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网络纵横

湖北石首事件

2013年02月06日 13:05

 

在网络时代,对“第一时间”的要求更高。如果当地政府能抢在当天就发布消息,抓住“黄金时间”,一定可以轻松处理。因为危机虽已出现,但尚处萌芽状态,只要及时公布真相,围观群众和死者家属心头的疑问自然会消失,事态就不会扩大。

一、事件简介

2009年6月17日,晚7:30左右,湖北石首市永隆大酒店一名叫涂远高的23岁厨师从酒店三楼坠落,当场死亡。警方赶到现场后得出结论是自杀。但家属发觉涂远高耳鼻内有已经干涸的血块,尸身有伤痕,而尸体周围却并无血迹,因而怀疑涂远高并非自杀,而是他杀。而且因为1999年该出事酒店也曾发生类似事件,一名女性服务员坠楼致死,事后被怀疑曾遭强奸,被他人灭口。因此死者家属并不认同自杀结论,拒拒绝警方接管尸体。双方对峙之时引来众多围观群众。随后的几天中,群众一直和警方对峙,而现场照片、视频以及关于永隆大酒店的各种流言在网上广泛流传,致使大批群众来到事发地点聚集甚至与警方对抗,打砸警车,造成群体性事件。后经专家尸检,警方认定涂远高系高坠自杀身亡,家属获赔,事件逐渐平息。

二、事件进展及舆情发展综述

2009年6月17日晚8时许,湖北荆州石首市永隆大酒店门前发现一具男尸,经辨认,死者为永隆大酒店24岁的厨师涂远高。警方检查现场后,初步认定其为跳楼自杀身亡,但家属认为死者不可能有轻生念头,且跳楼后“躺的地方却很干净,一点血迹没有”,死者“颈部有被掐过的痕迹,胸部还有一处较为明显的伤痕”。家属认为是他杀,拒绝警方接管尸体,将尸体停放在酒店大厅,引来众多围观群众。

从当晚开始,就有现场群众以各种工具拍摄图片、视频等素材,通过饭否、天涯、百度贴吧、各博客、论坛等传播现场情况,网上谣言纷乱,

随后,“近年来永隆大酒店有至少3人离奇死亡”、“永隆大酒店专事贩毒”、“永隆大酒店有石首领导参股”等流言随图片、视频资料在网上愈演愈烈。

2009年6月18日凌晨、19日上午,当地政府和公安机关几次与家属谈判,酒店愿出35000元赔偿并运走尸体,但家属始终拒绝。这些情况通过现场群众,不断地传送到网上。但直到这时,官方一直无任何通报和回应,当地及全国媒体也未报道。

6月18日,警方开始试图强行搬运尸体,遭到死者家属及现场民众的阻拦而撤退,同情死者及对石首市警方不满的民众聚集数量增多。

2009年6月19日,围观群众已达千人,石首市政府向武警求助。但一直没有具体有效的化解对策,也没有采取积极的行动。

2009年6月19日,石首市政府首次在《中国·石首》网站上通报此事件新闻《我市发生一起非正常死亡事件》,也只是语焉不详的表述。原文如下:

6月17日20时36分,市公安局笔架山派出所接市公安局指挥中心110报警台指令:市笔架山街道办事处东岳山路“永隆大酒店”门前发现一具男尸。接警后,该所民警迅速赶往现场调查处理,并及时向市公安局领导和刑警大队报告。技侦人员迅速赶往现场进行勘查,法医对尸体进行了初检,没有发现身体致命伤。经初查,死者涂远高,男,24岁,我市高基庙镇长河村人,生前为该酒店厨师。民警对死者所住房间进行了检查,发现了死者所留一份遗书,遗书的大致内容为自己悲观厌世而轻生,警方排除他杀,初步认定为自杀。民警多次与死者亲属进行了沟通,讲明了为查清死因,必须进行尸体解剖,但遭到家属拒绝,家属对死因表示质疑。众多不明真相的群众于19日在该市东岳山路和东方大道设置路障,阻碍交通,围观起哄。

 

事件发生后,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市委书记钟鸣,市长张善彩,市委常委、市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唐敦武等领导亲临现场,召集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笔架山办事处、高基庙镇等有关领导组成工作专班,一方面开展调查处理工作,另一方面做好家属安抚工作,控制家属情绪,切实维护稳定。目前,有关处置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随后当地政府又数次试图抢尸,并违反国家“群体性事件不得滥用警力”的规定,从周边城乡调集大批警察,武警及数量防暴车,消防车等重型装备,试图平息事件。结果导致更多民众则自发聚集起来与警方示威对峙,并发生多次大规模冲突,双方各有人员受伤。聚集的民众数量一度达到几万人,2009年6月20日凌晨,部分围观群众为“保护尸体”与警察发生冲突,致酒店底层被纵火焚烧,多名警察受伤,多部消防车辆和警车被掀翻砸坏。围观群众达数万人,尸体始终没有被运出酒店。警方多次抢尸未果,冲突直至21日清晨。为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石首市全城断网,部分地区断电。

2009年6月20日上午,武警力量在石首相关地点集合。20日晚,群众被限制进入相关地点。湖北省省委书记、省长亲赴石首市处置该事件,公安部、武警总部、湖北省、荆州市的党政主要领导成立事件处置领导小组,到现场指挥。有关部门与家属反复协商,达成一致,事态被控制下来。

2009年6月20日起,网络上逐渐有媒体发布消息报道事件,这些报道多是转载中新网6月20日的新闻《湖北石首市发生群众设置路障围观起哄事件》,以及人民网6月20日的新闻《因一起命案湖北石首市发生群众设置路障围观起哄事件》。6月20日,共有可溯新闻报道69篇,回帖976条.

2009年6月21日晚,死者尸体由湖北同济医学院的司法鉴定机构做了第一次法医鉴定,历时三小时,4名家属在尸检现场做了见证。

2009年6月21日当天,网上又有谣言开始传播,称有人看到永隆大酒店下水道里有两具尸体,或称一具骷髅。22日早晨,又有大批群众来到酒店处聚集探查,后经有关部门证实,并组织部分群众代表进入酒店实地察看,未发现传言中所说尸体或尸骸。石首政府在组织群众实地查看的同时,在其官网发布消息,平息了舆论。荆楚网发表文章《石首组织群众实地查看,永隆大酒店再现尸体是谣言》跟踪此事,引发网络热议。

2009年6月22日《南方都市报》文章《厨师非正常死亡群众设路障围观》梳理石首事件,被网络广泛转载。

2009年6月22日,人民网文章《湖北省委书记省长亲赴石首平息群体事件》报道了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省长李鸿忠亲赴石首处置该事件的消息。网络舆论期待政府有效处理此事件。

2009年6月23日下午,荆州市委书记应代明表示,要坚决将“6.  17”事件查个水落石出。同日,在网上传播“永隆大酒店又挖出尸体”的谣言制造者在荆州市某网吧被抓获,为一名在外读书的学生。这一天,公安部法医专家对涂远高的尸体进行了第二次检验,死者家属同样全程参与。

2009年6月24日,石首市政府召集死者的家属进行,石首市政府召集死者的家属进行谈判,谈判内容涉及赔偿问题和尸体火化等问题。湖北省公安厅的领导、石首市市委书记和市长均参与谈判。

 

2009年6月25日央视《新闻l十1》播出《石首,为何再度“失守”?》,白岩松评石首事件,驳“不明真相的群众”等说法,受到网络舆论热烈回应。对于政府应当如何对待民意,对待舆论的问题也极有见地。以下为节目实录:

主持人:

这件事情完了之后,我觉得当地的官员应当想到这三个人群应该怎么去处理,一个是当事人的家属应该怎么去面对;再一个,参与这次事件的人怎么去面对;还有一个就是没有参与,但是一直关注的石首的这些老百姓怎么去面对。

白岩松:

其实我觉得一是需要市里的政府和司法机关还要做大量的工作,因为还有很多的事实需要进一步地去提供。其实还有一点是进一步地放开媒体,让媒体把更多的真相展现出来,背后到底是什么。

另外,我再次强调,我们关注它不是为了仅仅关注石首,而是中国那么多的地方。其实最近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瞭望》上面的一篇东西,中央也在做出相关的部署,省、市、县级的司法机关的负责人,将来主要负责人,每个月都要面对一次信访的群众,而具体里头的一些常委,司法机关的主要领导,每周都要见一次,把它变成一种制度化的因素。

而且还有,我们现在在面对社会上很多上访,对身边的人不信任,所以才要上访,过去采取的是硬,现在不敢了,尤其瓮安事件等等很多事件之后不敢了。现在软也挺可怕的,花钱买平安,其实是按了葫芦起了瓢,甚至很多上访的时候替人买单,旅游。有一个真实的情况,有几个上访的专业户,在一个饭桌上吃饭,在一个饭店里聊接下来怎么上访,吃完饭之后发现谁买单,给当地政府打了个电话,政府马上过来就把单买了,你们别上访。(中新网-CCTV《新闻1+1》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09-06/26/content_11604445.htm

白岩松的观点一出,在网上得到了广泛的拥护,网民狂顶。

2009年6月25日,石首政府在其官网上公布:经法医专家解剖、检验,结合现场勘查、调查走访的结果,警方认定死者涂远高系高坠自杀身亡。经家属同意,遗体于6月25日火化,并按当地风俗入土安葬。经协商,死者家属将得到总共8万元的赔偿。网络舆论讨论达到高潮。

2009年6月29日,“6. 17”事件联合调查组公布了永隆大酒店合伙人状况,其中并无人员或其直系亲属在公安机关工作。

2009年7月25日,石首市召开领导干部大会,公布事件处理结果,中共石首市委书记钟鸣、中共石首市委常委唐敦武被免职。石首在其官网上公布事件处理结果,市委主要领导被免职。网络舆论逐渐平息。

2009年6月17日到7月12日期间,网络上关于石首事件的媒体报道共有1774篇,回帖多达23万篇。除此之外,还出现了284篇博文,共获得超过12万人次的浏览量和近4000篇回帖。另有论坛主帖404篇,共获得55万人次的浏览量和近5万篇回帖。网络舆论是最主要的推动当地聚集性事件发展的动力。

三、各方点评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舆情分析师胡江春:

在网络时代,想要隐瞒重大突发事件几乎不可能。今年的石首,在长达80个小时内,警方对青年厨师涂远高的非正常死亡未能给出令家属和公众信服的解释,却强势要求家属立即火化尸体;官方的新闻发布语焉不详,终于酿成比瓮安事件更为严重的社会危机,政府陷入极大被动。

相比传统媒体事发当时的寥寥数篇通稿,现场网友的报料和图片、视频却引爆网络——这一事件在网上几乎是实时进行“报道”的。当地领导人明显缺乏担当的勇气,在事件持续进行中,主要领导人没有站出来直面民众,做好沟通工作,消除公众质疑,而把警察推到了前面,从而无法果断迅速地化解危机。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单光鼐:

县委书记、县公安局长来北京参加中央集中培训刚刚返回各地不久,石首就发生如此激烈的群体事件,这可算是当地政府交出的一份不及格答卷。这反映了当地领导干部处理群体事件没什么长进,执政能力存在缺陷。

贵州省处理瓮安事件的成功经验,概括起来就是“亲临现场,就事论事,信息公开,反思自责,开启问责,慎用警力”这样几条原则。这为各地处理类似事件做出了榜样,受到中央领导同志肯定、赞扬。但是,从石首事件的全过程看,当地政府的应对举措却显得另类、没有章法;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看不见领导的身影,听不见领导的声音;信息不公开,且封锁消息,以致传言、谣言满天飞;滥用警力,将警察推到第一线“抢尸”,以致警民冲突频频发生;既无自责,也无问责,反而一味责怪群众。

鉴此,我们的评价是:就政府应对而言,石首事件较瓮安事件退步。

著名独立时政评论员蒋兆勇:

石首事件是迄今为止,暴力程度、警民对抗程度最高的重大群体事件。如此对抗专政机器,石首事件可能是社会冲突从社会性利益性冲突向政治性漂移的标志事件,涉及民心向背,有识之士不能不察,为政者不能不慎!

本书作者:

危机传播 “3T”原则中最重要的就是“Tell  it  fast(尽快提供情况)”原则。也就是要“第一时间”将真相告知公众。但“石首事件”中当地政府显然违背了这一原则。一般公认的舆论处置“黄金时间”最长也不超过24小时,在网络时代,对“第一时间”的要求更高。如果当地政府能抢在当天就发布消息,抓住“黄金时间”,一定可以轻松处理。因为危机虽已出现,但尚处萌芽状态,只要及时公布真相,围观群众和死者家属心头的疑问自然会消失,事态就不会扩大。但当地政府从6月17日事发到6月19日政府的首次回应,中间隔了大约80个小时,“第一时间”早已不存在了,政府长时间的“失语”正是引发这一事件的重要原因,这也就注定了政府将面对一次危机。

“石首事件”的起始不过是一起平常的群众诉求未能满足的地方事件,迅速演变成震惊全国的群体性事件,互联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总是说,网络时代,人人手里都有一个麦克风。这句话在“石首事件”中得到了最完美的印证。“石首事件”中,6月17日到6月20日,网络上一个贴吧中就出现了近500个关于石首事件相关主帖。此外,网上还出现了不只一段网友用手机拍摄的视频。网民发布的信息量远远超过政府的信息发布量,网民的“麦克风”声音在这一阶段远远超过政府的声音,甚至淹没了政府的声音——因为政府基本上算是没有发声,仅仅是在自己的官网上发了几百字的新闻。现场有很多网民随时报告情况,全国皆知,而石首政府却不自知,以为断网、断电就可以断了信息的散播。殊不知这样不过是掩耳盗铃。当地政府完全没有想到自己也可以拿起网络“麦克风”,平息网上的舆论,同时解决网下的问题,危机就会迎刃而解。

还有,石首政府还犯了处理群体性事件的一个大忌——慎用武力,也就是说不到万不得己不可动用武力,但石首很早就动用武力,使现场群众情绪更加激愤,砸车、烧酒店也就不可避免。在大规模的群众骚乱开始,现场群众情绪己经非常激动之时当地政府采用了用大喇叭现场喊话和散发传单的传播方式,却并未取得明显的效果,反倒招来群众毫不留情的回击,也是一个很大的教训。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206/70364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