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报告 文稿 国际

论坛:美国能源独立战略前景及影响评估

2013年02月06日 23:51

 

 

(本稿未经报告人审核。作者观点不代表宣讲家网立场。未经宣讲家网站同意,请勿转载。)

今天讲的是美国能源独立的前景及影响评估。这个主要分两个部分,首先就美国能源独立这个战略本身的前景如何,进行一个阐述;然后,针对美国能源独立战略可能引发的一些经济和国际关系方面的影响的进行讨论。

美国能源独立战略的前景 

1、美国能源独立首先是指油气 

首先我要强调一点:我们说的美国能源独立并不是实行100%的能源自给,因为无论是从资源评估还是从国际关系或者现代的全球化背景来说,他没有必要实行完全的自给。我们这里强调的能源自给首先是指他的油气,我们看到一个数据是2011年EIA,美国国际能源信息署的信息数字,我们看到煤炭、天然气、核电这方面美国自给率非常高,而石油和其他液体燃料的自给率比较低。但是现在来讲大家知道以前是60%以上,现在的对外依存度已经降到50%以下了。所以我们这个报告讨论美国能源独立主要是指油气,特别是石油的对外依赖的减少。这个是1949年到2010年美国一次能源进口量的趋势。进口量、储煤量和净进口量变化率,在2005年的时候他自给率最低,是69.2%。但是2010年的时候已经开始逐渐恢复了。这个图片我们可以看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美国的能源自给率基本都是很高的,差不多能够达到90%到100%之间,2005年达到历史最低达到69.2%。然后2010年恢复到78%这是一个大的趋势。

能源独立这个政策的提出应该是从第四次中东战争引发的石油危机开始,大家都非常熟悉尼克松第一次提出能源独立这样的目标,从那以后,每次美国总统都会把它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之一。包括从尼克松到现在的奥巴马都在提能源独立。它有很多的立法过程,有很多方面的立法政策,我们可以大概归纳起来三个方面:一个是需求的管理,需求这方面节能增效现在来讲美国的能源需求是在逐渐减少的。另外一个加强本土资源油气的开发,增强本土油气供应的能力。第三个是鉴定发展新能源,可能以后作为化石能源的替代。下面是具体的三项就是从煤炭、石油、天然气看他整个的一次能源的供给率变化,由于时间关系我这里就不说了,大家可以看,首先煤炭,美国是能够实现自给的。唯一的就是石油和液体燃料,图中有很许多数据,总体的趋势就是美国从50年代自给率开始下降2005年的时候达到最低点,现在美国开始上升,到2010年达到49.5%。也就是大概一半的石油靠自己生产。天然气的消费美国基本上可以实现完全自给,现在大概美国天然气的自给率是在80%到90%之间,2010年是89.4%。美国天然气为什么发展这么大,其中大家非常熟悉的,美国有一个页岩气的所谓的革命。从2000年到2010年美国页岩气产量几乎翻了12倍,以前几乎为零,到现在的话应该是占天然气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左右。大概是2009年的时候,美国的天然气产量已经超过了俄罗斯,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天然气生产国。其实之前的时候美国天然气产量也很高,也是超过俄罗斯。但是后来有一段时间被俄罗斯超过,后来就因为页岩气的发展,美国的天然气又开始回升了。这个是2035年EIA做的展望里面。美国页岩气大概在美国天然气的总产量比重是多少?一个是49%,这几乎占了美国天然气产量的半壁江山,是天然气生产的绝对主力。但是这个方面也存在问题,美国页岩气业面临很多的困境:第一个是环境的约束,他到底对环境造成多大的负面影响,另外就是现在美国页岩气发展太快,总体的趋势是供过于求,所以美国的天然气价格非常低的,短期来讲是否对天然气产生促进作用并可继续生产,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不确定因素;另外一个就是说从页岩气的增加来看,到底对美国提出的能源独立有多大作用,美国本土页岩气产量能够多大程度上提高美国本土的油气产量。因为页岩气我想有两个方面,第一个就是页岩气直接作为燃料,比如说像页岩气的利用,特点重要的一个就是天然气的气转液的使用,比如说现在我们的汽车燃料如果能够直接使用页岩气,或者页岩气转变成液体燃料去供应这个天然气,他就直接作为燃料的供应,另外一个就是页岩气本质作为化工原料,他里面可能带有很多乙烷、丙烷这些化工燃料,也是提升了美国化工原料的自给度,还有一个就是作为发电的燃料这个分析,怎么看页岩气的增长和美国能源自给关系的一个连接的逻辑。

 

 

 

2、美国页岩气成功的原因及挑战

下面就是美国页岩气成功的原因,我想大家以前听过这方面的一些概括,都很关注为什么页岩气会发生在美国,我想有四个方面,第一个是技术突破。因为水平压力技术突破以后导致美国页岩气产量上升。首先因为技术的突破才能使它的页岩气的产量有这么大的增长。另外一个就是美国页岩气虽然说是非常贵的一种气,但他的地质结构相比于中国不太一样,虽然中国现在的页岩气地质储量可能非常大,但是可能它要从勘探方面来讲比美国难的多。所以即使美国有很成熟的页岩气开展技术也不一定适用于中国。第三个就是美国本身的管网是比较成熟的,大家可以看纸上的介绍,管网成熟的话就导致下游的页岩气产生出来以后可以直接利用,另外一个就是他的页岩气产生的市场机制完善,美国的页岩气革命可以概括为一种自下而上的页岩气,纯粹是市场推动、市场激励形成的一个成果,到不是说像我们由政府主导的这样推动的过程,这是美国页岩气成功的四个方面的原因。

第四个就是美国页岩气可能面对的挑战第一个就是我刚刚讲的环境污染。比如说他所运用的化学制品是不是对环境产生污染,另外一个可能造成的压力板可能会造成地质方面的灾害,另外一个就是短期来讲,页岩气产量过剩所造成的下滑是不是会抑制天然气产量的增长。还有一个就是因为美国天然气过剩,所以可能导致现在美国的天然气价格相当于其他几个区域市场偏低。

下面看一下美国总产量的自给变化趋势的增长,从原油产量上来讲美国在2010年能够达到550万桶每天,2020年的时候能够达到670万桶每天,2035年610万桶就是3亿吨的产量,这个产量还是比较高的,至少比中国的产量高,现在中国原油大概只有两亿吨的产量。他的增长潜力就是,国内的原油生产一个是来自于自给油的增长。EIA数据大概2035年的时候可能达到31%。2011年这个自给油只有10%。还有一个就是海上石油的增产和液燃油,液燃油现在非常的关注,因为页岩气大家都非常的关注了。但是气还不一定能够直接代替油。比如说汽车燃料,所以可能液燃油的产量值得我们关注,有些地质学家说过,页岩气这方面的技术运用到油方面可能会使美国本土的原油产量有很大提升。

下面这张图是美国整体的液体燃料和天然气的变化,这里我就不多讲了,另外提一下,美国除了本土原油增长以外,他的能效这一方整体的需求,因为他是成熟、高度发达的经济体,他不像中国那样一个发展中国家他总体的能源偏低,而且由于他能耗降低和能源效率的提高,同等的产生一个GDP他所消耗的能量也在下降,EIA的一个数据到2035年的时候美国每创造一美元的GDP所消耗的能源可能下降42%,和2010年相比的话,大概就是美国整体的供需形势。

 

 

 

3、国际能源的变化

下面讲一个非常重要,可能延伸到国际能源的变化,就是区域合作的概念,首先我们看一下美国原油进口。他即使有50%以下的进口,他进口的来源也非常的均衡和多元化,比如说首先,第一大进口国是来自于北边的邻国加拿大和下面的墨西哥、委内瑞拉这几个美洲国家,这几个国家不仅跟美国的关系好,而且距离近,所以从供应渠道的的风险来讲相对比较弱,而且他是相对分散的。现在我们可以看到从以美国本土为中心,离美国越近的国家进口原油越多。离美国越远的国家越少。咱们可以看一下,北美占34%,南美占19%。西非和北非加起来才19%。中东的话才18%这样的话比例就比较均衡,而且越远的话越少,而且从供应的驱动来讲按照系数是比较高的,像加拿大90%以上的原油都是出口到美国,这个安全系数很高,我们把加拿大、墨西哥甚至把南美洲和拉丁美洲的石油产量都算作美国本土周围的产量,那么美国实现能源独立的把握就更高,所以我把它定义为北美自由贸易区成为实现美国独立能源的依托,而且这种区域性的合作,区域性平衡越来越成为当前国际能源合作比较明显的趋势,由此我大概把他化成一个就是从供应结构来看他的板块化的趋势,当然这个趋势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因为毕竟石油还是全球性的市场,理论上你可以在石油市场上买,去国际石油市场上买自己的原油,总体来讲三大消费区,我们讲亚洲、欧洲和北美这三大消费区他都是自己的主供应渠道,围绕住供应渠道我们大概可以把他分为三个板块,第一个就是大西洋区,消费中心就是北美,美国,加拿大,供应中心就是大西洋的两岸,包括北美、南美和西非、北非那几个国家,还有欧洲就是以西欧发达国家为消费区域为中心,然后以俄罗斯、北非、中亚这个环欧的供需区,第三个是亚洲,就是中、日、韩、印这几个消费国为主,他主要的供应渠道就是来自于中东,还有中亚和东北非。这样是环亚的供需区,这个是整体的能源战略的要义。

 

4、能源独立对美国的战略意义

我们想从中延伸出许多美国能源独立对于美国的战略意义,首先我们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经济层面、一个是国际关系层面,一个是比较直接的,就是说美国能源独立至少可以减少美国的能源赤字。然后美国因为本土的油气比较多,他自己能够享受更低的能源价格,能源价格对于他实体经济的恢复、带动美国制造业的复兴这些方面都有积极的因素,甚至增加就业,因为他产业发展要增加就业,然后就是支撑美国的汇率。第二个延伸层面就是国际关系层面,大家都知道美国进行一个全球战略的重新的调整,比如说重返亚太,因为他不需要进口那么多中东的石油了,可能在中东不需要花那么大的精力,他可以把精力放到亚太来。支撑美国新战略的调整,当然这个也不是确定,但是这样的趋势有待于我们的进行讨论。在经济和各方面有他连带的积极因素。

最后一个就是美国自己独立了,但是也在强调不会脱离全球能源市场。由此的话他也可以自给性更强,他更有能力把握全球能源市场的走势,这张表格是美国原油和天然气的进口额的比较,就是我们看得出他自给上升的时候他的天然气和石油的赤字在下降。这种情况下,我做两种模式的分析就是能源自给率不变或者他能源自给率上升的情况下他在能源进口上面花费的金额相对要小,直接的原因就是美国实体经济推动美国制造业的复兴,因为美国能源价格降低以后,他基础化工行业的竞争能力增强。现在来讲美国本身因为他化工产业是一个高科技化工产业,他本身有技术上的优势,在中等国家的原料上也享有优势,如果美国把原料成本也享受到的话,那么美国化工产业的竞争力就非常强了。这个是我做的一些美国石油公司的比如说他的化工产业,这个是美国ACC就是化工能源理事会有一个数据,我做了一个大概的不完全统计,可能这张表上没有,大概一两年以内美国乙烯方面的投资就要增加500多万吨每年,整个石化行业的产能会提高29%,产量会提高12.4%。由此可能带来对于中国这些国家的乙烯化工行业的冲击。

 

 

 

美国能源独立战略的影响 

最后想讲的就是美国能源独立的影响,除了对美国自身的经济战略的调整,和外交战略调整以外,对国际的能源层面和国际地缘政治和经济层面的影响,第一个就要谈中国的能源安全战略,我们张萌研究员提到就是说其实现在美国是世界第一大能源进口国,特别是第一大石油进口国,那么他的需求减少以后实际上在国际市场上给予这样的能源消费大国,具有更多进口的空间,而且他自己的能源资源供应增强实际上也是增加了全球的能源供给,这个角度上来讲,从供需的角度来说也是有利于降低能源价格。第二个当然这个讨论美国是不是还会关心全球能源的安全,这个还有待与讨论。比如说美国就不那么积极维护,那么地缘政治是不是会放大,这个是不是就是从供需角度以外催动国际能源价格的不稳定性。第三个就是如果美国能源需求减少,那么以中东这样以石油出口为主要国家的能源供应国,他必然更加积极的需求新的需求方,那么新的需求放就是中国、印度这些新型经济体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所以可能全球的供方会更加积极的对东方。这是全球的能源层面。而经济的层面就可能是如果美国享受到欧洲、东亚这两大经济体更低的能源价格,是不是有利于支撑美国的工业化,因为现在美国一直在提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复兴。这个经济相对于欧州深陷欧债危机的欧洲经济体来说,美国会不会使他的经济前景更好,这个是经济层面的影响。第三个影响解决美国对于中东的石油依赖不是那么强,但是其实我一直想讨论的问题就是美国在中东的能源利益到底怎么样区分,因为很大的能源进口来自中东,现在不需要进口了,那么美国在中东肯定也不会放手不管,就能源具体来讲的话,美国在中东的能源利益会体现在什么方面是石油美元还是说服务石油市场上巨大的利益,这个有待于我们具体的细化。第四个就是具体到中国来讲的话,美国的能源需求减少是不是会增加中国进口的空间。从上游角度是这样,中游、下游的话美国化工产业增强的话,那么对中国的化工行业冲击是不是更大,另外一个就是从整体国家来讲的话如果美国他的化工产业有竞争力、他的化工产品又好又廉价,中国是不是可以直接进口他们的能源化工产品,虽然对中国的产品有冲击,但是对整体中国经济利益来说是好事,而且污染不会留在国内。这是我想提出问题,有待于大家的讨论。可以看的出来美国的天然气大概1.9美元、英国是5.8美元、亚洲是16。因为天然气和石油挂钩,这个价差就更大了。美国尤其是天然气出口,美国现在可以实现天然气出口,那么对美国到底是有利还是比弊,利的一面减少能源赤字,甚至可以支持美元升值。从国际战略上来讲可能会打压俄罗斯、伊朗传统的天然气出口大国,弊端可能就会造成出口多了,国内来说就少了,另外可能会造成天然气价格上涨,另外一个天然气发展那么快,以页岩气为主的话会不会对环境带来一些影响,利益的天平怎么样去平衡,美国现在也在做这样的研究,不能很确定的说一定要出口或者不出口,另外美国天然气出口对国际天然气的冲击,为传统天然气价格和油价挂钩这样的趋势,这方面冲击也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总体来讲EIA预测还是比较乐观的。2016年美国会成为LNG出口国,净出口国。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206/70298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