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重庆解放碑小贩摔倒事件
2013年01月16日 14:34
“执政为民”是党的宗旨,所以任何时候都要奉民为先。即使是反面的舆论、负面的消息、甚至是诬蔑或诋毁,也不要急着反击,甚至抓人、以诽谤定罪,而要抱着“一心为民”的心态,回应而不是回击,记住而不是记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才能真正实现为人民服务的誓言。
一、事件简介
2011年6月14日下午,重庆渝中区发生一起城管劝导流动商贩引发的纠纷,一杜姓水果摊贩妇女在此过程中摔伤。14日晚,一则题为《重庆解放碑城市管理者打人》的网帖在天涯、猫扑、重庆论坛、凯迪社区、百度空间、新浪、腾讯和搜狐等多家网站传播,而买水果妇女满身鲜血扑倒在地的照片更是激起了众多网民的义愤。网上对重庆城管、甚至全国城管骂声一片。随后,围绕城管到底打没打人,在方舟子、刘军宁等微博名人的激烈交锋之下,该事件迅速发展为一起网络公共事件。
二、事件进展及舆情发展综述
2011年6月14日22:21:38,网友“佛图夜雨”在重庆天涯论坛贴出一篇《今天下午下班,亲眼见证解放碑城管确实太像土匪了》的帖子。帖文为:
今天下早班,从解放碑王府井百货的小路去红崖洞沧白路坐265回家,看见城管在追卖水果的,结果在下梯坎的时候拉扯,把别个卖水果的从梯坎抽了下去,结果城管看出事了,跑老,撒子社会哟,大家看图嘛,看起好可怜哟,尿都达出来老
并附有摔例女摊主血污满脸的高清图片,引发网上热议。访问数71622次,回复数也有791条。
随后这条消息被猫扑网友转载到微博上,而且这位网友转载时擅自将原帖中的“达”改成了“打”,致使大量网友出现理解误差,认为是城管“暴力执法”,致女摊主受伤,从而引发了更大范围内的对重庆城管的声讨。此条微博也被迅速转发上万次,评论无数,众口一词,齐骂城管。
6月15日,新华社报道《重庆警方介入调查“城管致小贩受伤”事件》称杜因此“颅脑损伤”,并称其摔伤“与城管有关”。
博友@点子正在博客中提出质疑:既然标注城管打人,城管的照片呢?既然发帖者看到城管打人,而且如此迅速拍照,为“神马”连个城管的影子也没拍到呢?
财经评论员@窦含章称:城管再次成为众矢之的。我个人认为,除了在小贩受伤后离开现场,当事城管并无可指摘处。大城市闹市区不能允许摆摊,否则小贩将蜂拥而至,秩序大乱。那些利用公众同情心,妖魔化城管的公众人物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2011年6月15日16:30分, 15日下午4时30分,渝中区政府就此事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情况称:重庆警方已介入调查。经公安部门初步调查,已排除存在粗暴执法行为。
发布会介绍,14日下午4时左右,渝中区解放碑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当班队员,在辖区严禁摆摊设点的路段区域内履行正常巡查职责。当巡查到九尺坎时,发现几位水果游摊贩在严禁路段占道经营。于是,当班队员上前进行制止,其中,一杜姓水果摊贩不慎摔倒受伤。随后,120及时将其送往就近医院紧急救治。
重庆市渝中区市政管理局局长陈勇说:“对一些路段,我们是不允许设摊点的。目前我们正在联合重庆大学制定‘渝中区次干道及社区背街小巷活动摊点布点规划’,希望能够将摊贩们的生计问题和市民购物需要、食品安全问题统筹解决。”
对于执法行为摄像取证的问题,陈勇表示:“我们执法人员正在取摄像机的时候,那名摊贩就跑了,来不及摄像。她跑了,执法人员就没有追,最后不知道她跌倒了。网上说是城管人员推她下去的,具体情况公安部门正在调查之中。”经公安部门初步调查,已排除存在粗暴执法行为,详细情况正在进一步调查之中。结果出来将及时向媒体通报情况。
6月16日下午,网名“zifei”的在重庆论坛上发表一篇《第一个在微薄上造谣重庆城管打人的是猫扑网,大家说该怎么举报他?》的帖子。
一个不懂重庆话的知名网络媒体,居然大肆在微薄里造谣重庆城管打人,让无数网友都把矛头指向重庆ZF,实在看不下去了。第一个在网络上爆料该事件的是重庆天涯社区,原贴地址为:
原文为:今天下早班,从解放碑王府井百货的小路去红崖洞沧白路做265回家,看见城管在追卖水果的,结果在下梯坎的时候拉扯,把别个卖水果的从梯坎抽了下去,结果城管看出事了,跑老,撒子社会哟,大家看图嘛,看起好可怜哟,尿都达出来老。
作为重庆人,都能理解作者的重庆话,“抽”是推的意思,“达”是摔倒、跌倒的意思。而猫扑网微薄在转载以上原贴的时候,自作聪明“达”改成了 “打”通篇意思全部变了。“抽”就变成了“抽打”,“打”就真的变成“打”。该条微薄已经被转发近20000次,评论几千条(不算转发评论)。
“重庆城管打人”这一关键词被猫扑网描得绘声绘色,微博上大多数人都认为那小贩是直接被城管打倒在地,血流成河。。。。。。。不懂重庆话,不要乱造谣,虽然我也认同城管是土匪是流氓,但是这次人家真没打人,把人打得血股铃铛的。 “达”被有意无意通假“打”,又被南方系抓住了小辫子。重庆话,误会呀。
一时间,到底是城管“打”小贩还是小贩自己“达”了,网上网下争论不休。著名打假斗士、微博名人方舟子也加入战团,开起战来。方舟子极证城管的“清白”, 短短三天内,为同一事情,自发或转发十几条关于此事的微博,并直指新华社“与城管有关”的新闻是假新闻,指转发原帖的刘军宁是“造谣”。他发的部分微博如下:
6月15日 13:59 @方舟子:看了那组完整照片可以推知是小贩发病或失足从第4级台阶跌下的,和城管应该没有关系(旁边还有别的小贩在摆摊呢)。这是精心选出一张照片在微博上传谣。请@微博辟谣按惯例取消造谣者@刘军宁 的认证。
6月15日 18:27 @方舟子:刘军宁以“连谋生也是死路”“怎么这么黑”意指此人受伤是城管暴力执法导致,现在调查结果已出,当时附近虽有城管执法,但没追她,更没碰他,是小贩逃跑时摔倒的。所以刘军宁造谣已可认定,请@微博辟谣处理。
6月15日 18:54 @方舟子:调查结果已出,当时附近虽有城管执法,但没追她,更没碰他,是小贩逃跑时摔倒的。所以刘军宁造谣已可认定。
6月16日 15:05 @方舟子:新华社报道,杜先菊说是城管拉扯导致她摔倒,城管局长则说执法人员没追她,不知她怎么摔倒的。不是号称当时有两三百人围观还要打城管吗,就找不到目击者证明一下有无拉扯?网友采访也说当时没人看到拉扯。从照片看不像当时有那么多人围观,否则撒了一地的水果一个没破太奇怪了。
6月16日 16:34 @方舟子:有证人证明杜的受伤不是城管打的、推的,说其“受伤确实与城管有关”就是假新闻。
6月17日 14:17 @方舟子:目击者向香港大公报记者描述的经过,与官方调查结果相符:城管先拉住了杜先菊的水果挑子,她挣扎脱了,然后掉头往反方向跑,由于她一直盯着城管方向,根本没有看要跑的地方的路,结果才跑了三大步就直直摔下了台阶,其实城管没有追,她摔下去了围观者喊摔死人了,城管才转身来查看。城管看了几眼就走了。
6月17日 14:58 @方舟子:重庆市政人员来信。(注:该信以重庆城管员的名义发来,感谢方舟子为他们“仗义直言”,并大肆为城管的行为做辩解。此信凤凰网有全文披露)
@方舟子也认为城管无过错:经公安部门初步调查,已排除存在粗暴执法行为。新华社记者调查却作出了“这名水果摊贩摔下梯坎受伤确实与城管有关”的澄清,让人误以为新华社报道确认了有“粗暴执法”,这与事实不符。
知名博友@罗永浩可爱多强烈反对方的说法:为什么别人转了“让人误以为”的内容在方舟子嘴里就成了“造谣”,而方舟子转了“让人误以为”这一两年重庆城管没打过人的“来信”就非但不是造谣,甚至连“误导”都不算呢?
而更多的网友则对“城管打人”深信不疑,并指责方舟子“诌媚”。
6月17日,重庆市渝中区政府通过媒体和网络就事件调查的详细经过向公众公布:
重庆市渝中区政府在“关于九尺坎水果摊贩摔伤一事的情况通报”中表示,事情发生后,区委、区政府迅速开展调查。经过调查,渝中区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6月14日15时40分,渝中区解放碑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城管人员,在辖区严禁摆摊设点的责任路段区域内例行巡查。当巡查到九尺坎时,发现几个水果游摊摊贩在该路段占道经营。在城管人员进行劝止中,一杜姓水果摊贩(女)不慎从梯坎摔倒受伤。110和120接报后,派出所民警和医院救护人员及时赶赴现场,并将伤者立即送往就近医院,及时进行了治疗。同时,街道、派出所等相关部门同志主动到医院看望,并帮助预付了5000元医疗费用。据医院介绍,经专家会诊,伤者生命体征平稳,无生命危险,目前伤症状况不断好转。两天来,街道、社区、市政部门领导和同志,先后到医院看望慰问。
渝中区新闻办公室表示,通过有关部门现场勘查、走访现场目击群众、对当事人(伤者、水果摊贩、城管人员)进行调查取证,调查显示,整个过程中城管人员无殴打、推搡行为。但在杜先菊摔倒的同时,城管人员离开了现场而未能给予及时救助。因此决定免去带队城管干部的队长职务,其他随队人员停职检查。整个事件告一段落。
三、各方点评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舆情分析师翟薇:
就在舆论正为“城管是否打人”争论之时,当地政府于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天立即召开新闻发布会,指出公安机关已介入调查,并通报事件初步调查情况,就网友争论作出回应;两天后,当地政府及时就事件进一步的调查结果和问责情况公诸于众。积极与媒体沟通,两次及时的回应,有效缓解了舆论压力,为当地政府在这一事件的应对上加了分。
第一次回应:6月15日下午4时30分,重庆市渝中区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称:经公安部门初步调查,已排除城管存在粗暴执法行为,详细情况正在进一步调查之中。并将事件定性为城管劝导流动商贩引发的纠纷。这一说法虽然肯定城管并未打人,但并未完全化解网友质疑。尽管有之前通过分析照片认为“城管可能没有打人”的部分“辟谣者”就此松了口气,不过舆论依旧不断追问真像到底如何?
第二次回应:6月17日,重庆市渝中区政府通过媒体和网络就事件调查的详细经过向公众公布:调查显示,整个过程中城管人员无殴打、推搡行为,但在(小贩)杜某某摔倒时,城管人员离开了现场而未能给予及时救助。并决定免去带队城管干部的队长职务,其他随队人员停职检查。这一回应将事件经过还原,给出了令公众可信的说法;城管虽未施暴,但没及时采取救助措施,承认了摊贩受伤与城管存在关系;同时慰问伤者和及时启动的问责机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舆情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
总体来看,此次事件的应对有层次有节奏,着手事件调查并较快化解了网友疑问,可谓一次较为成功的危机应对。虽然重庆城管打人事件就此得以解决,舆情逐渐平稳回落,但是为何几张只有受伤摊贩并配以“城管打人”标题的照片却引发了舆论热潮,不得不引人再次深思。2009年,一本名为《城管执法操作实务》惊现“江湖”,书中教导城管如何做到“以暴制暴”时不留下把柄,引发网友大加挞伐,愤而称此为“流氓培训手册”,甚至有网友戏言要据此写本《防匪指南》卖给摊贩用以防身。城管与小贩,本身就是弱势群体与更弱势群体的战争,从崔英杰案到夏俊锋案,这种弱者间的“战争”没有赢家。
城管,本应是服务于城市,让城市生活更好的守护者,现在却为何成为了公众的“眼中钉”?这其中,暴露的不只是政府公信力的丧失,更是制度的缺失。如何改变城管在公众心中根深蒂固的恶劣形象,需要政府管理部门拿出坦诚的态度和有效的方法。正如重庆渝中区政府回应的那样:进一步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教育管理,加快推进社区商业网点和便民摊点规划的实施,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好的生存空间,才是重中之重。
本书作者:
重庆的这次应对算是一次较为成功的应对,几天之内就使事件平息。其实也许不涉及城管,是两个小贩、或是其他的什么人推了、甚至打了小贩才使小贩血流满脸,也不会引起这么大的影响。可见,越是公众印象不佳、容易被公众关注的部门,越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应对的时候也越应当以真诚、坦荡的态度、及时、准确的真相,才能获得公众的信任和理解,处理问题,平息事件。
“执政为民”是党的宗旨,所以任何时候都要奉民为先。即使是反面的舆论、负面的消息、甚至是诬蔑或诋毁,也不要急着反击,甚至抓人、以诽谤定罪,而要抱着“一心为民”的心态,回应而不是回击,记住而不是记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才能真正实现为人民服务的誓言。
责任编辑:佘小莉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116/70169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