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 文稿 政治
宫力:十八大与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2012年11月18日 16:48
(本稿未经报告人审核。作者观点不代表宣讲家网立场。未经宣讲家网站同意,请勿转载。)
我们讲的题目是“十八大与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大家都知道十八大政治报告的第11部分,标题叫做“继续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我们看到这样的一个新的提法,我们看到比十七大报告,我觉得视野更加宏观了一些。十七大报告的第11部分标题叫坚定不移的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指中国走什么样一条道路向世界来宣告。
这次我们的视野更宽了,不仅中国要走和平发展道路,而且我们要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这样局面就打的更开了一点。十八大报告有很多新亮点,我感觉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积极性增高了,比如说十八大报告当中讲,我们要更加积极的参与国际事务,做负责任的大国,把做负责任的大国非常鲜明的提出来了。而且十八大的报告还指出,我们要在世界上维护公平与正义,这也是过去很少提的。这次公开提出来,要维护公平正义,做负责任的大国。像这种非常积极的一个提法,随处可见。从总的来讲,第11部分它强调了中国有三大战略取向。
一、十八大报告中关于国际战略的三大取向
1. 十八大报告强调了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第一大战略取向,中国还是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始终不渝的走这条道路。为什么走这条道路?这是时代潮流和我们自身的根本利益所确定的。时代潮流是什么?十八大报告做了一些阐述,标准的提法: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这八个字体现了世界的一个潮流。既然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世界性潮流,我们中国要顺着这条道路走,高举和平发展旗帜。我们走和平发展道路就顺理成章。
孙中山先生曾经有一段名言说的非常好,他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什么意思?潮流,哪怕你是超级大国,如果你逆潮流而动,也要头破血流。比如说现在和平发展、合作是潮流,你非得搞冷战思维,你要搞对抗,那肯定要碰壁的。我们中国不干这样的事,我们要走顺之者昌这条道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我们洞察世界潮流所做出的一个明确的选择。
另外,走这条和平发展道路,它也符合中国的根本利益。中国根本的利益是什么?我们十八大报告已经提出我们的远景目标了。2020年要建成小康社会。同时我们更远一点,我们要在本世纪的中期实现国家的现代化。这样的一些宏伟的目标,显然它需要我们有一个和平的环境来经营,来搞建设,来搞这个现代化。所以我们说这是合乎我们根本利益的,这条道路需要和平环境发展自己。而我们发展起来以后能够更好的维护这个世界和平。
另外也要看到,当今世界上,不是所有的国家都是顺着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这个潮流走的。有逆潮流的,所以斗争和矛盾也在所难免。我们中国的责任就是引领世界潮流,我们中国的责任就是在整个的国际上促进人类和平发展的这种崇高的事业。我们要起带头的作用。
另外我还想说,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它是一个战略性的选择。战略性的选择就不是权宜之计,是我们长期要坚持的一个方针。从十七大开始,到十八大,继续宣布,而且又丰富了它的内涵和内容。我们走这条路的决心是不变的。
有一些外国人说你们和平发展道路不是宣传?我觉得不是宣传。是我们真心要走的这条路,而且我们已经实践了30多年了。我们从1978年以来,我们就一直走这条路,我们发展的很好。所以这条路我们还会继续走下去的。我们说和平发展道路,要走这条路,它有什么新意?它的新意在哪儿?我觉得它在于,和平发展超越了过去所有传统大国崛起的这种老路,我们走的是一条新路。过去的大国崛起充满了战争,充满了扩张,充满了血腥。而且我们看到确实有很多的例子在这里,像德国、日本为了崛起,发动世界大战。美国为了保持它的霸权,二战之后局部战争没有断过,至今8万士兵还在阿富汗苦斗。大国崛起的路上都充满了战争、争端。我们要超越这些传统大国的老路,我们要走一条新路,就是不是依靠侵略扩张起家,我们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我们改革创新,我们依靠发展内需,我们发展我们自己。而且我们这条和平发展道路与经济全球化相联系,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跟各国互利共盈,共同发展改革。通过改革激发我们的内部活力,我们来实现我们的目标。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我觉得这条路它的新意就在这儿。因为这是超越了过去所有大国崛起的这种旧路,我们走了一条新路。
也有西方的学者来质疑我们,说过去所有大国都不是和平崛起,怎么你们中国能够摆脱所有大国崛起的老路,你们能够和平崛起,你们能够和平发展呢?我觉得有两个原因能够保证我们和平发展:一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有一个本质的特征,这就是邓小平讲的,他说我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个和平的社会主义。这是有别于苏联的。我们吸取了苏联的惨痛教训。苏联的社会主义不能说是和平的。1979年,苏联20万大军杀进阿富汗,苦斗10年。1968年苏军坦克开进布拉格,那都不是和平的社会主义。但是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和平的。这是我们本质的特征。
另外一点,我们看到当今世界的潮流,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有利于我们和平崛起。比如说经济全球化带来两个特点有利于我们,一个是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国际资本的全球流动,有利于我们和平发展。国际资本全球流动,往哪儿流?它往经济最具活力的地方流,往最能够挣钱的地方流。中国改革开放了,中国就是这样的地,所以我们现在每年吸收外资超过700亿。今年有一个统计,今年我们将超过美国成为吸收全球资本最多的国家。过去那些传统的大国为什么征战?为什么扩张?它攫取别人的财富来发展自己。比如说日本就是这么干的。我想起1894年甲午海战,日本击败了中国北洋水师,中国战败。跟中国要了多少战争赔款?两万万两白银,把大清朝的国库搬空了,把银两装上船运到日本,日本人看到码头上堆的白银,看傻了。把中国的钱抢来发展中国。日本就是用两万万两的白银赔款,办工厂,买军火,开学校,它成为远东一霸。所以日本人觉得抢钱好,不劳而获来的快。
但是用这种办法,在当今时代是一个笨办法了。为什么?合法的能够弄到钱,何必去侵略别人抢别人的钱呢?而且你抢夺别人的财富发展自己,是要付代价的。最后日本二战战败,把霸占中国的台湾也吐出来了,结果自己也成了非正常国家了,比如说战后对日本有种种限制,它那个宪法必须得多两个字——“和平”宪法。而且不能对外宣战,而且不能有军队,军队也不叫军队,叫自卫队,人数也有限制,增加一倍也不行,各国人民看着它。侵略是要付代价的。我们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正常途径能够吸引外资,我们就不搞这套,我们对西方人说你们那套过时了,我们不搞这套。
另外一个经济全球化特点,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全球资源配置形成了。我们现在找油找到拉美去了。我们从澳大利亚进铁矿石,我们用全球资源发展自己。为什么能这样?因为经济全球化了,资源配置也全球化了。我们用钱配置能够买到。这也是有利于我们的。过去没有经济全球化之前,列强们打仗的另外一个动机就是攫取别人的资源发展自己。在今天全球化的情况下,那都是笨的办法。我们不用这种办法,我们用这种和平的方式,依靠自己的力量,依靠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互利共盈,跟大家各国共同发展,从这样一个角度来发展。所以我觉得这是我们和平发展的一个根本的保证。所以我们说我们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真诚的,而且我们也尝到了甜头,我们还会继续走下去。这是我们看到的十八大报告第11部分的第一个大的战略取向。
2. 十八大报告强调了要推动建设一个持续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第二个大的战略取向,党中央继续提我们要积极推进,我们要推动建设一个持续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和谐世界的理念是我们第二个大的战略性的取向。推进和谐世界理念的落实。和谐世界理念要摆脱一个误区,不是说有了和谐世界这样一个理念,天下就太平了,世界上没有冲突,没有矛盾,没有争端了,不是这个意思。而是出现了矛盾和争端之后,用什么方式来解决。就像我们在国内提和谐社会也是一样的,你用什么方式能够达到这个和谐社会。我们是这样一个思路。和谐世界这个理念,我觉得提的非常好。
为什么好?因为它确实是反映了当今世界上矛盾冲突,人们怎么解决,这是解决这个难题的一个非常好的药方。现在我们看到冲突矛盾不断,在这个纷繁的世界上,现在解决矛盾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美国的方式,基本上就是强权政治的方法。比如说2003年跟伊拉克起矛盾,美国开始找茬,说它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萨达姆一脸无辜,说没有这个东西。美国不信,那么就打。联合国不同意。中国、俄罗斯反对,连法国、德国也看不下去,也反对。但是我们看到美国绕开联合国,领着一群小兄弟杀进去了,典型的强权政治。现在这个冷战思维也没有改变。但是我们说用美国这种方式解决矛盾冲突争端,后遗症、局限性越发显露出来。伊拉克战争打了九年,现在成了一个烂摊子,阿富汗战争打了10年,现在还没有抽出来。说明用这种方式解决问题后患无穷。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提出另外一种方式来解决世界的矛盾、冲突、争端,那就是和谐世界的理念,我觉得提的非常好。用这种理念来解决问题,我们要遵守联合国宪章。联合国说不让你打,你就是部分打,要尊重联合国权威,要按照国际准则办事。我们看到十八大报告也提了,我们要建立一个平等互信、相互包容的一个世界。所以我们觉得这个都是一些推进和谐世界的手段。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推进和谐世界理念还要寻求国际关系的民主化,这主要是说给美国人听的。希望美国在国际问题上也听听大家的意见,不要总想一个人说了算。另外一个,我们在十八大报告中还提到,还提倡一个多样性的问题。这个提法,我觉得很好。为什么?整个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文明也是多样的。如果你不尊重这个多样性,肯定就出问题了。比如说美国有一个著名的战略学者亨廷顿,他曾经写过一本书,叫《文明冲突的共建》,他有一个预言,他说21世纪是文明的冲突,主要是基督文明跟伊斯兰文明的冲突。我觉得他夸大了文明之间的冲突性。但是实际上几千年了,这个文明的变化,它还有一个包容性,有一个相互融合的问题。这个世界上不仅有基督文明存在的理由,中华文明5000年也有存在的理由,甚至美国看不上的伊斯兰文明人家也几千年了,也有存在的理由。如果你不尊重这种多样性,肯定要出问题的。所以我们提倡多样性。
我们说美国跟伊斯兰的尖锐冲突,就是因为它不尊重这种多样性。美国有一个犹太裔美国籍的人拍了个电影,亵渎了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他写了一个剧本叫《无知的穆斯林》,实际上就是影射穆罕默德,“很可笑,很愚蠢”。这不得了,引发了全球的抗议浪潮。到了高峰的时候,美国驻利比亚大使,连四个外交官都打死了。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听到噩耗,惊愕的嘴半天没有合上。为什么?她很惊讶,她说我们刚刚帮利比亚完成了解放,怎么回事,他们怎么能够这样对待我们?就是因为你不尊重人家的多样性,你不尊重人家的文明。而且这不仅仅是美国一部分人,甚至它的执政者都有这种观念。我记得当年小布什要打伊拉克的时候,随口说了一个我们是再次的十字军东征,十字军东征干什么?就是说基督去杀穆斯林。后来人家全球抗议,小布什赶紧收回来,说口误,说错了。但是实际上是什么?一不留神把心里话说出来了。我们说文明多样性的问题,我觉得十八大提的好。我们如果真的要建和谐世界的话,多样性的问题必须解决。
另外一个在解决国际争端中,用和谐世界的理念,那就是提倡对话谈判解决问题,不要动辄使用武力。十八大报告旗帜很鲜明的提出中国反对动辄使用武力,反对用这种办法去解决问题。你要动武力去解决问题,往往你打进去容易,出来可就难了。这个实际上有很深刻的教训。这是我们十八大在推进和谐世界理念方面有很多的亮点。
最后还有一个亮点,我们推进和谐世界理念,我们提出要共同呵护人类的地球家园。这个十八大提的很高,提到了生态文明的高度。这个提的非常高,非常好。这也是一些亮点。
如果按照中国和谐世界理念去解决国际冲突、矛盾的话,那么这个世界会太平得多。和谐世界理念是我们中国对国际关系理论的一个贡献。
3. 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始终不移地坚持互利共盈的开放战略
十八大第11部分的第三个战略取向,十八大提出我们要始终不移的坚持互利共盈的开放战略,我们中国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了。中央这几年强调几个字,就是互利共盈。为什么?因为它反映了我们对外开放一个新情况、新背景,新思维提出来了。它有一个很深的背景,这些年中国上的太快了,发展太快了,我们看十八大报告十年回顾,我们整个国力增长的相当多,增长一倍多。那么上的这么快,它就牵动了全球各方利益的神经了。比如说中国的外贸,现在变成了出口第一,全世界出口第一大户。中国出口份额上去了,别的国家担心我的份额会不会降下来?中国提出走出去的战略,中国企业都出去了,别人的企业担心,中国企业会不会击跨我们的企业?这些都是他们担心的。这些利益牵动造成两个现象:一个是近些年来中国是面临经济摩擦最多的国家。第二个现象,这几年我们在国际上面临反倾销立案最多的国家。创了两个第一。我们面临这样一个局面,说明我们改革开放要有新的思路。
新的思路是什么?不仅要顾及本国的利益,也要顾及别人的利益。我们要在开放中跟各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这样你才有可持续性。
二、 十八大报告的国际战略取向在外交布局中的体现
总体来说,十八大第11部分的报告,把和平发展道路、和谐世界的理念,加上互利共盈的开放战略,作为中国对外关系的三大支柱、三大战略取向提出来了。在这样的战略取向下,中国的外交总体布局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也有一些新的提法。中国外交总体布局是什么?总体的思路是全方位的和平外交。全方位的和平外交,我们说的直白一点,实际上就是坚持一个不树敌的外交,中国外交不树敌人。
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世界各国保持友好合作,跟世界各国都保持友好合作。这跟美国就不一样了,美国的外交是树敌的外交。比如说进入21世纪,它先定了七个无赖国家,说这是美国的死对头。然后七个无赖里面再找两个,说是邪恶中心,要重点打击。由此它来拉帮结派组成了它的战略和策略来对付他们,我们不搞这一套。这是冷战的思想,我们不能学这个。我们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上同世界各国都发展好的关系。用小平的话说,我们谁都不怕,但是谁都不得罪,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思路。你跟所有国家展开友好合作,你不树敌,你外交回旋的余地就大了,你发展的空间也大了。
所以大家可能注意到了,近一个时期来,中国经常在国际社会中扮演一种斡旋者的角色,比如说目前朝鲜核问题请中国去斡旋,伊朗核问题请中国去斡旋;中东乱局,乱了一年多了,请中国去斡旋。中国中东的特使穿梭各方之间去劝和。为什么都请中国去斡旋,因为中国不树敌,跟各方都能够说上话,这是中国外交的一个优势,应该进一步发扬。
1. 寻求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
具体说来,十八大报告对发达国家,这个发达国家主要是指西方的这些发达国家,十八大提法是要寻求改善和发展同这些发达国家的关系。然后妥善的处理分歧,怎么妥善?我们跟西方这些大国,我觉得这个报告提的好在哪儿?承认是有矛盾的,承认是有分歧的,要不然怎么叫改善呢?承认关系难处理,要不怎么叫改善呢?大国之间,这种关系实际上最可怕的一个途径是什么?那就是战略性的误判导致战略性的碰撞,这是很可怕的。所以我们要在改善和发展关系的这样一个思路来解决问题。怎么避免误判呢?战略对话。对话,把分歧解决在萌芽之中,不要积累多了,爆发了再去处理,那就晚了。
大家可能注意到,中美两国这些年建立了大大小小60多个对话机制,非常多。为什么这么多?因为中美关系太复杂了,大国关系太复杂了。所以我们要通过对话来解决矛盾,来寻找共同的利益,寻找共同点,而且要打消对方的疑虑。比如说美国担心我们什么?美国最担心我们的有两件事,战略性疑虑对我们是存在的。第一,担心我们强大起来之后挑战它的地位。第二,担心我们强大起来之后把它赶出亚洲。有些美国学者很直率,说你们是不是要把我们赶出亚洲?我们觉得这种疑虑怎么解决?对话解决。所以我们看到胡锦涛同志去年访美,跟奥巴马谈的还是不错的。两国重申要建立一个相互尊重、互利共盈的建设性的伙伴关系,这是中美关系一个新的定位。我们不会挑战你的地位,我还是要建立一个建设性的伙伴关系。
但是这个伙伴关系,它有前提,前提是什么?第一,得相互尊重,特别要尊重对象的核心利益,我们的核心利益不能挑战。另外一个,互利共盈,双方都有好处,这样两国关系才有持续性。这个提的很好。对于美国另外一个疑虑,习近平同志今年访美,他提了一句话特别好,针对美国人重返亚洲,要搞亚太再平衡。习近平讲,太平洋之大,容得下中美两国。中国是有胸襟的,我们不一定非得把你赶出亚洲。太平洋这么大,你发展你的,我发展我的,为什么一定要弄个你死我活呢?这显示了我们的一种包容性,这种国际观非常好,这跟冷战思维完全相反。
但是我们也有一条,我们希望不赶美国出亚洲,但是希望美国在亚洲起建设性的作用,而不是相反。所以我们在大国关系方面很复杂,但是我们对大国关系就有信心,为什么?因为经济全球化已经带来了大国关系的相互依存加深。相互依存了,谁也离不开谁。中国被美国认为是最大的新兴市场,那么它是要来的。但是美国也被我们看作最大的对外开放的对象。去年中美贸易额4400亿美元,今年超过5000亿美元,这么大的数字,说明什么?谁也离不开谁,相互依存。而且美国还借了我们1万亿美元的国债,跟我们借钱。所以这个依存度加深了。依存度加深有一个什么好处?那就是寻求共识,避免对抗,成为一个共识,成为一个主流了。我们虽然是大国关系复杂,关系很难处理,战略疑虑存在,但是大国关系为什么能够向前发展?相互依存导致这种关系的向前。对于大国关系,我们还是有信心的。
2. 建立与邻为善、与邻为伴的周边关系
中国外交布局在周边方面,我们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奉行一种与邻为善,与邻为伴的方针,邻居是没法选择的,那么怎么办?一定要搞睦邻友好。与邻为善、与邻为伴,这是我们长期坚持的。
既然我们睦邻友好,发展合作,那么要有战略平台。战略平台,在我们周边有两个,我们要特别地给予重视,一个战略平台是东盟10+1,这个平台非常好,经过十几年的建设,现在开花结果了,2010年的时候,建成了一个自由贸易区,实现了零关税,非常好的一个结果。零关税,而且中国跟东盟自贸区一出手,全球最大,超过了北美,超过了欧洲,覆盖了18亿人口,这样一个大的战略平台我们要给予极大的关注。我们用这个把东南亚这些国家笼络起来,形成一个利益的共同体。这样就好多了,共同利益增加了。非洲有一个谚语说的很好,当大家共同搭建一座房子的时候,共同的语言就多了。实际上是共同的利益多了,导致共同的语言多了。我们跟东盟10+1发展以后,确实关系不一样了,特别很有兴趣的是,今年上半年我们跟菲律宾在黄岩岛有一些摩擦,结果菲律宾跑到东盟峰会上告中国的状,要东盟集体谴责中国,但是东盟并没有被菲律宾绑架,今年的轮值主席是柬埔寨,柬埔寨跟菲律宾说,东盟大多数国家跟中国没有这个事,个别国家有摩擦,个别解决,不要把东盟拖进来。印尼外长也发表声明,说东盟国家不要在这样的问题上选边站。如果这样的话,东盟就分裂了。东盟大多数国家跟中国利益相关,他们要搭中国的经济快车,他们不愿意得罪中国,这就是战略平台、合作平台的好处。
在周边还有另外一个平台,那就是上海合作组织。我们要给予高度的重视。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它是第一个以中国名字命名的国际组织,对我们至关重要。第二,它规模大,覆盖了十几个国家,人口就更不得了,都是人口大户,覆盖了很多。我们用这个稳定西北。上海合作组织这些年增加了经济的功能,特别是能源的合作,开展的不错,凝聚力大增。在2006年的时候,又吸收了印度、巴基斯坦、伊朗、蒙古作为观察员国加入了上海合作组织,照了一家全家福。就是这幅照片震动西方,有一个美国战略学家就此评论说,胡锦涛就利用这个上合组织,在他周围把全人类近一半的人口都凝聚在他的周围了。一幅照片,看出了中国地缘政治的深意。我觉得还是很深刻的。实际上中国就是要在团结上合组织这些国家,构筑西北的屏障,防止美国在中亚的渗透。的确是人口众多。
大家看,中俄两国是上合组织的主导国,人口超过15亿,印度一进来就带来10多亿,巴基斯坦也是1亿8000万人口的大户,整个上合组织的人口,超过30亿了。我们周边有这两个战略性的平台,我们的日子好过多了。但是在周边方面也不要掉以轻心,我们也有软肋。软肋是什么?我们可能看到了,就是海权的摩擦,海权的维护遇到了严峻的挑战。菲律宾挑战黄岩岛,日本挑战钓鱼岛,所以我们看到,维护海权的斗争任重道远。
但是面对这些挑战,十八大的回应是非常坚决的,也是非常明确的,我们要坚决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这可能是第一次写进了党代会的政治报告。而且十八大报告还提出一个非常振奋人心的目标,我们要做一个海洋强国,我们要争取做一个海洋强国,奋斗的目标也指出来了。这是过去从来没有的,这凸显了我们为海权的重要。
随着我们国力的增强,我们维护海权的斗争会有更多的手段,大家可能看到了,现在在黄岩岛和钓鱼岛争端中,中国逐渐占了上风,随着国力的增强,随着海洋意识、海权意识的增强,这个方面我们会有更大的进展。
3. 团结和深化与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友谊,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权益
中国外交布局在发展中国家方面,调门最高。十八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团结和深化与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友谊。为什么?发展中国家是中国外交的依靠力量,新中国60多年的外交历史表明,每当历史的重大关头,都是发展中国家支持我们,是支持我们的主力军。比如说1971年中国被联合国排斥了22年之后,重返联合国,怎么进去的?用毛主席的话说,那是黑人兄弟给我们抬进了联合国。我们为什么22年没有进去?因为美国给我们进入联合国设置障碍。他说中国进入联合国是重要议题,重要议题得三分之二国家同意才行。其他的国家加入联合国,简单多数就行了,一半就可以了,中国对不起,门槛太高了,三分之二。我们上哪儿找三分之二?中国苦苦追寻了32年,最后在发展中国家找到了。非洲是支持我们的大户,所以毛主席说是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了联合国。
在今天我们依然需要发展中国家的支持,比如说在反台独、藏独、东突,我们跟西方进行人权斗争的时候,发展中国家依然是支持我们的主力军。这个方面我们还要有更大的作为。同时十八大报告提出,我们要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我觉得这个提的好。为什么?因为权利跟义务是相平衡的,光是他们支持我们,我们不为他们伸张争议,那么渐渐地你的号召力就减弱了。所以我们要维护他们的利益。这也合乎我们党的一贯思想。小平当年讲过,他说五大常任理事国,中国算一个,中国这一票永远是发展中国家的,而且我们是当今世界唯一的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常任理事国。如果我们不替发展中国家说话,那其他的国家就更不会管这个事了。
所以我们十八大这个提的非常好,要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实际上这几年的实践看,我们也在做,比如说胡锦涛同志在伦敦20国集团会议上,直接提出要增加发展中国家在世界银行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投票权和发言权。现在中国这个呼吁还是得到了积极的回应。世界银行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答应要把发展中国家的投票权提升5%,要把发达国家的投票权减少5%。大家看,这10%的力量消长就开始了。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是这个开端很重要。现在已经开始了,谁争取的?实际上中国带头争取的这些权益。我觉得这些都是非常好的,今后还要继续坚持下去。
4. 在多边外交中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做负责任的大国
在多边外交方面,十八大提的非常地积极,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事务。我们要做负责任的大国,承担相应的责任,我们做负责任大大国,调门非常高。这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跟世界各国对我们的需求增加有极大的关系,而且世界上那些中小国家、发展中国家希望中国帮助他们来维护公平和争议,这也是我们中国外交今后的一个非常新的任务。过去我们国力不够的时候,我们有的时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现在我们国力逐渐增长,我们要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要帮助发展中国家维护他们的权益,同时我们要在整个的国际社会中扮演一个公平正义的角色。比如说前不久在叙利亚问题上,中国为什么投否决票,为什么打掉美国西方的提案,就是反对人为的去颠覆一个国家的政权,你用人道主义的这种幌子去颠覆更替人家的政权,我觉得这点,今后我们中国,在十八大精神引领下,在这个方面可能会做的更多。因为在整个世界上,中国要以一个负责任的形象出现,不能没有原则,外交是有原则的。在这个方面,我觉得十八大的基调更加积极,我们做的事情也更多了。这是我们要做的。
另外还要说一句,在多边外交方面,实际上我们已经很活跃了,比如说在联合国,在20国集团,在OPEC会议,在亚欧会议,在东亚领袖峰会,都能够看到中国人的身影,我们在里面就是起到这种作用,负责任大国的作用。另外中国多边外交方面有一个突出的亮点,近些年我们在联合国的维和行动中表现的非常抢眼。比如说在五大常任理事国中,中国出兵最多,中国出力最大,我们有一支在非洲的维和部队得到了联合国的表扬。去年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访问中央党校,跟中央党校学员座谈的时候,专门提到中国在维和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我们为什么这样做?主要是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最为坚定的力量,你光喊口号是没有用的,人家看你实际行动。我们这就是实际行动,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我们就是维护世界和平最为坚定的力量,这点非常重要。
三、 十八大报告强调和平发展的重大意义
最后,十八大报告提的也非常好,中国永远不扩张,永远不称霸。永远不称霸提的非常好。为什么?因为国际社会有一些人对我们是有疑虑的。而且他们说“国强必霸”,说这是过去大国的老路。中国能不能避免?我们公开跟世界讲,中国永远不扩张,中国永远不称霸。我们要永远的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不仅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而且我们要在整个的世界上提倡这种和谐世界的理念,我们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从这点上,我觉得这个报告也点的非常清楚。
所以我们看到,十八大报告这一部分出现以后,我们昨天刚见了一些美国的、法国的一些战略性的学者,他们评价普遍比较高。反映是积极的,精神是积极的,其参与国际事务的取向非常积极。而且我认为我们这第11部分,所有这些新的提法,都站到了一个国际道义的制高点上,这一点也很重要,和平发展。这是道义的制高点。美国怎么反对?你说我反对你促进人类和平发展?它说不出口。我们说和谐世界理念,你怎么反对?你没法反对,难道不应该提倡和谐吗?我们说互利共盈,这个就更好了。都是非常正面、积极的做法。美国说要重返亚太、战略再平衡,搞冷战的那一套,搞美日同盟、美韩同盟、搞军演,形成一个国际上的鲜明对照。而且我们提到了中国力量是上升了,但是中国力量的上升就是世界和平力量的上升。就是制约战争因素的上升,它是积极的力量,不是消极力量,不是去侵略征服别人的力量,这一点非常好。而且中国的和平发展起来之后,还会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机会。实际上这些机会已经显现了,我们注意到中国在成为出口冠军的时候,我们进口也在同步的增长,也是很大的数,每年大概一两万亿的水准,大量进口。进口意味着给别人机会。而且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提倡文明的多样性,提倡文明的包容性,这个也是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这种世界性的潮流。
我们说中国的和平发展,意义非常重大。如果说我们一旦用好十八大讲的战略机遇期的话,十年后中国不一样了。十年后我们已经建成小康社会了,我们对国际影响力更大了。而且十年后,我们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好处。从此也会使世界对我们有一个刮目相看。到那天了,和平发展之路就走成功了。因为我们真正发展起来了,中华民族真正复兴了。所以这个就会使中国的和平发展有一个世界性的意义,那就是第一次摆脱了“国强必霸”的怪圈,和平发展的一个范例出现了。而且我认为,如果我们这条和平发展道路走的好的话,也会使整个世界对社会主义有一个再认识。今天时间关系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谢谢各位。
(本内容经速记稿整理,未经报告人审核)
责任编辑:黄一帆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2/1118/69502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