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山东济南女狱警街头打人事件
2013年01月09日 15:00
济南公安在处理这起舆情事件中表现确实是可圈可点。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也将这起事件的应对排为第三季度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排行榜首,认为“处理迅速,应对得当”,网民及各媒体均认为济南公安这次对于舆情的处理算得上是经典案例。
一、事件简介
2011年8月17日下午17时许,济南发生一起狱警因修车排队顺序纠纷殴打修车人夫妇的事件,引发群众不满,导致混乱和交通堵塞。该事件在微博上被曝后,立即引起网友广泛关注。到22日17:30,该舆情事件在各微博网站共引发网友微博谈论68552次,其它的网络新闻转载、论坛帖子中都是形成了关注的高潮。8月17日当晚,济南市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第二款之规定,决定给予当事人林娜行政拘留十五日处罚,给予朱某行政拘留十五日处罚。两名违法人员已连夜执行拘留。18日,林娜被开除出警察队伍。
二、事件进展及舆情综述
2011年 8月17日晚17:17,济南市山大南路与闵子骞路路口西侧发生一起警察打人案件,山东省女子监狱女民警林娜身着警服修车时与修车人谢某夫妇发生纠纷,林娜随后叫来丈夫朱某(济南市某医院医生),朱某赶到现场后动手将修车人谢某打伤,此间引发众多群众围观,交通严重受阻。
8月17日18时32分,新浪微博名为“刘三好学生”的网友发表微博称,在济南市山大南路附近,发生女狱警伙同丈夫殴打老太太并逼老太太下跪的事情。此事激起民愤,近千人将打人夫妇团团围住,一度引发交通堵塞。现场有人帮老太太打抱不平,有人起哄,有人报警,有人将现场情况和图片上传到网上,并迅速引起网民的围观。
当天下午,济南历城分局迅速与她取得联系。得知事情严重,历城分局迅速出动警力,赶到现场进行调查处置,并迅速查明了案情。这一过程中,济南市公安局官方微博(@济南公安)全程直播此次事件的处理经过。
济南公安微博晚上8点15分发布消息:“经核实,一名省司法厅女子监狱狱警在修车过程中与群众发生冲突,进而引发问题。目前现场已经控制,打人者已扭送山大路派出所。”
8月18日《大河报》找到最先发微博的“刘三好学生”,还原了当时的情况:
“刘三好学生”介绍,8月17日,她途经济南市山大南路时,看到那里聚集着一群人,自己过去询问后才知道,原来一名女警察(后经核实,是山东省司法厅女子监狱的一名女狱警)在一位老人那里修车,因为排队纠纷和老人发生争执。
据介绍,女狱警叫来自己的丈夫,她丈夫赶到现场后便开始殴打修车的老太太和其老伴,并叫老太太跪下。老太太跪下后,她丈夫一脚将老太太踢翻在地。
女狱警和其丈夫的行为激起了民愤,现场围观的人和他们起了冲突。“刘三好学生”称,自己在人群外围,并没有看到是谁先动的手。女狱警和她丈夫被打得一身狼狈,女狱警全身湿透,她丈夫白色衣服上面全是脚印。
随后,两人无奈向两位老人道歉,但这并没能平息市民的愤怒,众人高喊“跪下”,随后,二人数次给被打老太太下跪。
当时现场聚集的人很多,一度使交通堵塞,人群情绪也很激动。我们也可以从网友的微博可以看出当时的群众情绪激动:
“开始下雨了,围住警车的群众鸡冻(激动)地喊着:‘出来!出来!’肇事警察躲在这辆警车中。”
“人群真疯狂,正月十五闹花灯的时候也没见过这么多人。”
《大河报》报道:
事发地附近的刘先生也告诉记者,警察接到群众报警来了之后,打人的林某与其丈夫躲进车牌为“鲁A2323警”的警车里,长达两个多小时不下车。现场群众越聚越多,听闻女狱警那么恶毒,还不下车道歉,都很气愤,有人要揍女狱警。几千人的集聚造成马路拥堵。
“当时下着小雨,女狱警他们躲在车里。大家说她两个多小时了也不下来。人们都在冲着这车子喊‘下车、道歉’”。刘先生说,“当时集聚的老百姓最少也有两千多”。“现场的群众说,女狱警打人之后又逼老人下跪,太猖狂了。大家有喊的,有骂的,还有人要打那个狱警两口子”。
目击者王女士受访时说,她在外围围观。“大约僵持了3个多小时,女狱警所在监狱的领导来到现场。他穿便服,给现场群众保证,会给大伙一个交代。他跟女狱警说什么我们听不到。女狱警怎么下的车我没看到,就看到她下车之后捂着脸,低着头”。
受访的数位人士及网络消息均指出,林某最后被现场群众要求跪在老太太面前10米处,磕头下跪道歉。
从到现场开始,济南公安就一直利用微博直播事情的全过程。17日19:31,济南公安微博转发了第一条关于该事件的微博,并向历城分局微博询问情况。 20:15,向公众公布了事件的初步调查情况,对当事人的身份作出澄清,22:21,公布事件的具体情况和一些细节,18日04:07,公布了对当事人的处分情况。
到18日凌晨4时7分,@济南公安发了关于此事的最后一条微博:“经法医初步鉴定,林某、朱某夫妇殴打他人的行为已造成修车人谢某妻子穆某受轻微伤。在迅速查明案件事实的基础上,济南市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第二款之规定,决定给予林某行政拘留十五日处罚,给予朱某行政拘留十五日处罚。目前,两名违法人员已连夜执行拘留。”
这条微博被转发2219次,有1317条评论。
8月18日下午,山东省司法厅通报了对女狱警林娜打人事件的处理情况,称鉴于林娜的行为引发治安案件,社会影响较大,后果严重的事实,山东省女子监狱决定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给予林娜开除处分。山东省司法厅厅长程辉说,作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本应模范遵守社会公德,但她却在非工作时间穿着警服外出,因琐事与群众发生纠纷,最终引发治安案件,造成了较大的社会影响,严重损害了监狱人民警察的形象。
至此,此次舆情得到全面控制。事发到事件处置,济南公安官方微博对此次事件的发布非常迅速,赢得不少网友好评。网上的舆论从质疑到首肯再到赞叹,舆论方向已经完全转向,由质疑狱警打人转向赞赏济南警方,舆情事件得到有效的控制。
三、各方点评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主任分析师庞胡瑞:
该事件在微博上被曝后,当晚,济南公安利用在人民网、新浪注册的微博,及时向网友通报事件的处置情况。17日19时31分,“济南公安”微博转发了第一条关于该事件的微博,并向历城分局询问情况;20时15分,向公众公布了事件的初步调查情况,对当事人的身份作出澄清;22时21分,公布事件的具体情况和一些细节;18日4时,公布了对当事人的处分情况。“济南公安”微博及时、细致的回应,有效避免了网络舆情的发酵和扩散,使一场来势汹汹的网络风波化解于无形。
此外,17日当晚,济南市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第二款之规定,决定给予当事人林娜行政拘留十五日处罚,给予朱某行政拘留十五日处罚。两名违法人员已连夜执行拘留。18日,林娜被开除出警察队伍。山东省政法委决定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强化法制意识专题教育,要求全省从严治警,加大政法督查力度,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违纪问题。
济南狱警殴打老人事件事发当夜,“济南公安”微博即进行了回应,处理迅速,回应得当,有效抑制了网络传言,是政府危机应对利用新媒体的成功典范。经验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充分利用微博新媒体
进入“微时代”后,公安微博一枝独秀成为政务微博的亮点,其朴实的文风,贴合网民实际,改善了网民对公安的刻板印象。而此次济南公安通过微博实践了微博在突发事件中“高效”与“贴近性”的新媒体特性,此举具有示范意义。
二、把握了“黄金四小时”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多次提出“黄金四小时”原则,即在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政府部门应该牢记及时性原则,在第一时间发声,把握舆论的“麦克风”。在事件发生后的四个小时内,“济南公安”微博即发布了此事件的简短消息,除概述事件发生的大体情况外,还做出“现场已经控制,打人者已扭送派出所”的情况说明,及时有效抑制了呈现爆发性增长的网络传言。 回顾此次事件我们看到,这是一次以微博为主导,新媒体使用为主要表现形式,同时集结传统媒体报道的突发舆情事件。该事件以“街头直播”为起点,掺杂了社会道德伦理,一部分人的“仇警”情绪被煽动,推动了此次事件迅速变成网络突发事件,如果应对不当会产生不可控的负面效果。在应急突发性事件中,“济南公安”微博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在谈及体会时,济南市公安局宣传处处长侯长峰称8月17日打人事件引发群众聚集事情发生后,“济南公安”微博就接到市民的网上求证信息,他们通过网上“历城公安”微博和网下与处警单位联系等方式了解情况,并根据局领导的指令在微博上进行信息公开发布,澄清事实,实际上就是一个“网上获取信息,网下查证落实,第一时间公开,微博权威发布”的过程,这也是对处置网上突发性事件的要求。
济南公安反应迅速,在事件进行中就能够通过微博快速响应群众呼声,积极公布事实真相,从而较好地平息了事态。通过公安微博对此类危机事件的成功应对,我们看到了政务公开正逐渐从“线上”走向“线下”,由微博构建的官方舆论场也正逐渐被网民接纳。
武汉大学信管院和计科院教授沈阳:
1.如以@刘三好学生 发出微博为起点,以@济南公安用手机发布微博(态度值得赞赏)为阶段点,政务微博响应速度在2小时内。以微博应对微博是最好的信息公开方法。
2.敬畏普通公民,维护草根利益是和谐社会之本。
3.弱势群体心理共鸣其势难当,公职人员应回归公仆角色。
网友“听花摩挲”:
暂时不知道事情的起因是怎样的,但‘@济南公安’的这种将出警情况及时公布的做法是值得称赞的。事情往往是越拖越瞒越麻烦到无法收拾。济南公安的这种处置态度值得很多部门学习。
本书作者:
此次舆情事件起于小事,但影响却一点不小。舆情生发、高潮到落幕,虽然延续时间很短,但引起的反响却一点不亚于一些大事件。据网络舆情监测系统信息显示,此舆情事件在各微博网站共引发网友微博谈论68552次。仅网易转载的一篇《济南女狱警殴打修车老人被开除》报道,于18日18:34发布后截止22日17:30,引起74869位网友参与讨论,其中网友跟帖2704条、网友微博转发393次。可见此事件在网络上的反应还是相当大的。
众多的网民对引事件表现出极大的关注热情。这除了网友一贯的围观心里驱使外,更多的是“警察打人”这样的事件本身就会引起网络舆论特殊反应。认为强势在欺负弱势,网民的正义感被激发起来,对此类事件很多网民都有一种异乎寻常的热情。这就会使得一些原本简单的事情因为过多感情色彩作用其中,容易让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但是由于济南公安官方微博的及时反应,让事件的进展和真相都坦诚的出现在网友面前,使一次舆情危机在短时间内就这样轻轻地消于无形。
这不仅显示出济南公安对民意、对事件本身的一种重视的态度,也反映出济南公安在应对舆情事件时一些值得圈点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是对微博的高效利用。“济南公安”是济南市公安局的政务微博,拥有粉丝100多万。正是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使济南公安关于事件发展的微博不仅及时有效地控制了事件舆论的制高点,使谣言或者流言无从流传,保持了自己的权威。之后,济南市公安局关于这一事件的处理进展的微博成为最权威的信息源,并不断被转发,有效地杜绝了谣言,阻止了舆论向其他方向偏移。
其次是公开、公正的处理舆情的态度。无论是从微博措词,还是在现场的解决手段和方法,济南公安这次都显示出了公正的态度。不曾偏袒,也不曾为谁说话,只是就事论事。也不瞒、不堵、不封,不拖,及时、恰当地对事件当事人进行了拘留处理,这为化解网民和公众的怨气打下了基础。
第三是全程透明的处理方式,得到了广大网民的认同和赞赏。所有的关于事件处理的信息都在微博上直播,将整个过程完整地呈现给广大网民,保证了事件处理的全透明,赢得了网民的支持和信任。最终将此次舆情危机全面化解。
总之,济南公安在处理这起舆情事件中表现确实是可圈可点。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也将这起事件的应对排为第三季度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排行榜首,认为“处理迅速,应对得当”,网民及各媒体均认为济南公安这次对于舆情的处理算得上是经典案例。特别是反应的迅速、处理的恰当、应对的冷静、态度的公正及对微博新媒体的有效利用,都可以成为地方政府学习的范本。
责任编辑:佘小莉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109/70093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