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新疆“7.5”严重暴力犯罪事件
2013年01月18日 16:06
通过这些措施,使事实真相完全呈现出来,让公众对事件真相有全面的了解,不仅安抚了群众的情绪,也粉碎了境外势力想借此再生事端的目的,正确引导了舆论。
一、事件简介
2009年7月5日1 8时时许,乌鲁木齐市人民广场开始出现人群聚集,1 8时40分左右,三五成群的人散布在广场上,人数明显多于平常,且多以男性青年为主。一些人不停地用手机打电话、发短信;有些人高喊口号,吸引人围观,煽动聚集。20时许,一部分暴徒开始在乌鲁木齐市南部的二道桥一带实施小范围打砸抢烧。随后,暴徒开始打砸焚烧警车、路上行驶的车辆和商店,掀翻交通护栏阻挡交通,殴打无辜群众。2 1时许,全市约有数千名暴徒分散在50多个点针对行人、公交车、私家车和商店、居民住所、政府机关、公安武警、宣传机构等集中进行打砸抢烧暴力行动。数十名无辜群众和武警战士被杀害。新疆政府紧急调集警力,迅速平息了这起重大的暴力事件。
二、事件进展及舆情发展综述
2009年6月16日韶关家园网网民发表了一篇题为《旭日真垃圾》的帖子,称“六名新疆维吾尔族员工强奸了两名汉族女工”,此谣言被多家网站转载,舆论产生,玩具厂内新疆员工和汉族员工的矛盾不断激化,最终引发了汉族和维吾尔族员工集体斗殴。
2009年 6月25日晚,几名新疆籍员工对一名在该厂实习的技校女生起哄,激起部分员工的愤怒情绪,就与新疆籍员工发生争执,人员越聚越多,最后酿成群体斗殴。造成1 1 8名员工受伤,2名新疆籍员工死亡。经公安机关初步调查,这是一起因谣言产生误解、摩擦而引发的群体斗殴事件。
这起普通社会治安案件被境外“世界维吾尔代表大会”、东突组织所利用,其头领热比娅和“世维会”在网络上歪曲事实,煽动民族矛盾,叫嚣和鼓动“要勇敢一点”,“要出点大事”。同时,“世维会”分裂分子借机通过网络广泛散布“移花接木”的视频,妄称汉人殴打维吾尔族女孩,大肆煽动民族仇恨情绪,鼓动维吾尔族群众组织游行抗议活动,进行“暴力反抗”。
2009年7月1日,“世界维吾尔代表大会”专门开会,策划通过网络、电话、手机短信等多种方式与境内不法分子联系,煽动境内群众闹事。以民族分裂分子热比娅为首的“世界维吾尔代表大会”指使分裂分子向维吾尔族群众发送大量的谣言短信,蛊惑不明真相的维吾尔族群众在乌鲁木齐聚集游行。
2009年7月4日晚,境内部分网民开始在互联网上大量发帖,鼓动7月5日在乌鲁木齐市人民广场、南门非法游行示威,响应和策应境外“三股势力”的活动。
2009年7月5日凌晨1时06分,乌鲁木齐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称有人在网络上散发非法集会信息,号召5日1 9时在乌鲁木齐市人民广场进行非法集会。凌晨3时10分,指挥中心又接到生产建设兵团公安局电话,称在其辖区内发现类似情况。
乌鲁木齐始自人民广场的聚集事件迅速演变成打砸抢烧事件,数千名暴徒分散在市区多处打砸抢烧,杀害数十名无辜群众,伤者数百人,砸毁烧毁数十辆机动车。20时50分,新华社记者在二道桥目睹了打、砸、抢、烧、杀情形,看到有人倒在血泊中,现场情形较为混乱。新疆公安厅迅速调集武警、特警赶赴现场维护秩序,驱散人群,并对施暴者进行抓捕,消防武警、医院救护车也赶往现场救治受伤群众。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辆警车被暴徒掀翻,暴徒蜂拥而上踩踏车辆,一名暴徒还将车辆点着,瞬间火光冲天,看到前来救援的特警队员,暴徒迅速逃散。
在龙泉街,几名暴徒将一名路过的中年男子围住,二话没说便拳脚相加,这名受害者很快被打翻在地。一名穿着红色T恤衫的暴徒上前用刀猛刺受害者颈部,顿时鲜血直流,血腥场面令人发指。另一伙丧心病狂的暴徒还继续用砖头、石块砸向中年男子的头部。
记者看到:在团结路高架桥下,躺着一位被暴力分子打伤的市民,血流满地;在新华南路的马路边,俯卧着一位刚被杀害的女性市民,身上还背着一个小包;在延安路昌乐园,一间洗脚屋被烧毁,两名员工被打死,横尸街头……
在自治区外经贸委大楼旁边,一个规模很大的烟酒店被暴力分子纵火烧掉,店面的玻璃窗发出震耳的炸裂声,惊慌失措的群众四处奔跑。一辆被暴力分子袭击过的出租车停在马路中央,司机满身是血躺在车中,生死不明。
从事发现场回来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厅长柳耀华说,太惨了!我一路上看到至少有12具尸体,15辆车被烧毁,简直是灭绝人性!我经历过不少事件,都没有这么惨!
新华社记者分赴二道桥、新华南路、三屯碑、赛马场、新疆大学等现场,所到之处一片狼藉,暴徒在乌鲁木齐赛马场、团结路、电视台、二道湾、幸福路等区域制造打砸抢烧杀暴力恐怖事件。他们烧毁沿途的公交、民用、私家车辆;在沿街店铺打砸抢;街上的行人被无端暴打;新疆大学周边的商店、饭馆和超市被砸毁和焚烧;天山区交警大队、地税局居民小区焚烧情况十分严重,一些居民在树林里面躲着,不敢回家,有些市民在部队驻地的大门口蹲着。
令人感动的是,新华社记者在现场追踪时看到,不少群众发现被打的市民时,纷纷上前帮扶指路,引领他们到安全场所;同时阻止不明真相的路人前往暴力活动地区。
(见2009年07月07日08:19 人民网-《人民日报》
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4387/9604071.html记者曹志恒、毛咏、王大霖)
截至6日凌晨,事态已经基本平息,新疆公安部门开始部署实施抓捕犯罪分子和后续防控工作。
“7-5”暴力事件发生后,当地政府在第一时间对境内外媒体,公开发布信息。7月5日2 1时2 8分,新华网英语频道最先对外发表《有人聚集在乌鲁木齐市攻击行人、燃烧公交车辆》的简要报道。
2009年7月6日零时30分许,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紧急通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有关规定,自2009年7月6日1时至8时,由公安机关对乌鲁木齐市部分区域实行交通管制。
2009年7月6日凌晨4时23分,新华网作出《乌鲁木齐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的境内报道:
新华网乌鲁木齐7月6日电 7月5日20时左右,新疆鸟鲁木齐市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截至23时30分,已有多名无辜群众和一名武警被杀害。
据了解,民族分裂分子热比娅为首的“世界维吾尔代表大会”近日通过互联网等多种渠道煽动闹事“要勇敢一点”、“要出点大事”。7月5日20时左右,一些人在乌鲁木齐市人民广场、解放路、大巴扎、新华南路、外环路等多处猖狂地打砸抢烧。截至到23时30分,已造成多名无辜群众和一名武警被杀害,部分群众和武警受伤,多部车辆被烧毁,多家商店被砸被烧。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指出,事实表明,这是,起由境外遥控指挥、煽动,境內具体组织实施,有预谋、有组织的暴力犯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及时调集警力处置。目前,事态已经得到控制。
2009年7月6日5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努尔·白克力就6月26日在广东韶关发生的新疆籍务工人员与当地员工发生群体性斗殴事件(简称“6·26”事件)及“7·5”事件发表电视讲话。他指出,境外“三股势力”借“6·26”事件大肆炒作,造成“7·5”打砸抢烧事件,严重破坏了民族团结、破坏了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
2009年7月6日凌晨,事态已经基本平息;当天上午,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的主要街区开始逐渐恢复正常。新疆公安部门开始部署实施抓捕犯罪分子和后续防控工作。新华社记者以其亲历报道:
记者驱车沿着5日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发生地看到,新华南路5日被烧毁和推翻的车辆、散落满地的碎玻璃已经被清理干净,少量车辆开始上路,为数不多的公交车上也坐满了乘客,但大多数行人仍在徒步行进。沿途只有零星商铺开门。在乌鲁木齐市城乡接合部六道湾乡,消防队员在全力扑灭一家正在着火的商铺,多辆拖车正在清理被烧毁的车辆。
6日12时30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乌鲁木齐市委书记栗智表示,乌鲁木齐“7·5”事件死亡人数上升至140人,其中57具尸体是从背街巷道中发现的。被毁车辆260辆,其中190辆是公交车,50多辆民用车,受损门面203间,民房14间,过火面积达到56850平方米,全市共有220多处纵火点,有两栋楼房被烧毁。
据了解,以民族分裂分子热比娅为首的“世界维吾尔代表大会”近日通过互联网等多种渠道煽动闹事“要勇敢一点”、“要出点大事”。事实表明,“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是一起由境外遥控指挥、煽动,境内具体组织实施,有预谋、有组织的暴力犯罪。((见2009年07月07日08:19 人民网-《人民日报》
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4387/9604071.html记者曹志恒、毛咏、王大霖)
2009年7月6日午间1 2时30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乌鲁木齐市委书记栗智及时公布死亡人数和被破坏的车辆、民房、公共设施的变化情况。
2009年7月7日,乌鲁木齐市委、市政府在乌鲁木齐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情况,有80家国内媒体和60多家境外媒体参加。
乌鲁木齐市市长吉尔拉·衣沙木丁说,截至7月6日22时,据不完全统计,“7·5”事件已造成1 56人死亡,1080人受伤;260余辆机动车被烧被砸,其中1 1辆是警车;209家店铺、门面和2幢楼房被焚毁,过火面积达56850平方米。乌鲁木齐市6日成立了善后工作领导小组,小组设有稳定、善后、财产核损修复组等机构,处理伤亡人员善后事宜,统计核实评估社会财产损失,修复被毁的市政公用设施。乌鲁木齐市将争取以最快速度,最少时间恢复被毁市政基础设施的使用功能,满足市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需求。
7月8日,采访的境外媒体达1 00多家,发往境外的报道基本与新华社保持一致,能比较客观地评价我国政府的态度、新疆警方对施暴者的抓捕和医务人员对受伤人员的救治等情况。如:ABC、纽约时报、BBC、星岛环球、凤凰、联合旱报等网站都对事件性质、伤员救治、善后处理内容做了比较客观的报道。到7月20日,仅新华网、人民网的中英文新闻报道数就分别达780条和1 6 70余条;网民对新闻报道予以极大的关注,跟帖、评论和转发的不计其数。而且新闻报道和深度评论同时刊发,有事实有观点,可信度高,被外国媒体援引率也很高。以上一系列的做法得到境外媒体的好评。有效地防止了因为信息不通畅让谣言和小道消息四处流传的局面,有力地维护国家形象,打击了境外势力的嚣张气焰,也为全面处理这起打砸抢烧事件打下了较好的舆论基础。
政府一系列开放、公开、透明的措施,得到了全世界媒体和网络的高度评价。
《印度教徒报》报道说,乌鲁木齐“7·5”事件发生的第二天,中国政府便组织境外媒体进入事发现场,让记者进行现场报道。除此之外,中国有关方面还建立了新闻中心,及时向记者通报最新信息。中国政府这种信息透明的作法反映了一种自信和开放的心态,也表明中国政府希望通过外国媒体的报道把事件真相告诉世人。
印度德里大学东亚系主任曼杜·巴拉教授说,中国政府此次几乎是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向外国媒体开放现场,表现了中国政府坦然面对世界的胸怀。
《印度尼西亚商报》总编辑邝耀章表示,中国政府此次对境外媒体开放而透明的姿态值得称道。他说,国际社会通过媒体看到中国政府通过采取适当措施,有效平息了乌鲁木齐“7·5”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世界透过媒体了解到乌鲁木齐“7·5”事件的真相,这会让更多的人支持中国政府应对此次突发事件的作法。近些年,中国政府在处理很多突发事件的时候,都表现出了开放的姿态。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记者8日从乌鲁木齐发回现场报道说,中国对媒体的“处理方式显得熟练多了”。
俄新网总编辑、俄新社原驻华记者叶菲莫夫表示,乌鲁木齐“7·5”事件发生后,中国政府及时组织外国记者前往事发地采访,这对外国记者进行报道很有帮助。他认为,这显示出中国的进步和开放。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卢贾宁说,乌鲁木齐“7·5”事件发生后,当地政府开放中外媒体前往采访报道,并为中外记者的工作提供各种便利。外国记者在新疆的采访从未受到任何限制,这显示了中国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成熟与高效。
《纽约时报》7月6日发表题为《最新剧变:中国采用新战略,控制信息流》(作者:Michael Wines)的文章称,“至少从表面看来,中国政府对待外面世界的手段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周一(7月6日)早晨,国家最高级的公共关系机构一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邀请外国记者至乌鲁木齐对相关骚乱事件进行第一时间的报道。……还提供了一些装有图片、音像和电视屏幕截图的光盘,并建议记者们参加周二早上有关事件最新进展的新闻发布会。”
英国《经济学人》记者李泰也认为:“这次事件发生后,政府的态度很开放。”
韩国《朝鲜日报》记者崔有植说:“中国政府这次的态度非常开放。”“我们可以任意采访任何人一维吾尔族人、汉族人都可以。我已经得到了非常满意的素材。”
美国广播公司( ABC)驻京首席记者罗马纳也承认:“外派的记者告诉我,在乌鲁木齐采访很自由,那里还设有新闻办事处专门接待外国记者,为记者提供住宿和网络服务。”“中国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速度之快,开放程度之高令我大为惊讶。”
2009年7月1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李春阳11日在当天举行的乌鲁木齐“7·5”事件新闻发布会上说,截至7月10日23时,事件死亡人数上升至184人。
11日公布的“7·5”事件死者人数,较先前公布的156人增加了28人。李春阳说,事件死亡人数是动态变动的,医院中仍有正在抢救的危重病人。
乌鲁木齐市政府已经公布了“7·5”事件中无辜死亡群众家属的抚恤标准:每名死者给予其家属一次性特殊抚恤金20万元,丧葬费1万元。
(参见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9-07/11/content_11691499.htm)
至此,新疆“7.5暴力”事件平息,舆论也渐止。
三、各方点评
新华社评论:
乌鲁木齐5日晚到底发生了什么?全世界都想知道,中国政府第一时间开放采访、披露真相,让这起针对无辜平民的暴力恐怖事件之真相迅速大白于天下。
透明坦荡以应对,谣言自然不攻而破。中国政府希望,借助境内外媒体的传播和亲临采访,国际社会能更多更全面地了解“7·5”事件的暴力实质。
在5日晚的暴力事件发生后,中国官方媒体马上用中英文发出了快讯进行现场报道。数小时后,不少外国记者就被邀请赴乌鲁木齐采访。境内外媒体记者纷纷云集,最新的统计数字显示,目前在乌鲁木齐采访“7·5”事件的境外媒体达100多家。
6日下午,当地政府成立了24小时开放的新闻中心,接待境内外媒体记者。这里提供了50余条网线为境内外记者提供发稿便利,并配有技术人员解决网络技术问题。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外宣办主任侯汉敏说:“我们第一时间公开信息,欢迎媒体记者来了解情况。在安全保障不是特别为难的情况下,我们尽量满足大家的采访要求。”
自去年以来,中国政府在包括肃贪、矿难等多个事件中,对信息披露均采取了开放姿态。而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和拉萨“3·14”等事件后不久,中国政府就批准了外国记者前往这些相对敏感地区的采访。
中国还就信息披露进行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去年5月1日起实施,要求政府应主动公开“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政府信息”。
信息传播的公开和透明由此成为常态和共识,也一次次为政府赢得称道。
“7·5”暴力恐怖事件发生后,境外“三股势力”多次矢口否认他们参与和策划这起事件,散布谎言、歪曲事实,说这是和平示威。
真相是无法否认的:当乌鲁木齐的大门向全世界的媒体敞开后,无论距离这座中国西北城市远近,人们都能从立场客观的记者们笔下、照片里和画面上,了解到那一夜血腥和暴力对无辜者的伤害。
诚然,由于社会制度、宗教、文化等背景不同,人们对一些事物的看法会存在歧异。但是,人类也有共同的价值观,如对每个生命的关爱和珍重,对暴力恐怖行为的憎恨和谴责。
“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知者”。人们相信,公义自在人心;人们也希望,透明和坦荡,能换来客观和公正。
( 新华社2009年7月8日电
参见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4099/9618399.html)
本书作者:
“7.5事件”是新疆60年来发生的性质最为恶劣、伤亡人数最多、财产损失最严重、破坏性最大、影响最坏的暴力犯罪事件。总体上,本次暴力事件中政府的公开、透明的做法,受到了各方的肯定和认同,是一次较为成功的舆情和危机事件的处理案例。
在乌鲁木齐“7.5事件 ”发生后,新疆舆论引导主体在第一时间召开新闻发布会,赢得了第一解释权,这也为下一步的处理措施赢得了理解和支持。
最值得称道的是政府在此事件中的公开和透明,同时主动设置议题,积极讨论此事件,使真相进一步呈现在全世界人民的面前,清除了虚假信息和谣言的生长土壤。
应当看到,这起事件的起因就是因为谣言,谣言引发广东玩具厂内的汉族和维吾尔族员工的冲突,之后,“世维会”又以谣传谣,煽动暴乱。所以,清除谣言是重要的一环。这方面中国政府应对得法,举措得当,为人称道。
如权威网站人民网在该事件爆发后,立即设置议程“乌鲁木齐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专题”,分7个板块全面报道7·5事件。
一是全面回击西方媒体的失实报道。在“分析评论”板块中,7月7日的《西方媒体袒护暴力分子 传播“疆独”分子谬论》,7月9日的《从“3·14”到“7·5”:西方媒体偏见没变》,7月13日的《看西方记者如何在乌鲁木齐清真寺造假》、《乌鲁木齐市民写信抗议西方媒体歪曲报道》等文章,均对西方媒体的失实报道做出了有力的回击。
二是以舆论领袖揭露分裂活动行为。在“各方反应”板块中,7月7日的《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7·5事件严重违背伊斯兰教基本精神》、《新疆宗教界人士接受记者集体采访 谴责7·5打砸抢烧严重犯罪事件》、《新疆宗教界知名人士:骚乱分子不能代表一个民族》,7月8日的《新疆维族同胞:“他们破坏了我们安宁的生活”》等文章,通过宗教领袖引导社会舆论,是对分裂分子披着宗教外衣进行暴乱活动的最有力揭露。
三是通过热比娅亲友揭露热比娅分裂行为。7月19日的《昔日同学和生意伙伴谈热比娅:骗子和忘恩的人》,8月3日的《热比娅境内亲属致乌鲁木齐7·5事件遇害者家属的信》、《热比娅境内亲属给热比娅的信》等文章,通过热比娅亲友的坚定态度,以更加真实、可信的手法揭露了热比娅的分裂行为不仅被全国人民憎恨,也受到了亲友的批判。
四是以记者现场亲历“见证”事实消弭“恐怖谣言”。面对紧张的疆内局势,各种“恐怖谣言”在全国流传起来,比如:乌鲁木齐市民出门带刀,黑社会团体与分裂分子在街道厮杀,有群众在暗巷被暗杀。为破除这些扰乱民心的谣言,“人民网记者现场报道”板块的一篇篇记者见闻见证了新疆人民恢复安定的决心。7月11日的《乌鲁木齐,和平又回来了》,7月13日的《乌鲁木齐:市民生活宁静祥和》,《组图:乌鲁木齐社会秩序稳定 新人喜拍婚纱》,7月22日的《乌鲁木齐国际大巴扎开门揖客》等文章,展示了一个遭遇暴乱后迅速恢复宁静祥和的城市,从侧面反映出政府对事件处理的效率和成果。
通过这些措施,使事实真相完全呈现出来,让公众对事件真相有全面的了解,不仅安抚了群众的情绪,也粉碎了境外势力想借此再生事端的目的,正确引导了舆论。
虽然在舆情处理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但在公开、透明、及时发布消息、阻止谣方传播方面,确实值得肯定。
责任编辑:佘小莉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118/70208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