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报告 文稿 政治

郝玉庆:从十八大报告看中国将建设一支怎样的军队

2012年11月18日 16:48

 

(本稿未经报告人审核。作者观点不代表宣讲家网立场。未经宣讲家网站同意,请勿转载。)

 同志们,大家好。现在我们全党、全国人民都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今天我在这里讲讲中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问题,主要是围绕十八大报告当中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论述,结合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实际讲三点:第一,十八大报告当中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论述的鲜明特点。第二,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在近期以来取得的成就。第三,积极稳妥的进行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改革,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问题。

一、十八大报告当中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论述的鲜明特点

下面首先讲第一个问题。这次报告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论述的一些新的特点。对于我这样一个军龄40多年,而且有幸参加过十七大报告的国防和军队建设部分起草工作的这样一位老同志、老兵,对于十八大这样一次大会上对于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评价以及论述,是非常关注的。

我注意到,这次十八大报告它有两个鲜明的特点:第一,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地位比较突出。第二,新思想、新观点很多。

1、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地位比较突出

关于地位突出的问题,我有一个记忆。在十五大以来,在党的报告当中,像这次十八大报告一样,独立得搞一段。第二,整个报告当中字数比较多,占的成分比较大。这还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

先说整个搞了一个部分,这在十五大报告的时候没有单列一个部分,只是在文化建设里面讲了三五百个字。另一方面,十六大、十七大报告,虽然列了一个部分,但是占的整体比例还是比较小的。这次我们十八大报告,文字很简练,只有两万多字。但是国防和军队建设部分就占了1000多字,占整个报告的二十分之一。前几次报告只是占整个报告的三十分之一。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出,我们党对我们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高度重视。所以这是一个鲜明特点。

2、新思想、新观点很多

第二个鲜明特点,这个报告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有三种情况:

第一,我们可能对立面的话并不陌生,但是把这些话重新组合,就形成了新的结构,具有了新的含义,体现了新的认识。

第二,报告中还有很多论述,我们可能在一些内部文件中看到过,但是出现在党的报告中,上升为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这还是第一次。

第三,以前我们在正式文件、正式讲话中,所没有提到过的一些新的观点和新的提法。

比如这次第九部分的标题叫“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加快这个词就是一个新的提法。过去一般提是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或者是开创国防和军队建设新局面。提加快,这是党的报告当中第一次。

我们部队同志看到这个提法以后,有的同志就说,这次提加快,那么我们军队建设、国防建设是不是搞慢了?有提这个问题的。我们认为,慢可能是慢了,所以才提加快。慢在哪儿?有的说是不是我们四化,国家有农业、工业、科技、国防这四个现代化,是不是国防现代化比那三个现代化要慢了?还有的同志说我们的现代化是不是比军事强国的现代化慢了?也有的同志说我们是不是和信息化建设的要求相比慢了?这些说法都值得研究。但是我认为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确实是慢了一些,我们都有急迫感。

为什么慢?我们从历史上看,从我们国家提出现代化来,从毛泽东、周恩来提出建设现代化的军队以来,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了。这50年当中,我们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基本上是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在改革开放以前。那个时候我们的现代化建设,第一,国内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第二,在国际上形势很严峻,敌对势力对我们有非常严重的军事威胁。是在这个条件下进行的。在这个条件下进行现代化,受到一些限制,比不上像美国、前苏联他们的步伐走的快。

再看第二个阶段,是在改革开放初期。从改革开放开始,我们国家和党就提出军队要忍耐,军队忍耐,这样我们就放慢了军队建设、国防建设的步伐。这个忍耐一忍就是20年。到了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我们才开始稍微走的快了一点。

第三个阶段,从上世纪90年代一直到现在,这个时候确实我们加快了步伐。这次党的报告继续要求国防和军队建设加快发展。这是非常正确的,也会有很深远的影响。这是一个新的观点,新的提法。

还有一个新的提法,大家可以看一下报告,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这个提法,军队的同志听了以后,说很过瘾。

因为我们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所以我们要和国际地位相称,要和国家的发展利益相适应。一个相称,一个相适应。那么我们也要冷静的看待现状。我们现在是否相称?就是我们的国防和军队对建设是否和国家国际地位相称?是否和我们国家发展的需要相适应?从现在看,有的地方相称,有些地方不相称,有些适应,也有些不适应。当然有时候不适应是客观的,有时候是感觉上的,当然感觉上的东西不科学,当然这种感觉是一种情绪,比如说怎么样和我们国家发展利益相适应,这上面提的是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

前段时间我们官兵的一些心理上感到有点不适应。因为近一个时期以来,我们周边事情闹的很多,可以说好象到处是火药,老百姓看了很着急,上至白发苍苍,下至开裤裆。13岁、14岁这些上学的孩子回家以后问当兵的家长,打不打?老太太碰到当兵的也说这个,你们打不打?我们不能很直接的回答这个问题,不能很干脆、很直接地回答,并不是“缺钙”。因为我们奉行的是防御性的国防政策,我们不能说想打就打。有的官兵在这一段也编一些东西,其中有的把歌词也改编了,歌词说“说句心里话我也想家”,改成了“说句话心里话,我也想打”。所以有的时候这些情绪也反映了一些不适应。

我们从硬的方面说,我们现在的国防和军队建设是不是和我国的国际地位相称?这个问题不好比,因为指标很多,要素也很多。要素涉及到国家现在国际地位不断上升,那么军队的综合战争实力、综合军事力量、常规军事实力、核战争实力以及陆、海、军、二炮的军事实力怎么样,上升的速度怎么样?比如说我们的GDP和军费,GDP现在我们上升到了世界的总量第二位。军费当然前些年忍耐,从2011年我们实现了6000多亿人民币的国防经费,也上升到了第二,在各个国家军事经费、国防经费中,总量美国是第一,我们总量第二。从这个表面上看,也是和国际地位相称的。

但是细想起来,有时候又不相适应、不相称。总量虽然是军费到了第二,但是按人头来看,我们军队平均到每个军人,按照人头说,我们是4万美元,这个数量是美国军队人均平均数的十分之一,是日本军队每个人平均数的五分之一。我们其他方面可能差距也比较大。所以既相称又不相称,既适应又不相应,这就是我们的看法。这是十八大政治报告中国防和军队建设论述的鲜明特点新观点和新理论的第二点。

第三点,我们还可以看看这个报告,必须坚持以国家核心安全需求为导向,这个提法很新,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类似的提法,过去怎么提?这实际上是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问题。类似的提法,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提的是军队要忍耐,要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一个忍耐,一个大局。后来我们提服从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要服从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这也是一个关系的提法。后来又提统筹兼顾,协调发展。这也是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这次关系放在什么下面?放在这样一个提法下面,放在了以国家核心安全需求为导向。什么是国家的核心安全需求?这些年来,我们经常提到国家的核心安全,前些年曾经提台海问题,就是台湾和大陆统一问题是国家的核心利益,这些在正式文件上也有。后来这两年又有人提南海问题是我们国家的核心利益。这个在正式文件上好象还没有见到。

总之,如果经济和国防经济两者关系需要用国家核心安全需求来导向的话,那么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时候要放一放国防建设,有时候甚至出现要放一放经济建设。这就看导向了。所以这个提法也是个新提法。

总之,十八大报告这些新的提法很鼓舞人心,也是为我们未来的国防和军队建设指明了方向,具有很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整个看十八大报告,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论述,集中的写在了第九部分,这部分的标题叫“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这个部分共有六个自然段,从研究和记忆的角度,我把它抽象概括为四个问题,四个问题再抽象概括一下可以概括为八个字:战略、指针、目标、途径。

1、所谓战略,就是第一个自然段讲的。按照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构想,加紧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双重历史任务。到2020年的时候,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的进展。这就是一个战略构想。这个战略构想,我们军队这些年就在按照这个构想走,具体的是三步走,和国家的三步走战略也是相协调的。第一步,从2000年到2010年,用10年时间解决部队的规模、体制、政策、制度等问题。为后来的发展打下基础,积蓄后劲。同时要具备一定的威慑和实战能力。这个阶段我们已经走过去了。第二步,再用10年的时间,到2020年,加大武器准备的力度,完善武器装备的体系,全面提高部队的素质。到2020年我们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候,我们军队要实现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基本上实现机械化,因为现在还是半机械化,到2020年了时候,我们全部实现机械化。信息化要有重大进展。第三步,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要实现信息化。信息化的成分要大大地超过机械化。这时候我们国家和军队都实现了现代化。这一段讲两个字,就是战略,讲了一个战略构想,想了50年。

2、所谓指针,第二段讲的是指针。指针是讲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以及党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思想为指导。这实际上明确了军队的建设指导思想,包括科学发展观。

3、所谓目标,是第三自然段,所谓目标就是要坚持主题和主线,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全面加强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三化建设是个目标。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这三化都完成以后,我们现代化也就实现了。当然里面还把三化具体了一下,比如说革命化怎么搞?革命化要坚持持续的培育当代革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永葆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现代化怎么搞?主要是推动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正规化怎么搞?主要是加大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力度。

4、所谓途径,第九部分的第四、五、六自然段都是讲的途径。这个途径,里面内容比较多,比如说要紧跟世界军事革命,加速发展的潮流,一个要求。要积极稳妥的进行国防和军队改革,又是一个要求。要积极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体系,又是一个要求,又是一个途径。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路子,又是一个途径。要提高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质量,这也是一个途径。要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这些都体现了我们多年来国防和军队建设探讨的有效途径。这是我今天讲的第一个大问题。

 

二、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新的成就

下面我给大家讲第二个问题,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新的成就。十八大报告指出,十七大以来的五年,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勇前进的五年。国防和军队建设开创了新局面。这个新局面表现在以下这几个方面的成就上,这是主要的:

第一方面,新型军事人才方阵正在崛起。大家都有印象,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这支解放军是从硝烟里头走出来的军队,所以给人的印象就是土八路。1993年到美国一个团去访问,美国人说土八路过来了,还说我们是土八路。为什么说我们是土八路?主要一点,文化都没有。那时候我们军队统计了一下,64.7%是文盲,多数官兵不识字。那时候办班是办的扫盲班,就是帮助大家认字。当然那时候我们国家也是这个情况。今天我们这个战争形态变了,在过去历次战争中,所谓土八路是战胜者,他们不愧历史的委托、人民的委托。

现在战争形态发生变化了,我们未来的战争可能是空间作战,临近空间作战、网络战、海空一体战。这些战争如果没有文化是打不了这种战争的。所以我们这几年人才队伍当中,当然人才队伍它有一个全面要求。但是其中一条,我们抓文化素质,通过让地方输送大学生,从大学生中招兵,依托地方院校培训国防生。通过各种途径培养人才,这样使得我们军营里面到处是高学历的人才。

第二个成就,编制体制不断优化。这点我突出说一下,尤其是规模。新中国建立之初,我们解放军总员额是550万,后来由于形势紧张,我们又扩员,最高时候达到620万。经过多次调整,包括裁军100万,最近10年又裁了20万,从2004年、2005年以后,我们又减掉了20万的员额,现在总员额是230万人。这样军民比对趋于合理,编制结构也得到优化。

第三个成就,武器装备水平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这是我个人的提法。可能这个提法稍微夸张一些。因为解放军的武器,大家知道是从敌人手中缴获的那些杂牌,海空的装备很少。解放初期缴获的飞机开始是用马拉飞机起飞,我们坐的船都是木壳船,没有铁皮船。包括肖劲光到刘公岛,他需要坐船,是一个老渔翁摆渡过去的,后来知道他是司令就笑他,说司令都坐这样的船。我们的装备非常落后,这几年有了历史性的进展。当然发展过程回忆起来也是不容易的。

在朝鲜战争以后,那是苏联大规模对中国转让、出售武器装备,并且转让生产线。所以中国的武器装备,在当时的时候,一度和世界水平,和世界的先进水平,和美苏这样的水平只差10来年的距离。但是由于缺乏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整个体制上的一些问题,到了改革开放的时候,到了上世纪70、80年的时候,我们的武器装备比世界先进水平落后了30到40年。

改革开放以后,军队又忍耐,还不能发展,武器装备还是要忍着。真正的发展武器装备还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现在世界看我们的装备,有人了解中国的情况知道,有人不太了解,看到我们2010年10月4号成都造了一架外型独特的战机,飞到天上去了。这时候牵动了世界眼光,这个就是我们的歼20战斗机。这个战斗机出来,按照西方的标准说,这是它的第四代战机。而且我们比俄罗斯类似的先进战机试飞时间只晚10个月。有的外军研究者认为,这个战机它从总体性能上优于俄罗斯,也只是逊色于美国的F22。当然这些研究是不是可靠?大体上有这么点意思。

当然我国还有一个列装时间,现在只是试飞,列装以后就不是这样了。歼20列装以后,中国将在东南亚地区形成技术领先的优势。为什么有外国记者说我们,说你们的装备10年缩小了一代差距比先进的军事强国。他们就有这样的看法。

我们海军的准备也是大幅跃升。尤其是编号170和171舰,它标志着我军掌握了先进的相控阵雷达系统和垂直发射防空导弹的系统,这个也是往前赶了不少。尤其这次比较轰动的效应是我们辽宁舰,正式交接入列,更吸引了世界人民的关注。

我们的陆军准备,99式坦克,我们已经放开参观,大家一看就可以知道,它的外壳完全抛弃了苏式的鹅卵型,它的外形都很新颖,很具中国特色,它的作战性能也很先进,这个坦克在世界上是属于先进行列的。

还有我们神秘的二炮的武器装备,尤其是东风系列,成为我们中国军队有效的杀手锏武器。我们这个杀手锏,当然二炮武器装备发展的时间也有一定的历史了。但是到上世纪90年代,95年的时候,我们在接待一个美国校官代表团,当时他们的校官代表团非常想知道我们二炮的武器装备。他用一些话做引子,他说现在美军别的都不怕,就怕二炮的导弹。为什么怕二炮的导弹?因为它打不准,说不清落在哪儿,他说能打准的导弹我们能拦截,打不准的导弹我们截不了。但是这个东西我们介绍不了。但是可以说,我们现在的导弹,经过十几年的建设,精度和射程都有了非常大的提高。前期有的人提出,当然这是一种民族情绪,说我们能不能把钓鱼岛当作我们的导弹靶场,当然我们不一定这样做。但是如果做的话,精确度没有问题,射程也没有问题。

现在我们的武器装备建设,天上有军事卫星、先进战机,地面上有新型主战坦克、各种火炮、导弹,海上有先进的舰艇、潜艇,可以说西方发达国家拥有的各类武器装备,我们解放军都有了,而且不少武器装备性能达到和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这是十分了不起的成就。

第四个成就,军事指导理论不断发展。我们从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引我们夺取了全国胜利,全国解放以后,取得了政权以后,毛泽东又提出来建设现代化的解放军的重大历史课题。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理论思想指引我们解决了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怎么样走精兵之路的问题。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指引我们正确的解决了在世界新军事变革蓬勃兴起,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条件下建设现代化解放军的重大课题。胡锦涛主席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回答了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条件下,推进解放军现代化是科学发展的重大课题。

第五个成就,军事斗争准备扎实推进。军事斗争准备是多方面的,这些年从来没有放松。这些年突出的一个特点,除了基地训练、练兵场的训练、演习室的训练,我们还增加了一个,就是演习。而且这种演习是跨兵种、跨地区、规模比较大的演习。外国记者评论,说这10年中国军队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军演的黄金时代。在这个时期,胡锦涛同志曾经做过一次关于推进机械化军事训练向信息化军事训练转变的一个报告。他这个指示深入军心,全军掀起了训练的热潮。演习使我们有的地方大开眼界,当然各有长短。比如说2005年中俄演习,3万多人参加演习。我们的传统思维是预设战场,当然俄罗斯它不预设战场,他的飞机从西伯利亚基地起飞,一直飞到潍坊上空开始投弹,这个也是我们意想不到的。以后我们就以外军为实,我们有时候也放弃预设战场的想象,使我们的演习和训练都不断的提高水平。这些年来,我们中印也举行过演习,中巴也举行过演习,和很多国家也举行了演习,证实了三股实力,大大提高了维护边境安全的能力。

第六个成就,后勤综合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后勤综合保障能力,尤其这10年来,我们加大了后勤改革,实现了后勤建设大发展。后勤发展不但提供武器装备和其他的物质资源上,就是保证军队的吸引力上,也有很大的进展。比如说我们军队的待遇问题,曾经一度军队待遇比较低。我看这么多年,多数人不是非争一个政治地位多高,但是社会地位也要有尊严。到2002年的时候,我们军队的工资是什么情况?我们整个军队军官和士兵的工资月平均工资1324元,比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工资低了17.6%。这个情况一直延续到07年才进行了比较多的增薪。这时候才接近和达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水平。

这些后勤保障上的发展,也满足了官兵的生活需要,同时增加了军队的吸引力。后勤方面成就的取得,与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党和政府的关怀是分不开的。所以人民永远是军队的靠山。这是我讲的第二个大问题,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成就。

 

 

三、积极稳妥的进行国防和军队改革,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

下面我简单讲一下第三个问题,积极稳妥的进行国防和军队改革,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前面我们说了,我们军队取得了很大成就,有的同志还会具体问,如果是做个定量分析,我们这支军队,现在在世界上排什么位置?因为我们国家军队有没有做定量分析,我还不了解。但是我从一个资料上,总部在瑞士日内瓦有一个国际军控及裁军组织,他们在2010年有一个排名,这个排名分了六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中国军队的综合战争实力排的是美、俄、中,我们是第三位。第二,中国军队的综合军事力量,派名第四,美、俄、法、中。第三,常规军事力量,排名第七位,在日本的后面。第四,核力量,排名第五位。还有一个是陆军军事实力,排名第二位。陆军军事实力,俄罗斯是第一位,我们是第二位,美国是第三八。空军军事实力我们排第六位,海军军事实力排第六位。仅供参考,它有多少依据?还是有一些依据?是不是很准确?仅供参考。我们有两项落在日本人后面。当然有一项陆军建设比美国还要不逊色。

近期在我们周边或者是对一些中等国家,我们被迫无奈的时候,我们打一场中强度的战争,我们是有把握取胜的。当然这里面美国的参与要考虑另外的情况。所以我们军队确实是不断强大起来。但是我们不要盲目,不要自满,我们还存在许多问题。有一些制约国防和军队发展的新层次矛盾和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而且有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凸显,所以我们必须推进改革。

第一点,改革不能离开党的领导。这是军队历来强调的。这次十八大报告,胡锦涛同志讲了,要毫不动摇的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不是矛盾的,而是统一的。现代化建设一定要在党的领导下进行,才能够取得成就。这是我们历史所证明的。我们解放军的艰难历程,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回顾这段历史有两点非常值得回味:一是成建制的部队从来没有被谁拉走过。第二,军队的最高权力从来没有被野心家、阴谋家夺走过,包括张国焘、林彪、四人帮都没有实现他们夺取军权的野心。这说明我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毫不动摇的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前几天我看一个浙江的商人,他也非常懂,本来浙江的民营企业很好,本来民营企业里面建立党支部,这样有的民营主就不是太痛快,但是这个浙商很痛快,他说我不但建立党支部,我还要求省委将来给我发文件。记者问他为什么对党的领导这样感兴趣?他说党的领导是指方向的。在党的领导下搞民营才能搞的好。他也讲到,比如说一支队伍必须要有明确的方向,没有这个方向,这个队伍会成为乌合之众。比如说唐僧取经,他有多大的能力?很难说。但是他信仰坚定,一直是向西,向西,向西,终于成了正果,包括猪八戒这样不三不四的人也成了正果。毛泽东在关键的时候把握军队的方向,北上抗战,毛泽东这一条党的领导,向北、向北,终于取得了胜利。八仙,这个队伍一直保持它坚定的方向,向东,向东,也终于取得了成果。邓小平,改革开放初期,改革开放要学习深圳的经验,学深圳经验有方向,他给我们经济建设指出方向,向南,向南。

所以我们这个军队也要从这些民间企业里面学经验。我们就是要毫不动摇的坚持党的领导,要始终不渝的跟着党的领导向前,向前,向前。

第二条,深化军队的组织形态的改革,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军事力量体系。深入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的现代化,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这个问题是按照时间节点到2020年的时候,我们国家建成小康社会的时候,我们要完成这个任务。这个任务就是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军事力量体系。为了构建这个体系,我们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说要加强新型作战力量的建设,要加强核力量建设,要加强网络战力的建设,要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的建设,还要加强武警现代化的建设。这样建立起一个中国特色的军事力量体系,我们就为下一步整个实现现代化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

当然建立这个军事体系,我们一定要坚持新型部队、高技术部队和一般部队并存的原则,因为我们还有很多其他任务,除了打仗的任务之外,现在讲两多:多种安全威胁、多样化军事任务。所以保持部队既有超前走的,也包括一般部队。

第三条,优化我们军队的体制编制,解决我军存在的结构性的矛盾。军队的编制体制改革,大家经常讲,部队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从大的方面讲,无非是两个问题,一个是规模,就是由多少人组成这个军队。第二,结构,就是怎样的构成。从规模方面看,我们军队从最高的620多万,到现在历史上最低230万。从规模上压缩的空间不太大了。下一步要从结构上多做文章。因为现在这个规模,230多万还是很多,我们还是美国和俄罗斯差不多它两个加起来的总数。但是我们有一些情况,我们人口大多,我们13亿多人口,按照人口的比例,算军队的规模,一个标准是按照人口算。按照人口算,我们的比例不大。现在230万的比例不大。现在的比例是什么?美国是1000个人里面有5个军人,俄罗斯1000人当中有9个军人,日本1000人大概有1.9个军人。世界上最高的是朝鲜,朝鲜1000个里面有14个军人。按照人口比例来说,不算高。我们大国陆地面积达,960万平方公里,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有2200多公里的陆地边境线和1.8万公里的海岸线,有6000多个岛屿。我们和14个国家接壤,海上与6个国家相邻。全球人口最多的10个国家中,我们周边有6个,全世界军队排名前25位的国家,我们周边有8个,虎视眈眈。

所以我们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军队的规模也还不算大。再加上我们现代化水平现在还不行,还不够高,这就需要我们必须保持适当数量的军队员额,来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将来质量高了以后,比如说准备上去了,现代化水平整个上去了,还可以再减人员。下一步这个方面做文章,在海、空、陆军、二炮比例上做一些文章。还有就是在官兵的比例上做一点文章。这两个方面做文章。如果还有一个,还可以在作战部队和非作战部队上做点文章,减少非作战部队,包括司机、炊事员、文艺兵等等。

改革的第四个问题,发展武器装备,提高我军打赢未来战争的物质基础。当然我们的装备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现在还存在不少问题。尤其让内行看看,问题还不少。武器装备,我平时关心航母关心的时间比较长,咱们改革开放后期有一些老板提出来出资建航母,现在航母终于建成,有一艘已经交付使用了。但是航母这个东西,看着挺高兴,但是从发展的角度看,从未来战制胜的角度看,航空母舰作为海军主力舰船,在海上决战的理论已经过时了。目前它主要用来攻击岸上的目标,航母上导弹要对准陆上的目标。航母因为它目标比较大,所以如果遇到强劲的对手,如攻击机、导弹、潜艇、水雷等,它幸免遇难的可能性极小。当然你说它不行,还是要造。它还是一个大国的标志,它还是服从服务于“三个提供、一个发挥”这个历史使命,我们需要有这样的航空母舰。造航空母舰,我们更多的是考虑服从服务于我们国家整体的国家战略。

现在实际上军方有一些专家建议我们的军费虽然上升了,但是人头费比较多,生活费方面用的比较多,发展武器装备,建议在有限的经费当中主要考虑两种力量,他们概括的说:一是九天揽月的能力,二是五洋捉鳖的能力。一个是空间的武器装备要多发展,一个是海上拦截力量要发展。这种建议也很有价值。我们国家实际上也在这么做,今年我们国家的五星红旗飘上了神九,我们潜水下潜7000米,可能达到了世界第二。所以武器装备究竟怎么发展,要跳出原来的圈子,坚持中国特色,以自力更生为主,把武器装备建设搞的更好。我今天的发言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本内容经速记稿整理,未经报告人审核)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2/1118/69503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