溃了德国法西斯,取得了二战的胜利。2000万人的时候丧失了政权,苏联解体。所以,党员的人数不在多少,要看是不是代表本民族的先进生产力,是不是代表本民族的先进文化,是不是代表本民族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于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中国前途极端重要,放弃了共同的思想基础,就放弃了党魂、军魂、民魂和国魂,一个56个民族13亿人口的国家势必成为一盘散沙。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决定中,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四大要素: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四是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大要素缺一不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它解决的是举什么样的旗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主题,它解决的是走什么道路,实现什么目的的问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我们的精髓,解决的是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精神作风问题。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解决的是人们的行为规范的问题。用这一核心的价值观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极为重要,这两年中国的大事、难事很多,如2008年春季的冰冻雪灾、5·12汶川大地震、十月全世界金融危机又席卷而来,一场接一场,但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都已经或正在战而胜之。

二、我们面临改革的新突破,保持社会稳定的任务繁重。

经过31年之后,我们的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迈上了快车道,正值发展的黄金期、矛盾的凸显期。世界经验表明,人均GDP达到一千美金之后,社会公平问题异常突出。保持社会稳定,在人民内部要做到“六个妥善处理好”。

一是妥善处理好三千万下岗职工的生活安置和再就业的问题。

二是妥善处理好“三农”特别是四千万农民的脱贫致富的问题,还有边缘地带的四千万“三无”人员。

三是妥善处理好一亿多进城务工农民的各类问题。这么多的农民来到城市,他们吃得最差、干得最累、住得最差,他们的子女亲眼看到父辈们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为城市的一座座高楼、一条条道路、一架架桥梁奉献着自己,可是他们得到了什么?在他们子女心里已经埋下了一种不平感,等到他们长大成人后,如果再沿着父辈的道路走下去,那很可能给城市带来不安定。

四是妥善处理好几千万离退休人员和八千万残障人员的实际问题。我们有几千万的离退休人员,现在七八十岁的在企业退休人员待遇相当低下。我了解到,有一个60年代初的大学毕业生,从企业退休后一个月的退休金只有仅仅一千多块。现在报考公务员的这么多,原因就是年轻人都看到了公务员的生活有保障,退休金比较高。

五是妥善处理好几百万大学生和没有考上大学的中学生的就业问题。现在相当多的家长千辛万苦攒下一点钱,把自己的孩子供养到大学毕业,结果毕业即失业,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六是妥善处理好先富与后富,不同利益群体、集团利益分配问题。2009年7月份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达0.46。按照经济学的分析,基尼系数0.3以下是稳定线,0.4是警戒线,0.5是危机线,0.6就是动乱线。我们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警戒线,逼近了危机线,不能不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做党务工作一定要心装两个系数,一个是基尼系数,这是衡量这个民族贫富差距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比例。第二个是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一个民族老百姓生活富裕程度的系数。

上述所提到的这些人员都是基本群众,是党的阶级基础,所以要高度重视。还有敌我性质的矛盾也要注意,警惕“六独乱中华”:一是台独。马英九执政以后,依然是实现不统、不独、不武“三不”政策。二是疆独,现在叫东突恐怖组织。三是藏独。四是流亡海外的民族分裂分子。五是李洪志及其邪教法轮功。六是以美国为首的对我西化、分化、弱化的敌对势力。

我们一定要像珍惜眼睛一样,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大量实践证明,思想政治工作就是社会稳定的安全阀,发挥好这个作用,就能减少阻力、增加助力、形成合力。

 

 

三、我们面临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任务十分繁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就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和谐。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也承担着自己的职能。比如说排除各种思想干扰障碍,打牢共同的思想基础,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形成共同的价值体系,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创造和谐文化条件等。

 四、我们面临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热切期盼,宣传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任务十分繁重。

2006年3月,胡锦涛在人大会议上提出“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我们的强大思想武器和重要指导方针。“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很强的现实性,树立这种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既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又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性工程,也是当前一项重要紧迫的工作。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在实践、重在制度、重在常态、重在深入人心、重在联系实际、重在弘扬政绩。要推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机关、进企业、进军营、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进农村、进家庭。这方面一定要突出重点领域,解决公民行为习惯和社会风气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文明礼仪、公共秩序、社会服务、旅游出行、城乡环境、文化市场、互联网管理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使一些群众反映的不良风气得到改善。很多国人在国外旅游的时候,不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比如,骑到塑像上照相、随地吐痰、大声喧哗等。2007年西方很多国家看到中国人这样的不检点,不注意自己的举止言行,纷纷给中国的领导人写信,说你们得教育你们的国民注意形象、注意礼貌等。这引起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要旅游部门狠抓。

企业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要汲取教训,效仿当年的晋商。在明清年代,有陕西商邦、齐鲁商邦,有晋商、徽商、浙商、粤商等十大商邦,这十大商邦尤以晋商为最,活跃的时间最长,经营的项目最齐全,活跃的地域最广阔。它们活跃的年代是封建社会农耕经济。在农耕经济的排序是仕、农、耕、商,商是最被人看不起的,为什么在最被人看不起的年代,晋商能够活跃500年?他们是凭借 “义、信、利” 三个字。我们现在很多企业就是缺乏德行,比如三株口服液、冠生园月饼、三鹿奶粉等,我们要吸取这些企业的教训,学习晋商有德行。

五、我们面临职业化的迫切要求,引导员工修炼的任务十分繁重。

职业化就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也就是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使员工在观念、思维、态度、心理、知识、技能上符合职业化规范和标准。把职业当做事业做,规范化、专业化、精益化,其终极目标就是要引导员工做金牌工人,做金牌员工。在人生的舞台上,在职场的竞技中,也摆着铜牌、银牌和金牌,谁能摘取金牌,那自然是人生中的一大荣耀。在企业,领导者的责任就是把下属培养得很有本领、有价值,都能摘取金牌,做名副其实的金牌工人。领导者的本事不在于你有大多的本事,而在于把你的下属都培养得很有本事;不在于你自己有大多的能力,而在于使更多有能力的人都在你的手下工作。典型金牌工人是青岛港的装卸队队长许振超,他现在是“十七大”的代表、主席团的成员,“十一届”人大代表、人大常委,新中国成立60年,双百评选,感动中国人物之一,60位时代领跑者之一。

做金牌员工要有十项修炼:第一,设计是前提,目标是放飞梦想。所谓的设计就是人生职业生涯设计,每个人一步入职场都得要有自己的设计,这是一个最重要的前提。第二,敬业是根本,目标要做岗位“大拿”。第三,忠诚是基础,目标是忠实的君子。第四,协作是法宝,目标要做协作能手。第五,主动是责任,目标是做城市的巨匠。第六,细节是命运,目标是做精益之王。第七,执行是天职,目标是做执行高手。第八,出谋是本分,目标是做点子大王。第九,形象是镜子,目标是作为形象大使。第十,效率是关键,目标就是做效率冠军。

在修炼的过程中,领导者要承担责任,要善于做头首雁,要善于管理未来、管理梦想,没有管理的管理才是管理的最高境界。领导要给员工一个领域,给员工一块天地,给员工一块氛围,给员工一些条件,做到员工的理想有多高,企业为其搭设的梯子就有多高,员工的志向有多远,企业为其铺就的道路就有多远。一定要把员工当钢笔,只要注入一点水,就永远可以使。千万不要把员工当铅笔,用完就扔了。

领导还要善于运用南风原理、鱼缸原理、链条原理、分粥原理等。南风原理是一个寓言故事,南风和北风遇见一个穿着大衣,裹得很严实的路人,他俩就开始比赛,看谁能把路人大衣给掀掉。北风开始发威,呼呼地吹,越吹越冷,路人裹得越来越严实。南风徐徐地吹着和风,像春风一样,吹得这个路人开始把扣子解开,最后受不了就把大衣给解掉了。南风胜了,这说明温暖永远比寒冬好得多,表扬永远胜于批评。鱼缸原理,是说大、中、小三个鱼缸同一天摆上三条重量相同的鲨鱼,从此每一天同一时间投放同样的食物,两年之后,三条鲨鱼和鱼缸一样,分出了大中小。这启示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就要给他创造什么样的氛围,搭建的平台有多大,人才成长就是什么样。

六、我们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培育面向新时代的创新精神的任务十分繁重。

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或者叫以知识为主要生产要素的经济,俗称智能经济、知本经济、新经济。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科技“刻新时异”变化极其迅猛,这里用的是“刻新时异”,是以“时”和“刻”作时间单位来说明科技迅猛变化。鉴于这种急速发展的形势,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方针。丘吉尔说“未来的帝国就是头脑的帝国”,我们借用过来说“未来的企业就是头脑的企业”。美国管理大师德鲁克说过,“创新就是创造一种新的资源”。中科院院士王选说,“创新就是生命。”大量事实证明创新者兴、创新者胜,守旧者衰、守旧者败。我们国家五千万件衬衣才换回一架波音747,8亿件衬衣才换回一架A380的空客!所以培育创新文化十分重要,在这方面出力献策,是我们思想政治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做好了,见效了,企业、国家定会大获其益,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也会大大受欢迎。因此,要大力培育创新型思维,创新思维特点是独立性、灵活性、广阔性、前瞻性。

培养创新精神、敏捷思维,需要做到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善于洞察、想象力强;思想流畅、变通性强;从不盲从、疑问性强;标新立异、独创性强;充满自信、坚毅性强;勇于实践、探索性强。还要培养“两个能力”,一是企业技术再创能力,二是职工职业再生能力。鼓励员工要有求变的意识、质疑的习惯、多思的本领,倡导凡事都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有一个皮鞋厂,厂长先后让两个工人到一个海岛上推销皮鞋,这个海岛上的男女老少从古到今都没有穿鞋的习惯。第一个人到那里以后,一看所有人都没有穿鞋习惯直接就走了。第二个人知道这个习惯导致海岛人根本没有尝过穿鞋的甜头,于是就背了很多型号的鞋去了。他先让海岛上的人们试穿,让他们穿上后在石头路上走一走,感觉一下。这些人穿上以后感觉很好,一下子就推销了很多皮鞋。这就是思维不一样,结果不一样。还要做到八个“不轻易相信”,前面六个不一一说了。第七个是不要轻易相信“太荒诞”的结论。1866年西门子发明电极,叫离磁电极。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电灯。这些围绕电的发明,当初创意一出,都遭到了质疑,甚至泼冷水。但是他们照样狂想不误,最终都发明成功。第八是不要轻易相信自己没有创造力的结论。有人认为自己文化低、根底浅,没有创造力,那可未必。李瑞环、倪志福、张百发三个都是高小文化但却有大作为。李瑞环哲学学得相当精透,毛主席都夸他是小小哲学家、工人哲学家,2006年出了两本著作《学哲学》、《用哲学》,语言相当丰富,哲学博士后都大加夸赞。有两句话给我印象相当深刻,充满哲理,那就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要从制度上找原因,经常出现的问题要从规律上找原因”。

 

七、总体小康实现以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新需求,引导人们正确享受与全面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

实现总体小康以后,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已经今非昔比,按照恩格尔系数衡量,到2007年城镇居民为39.2%,农村居民达了49%。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老百姓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消费中,如果全部消费中饮食消费的比例占到了六成,说明这个国家或地区老百姓生活极度贫困,占到五成是温饱,占到四成是小康,占到三成是富裕。按这个来衡量,说明我们城镇居民一只脚迈进了富裕,一只脚在小康。农村是一只脚在温饱,一只脚进入小康。现在是人们的钱袋子鼓起来(到2008年的11月,居民存款余额20万亿,到2009年一季度末,银行各项存款余额52万亿),卧车多起来,住房宽起来,服饰美起来,通信快起来,城市大楼高起来,居民小区绿起来,高速公路涨起来。如今农民兄弟对城里人说:现在我们进城了,你们反倒下乡了(双休日、黄金周都到农村去返璞归真);我们吃肉了,你们吃素了;我们吃大米白面了,你们吃粗茶淡饭了;我们吃糖了,你们尿糖了。一位哲人说过,人在吃饱饭以后的苦恼要比饿肚子的人多得多。饿肚子的人的需求充其量是要一顿饱饭,可是吃饱饭以后的需求可是多层次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7年一份调查报告指出,中国的企业家有时出现或者经常出现烦燥、易怒症状的占70.5%,疲惫不堪的占62.7%,心情沮丧的占36.7%,疑虑重重的占33.1%,挫折感强的占28.6%,悲观失望的占16.5%,自杀的中国企业家多达1200人。我们经济发展了,这些企业家的生活也比较好,为什么还走上自杀的道路?在联合国发布的另一份调查报告中指出,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不丹王国,虽然人均收入名列世界后位,但他们却是当今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因为他们都舒缓地生活,没有任何压力,内心充满着愉悦和充实。事实说明,人们富裕起来以后的精神文化需求日渐强烈,这方面的投入日渐增加。据调查,人们精神消费、文化享受已经呈现多样化、层次高、投入大、参与性强、体验感强的特点。

人民大众在进入总体小康以后,势必追逐精神消费、文化享受。小康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关注人们的享受与发展。关注人的享受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命题,是小康社会向我们提出的客观要求。这种精神文化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六求”上,求安、求健、求长(长寿)、求知、求乐、求美。加强引导,提供服务是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

八、我们面临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形势,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

“十七大”报告号召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其中包括企业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我认为“人是文化,企业是人,文化是魂”。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经济顾问于光远,他学识渊博,学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两科,他说过,“三流企业靠生产,二流企业靠营销,一流企业靠文化。”

人因思想而伟大,企业因文化而富有、高贵、尊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缺失文化的企业就是一个失市的企业,而失市的企业是飞不起来的,飞不起来的企业就不能做大做强。企业文化是一种软实力,虽貌似软,却有着不言而信、不怒而威的特质。这种软实力一旦形成,企业所特有的价值理念、行为模式便会如无言之桃李那样,使仿效者纷至而来,以至下自成蹊。小企业管好用利益,大企业掌控靠文化。企业兴衰在于管理,管理优劣在于文化。卓越的企业文化培育卓越的团队,卓越的团队成就卓越的企业。

企业文化对于企业至少有六大作用,就是企业灵魂的导向作用、员工精神的激励作用、团队建设的凝聚作用、企业行为的规范作用、企业形象的塑造作用、企业经济的推动作用。同仁堂历经八代皇帝,至今依然以平均每年五家海外公司的规模在扩展,为什么能够长盛不衰?乐显扬、乐凤鸣父子俩创办同仁堂那天起就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明确提出“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位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训条,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意识,建立“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堂规。正是这些理念和文化支撑同仁堂发展了340年,340年员工换了一代又一代,领导班子换了一茬又一茬,体制一变又一变,可是同仁堂的文化星火相传,代代相延。

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心、手、脸。

心,理念识别系统简称MI,就是企业之心,行为识别系统简称BI,就是企业之手,世界识别系统简称VI,就是企业之脸。我们说企业是人,人不能没有心、不能没有手、不能没有脸。企业要练好心、用好手、洗好脸,也就是梳好妆,就必须自觉地建设企业文化。

“手到不如心到,行有不如心有,心通则一通百通,心到则一到百到。”其意思是企业文化三大系统中,“心”也就是理念识别系统是至关重要的,它统领着另两个方面。日本经济不断下滑的原因是理念发生了问题。日本战后有外交和经济发展两大理念。时至今日,这两大理念已经不适宜了,但是没有新的理念来取代。英国的丘吉尔说过,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理念识别系统中要注意核心理念的提炼整合,每个企业必须有五大核心理念:一是企业使命,关键问题是我们做什么?一个企业到底是做什么的?这个必须昭然于天下,昭然于世人,这是你们的使命,要解决做什么?这是企业愿景。二是企业目标,关键问题是我们做成什么?三是企业核心价值观,关键问题是我们在做的过程中确立怎样的准则和尺度?四是企业精神,关键问题是我们在做的过程中,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格和意志?五是企业作风,关键问题是我们在做的过程中,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态度和行为?还有专项理念的提炼,包括经营性的理念、管理性的理念、企业形象沟通用语等,依据企业的实际可多可少。现在中资投的大集团几乎都有企业形象和沟通用语。如:丰田的“有路就有丰田车”;中国移动的“沟通从心开始”;海尔的“真诚到永远”;蒙牛的“百年蒙牛,强乳兴农”等。

企业要注意企业形象的口碑相传 “一比三、一比十六和二十六比一” 的规律。意思是一次好的服务,客户感受特别友好的,会向三个人去宣传;一次不满意的服务,他会向十六个人去宣传;二十六个同一次不满意的消费和服务,只有一个人会当面向店主来反映。所以,当我们遇到一个人提不满意的意见时,就要想到他身后可能还有25个人,这是德国大众公司从众多的案例总结出来的规律。

总之,要通过上述种种努力,最终使企业文化制度化、教育化、系统化、全员化、实践化,也就是固化于志、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物化于果,形成“大家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大家的企业文化”这样一种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局面。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2/1026/69172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