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重要言论 重要评论

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的新思路

2013年01月21日 10:25

 

新华时评:应重视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

新华网西安1月20日电(记者李勇、石志勇)近日,陕西省委负责同志提出,2013年陕西省将注重从一线工人和普通农民中选拔干部。这一思路带来的积极效应值得期待。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注重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拓宽社会优秀人才进入党政干部队伍渠道。要真正落实这一要求,就需要各地在干部选拔时,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广开选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从一线工人和农民中提拔干部的做法,直接将提拔干部的管道延伸到了最基层,是不拘一格选人才原则的生动体现。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干部队伍状况不断变化,注重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显得日益迫切。应该看到,当前一些干部存在较为严重的脱离基层和群众的倾向,工作中只唯政绩而漠视群众利益者不在少数,严重影响了干群关系。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加强现有干部队伍的教育和管理外,还要大力拓展干部选拔渠道,让更多来自基层一线的优秀人才为政坛带来实干爱民的“清风”。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对社会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和要求。从一线工人和普通农民中选拔的干部更熟悉社情民意,更深知百姓所想所盼,更“接地气”,从而也更容易与广大群众打成一片,用切合基层实际的方法服务群众。而从一线工人和农民中选拔党政干部,也有望打破文凭、户口等固有“藩篱”,促进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人才流动。

从一线工人和农民中选拔干部的探索,应当把这件好事办好。为此,组织人事部门要更新观念,在选人用人时打破地域、行业、身份限制,放眼基层和生产一线,放眼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矛盾复杂的地方,唯贤是举,选贤任能。同时,要切实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在选拔过程中严格把好“质量关”,确保最优秀的基层人才进入干部队伍。

 

新华网评:从一线工农中选拔干部何有意义

张玉胜

陕西省委书记赵正永1月16日在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讲话中透露,今年陕西将从一线工人和普通农民中选拔干部,并认真探索从一线选拔干部的方式方法,形成今后选拔干部的新制度。

从普通工人农民中选拔党政干部,这是贯彻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关于“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拓宽社会优秀人才进入党政干部队伍渠道”要求的具体行动,是立足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实际,积极探索干部任用制度改革的思路创新。对于加强基层群众性工作,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倡扬“劳动光荣,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具有现实意义。

从一线工人农民中选拔干部可以发挥其“接地气”优势。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基层干部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农村的基层群众,要有效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切实履行为民排忧解难、造福稳定一方的职责使命,就必须切实了解群众的所思所盼、所忧所需。选拔身处基层的工人农民,可以充分发挥其“坐地苗”优势,缩短与当地群众的融洽时间,便于零距离做好群众性工作。

此外,从工人农民中选拔党政干部,让普通劳动者中的优秀分子在经济上得实惠,政治上有地位,也是对“劳动光荣,人民至上”价值观的务实践行。更为重要的是,此举对打破社会阶层固化格局、促进底层群体向上涌动,更具积极导向意义。

当然,选拔工人农民为党政干部必须以保证人才质量为前提,需要通过科学规范的程序设定体现公平与公正,期待陕西省的积极探索取得可喜成效。

 

新华网评:打破阶层固化需这样的创新之举

梁思奇

据媒体报道,陕西省委决定“今年从一线工人和普通农民中选拔党政干部”,此举有利于打破阶层固化,值得期待。

目前公务员录用已经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做法,特别是 “逢进必考”的机制,从制度安排上为人才使用的公开、公平、公正提供了保障。同时也应该看到,由于缺乏“背景”或因“学历”方面的欠缺,一线工人、农民囿于身份,尽管素质很好,能力很强,往往很难跻身于干部队伍之列。

陕西省决定从一线工人、农民中选拔党政干部,有利于打破一线工人、农民与干部之间的“隔离门”,形成了人才流动通道。一线工人、农民中有许多干才能人,他们长期在基层磨练,接地气,察实情,实际工作经验丰富,能力较强,与群众感情深,把他们中的优秀人才吸纳到到干部队伍中,不仅是用人的需要,更是社会公平的体现。

值得指出的是,陕西省决定从一线工人和普通农民中选拔干部的一个原因,是“节假日、礼拜天,有些基层、乡镇机关出现干部空岗现象”,为填补空缺,为群众提供“全天候”服务。我们希望这不仅是充实基层干部不足的“权宜之计”,更能针对作为选拔对象的一线工人、农民的实际,认真探索从他们中选拔人才的方式方法,使工人、农民中的人才真正得以发现,得以科学评估,得以脱颖而出,形成今后不拘一格选用人才的新制度。

“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拓宽社会优秀人才进入党政干部队伍渠道”,是社会发展“人尽其才”的要求。如果说当年出台的高考,实现了农家子弟“身登龙门”的愿望,那么在公务员队伍建设中,消除工人、农民与干部的阶层隔阂,打破妨碍其晋升的“天花板”,促进不同阶层人才流动,将极大地激化社会活力。在一线工人、农民难以出人头地,社会各界对阶层固化越来越关注的背景下,陕西省这一举措的积极意义尤其值得肯定。(作者为北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121/70213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