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网络纵横
河南灵宝警方跨省追捕王帅事件
2013年01月29日 13:21
这个事件首先告诉我们,各级政府应正确对待网络民意。一些地方党政干部并不知道网络时代的政治生态已发生了变化,不了解网络时代民众的权利意识日渐高涨,参与方式更加灵活。而且,在网络这个开放的世界,任何网络意见都相当于公告天下,如果不能正确处置,就有可能成为影响广泛的社会事件。
一、事件简介
2009年2月12日上午09:38,王帅以网名“pp_105”在天涯论坛发表了一篇名为《河南灵宝老农旱绝招》的帖子,图文并茂的讲述了当地政府发奖金号召羊吃麦苗、砍光果树等消息,帖子称,灵宝市政府不抗旱,鼓励农民除掉农作物,还把人民网上《灵宝筹资540万抗旱保苗》的新闻网页粘贴其间,并附文字道:“看看俺们政府,还弄了五百万抗旱,都不知道花到哪去了?”帖文立即引起广大网民“狂顶”,一天内有回帖百余篇(目前此帖共有392 1篇回帖),迅速登上了很多门户网站及论坛社区首页,引起了广泛关注。
20天后,这个在网上发帖的河南灵宝青年王帅在自己的工作地上海被远道赶来的河南灵宝警方以涉嫌诽谤、污蔑政府抗旱不利为由拘捕。
但是8天之后,警方又以证据不足,将王帅取保候审。4月8日,《中国青年报》以一篇名为《一篇帖子换来被拘8日—一青年举报家乡非法征地遭遇跨省追捕》文章报道了此事件,引起了强烈的舆论反响,纷纷质疑当地政府的行政行为。4月15日,王帖诽谤案被当地最终定为错案。三门峡公安局对这起案件作出了撤案处理,对王帅进行了国家赔偿和登门道歉,河南省对灵宝相关干部等进行了问责。沸沸扬扬的“跨省追捕”事件告一段落。
二、事件进展及舆情发展综述
2009年2月12日上午09:38,在上海工作的24岁河南灵宝人王帅以网名名“pp – 105”在天涯论坛发表了一篇帖子,标题为《河南灵宝老农的抗旱绝招》,内容是当地农民以放羊吃麦田的形式清理土地,并附现场照片,引起了网民的广泛关注,众多网民“狂顶”,一天内有回帖百余篇,共计回帖近4000篇。
随后,在网易、新浪、搜狐、雅虎等热门商业网站论坛的首页位置很快就出现了转发的相关帖文。累计有网帖1 2 7篇,回帖总计过万条。广大网民纷纷斥责灵宝市有关部门不抗旱、乱作为,并呼吁相领导下台。但灵宝市政府未作任何回应。
2月24日9时5 9分,王帅又以同一ID在天涯贴图专区贴出:《河南灵宝老农的抗旱绝招——解说篇》,再次质问:河南灵宝在其他地方分秒必争抗旱保苗时,发布公告欲征农地四万余亩;为何河南国土厅、国土资源部不肯彻查?欲违法征地四万亩的幕后黑手是谁?已破坏一千余亩耕地的幕后黑手是谁?帖文在网上引起更大轰动。两篇帖子的火爆终于引起了灵宝市政府的重视。
2009年3月6日下午,正在上班的王帅被上海2名便衣警员从公司带走,车上随行的还有2名灵宝警方人员,经简单问话后被带到上海市第二看守所。
2009年3月9日下午,王帅被灵宝警方带回河南,并称“这次只是回去问问你”。
2009年3月10日,王帅以“涉嫌诽谤”被刑事拘留,关押在灵宝市看守所,并于灵宝公安局做了笔录,警察想让他写悔过书,承认自己是因为征地补偿不满意而诽谤灵宝市政府不抗旱,照片也是移花接木的结果,但遭到王帅拒绝。做完笔录,警察给王帅发了拘留证,罪名是“诽谤”。
2009年3月13日,公安局以“证据不足”的理由将王帅取保候审,要求他保持沉默,并每两个月写一封“对发帖行为的思想认识”提交灵宝警,王帅回到上海。
2009年4月7日17:34分,王帅在天涯时空贴出《致河南省委书记的一封信<一篇帖子,狱中八日>》,直接把信写给省委书记徐光春,详细说明事情经过,并附照片为证。
2009年4月7日20时,王帅又将自己被拘的经历以帖文形式发到天涯杂谈。信件和帖文仅在天涯社区当天的访问量就过万.
2009年4月8日,《中青在线》转载《中国青年报》的《一篇帖子换来被囚八日——青年举报家乡非法征地遭遇跨省追捕》》一文,详细叙述了王帅发帖事件的前因后果和诸多细节,并透露王帅最终能够出狱缘于其家人依照灵宝市政府的要求清除了地里的果树,在网络上引起强烈反响。
两天内,共有新浪网、央视网搜狐网、网易、腾讯网等1 10家网站转载此新闻1 28篇,网民跟帖千余篇。绝大多数网民支持王帅,呼吁有关部门彻查灵宝市的征地行为,并愤怒指责当地警方蛮横办案.
2009年4月9日,网上又掀起一轮新的舆论高潮,《人民网》、《新京报》、《中国青年报》、《红网》相继发表评论文章批评灵宝市政府。中转载量最大的有《新京报》的评论《跨省抓捕发帖者是一种权力施暴》,新闻和帖文转发量1千多篇(次),对以“抓捕”来封堵网络民意的行为表示震惊。
2009年4月10日下午18时30分,在灵宝市委、市政府主办的灵宝党政公众网出现一篇管理员发的帖子:关于《一篇帖子换来被囚八日》一稿有关情况的回复,落款是“灵宝市信息中心”,这是灵宝市官方首次作出公开回应。对《中国青年报》的报道进行了反击,称王帅被刑事拘留完全是因为在网上发帖歪曲领导抗旱实事,与举报灵宝家乡非法征地毫无关系。
2009年4月13日,《中国青年报》跟踪报道了灵宝官方的回应文章,在同一时间也发表了王帅对灵宝官方回应后的公开信《我本想过自己的安稳日子》,对灵宝回应中提到的问题又进行了一一回应。2009年4月14日,王帅做客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栏目,讲述了事件经过,之后《新闻1+1》请到了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就灵宝官方的回应进行解读,说灵宝定罪王帅诽谤罪不成立。
2009年4月15日,经灵宝市公安局执法监督委员会研究,王帅发帖诽谤案被定为错案。2009年4月16日下午,河南省副省长、公安厅厅长秦玉海做客人民网,对各位网友对河南公安工作的监督表示感谢,并就王帅案公开道歉。这是官方的第二次回应。
2009年4月16日晚上,灵宝市委市政府给人民网发来《关于对“王帅发帖事件”处理情况的答复》,表示已依法纠正了王帅被拘事件,并派专人及其家属赔礼道歉,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同时按照《国家赔偿法》对王帅予以赔偿。当日17时19分,人民网即发表新闻《河南公安厅长就灵宝事件道歉,王帅已获国家赔偿》,此后两天内,网民回帖万余篇。绝大多数网民对河南省的处理方式表示赞赏的同时要求有关部门继续深入调查处理,认为事件“不该止于国家赔偿”。这是政府的第三次正式回应。
2009年4月17日晚,王帅接到了亲赴上海的灵宝市公安局局长宋中奎等人的道歉,并拿到了国家赔偿783. 93元。
4月18日至1 9日,新浪网、搜狐网、腾讯网等80余家网站登载有关《灵宝市公安局相关责任人被处理》的新闻,称今天灵宝市公安局局长赴上海向王帅道歉,表示案件为错案。灵宝市公安局副局长焦占林,法制科科长黄立忠,民警李平、贺彦伟四人被停职处理。
2009年4月28日,河南省有关部门又一次向人民网通报了事件相关情况:灵宝市有违法征地行为,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高永瑞被行政警告处分,大王镇党委书记黄松涛、灵宝市土地管理局副局长李建强被免职,灵宝市土地管理局阳店土地管理中心所所长翟海江被行政记过。这是第四次正式回应。此后,网民对事件的关注度和媒体的报道量逐日锐减,“王帅帖案”就此终结。
在前后20天的时间内,有关此事的报道多达2653篇,网民评论达176749,涉及网站257个。
4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人民时评”《如何面对网络批评》(作者李泓冰);网络转载量99篇。以搜狐为例,转载时改题为《从彭水诗案到网帖获囚 官员抓人压制舆情思想陈旧》跟帖2283条,显示959条。人民网“舆情会商室”王帅、于建嵘访谈的新闻也被浏览49862次, 天涯社区转载这个访谈的帖子,访问量达98067次, 回复量1592条。可见这个事件在网络上的热度。
三、各方点评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舆情分析师何新田:
王帅案之所以在网上引发如此大的反响,主要原因就是他因发帖获罪,每一位对政府提出批评意见的网民都有可能成为王帅,被“跨省抓捕”,网民的愤怒和嘲讽也都集中在这一点上。
对网络舆论批评,灵宝市一些官员一边露出被诽谤的委屈模样,制造不存在的“诽谤政府罪”,一边举起刑罚大棒对网络批评进行打压,不远千里将发帖人抓回。
这一案件涉及基层政府对互联网的合理监管问题。网络监控手段需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不能打压正常的网络舆论监督。
中国社科院农村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嵘:
河南灵宝王帅案是源于网络、最终又在网络推动下获得解决的典型案例。对各级政府而言,如何使执政能力与网络时代相适应,已是一个现实问题。
这个事件首先告诉我们,各级政府应正确对待网络民意。一些地方党政干部并不知道网络时代的政治生态已发生了变化,不了解网络时代民众的权利意识日渐高涨,参与方式更加灵活。而且,在网络这个开放的世界,任何网络意见都相当于公告天下,如果不能正确处置,就有可能成为影响广泛的社会事件。
在人民网等主流媒体积极主动的干预下,河南省副省长兼公安厅厅长秦玉海在人民网公开承认王帅案是错案,使这个事件最终获得了解决。可以说,他的行为开启了省级干部在网络上公开承认错误的先河,在一定程度上,对政府重新获得民众的认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应成为各级领导干部对待同类事件的示范。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广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范以锦:
灵宝市地方政府违法征地行为属实,起初不仅没有对违规者有半点“严肃处理”的表态,而先为保某些官员的头上乌纱,动辄以“诽谤政府”之名对网络民意实施刑罚,挑战普罗大众的民心。王帅只是借助了网络行使公民对政府的监督权。退一步说,即使提出的意见不一定完全准确,甚至是错误的,就可以随便对公民追捕吗?公民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对政府的工作提出不同意见纯属正常。公民对政府内情不完全了解,如果一旦说错就诉之法律手段,还有谁敢说话。地方政府应当尊重甚至敬畏网民的言论自由,学会如何合理合法合情地处理信息时代他们不喜欢的舆情民意。表达话语权时偏激,甚至说错了话,与恶意诽谤是两码事。如果混淆起来的话,未说错话的王帅放了,说错话的“王帅”就有可能抓起来了。
责任编辑:佘小莉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129/70300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