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反腐倡廉
江苏南京周久耕“天价香烟”事件
2013年02月04日 15:13
回应要有针对性,不能答非所问、搪塞敷衍。目前有很多网络事件之所以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并不完全是因为政府没有作出回应,而是因为回应内容与质询议题相差深远,顾左右而言他,不仅没有消除公众的疑问反而加深了人们的误解。
一、事件简介
2008年12月10日,南京江宁区房产局局长周久耕在一次媒体“吹风”会上,抛出了惊人观点:“将和物价部门一起对个别低于成本价销售的楼盘进行查处“。此番言论于12月11日见报并经网络转载后,顿时在网民中引发强烈反响,直指周久耕对抗民意,为房地产商“托市”,并掀起了对其人肉搜索的大潮,曝出其抽天价烟、带名表、开名车等问题,随后江宁区委免去周久耕的江宁区房产管理局局长职务。2009年10月10日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周久耕有期徒刑11年,没收其财产人民币120万元。
二、事件进展及舆情发展综述
2008年12月10日,南京市江宁区房产局局长周久耕接受媒体采访时抛出“对于开发商低于成本价销售楼盘,下一步将和物价部门一起进行查处”的言论。引发正处于高房价煎熬中的众多网民的强烈抗议,直指周久耕为房地产托市。
2008年12月11日,《现代快报》题为《怪不怪?低于成本价卖房要被查》的报道在短短12小时内被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搜狐、QQ等112家网站转载,该新闻迅速成为天涯、凯迪、西祠胡同等各大论坛的热门话题。尽管周久耕自称这种规定是“对老百姓负责”,但超过85%的网民对此嗤之以鼻,认为这只是“掩人耳目”,该举措实际上是“宫商勾结”,最终目的是维持高房价、稳定房地产市场。一时间,周久耕被推到了网络舆论的风口浪尖。
2008年12月11日,网友发帖呼吁对周久耕展开“人肉搜索”。 2008年12月14日,网友发帖称,“周局长一条烟抵下岗工人 3个月低保。”配发照片注:“‘南京九五至尊’,一条1500元 !”
12月15日,网友发帖指认周久耕所戴手表是“江诗丹顿”,价值约10万元。
2008年12月17日,网友发帖称周久耕弟弟是房地产开发商,周久耕儿子是建材商。周家都被推到风口浪尖上。
强大的网络“人肉挖掘机”不断曝出周久耕的贪腐行为:抽1500元一条的天价“南京九五至尊”香烟,戴名表江诗丹顿,开名车凯迪拉克,弟弟是开发商,引起网民及社会舆论的极大关注,送其“天价烟局长”、“久耕托市”、“史上最牛房产局局长”等多个极具讽刺意义的称谓。
面对网上舆论鼎沸,周久耕本人及江宁区选择了以沉默对待,既不回应,也不接受采访,致使炒作进一步蔓延。越来越多的网民加入到对周久耕的人肉搜索当中。很快,网民讨论的关注点从周局长的香烟扩展到了衣服、手表等其他生活用品,并将周久耕2007年以来在多干场合所戴不同名表的照片排列贴出,以证明其生活奢侈。
12月16日,《四川新闻网》以“局长抽的烟,高,实在是高”为题报道了该事件,12小时之内,全国各大网站转载该新闻达154篇,并迅速进入各大网站新闻排行的前3名,网民新闻跟帖评论达38000余条。新闻报道的出现使该事件影响呈几何级数上升。关于该事件的炒作从论坛延伸到网站,从网络媒体延伸到传统媒体。
12月17日,一篇题为“周久耕局长周久忠经理人肉搜索新进展”的帖文再次引起轰动,该帖综合网上搜集的各方证据,最后得出结论:南京天创建设实业有限公司的老总周久忠是周久耕的弟弟,一夜之间成为各大论坛的热点。网民在热议之余还贴出了周久忠的照片。
12月18日,四川新闻网以《房产局长抽天价烟续:网友曝其弟为房产老总》为题对此进行了报道,该新闻迅速占领各大网站新闻排行榜的榜首。
至此,网民关于周久耕“官商勾结、抬高房价”的猜想被基本勾勒成形。而此时,周久耕本人及江宁区依然没有作出任何回应。
2008年12月18日,南京市纪委“l0号接待员”在记者电话采访中首次回应:因消息来自网络,纪检委并不相信网上的信息,目前并没有证据表明周久耕有任何违纪问题,偶尔抽一包“九五至尊”香烟,尝尝鲜有何不可?
2008年1 2月1 9日,《成都商报》一篇题为《南京市纪检委:网络不可信,不会调查》的报道在网上引起了广泛关注。报道称,市纪委“10号接待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网络消息不可靠”,“偶尔抽一包‘九五至尊’有何不可?”,“纪委不会凭几张网络照片就调查周久耕”。这些言论引起网民的强烈反感,许多网民批评纪委工作不力、监管缺失。
同样是12月19日,四川新闻网一篇题为《最牛房产局长遭调查:抽天价烟开凯迪拉克车》的报道中称,一位曾在江宁区政府工作的公务人员表示,“江宁科级以上干部抽这种烟,很普遍,没什么好炒作的”。该言论一出,网上哗然,网民认为这句“大实话”道出.了官场的腐败程度之深。
这两次轻率表态使网民开始对纪委甚至对整个干部监管体制表示不满,为以后的进一步炒作埋下了隐患。
1 2月1 9日,由江宁区纪委委、宣传部、政府办三部门出面向媒体表明了江宁区回应“房产局长事件”的新闻稿。首次回应表示目前没有一家房地产企业因降价销售而受处罚,对于网络上所反映的对其个人廉洁方面的质疑,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已介入调查,只要发现有违纪或者腐败行为,将按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20日,媒体在重要版面刊发,各大网站快速进行了转载。尽管这是一个迟到的回应,但依然取得了较好反响,网民对该事件的关注度有所下降。
从12月11日周久耕发表查处开发商降价言论到19日发布新闻稿稿(实际上是20日才被登载),历经9天无人回应,最终形成了无法挽回的局面。其间虽然也有媒体、网民怀疑周久耕遭到误解,但无奈其本人坚守“鸵鸟政策”,这类猜测无法被证实,只能湮没于网民的口水之中。《第一财经日报》在题为《南京江宁房管局长遭人肉搜索:其言论可能遭误解》的报道中不无遗憾地说道:“本报记者从该楼盘所得知的说法则是周久耕并非要查处‘低于成本价’的楼盘,而是要查处‘低于成本价’并同时‘出现烂尾嫌疑’的楼盘,前者再次进行核实。”是社会对周久耕的‘误解’。有关查处的确切‘前提条件,本报记者无从再次进行核实。”
2008年12月22日上午,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朱善璐在出席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大会时严肃指出,应以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倾听包括网民在内的群众意见,如果网民们对周久耕同志投诉意见属实,要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2008年12月23日,南京市纪委二次回应,表示正在依照有关规定对周久耕问题进行调查,之前12月18日纪委“10号接待员”并不了解情况,在电话中擅自对记者的“答复”是不准确的,并对其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
2008年12月23日下午,南京市江宁区房管局首次回应,副局长王伟军表示:网络太厉害,周久耕自己也表示可以出来说,但网民力量太强大了,面对一面倒的舆论,他一个人说能有什么用?另外,周局长一直在正常上班,不像网上传的那样。他是一位“非常有魄力,非常有创造力”的领导干部,不像网上爆出的,他没有亲兄弟,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江诗丹手表是周久耕女儿花了1080元买来送给父亲的礼物,九五至尊香烟也是把好烟拿出来招待客人。
2008年12月28日,江宁区委免去周久耕的江宁区房产管理局局长职务,理由是“发表不当言论”和“公款购买高档香烟奢侈消费行为”。
尽管不少网民对这个结果颇为欣慰,认为这是“网络民意”的胜利,但由于前期炒作氛围过浓,部分网民深信周久耕还有更为严重的经济问题,对处理结果不甚满意,再加上此前网民对地方党委、政府许多网民觉得对周久耕处理得过轻,尤其对“用公款购买高档香烟的奢侈消费行为”的说法表示不满,认为这是在“大事化小”,掩盖周贪污受贿的本质,甚至怀疑周久耕“过几个月又去别处当局长了”。 1 2月29日浙江在线题为《周久耕免职的理由要经得起推敲》的评论文章指出:“周久耕免免职的理由要经得起推敲,既不能冤枉周久耕,更不能借免职使周久耕逃避法律的惩罚。免职不能成为一块遮羞布。”
另外,由于周久耕从发表惊人之论到被免职的历程十分戏剧化,网上兴起了一股恶搞周久耕的热潮,成为席卷全国各大论坛的网民狂欢。有的网民戏仿诗歌,有的网民戏仿摇滚歌曲还有的网民创造“新成语”:
成语解释:
久耕托市:由网友“正龙拍虎ABC”创造,原话为“前有正龙拍虎,今有久耕托市”,“久耕托市”意思可参照成语“螳臂当车”。
周久耕被免职后,网上没有再出现新的“猛料”。随着时间的推移,网民对此事的关注开始减弱,加之春节的来临,炒作力度有所降低,事件告一段落。
2009年3月20日,南京市纪委、市监察局宣布,因严重违纪并涉嫌犯罪,给予周久耕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的处分,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尽管部分网民主观上对查实的数额存有疑虑,但周久耕被“双开”的处理结果符合网民的期待,网上舆论渐渐平息,周久耕事件也终于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2009年9月4日,因涉嫌受贿罪,周久耕在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受审,检方指控其在2003年到2008年担任江宁区民政局局长、江宁区房产局局长期间,共接受9人贿赂,受贿金额为107万元人民币和11万元港币。
2009年10月l0日,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周久耕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 1年,没收财产120万元,予追缴并上交国库。周久耕表示对判决满意,不打算上诉。
三、各方点评
南京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察局局长龙翔:
要说网络监督热所带来的“压力”,确实存在,而且非常之大。这一点,我们在处理 “周久耕事件”中感受颇深。这种压力并不完全是因为网民的质疑,更多的恰是来自网民的信赖。“周久耕事件”发生后,网民在对其不当言论进行抨击、对其“抽贵烟”戴名表“提出质疑的同时,更多表达的是对查清真相、惩处腐败的渴求和期盼,字里行间传递出对纪检监察机关的极大信赖和支持。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
“人肉搜索”给舆论监督工作带来的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也能为(相关部门)发现一些犯罪行为提供线索。关键是要解决“人肉搜索”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除了靠网民自律和自身素质提高外,网络法规也应该有所完善。
本书作者:
对于网上关注的问题,在组织回应内容时,要防止过犹不及。所谓“过”,是指因为回应不当,成为新的舆论热点。在周久耕事件中,市纪委“10号接待员”正是抱着对网络监督、网上举报的抵触情绪说出了不适当的言论,引发了网民对纪委甚至对整个干部监管体制的不满,导致纪检部门在处理周久耕案件时顶着巨大的舆论压力。政府部门对事件的态度成为新的舆论热点。这种回应还不如不回应。
回应要有针对性,不能答非所问、搪塞敷衍。目前有很多网络事件之所以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并不完全是因为政府没有作出回应,而是因为回应内容与质询议题相差深远,顾左右而言他,不仅没有消除公众的疑问反而加深了人们的误解。例如在周久耕事件中,江宁区发布对“擅自对媒体发表不当言论,在社会上产生了不良影响”的周久耕予以免职的消息,这本身是政府积极查处事件的一个正面举措,但是由于发布内容中对周久有没有与开发相勾结、贪污腐败等问题都没有作出回应,结果造成许多网民误认为政府是在“大事化小。
互联网上有不计其数的网站和论坛,回应阵地选择也十分重要,既要“遍地开花”,也要分清主次。分清主次是指对于那些重点的、讨论热烈的论坛和网站,责任主体的回应要反复发表、持续关注,而对于那些网民不太多的论坛和网站,则没有必要在上面耗费多精力。一般来说,讨论比较热烈的论坛和网站有以下五类:一是首先曝光问题的论坛和网站,尤其是首发帖文。比如周久耕事件中,网民“华阁”在天涯社区论坛首先上发帖披露“天价烟”问题。虽然天涯社区最热门的板块是天涯杂谈,但天涯上关于周久耕事件的讨论大多集中在华阁的帖文中。首发帖文可以说是回应网络事件的“主战场”。二是一些在全国有重大影响力的论坛,这些论坛资历老、人气旺,聚集了众多资深网民。典型的如:天涯社区一天涯杂谈、凯迪、猫眼看人、西祠胡同、人民网强国论坛、猫扑等。三是依附于门户网站或新闻网站的论坛,这些论坛大多与其依附的网站有互动关系,热门帖文会在第一时间被推送到网站首页。如:网易论坛、新浪社区、搜狐社区等。四是新华网、人民网等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由于网络事件责任主体所在地的政府上虚假信息泛滥,商业网站缺乏信任度,许多网民习惯于在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搜寻官方回应。五是责任主体所在地的政府网站或重点新闻网。
面对舆情,必须回应,那种“不回应,网上闹闹就算了”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坚守鸵鸟政策的结果必然是被动挨打,使事态进一步蔓延、扩大,形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责任编辑:佘小莉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204/70351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