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四川全裸乡政府“晒账本”事件

2013年01月11日 16:02

 

白庙乡以及巴州区以及巴中市的应对还是中规中矩,进退得当的。这中间也许与他们的“真实”和“底气足”有关。这也给我们另一个启示:要想得体从容地应对突然而生的网络事件,最根本的前提是事情本身无可挑剔。

一、事件简介  

2010年3月,网友在天涯社区发帖称,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白庙乡在网上公布了本乡政府机关的财政公务开支的详细账目,详细记录了每分钱公务花费,连“花1.5元购买信纸”,招待上级官员烟酒都悉数公布,被网友称为“政府全裸第一例”。3天时间引来全国30万网友关注热议。

在该乡《2010年政府机关开支公示栏》中显示了整个乡政府机关各项经费支出,内容十分具体,老百姓关心的公款接待、公车消费等都有相关明细,如吃饭、烟酒、矿泉水、纸笔、纸杯、车费等。最大的一笔开支是,1月24日招待“财务预算公开民主议事会观摩来客”,请客三桌,花费1269元,最小的一笔开支为“购买信纸”,花费1.5元。金额、事由、发生时间、经办人、证明人、审批人、安排人都有说明。

另外,在《巴中市巴州区白庙乡单位在职人员工资情况表》中,乡人大人员的基本工资预算为13152元,津贴补贴为21936元。乡党委书记张映上的月工资合计为2929元,乡长欧明清的月工资为3136元,基本工资、级别工资、工作补贴等所有工资项目全部列出,精确到个位数,相当于一张工资条。白庙乡如此透明地“晒账本”,被网友称为“政府全裸第—例”,白庙乡也因此成为全国知名的第一个“全裸乡政府”。

二、事件进展及舆情发展综述

白庙乡隶属于四川巴中市巴州区管辖。该乡下辖10个村、1个居委会,63个村民小组、1个居民小组,共11000余人,农村人口约占95.5%。2009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3393元,属典型的边远贫穷乡,经济运行主要靠财政转移支付。

2005年,巴中市提出“打造阳光政府”的口号,并出台《巴中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此后诸多开明的举措,为白庙乡的行动提供了良好的政治氛围。巴中市组织部副部长王国旗是财务公开政策的主要推动人之一。2010年1月,四川省委党校的老师和外地专家到白庙乡考察,王国旗陪同前往。当天中午的接待酒宴上,王国旗问张映上:“张书记,你敢不敢把政府业务支出全部公开了。”沉吟片刻,张映上说:“敢。”就这样,白庙乡成为了中国基层乡政府财务全裸公开的第一例!

白庙乡最早把帐目公开在网络上始于2月5日。因为白庙乡地处偏僻,乡政府的官方网页也建得粗糙,乡政府为此还专门请高手来重新改进了官方网络后才将帐本“晒”上去。但从2月5日一月份的帐晒上去后,一直波澜不惊,并未引起什么反应——毕竟是个偏僻的小乡镇,没有多少人关心帐本,更没有多少人上网来看政府的帐本。3月4日,白庙乡公布了2月份的开支,网上网下、媒体信民众都没有什么动静。

 

 

 

直到3月12日,一名网友将账单转发至天涯论坛,取名《中国第一个全裸的乡政府》,点击率一周内超过32万。 “全裸乡政府”才自此一举成名。

2010年3月12日1:40:00,网名为prover2000 的一名网友在天涯社区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第一个全裸的乡政府》的帖子,并将白庙乡政府贴在政府网站上的几个“帐本”全文照贴到了帖子中。帖子全文如下:

敢于晒财政支出,把每笔开支,乡财政所用的每一分钱去向都公布得清清楚楚,连招待上级官员的烟酒都公布了,难道就不担心什么?

中西部贫困地区,“吃饭财政”几乎是乡级政府财政 的代名词。即除了基本财政支出(常说的行政支出)外,其余公益项目很少,因此公开财政预算几乎相当于公开自己的收入和吃喝情况,阻力当然可想而知。市委副秘书长王国旗对白庙乡这次组织召开2010年财政预算公开及民主议事会表示高度评价,认为是巴中自1949年人民政府成立以来首次,一级政府首次公开财政预算,并进行民主讨论、表决,对财政预算公开和基层民主都是非常有益的探索,终于迈出了难得的一步。王国旗对参会代表表现出的积极性和发言的踊跃点评特别令人印象深刻,他说,这是他参加的所有同类会议中,参会人员各个方面表现最好的一次(会议纪录最好,没有迟到早退、没有交头接耳、秩序井然,发言踊跃,言之听来发自内心),他本人也觉感动、受教育。

退休老干部李长文感慨道,参加工作45年来,第一次看到政府把财政预决算公开,而且把公用经费支出和村干部的工资、办公经费公布出来,这样就杜绝了腐败现象,密切了干群关系和党群关系,老百姓最拥护!“以前是党委、政府决定做什么事,现在是人民群众决定做什么事,为什么不行使好手中的民主权利呢?”

参与式财政预算改革,是中国基层民主新平台。

明细到每一分钱

 

 

 

 

 

 

白庙乡预算公开

 

 

 

动真格的了

 

 

 

帖子一出,在天涯即引起反响,众多网友纷纷跟帖,点击量直线攀升,一周之内达到32万多,至今巳有336833的回复。而且回复中叫好的人很多,很多网友直言此举不仅是首创,而且意义重大。很多网友意外公示的费用中大部分为乡政府的招待费用,“连招待上级官员的烟酒都公布了,真是全国首创”,强烈建议在全国推广。

 

 

 

摘录部分回复如下:

作者:仗剑扫江湖 回复日期:2010-03-12 09:34:23 已经很不错,进了一大步

作者:一天不等 回复日期:2010-03-12 10:08:03   至少是进步

作者:acsoft 回复日期:2010-03-12 10:11:35  这个值得表扬

作者:曹镇 回复日期:2010-03-12 10:27:01    首创,表扬一次

作者:fanrendezhuce 回复日期:2010-03-12 10:51:16  已经很不错,进了一大步

作者:florina 回复日期:2010-03-12 10:56:33  做秀!有种先从中央开始再到各级地方政府乃至所有官员一起裸嘛…

作者:BlossomHill 回复日期:2010-03-12 17:22:37  支持。果所有政府财政都可以公开,那未尝不是件好事。但是,又谁来审核恩??

作者:x19789180 回复日期:2010-03-12 17:22:45   支持全国推广,不过公示内容还有漏洞,而且不止一处。能达到这一步也算很不错了。比如,

1.餐馆的具体名称不详。

2.客人的名称不详实。

3.无相应的发票的凭据。.................

这都容易,被人转(钻)空子,使公款被挪用,甚至贪污的。

作者:我是小人物的哥哥 回复日期:2010-03-12 17:25:31好样的,这样的官员哪怕是作秀也应该重用

作者:315AA315 回复日期:2010-03-12 17:27:33 这个乡的可以回家买房子了。

作者:ydbenya 回复日期:2010-03-12 17:28:03支持,希望能全国推广!

作者:linker_ 回复日期:2010-03-12 17:30:36 还是有些样子的。 那么下一步别让大家伙等太久了

作者:bluefox_rp 回复日期:2010-03-12 17:31:48 不管怎样,政府敢于公开账单已经是一大进步了

作者:好人nwls 回复日期:2010-03-12 17:32:58 支持!官员财产也应该公开!

作者:ldh7802 回复日期:2010-03-12 17:37:58  我就是那个乡的小老百姓,简单的介绍一下白庙乡吧。那是一个没有任何工业的山区,到那里的公路应该是上上辈人修的,到目前还是泥巴的,遇到下雨别说车,就是驴都不好走。前两年乡政府就开始按每个老百姓150块的标准收钱,说是要硬化路面,遗憾的是到今天路面还是泥巴色的。

 

 

 

看了政府公布的这个东西,还是挺欣慰,能看到这些总比看不到强嘛。顺便提醒一下,要是能公布一下石油勘探队对老百姓庄稼损毁的赔付,为什么白庙乡与其他乡镇有差距呢?

顺便说下,在白庙乡那个地方一桌饭吃500块的话,不知道要喝好多酒才能凑够哟。

还有一点不敢恭维的做法,你们招待区里来的买烟都是20以上的,去看望9村修路的百姓买的什么烟呢?结论是中国干部都是唯上的。

……

各种各样的声音都不缺乏。但大多数网友还是为白庙乡此举叫好。网民流露出很大的宽容,有网友直言:“敢于晒财政支出,把每笔开支,乡财政所用每一分钱的去向都公布得清清楚楚,连招待上级官员的烟酒都公布了,这需要勇气!”还有网友说“有历史意义,几乎等同于取消农业税!”也有网友建议“细节和局部有待完善,如可以公布下接待的是什么领导、到哪个饭店吃的,几个人吃的,会更好。但能做到这样,已经相当不错了,积跬步而行千里,即便是秀也值得赞扬!”但凌厉地追问也层出不穷:还有多少地方政府敢于“全裸”?这些简单的类比式追问,直接将“全裸”乡政府推上了风口浪尖——白庙乡政府财政公开了,其他的乡政府呢?

登录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白庙乡政府网站可以看到,网站右侧区域设置“财务公示”栏。栏内有白庙乡“2010财政预算公开”、“2010年政府机关开支公示栏”、“2010民政兑现公示栏”三个项目。

在“2010年财政预算支出项目表”中,乡人大人员的基本工资预算为13152元,津贴补贴为21936元,奖金、社保以及商品和服务支出同样精确到个位数。

《四川省巴州区白庙乡政府机关2010年1月公业务费开支公示》表格中显示,1月份,乡政府支出公业务费44笔,共8240.5元,其中最大的一笔开支是,1月24日招待“财务预算公开民主议事会观摩来客”,请客三桌,花费1269元,最小的一笔开支为“购买信纸”,花费1.5元。招待费用就达到5425元,占总开支的65%以上。

在公示的表格中,每笔开支的证明人一栏都填写着“陈加才”的名字,对此白庙乡党委书记张映上昨日对重庆商报记者称,陈加才为乡纪委书记,公示中的每笔开支受纪委监督。张表示,执行公业务费开支公示以后,政府的财务支出有3人证明,纪委签证才能报销。

每一笔开支的时间、事由、金额,及经办人、证明人、审批人、安排人全部公布。

在乡政府网站上,不仅公布财政预算收支和政府机关开支,还包括了乡党委书记、乡长等所有公务员的工资单。

在《巴中市巴州区白庙乡单位在职人员工资情况表》中,乡党委书记张映上的工资合计为2929元,乡长欧明清的工资为3136元,基本工资、级别工资、工作补贴等所有工资项目全部列出,相当于一份工资条。

由于网友的热情跟进,网络上关于“全裸”政府的新闻铺天盖地,很快形成热点事件,搜狐、新浪、腾讯及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中国网、中国经济网等纷纷编发此条新闻,传统媒体从3月15日左右开始大量介入此事的报道,如《南方周末》、《潇湘晨报》、《京华时报》等等都作了长篇的报道。白庙乡的名字火起来,实际上也热闹起来,大批记者现场采访。事件由此进入高潮。

3月16日,人民网强国论坛请主要当事人——白庙乡政府书记张映上做客,专门谈“全裸”的前前后后。

3月22日,一份关于白庙乡改革过程的汇报材料已经送达四川省政府办公厅。还接到《人民日报》的约稿,要专门写一篇关于白庙试点的文章。

3月23日,中共巴中市委组织部发布了一篇名为《晒在阳光下——从白庙乡“全公开”看巴中阳光党务的脚步》的文章,开头说:“国内主要媒体,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和人民网的‘强国论坛’等都相继进行报道,引起了中央、省、市委及相关部门的关注。”

随着媒体的关注,质疑声开始响起。新华社记者采访后,认为白庙乡的部分村民并不清楚公示一事,曾质疑此番网络公示为“假公示”。

 

 

 

3月16日,白庙乡政府将财务支出公示表及手写原件,一并张贴于乡政府门前的公示栏。面对“假公示”的质疑,张映上回应说:“既然决定公开了,就从来没考虑作假,也绝不是作秀。”   他还说:“我最大的底气,就是一切都是真的。”

据21世纪经济报道,3月17日,从巴州区宣传部获悉,目前国务院已经打电话给四川省政府,要求巴州区政府办公室就白庙乡公业务费公开之事写一个专报上去。白庙乡的“全裸”惊动了国务院。 

3月17日,巴州区举行媒体见面会,区委书记廖伦志表态:在支持和完善白庙乡“裸”账的基础上,将尽快推进全区各乡镇和各部门政务全公开。4月起,巴州区的48个乡镇51家单位将依次“裸晒”账本。拉开了全区推行政务全公开的序幕。会议上,被誉为“全国第一裸乡”的巴州区白庙乡党委书记张映上,介绍财务公开的情况。巴州区石门镇、兴文镇和西城办事处的负责人纷纷表态,将尽快做好政务全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该区政务公开的相关规定:乡镇要公开年度收支、项目资金实施、惠民资金的分配使用,救灾、救济、定补资金的具体使用情况。村(居)民委员会应公布三大类事项:一是上级安排到村(居)民委员会的行政经费的收支情况;二是集体经济组织的收支情况;三是各项惠民政策资金(包括粮食直补、良种补贴、退耕还林、低保、救济、定补、新农合报费等各 类惠民政策性资金)的使用情况。 巴州区51个乡级单位,4月份起,都将全部“裸晒”账本。 

2010年3月19日,巴中市委书记李仲彬接受采访时说,白庙乡全裸晒账本的做法是全市探索扩大基层民主和阳光政务的有益尝试,值得借鉴和推广。预计今年5月后,巴中市所有乡镇也有望像白庙乡一样,将“账本”亮给社会大众。 

2010年4月12日,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了“2010年第一季度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排行榜”,四川省巴中市白庙乡政府荣登第一名宝座。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认为,四川巴中“全裸”乡政府在信息透明度、政府公信能力等指标上,堪称一枝独秀,进入“总体得体蓝色区域”当之无愧。而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毛寿龙教授在点评“全裸乡政府”时也称,巴中市白庙乡政府要“全裸”,就像一块小石头投进了国家政务信息公开的巨湖,有助于由小变大,由点到面,将推动整个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裸晒”事件不仅在国内网站和媒体刮起一阵热风,也引起了国际舆论的注意。新加坡《海峡时报》就专门就此发表了题为《政治透明掀开新篇章》的文章,并被《参考消息》摘编如下:

今年早些时候,中国西部省份四川省白庙乡在网上公布政府开支之举在国内引起热议。在由庙乡政府作出网上公月度开支的决定后,1月的公务开支明细于3月公布。其中,招待费占总体开支的比重最大,超过65%。

在一篇名为《中国第一个全裸的乡政府》的帖子于3月发表后,有关这项大胆举动的消息像野火一样燃遍中国网络。

与当地政府官员的顾虑相反,人们不但没有批评大量招待费,反而对此项提高透明度的举动大加赞赏。一名网友在天涯论坛上写道:“至少,这是一个进步。”另一名网友写道,只要公开透明,招待费的多少并不重要。

之后事件渐渐平息。但事件的影响还是很深远的。2010年12月28日《检察日报》评出2010年十大廉政文化事件,其中《白庙乡政府“全裸”晒账本》位列第十。《半月谈》杂志社2010年年底从社会新闻事件中梳理出2010年度中国社会建设十大新闻,白庙乡政府“晒帐本”也赫然在列,而且位列第一。

 

 

 

人民网2011年10月25日,再次专门就全裸后的白庙乡的现状进行了报道:

早在今年中央部委公布“三公”经费一年多以前,四川巴中市白庙乡就因率先晒出每一笔公务支出而引发外界关注。记者了解到,如今这个基层乡政府已逐渐由财务上的公开迈向政府决策过程的全公开,“透明政府”的头衔正成为吸引外来投资商的一大亮点。当前,不少地方政府对公布“三公”经费遮遮掩掩之时,白庙乡的“透明”显得尤为亮眼。

裸了,就无私了,无私了,还有干劲吗?现实工作再次证明了党员干部应该有什么样的事业观、地位观、权力观,只要一心一意为百姓办事,百姓一定会理解、支持、拥护的,否则,遭到百姓的唾骂是早晚的事。

白庙之裸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她的顶层制度设计,一切按制度办事,按规矩出牌,没有任何小算盘、小打算、小心眼、小金库,不给私留下任何余地,这样的白庙,这样的政府,这样的官员,实实在在地为每个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们做了很好的示范。

11月7日,人民网又就此事发表评论:《全裸乡未遭孤立的启示》,再次肯定了白庙乡“全裸”的示范作用和典型意义。文章称,由全裸乡没有被孤立,项目投资热情不减可以有三点启示:一,干好工作并非都要吃吃喝喝,招商引资也是这样;二,要相信人心向善的力量,要相信所有的人对于公款吃喝都是反对的;三,推动改革要有舍我其谁的勇气,越是难以推进,越是需要敢于“为民请命”的人和勇于“先行先试”的地方。文章认为:“应该说,一个乡的“全裸”,不可能很繁杂。“政务公开”的最大障碍绝对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理念和勇气问题。白庙乡的“全裸”及其关于决策过程全公开的实践,有理由成为政务公开的范本。”算是为白庙乡的全裸再次定性。

三、各方评论: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舆情分析师汪冬莲:

2008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打造透明政府从此有法可依。然而实施近两年来,颇有“光打雷不下雨”的味道。虽然白庙乡党委书记在接受网络访谈时还显得有些拘谨,但并未阻碍此举在网上赢得一片赞誉。白庙乡此举为各级政府向透明政府迈进提供了范本。

白庙乡开支“全裸”后,有两个细节令人回味,其一是,有3个区级部门主动到白庙乡退还了总金额达1308元的招待费;其二是,从3月15日至今,来乡联系业务的有关部门和前来采访的记者基本上都是自己掏腰包就餐,而主动来白庙乡联系工作的部门和领导非常少。

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尹韵公:

巴中市白庙乡实行村级信息公开,犹如一块小石头投进了国家政务信息公开的巨湖,激出了一圈又一圈的涟漪。

应当说,白庙乡的这个举动是值得称道的,也符合《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在信息交流与传播日益发达的今天,尤其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处于关键攻坚阶段的今天,地方基层政权的建设显得更加凸出。而政务信息公开和透明,正是地方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觉得这样做的好处至少有以下几点:一是有利于密切干部和群众的关系,增加百姓对干部乃至政权的信任感。二是有利于预防干部假公济私、以权谋私的腐气败习出现。三是有利于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与进步。四是有利于防止怨气积累、矛盾积累和问题积累,从根本上消除了地方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可能。五是有助于由小变大,由点到面,不断扩散,从而推动整个中国民主政治的进步。

本书作者:

单就应对而言,白庙乡政府的表现不算出色。但因为事件本身的影响力和对社会建设的推动力,使这个事件成为热点,网民和民众关心的是事件的本身,而并非当地的应对所致。所以,在这起事件中,应对能力似乎并不那么重要。其实对于一个地处偏僻的最基层乡政府的领导来说,突然站到全国瞩目的风口浪尖上,心惊胆战或是语无伦次都可以理解的。但总体而言,白庙乡以及巴州区以及巴中市的应对还是中规中矩,进退得当的。这中间也许与他们的“真实”和“底气足”有关。这也给我们另一个启示:要想得体从容地应对突然而生的网络事件,最根本的前提是事情本身无可挑剔。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假设白庙乡的“全裸”真如一些网友所质疑或是一些媒体所猜测的那样,纯粹是一种“做秀”或是“造假”的话,以白庙乡和巴州区的应对水平,估计也会有问题,无以全身而退。

可见,不管什么样的事件,如果是正确的,正义的,有益于社会和人民的,也就无所谓应对,只要光明正大地去做好它,就是最好的应对了。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111/70130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