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 文稿 政治
杨生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的最大成果
2014年04月02日 13:31
对十八大报告我的总结是内容丰富、新意迭起,既具有很强的理论厚重感,也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既勾画了我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以及对未来具体工作的精心部署,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
十八大期间人民网的记者曾经采访过我,其中有一篇文章是这么写的,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从报告当中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四大特点,第一具有实践特色,第二具有理论特色,第三具有时代特色,第四具有民族特色。因为它具有实践特色,所以我们看完报告以后,感觉有很多鲜活的概念,因为我们是在实践当中不断探索的。它具有理论特色,所以它具有很强的理论厚重感,这次看了十八大报告以后和以往的报告比较,它理论性很强。因为它具有很强的时代特色,所以很多的理论、概念都有前沿的感觉。但是同时它具有民族特色,所以看完以后我们又感觉亲切可感,比如说天蓝、地绿、水净,我们要建设美丽的中国,我们要教有所学,老有所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这些听完了以后都具有很强的民族感。
怎么宣讲十八大精神,我考虑有多个视角,特别是今天跟各位老师进行交流我要选择一个主题,我的感觉是一样,要把十八大报告真正领会透,宏观把握非常重要,如果你宏观没有完全把握,只是抓住了十二个部分的某个部分,或许你对十八大报告领会得并不是很深刻,因为它毕竟指导中国未来10年甚至30多年。如何从宏观的角度把握十八大报告,也许从报告的主题进行切入是比较好的突破口。所以我今天想利用这个时间,从主题出发跟大家讲几个问题。
十八大报告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个主题虽然字不多,但内涵非常丰富。事实上,回答了这么几个问题:大会主题鲜明地回答了我们党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怎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讲讲改革开放取得这么大成就,特别是十六大以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我们最大的成就是什么?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居住环境提高了,城市建设更加美丽,巨大的成果应该是什么。第二个问题我们讲下面的路应该怎么走,沿着什么继续走,怎么布局。第三个问题讲讲未来的目标是什么,应该以什么样的状态实现我们的目标。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的最大成果
首先讲第一个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的最大成果。
1.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综合国力增强
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了30多年,也是老百姓收入不断增长的30多年,更是我国综合国力不断迈进的30多年。下面我想从一些事例来说明问题: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到2011,中国的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450亿元增长到47.2万亿元,增长129倍,排除物价上涨因素增长是22.5倍,2010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中国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由2002年的4.4%,提升到2011年的10%。
中国发展对世界有没有贡献?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超过了20%。中国的经济成就不仅写在中国的历史之上,也在中国历史上刻下了辉煌一页。过去近30年全球脱贫的所有成就当中,将近70%成就应该归功于中国,所以中国的发展对世界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今年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十六大以后2003年到2011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7%。其中06年实现了10%以上的增长速度,在受金融危机冲击严重的2009年中也实现的9.2%的增长。这个年增长速度不仅高于同时期3.9%的世界平均增长速度,而且高于改革开放以来9.9%的年均增长速度,也就是说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十六大以后我们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最近我看到一个报道,世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发表一个报告称,经济强国力量对比今后50年将发生极大的转变。中国最快也许在2016年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实体。我们的速度2016年恐怕还达不到,这也反映出世界对中国增长的关注。到2016年我国的GDP在全球所占比重将升至28%,印度18%,美国将从目前的状态降低到16%,欧元地区从17%下降到9%。也就是说未来五十年当中,他预测世界第一大经济实体国是中国,美国将降到第三位。当然后来美国人不服,美国的媒体又写了一篇文章,对中国2050年前后成为世界大第一经济实体并不怀疑,但是如果按照人均收入美国仍然是第一位。
改革开放30多年,也是我国社会和谐稳定的30多年。我们要发展,我们也要稳定。97年香港回归,99澳门回归,98年面对南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03年面对闻风丧胆的非典疫情,08年还面对十几个省百年不遇冰雪灾难,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把一个一个困难压倒在脚下,证明我们社会稳定发展。
改革开放30多年也是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30多年。08年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并且金牌第一,并成为无与伦比的奥运会。10年中国成功举办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世界博览会,11年、12年神八、神九发射升空,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对我们中国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标志我们文化已经走向世界。
30多年的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30多年的沧桑剧变,30多年的光辉里程铸造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把这30多年跟鸦片战争以后到新中国建立,大概近一百多年的历史相比较,我们改革开放的成果应该是值得珍惜,也是辉煌的。
2.最大的成果: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由此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什么?经济增长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综合国力提升了,但是最大的成果是我们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理论、道路、制度等体系,这个体系我们取名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以前我们跟国外的学者交流,国外的学者有一个问题一直不明白,说你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中的“社会主义”我们明白,“中国”我们也明白,但是“特色”怎么解读?从邓小平理论形成以后一直到今天,我们一直在回答这个问题,但是有一些问题的确不清楚,不过今天很多问题非常清楚了。
党的十八大在总结党的十七大以来,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认识基础之上,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相互关系。为什么十八大报告是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因为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一套更成熟、更完善的想法和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组成,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践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
所以在十八大报告当中同志们肯定听到个三个自信:对我们的道路有了自信、理论体系有了自信,特别是在去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党的90周年会议上的讲话当中,特别总结了我们渐渐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且这个制度正在完善,因此有了第三个自信,制度自信。
他们三者是什么样的关系?我做了这个总结:正是在不断实践探索当中,中国共产党人才把成功的经验上升为理论,也就是中国道路是实践当中探索出来的,没有谁给我们指明一条现成的道路。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体怎么做,路怎么走,必须实践探索,用邓小平话讲就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旦在实践当中有了经验马上上升为理论,并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并通过实践经验丰富理论,这样形成两个互动的东西,一个是实践,一个是理论。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人把实践当中制定的已经卓有成效的方针政策及时上升到党和国家的制度。这套东西比较成熟比较好我们要固定下来,邓小平同志讲过,制度更可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取得很大的成就,有这么大的自信关键在于我们形成了一系列的制度,并通过实践丰富和发展这些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由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具体制度组成。
二、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继续前进
第二,既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改革开放取得的最大成果,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办,因此我们要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继续前进。由此回答了刚才我们主题当中讲的两个问题,举什么旗?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走什么路?当然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一个问题回答了举什么旗,第二个问题讲为什么还要讲这个路。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推进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推进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有一个问题一定要明白,我们很希望中国快速发展,我们希望中国早日实现复兴,但是欲速则不达,要想达到我们的目标首先要知道一定要清醒认识我们现在处于什么阶段。虽然2020年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一定要立足于我们的国情,这个国情不明白我们可能产生乌托邦的想法,所以说一切不能离开我们今天的实际,这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愿望很好,但是干起工作一定要脚踏实地。邓小平同志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时候,他首先讲,有一个问题我们一定要讲明白我们现在处于什么阶段,下面根据这个阶段怎么制定我们的目标。
今年十八大报告重点强调了这个问题,我国目前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是我们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所以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我们的奋斗目标都要立足于我们的国情、世情、党情,现在仍然是和平发展时期,当今时代的主题仍然是和平与发展,中国在未来十多年甚至更长时间中国都处在战略机遇期,基于这两个实际我们还是要坚定不移的搞好改革开放。牢记初级阶段就是牢记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就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我们始终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包括到2020年以后我们仍然要以经济建设中心,这后面还要跟同志们讲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既不偏离一个中心,也不偏离两个基本点,把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统一,坚决抵制抛弃社会主义各种错误主张,自觉纠正超越阶段的错误概念和政策措施。
最近一段时间在国内有这样的现象,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矛盾慢慢加深,贫富悬殊拉大,所以很多同志,特别是收入处于下层的,对富裕的看法由最早的羡慕慢慢发展为嫉妒最后变为恨。由此在国内慢慢就有一种情绪产生了,许多同志希望我们是不是回到改革开放之前,那个时候可能穷是穷点,但是大家精神很好,要穷大家一起穷,精神很快乐,最近一两年国内的这种情绪有种蔓延,甚至有人公开提出要再来一次文革。有的同志可能记得,今年两会期间为什么温家宝在报告当中两次提到文革,这是有所指的。这次十八大明确提出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改革开放不可能回到以前的状态,当然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因为改革开放以后有一帮人始终想让中国的道路向着西方自由、民主的道路进行,苏联的惨败证明这条条路并不可信,由此十八大报告这次提出这个问题,以前讲不走西方道路,今天加了也不走封闭僵化老路。既然把我们的立足点搞明白了,我们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依据就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有了依据之后下面怎么布局?
2、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次十八大报告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党的十八大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全局,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确立为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向。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党的大巨大的历史贡献,有我们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不仅写进了党章,而且把它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列,这就证明科学发展观很重要。科学发展观为党的指导思想是总结实践经验必然选择,因为从2003年到今天,我们的增长速度是改革开放当中最快的,是理论创新发展的必然结果,特别是我们要面对未来发展的挑战的必然要求。有的同志可能不大理解了,科学发展观跟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继承性可能大家明白,发展性在哪儿?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矛盾日益突显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邓小平理论主要回答的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针对的问题是之前我们搞了社会主义,但是社会主义为什么没有表现它的优越性。因此邓小平的基本观点讲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真正的社会主义应该是发展的社会主义,富裕的社会主义,所以邓小平回答一个问题就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所以邓小平当时对社会主义的本质提出了五句话,他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就应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时面对的主要工作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为中心。
大家明白,当我们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发展中也出现的一些问题。人们的精神生活滑坡了,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态平衡破坏了,你的条件好了,高楼大厦多了,城市美丽了,人际关系单薄了。今年上半年联合国专门出台一个报告,叫《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幸福指数的调查》,对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幸福指数进行调查,它有项指标,最后表明最高的不是美国也不是日本而是北欧一些国家,比如说丹麦、挪威等等,中国大陆在156个国家和地区当中,排在112位,这跟我们综合国力很不相称,我们在发展,我们追求GDP,但是好像人民的幸福感并没有增强。
据了解,从去年十七届六中全会以后,有18个省市把幸福当做施政的重要目标,有100多个城市把幸福当做施政的具体目标。北京党代会有两个东西给我印象特别深,未来五年我们人均GDP达到两万美元,因为北京现在人均GDP一万二,第二个我们要建立幸福美好的生活,也把幸福美好当成标准。这个问题提出来以后实际上就提出一个问题是我们在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是不是值得思考,这里出现一个问题逐步发展成为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所以同志们要理解,科学发展观对问题的回答是继承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思想,但同时也有所发展。因为他回答了实践当中出现的新的问题,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科学理论,创造性的坚持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和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相统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相统一,坚持推动国家和平发展和世界和平发展相统一。换句话说科学发展观以一系列理论,系统的回答了我们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以一种新的理论创新指导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导致全面进步,因此有了总依据,有了科学发展观等理论的指导我们就有了总布局。
3、五位一体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
十八大报告当中有三总,总依据、总布局、总目标,五位一体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强调总布局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也就是说经济发展很重要,但是我们同时要推动其他方面的发展。你有钱了,也许有的同志穷得就剩下钱了,当然穷得连钱都没有更困难了,在这个方面感觉好像有钱了,也不大幸福,因为我们缺点什么,缺的就是我们全面协调发展的方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深刻领会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绝对不能动摇,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做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五位一体。
这次十八大报告学习完以后也有很深的感受,十七大报告只讲了四位一体,没有讲到生态文明建设,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如何理解五位一体?所谓五位一体就是讲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各有自身独特的建设规律,不能互相代替,但又是社会全面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我曾经举一个例子说明一个问题,就像人的存在一样他有肉体存在,也有精神存在两个方面,肉体存在所以人需要追求物质利益,来满足他的衣食住行,因为我们有肉体存在,所以不可能不食人间烟火,但是光把肉体存在发展的好了,精神滑坡了,精神缺失了,也不幸福,只有精神又发展,肉体方面物质发展两个协调发展才有一定的幸福感。
前段时间有人搞过调查,就是对国内不同居民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发现收入最低的没有幸福感,收入特别高幸福感也比较低。相反收入每月大概在五千块钱左右幸福指数反而比较高,说明幸福不是钱,幸福也不是精神,只有当身体、心灵能够协调,我们才有幸福。
很多同志完全把小康当成经济概念,这个理解不完全准确,按照中国古代的小康说法是生活比较富裕,人们安心生活。安心生活很重要,证明你身心是协调的,所以小康还应该有政治指标,社会指标、文化指标和生态指标。
为什么要一体呢?所谓一体就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互相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我们的经济发展了,但是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文化问题,相当多的人对文化重视程度不高了,很多人认为有钱就可以带来一切了,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的重视力度也下降了,所以很多中学生包括大学生真正热爱传统文化的并不多。以前我了解一句话,现在中学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因为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传承方法;二怕写作文,因为他英文水平比较高,但是中文这方面下降;三怕周树人,周树人就是鲁迅,后来我认真反思了一下鲁迅为什么大家怕,最后明白了,鲁迅的思想都是横眉冷对千夫指,鲁迅的思想比较冷酷,而且是冷酷到底,大家都压力很大,都不希望冷酷的,尽管学了杜甫,但是也希望在杜甫上做点文章,所以前段时间有句话最近杜甫有点忙,调侃杜甫可以理解,减轻压力可以理解,但是也反映另一面是我们对我们的文化特别是严肃文化尊重力有所下降。这说明一个问题是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文化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文化问题提升不上去,经济怎么可能有潜力。一个没有思想高度的民族,很难走得太远。
今天我们发现了生态文明很重要,我们经济发展破坏了生态平衡,资源环境受到了破坏,有一些不可再生的资源消费了,而且环境破坏影响城市的美丽,而且影响到日常的生活。水中的鱼能不能吃要考虑了,长出来的蔬菜能不能直接吃也要考虑了,这就证明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生态带来了问题,所以这次中央特别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而且把生态问题灌输到经济建设、政治研究、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从经济建设来看,不仅要保护环境而且我们要生产绿色产品。
印度圣雄甘地说过,地球能满足人的需要,它绝对满足不了人类的贪婪。地球上的资源可以满足我们60多亿人口,也可以满足70亿人口,但是大家都很贪婪,也许30亿都不够。美国总统奥巴马曾经向全世界宣布,如果十多亿中国人口也过上美国和澳大利亚人同样的生活,那将是人类的悲哀和灾难,地且根本承受不了,全世界将陷入非常悲惨的境地。美国并不想限制中国的发展,但是中国发展的时候要承担起国际上的责任,中国要富裕起来,但是中国领导人应该想出一个新的模式,不要让地球无法承担,也就是说他允许美国人浪费,破坏资源不允许中国在发展过程当中有一点环境污染,证明生态问题慢慢演变成政治问题,现在国际上好几次会议都以生态、气侯为理由来限制发展,但是大家要明白西方国家要做好生态有一定难度,因为资本主义社会有一个特点,资本的本质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所以你想彻底改变环境,环境非常美好,你就得改变资本的本性,但是要改变资本的本性就跟他的制度有关系,但是中国是社会主义制度,所以我们要建设美丽的中国。
三、2020年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
总布局有了,我们的总目标是什么?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努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三步走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一个问题,三步走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第一步是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在198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解决人们温饱问题。第二步是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是到21世纪中叶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前两步已经达到,因此2002年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个概念,我们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因为21世纪初我们达到邓小平讲的小康,但是我们后面提出全面小康,而且在2020年我们要达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十八大在十六大、十七大基础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六大和十七大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公民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两个翻番,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力提高同步。
前两天我在别的讨论会上专门解读了两个翻番,两个翻番可以从3个层面去解读:第一层意思,十六大明确提出2020年我们应该在2000年的基础上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十七大报告提出2020年应该在2000年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一加人均就不一样,证明十七大比十六大还是发展的,而十八大明确提出2020年在2011年的基础上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城乡居民收入也要翻一番,因为2010年比2000年已经翻番了,证明十八大传递一个信号,在国家不断发展的同时,我们要不断的使老百姓富裕起来,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到全体中国人民,国富民也富,民富裕国强。
第二层意思,2010年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大概是40万亿,到2020年我们应该80万亿,排除物价上涨因素。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19109元,农村农民纯收入5919元,按这个标准乘以二,2020年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应该是两三万,农村的收入大概是1.2万元。但是我了解了一下2000年城市可支配收入是2.9万元,农村的纯收入应该是13000元。大家注意这个翻一番是一个平均数,你们不能对号入座。这次十八大报告特别强调更加、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全体中国人民,逐渐的解决贫富拉大问题,如果你目前的收入是中小收入,那么2020年收入绝对是一番以上,这是第二层含义。
有的人提出这个问题了,2020年我们提出这个目标有没有普遍实现?今年测算两个翻番只要八年多的时间,我们每年平均增长速度7%就可以达到了,刚才我跟同志们汇报了2003到2011年我国的平均增长速度是10.7%,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的增长速度应该是9.9%,有人说7%的增长速度是不是保守?考虑到我们前面碰到很多的困难,考虑到我们以后追求的发展不完全简单的GDP,我们要追求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协调发展,我们要让老百姓经济上与精神上也很充实,要让老同志享受天伦之乐。因此从这个问题上看再考虑到这个困难,7%的增长比较客观,比较冷静,因为我们目前的改革还会碰到很多困难和挑战:
第一,国际经济增速持续低迷,许多西方发达国家仍然没有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为什么这次十八大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因为在最近几年当中,中国的发展速度是一道亮丽的风景,西方人也希望从中国发展当中看到自己发展的机遇和机会,包括美国、欧洲、日本最近经济都不是很景气,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第二,国内改革已经进入到攻坚阶段,各种利益矛盾变的更加复杂,特别有一句话,中国的人口红利渐渐消失,富二代、官二代、星二代出现,但是农民二代不愿意跟他的父辈一样辛苦的工作,他首先要劳动的报酬比父亲更高,这就证明我们人口红利慢慢消失了、贫富悬殊有所增大,这些都是比较严峻的问题。
有一个理论,同志们可能听说过,我国当前面对国际社会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在3000美元到一万美元这个阶段就是中等收入国家向中等发达国家迈进的机遇期,又是矛盾增多、爬坡过缓的敏感期,这个时期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里容易失衡,有钱的对社会不满,没钱的更不满了,发展陷入中等的陷阱。2011年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我国人均GDP应该是5200美元,刚好处于我们三千美元到一万美元中间期。20世纪60年代曾经出现过一个奇迹,拉美出现了以巴西为代表拉美奇迹,非洲出现了以科特迪瓦(音)为代表的科特迪瓦奇迹(音),东亚出现了以亚洲四小龙和日本为代表的亚洲奇迹,这段时间发展的都非常迅猛,后来发现只有亚洲国家解决的比较好,非洲特别是拉美一直没有解决好中等收入陷阱,到目前为止,巴西等国家经济仍然在滑坡,甚至停步不前,没有解决中等收入的陷阱。
2、八个坚持,实现百年目标
有目标、有困难该怎么做?我们有一个优势,那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据我一直在讲,这是我们取胜的法宝,我国有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人口,东西部虽然贫富悬殊比较大,但是事实上也是给我们的发展互补带来了优势。在这个基础上,按照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要求,提出八个坚持,依据八个坚持日益进取定能实现两个百年目标。这八个坚持非常重要,是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总结,有了八个坚持我们就会取得成功,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坚持和平发展,坚持党的领导。
李克强同志回答未来经济发展主要靠什么,他讲了一句话,改革开放是我们最大的红利。我们从当中取得成果,我们在改革开放当中总结了很多经验,这是我们进一步成功的法宝,未来中国怎么办?靠什么?改革,如果是四个字就是改革改革,如果用六个字回答就是改革、改革、改革。因为我们很多领域还可以改,改完以后我们还可以取得很大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
但是有条大家注意,一定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坚持和平发展,坚持党的领导。用十八大观点讲要凝聚力量。从十八大开始,事实上中央已经慢慢朝着共同富裕目标迈进,共同富裕跟中国每个老百姓都有关系,我们才能凝聚力量,但是有很多困难要攻坚克难,不怕前进路上有困难,就怕面对困难准备不足。不怕有风险,就怕你没建立好很强的风险预警机制。所以十八大报告当中对我们党以后碰到的问题和困难讲的很多,这些意味着我们前面的路看得很明白,对前面的困难也看得很清楚,但是我们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既然有准备我们就有办法,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必须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三个自信是改革开放30多年最大成果。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建党一百周年的时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最后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作为我汇报的重点,习近平总书记讲过,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是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创造的。这句话说完以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你是富二代,你是星二代,你有条件享受你的幸福,但是自己辛勤劳动创造的幸福是真正幸福。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度的,但是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每个人工作时间是有限的,但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责任编辑:刘莹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402/70288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