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海外交通面面观
2013年02月28日 15:53
新华社记者 应强、黎藜、史先振、徐然、艾思奇
一、巴黎香榭丽舍大街亲历“法式交通”
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街是巴黎的中心大街,全长近两公里,宽100米左右,为双向八车道城市主干道,交通状况复杂。记者日前来到这条世界知名大街上体会了一下“法式交通”。
由于是周末上午,整条大街行人和车辆都不算太多,交通基本畅通,从原点广场到凯旋门大约一公里的距离共有12个红绿灯,这些红绿灯既有交叉路口通车的红绿灯,也有专为行人通过的人行横道红绿灯。虽然香街红绿灯密集且相隔较近,最近的红绿灯相隔目测也就10多米,但是并不影响交通,因为红绿灯设计非常合理,1000米之内,只要是红灯基本都是红灯,一旦变绿,基本按行车速度依次变绿,一次变灯基本可以让正常速度行驶的车辆顺利通过。由于红绿灯的时间合理,抢行也顶多抢了一个,下一个必定被红灯拦住。
香街的红绿灯也分为红、黄、绿三种信号,黄灯的过渡时间基本不超过两秒。记者看到,不少车辆在黄灯亮起时并没有紧急刹车,而是平稳通过。而距信号灯相对较远(20米左右)的车辆都会刹车遵守黄灯警示,根据法国交规,黄灯亮时除非车辆已经通过停车线,否则应该停车。
而车辆行驶的黄灯与行人的绿灯基本有一个时间差,待车道彻底变为红灯后,人行道才会变成绿灯。由于香街上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很多,不少人也不是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也有行人在人行道红灯时强行通过的现象,但基本上车会让人。香街的红绿灯保证了行人和车辆在香街的和谐相处,记者询问香街的游客,大多数认为香街的车辆并不影响行人的观光和漫步。
香街的一端是凯旋门所在的戴高乐星形广场,这是一个拥有12条放射形道路的交通环岛,被称为世界上交通最混乱的环岛,但实际上熟知法国交规的人并不觉得混乱。进入环岛后,车辆遵守的唯一原则就是“让右”,右边的车辆拥有优先权,这是在法国没有红绿灯的路口普遍遵守的原则。当然“让右”原则前面还有一个“行人任何时候都有优先权”的原则。
由于交通顺畅,记者在香街停留了大约两个小时,没有看到任何交通警察,而在上下班高峰或者是香街车辆特别多的节日,交警才会出现,那时红绿灯只能让位给交通警察的指挥了。
二、泰国“黄灯”停靠交规更靠自觉
在泰国,开车闯黄灯属违规行为,但由于首都曼谷等城市堵车问题严重,对闯黄灯的处罚在执行时比较宽松,解决闯黄灯问题多半靠司机的自觉。
根据泰国交通法规第22条关于交通信号灯的规定,黄灯是警示司机准备在停止线前停车的信号灯。如黄灯亮起时,车辆已越过停止线,那么就可以继续通过,否则就是违规。
在负责审核和发放驾照的交通部陆地交通厅,每天都有许多人排队等待接受身体测试,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便是对交通信号灯反应能力的考核。模拟交通信号灯不停变换颜色,受试者必须在绿灯变黄灯时在规定时间内踩下模拟刹车板,否则便会被认定为身体状况不合格。
在碧武里府执勤的交警素帕猜上校告诉记者,泰国最新交通法规把闯黄灯与闯红灯均视为违规,可分别处以最高300泰铢(约合61元人民币)和500泰铢(约合102元人民币)罚款。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对于闯黄灯处罚措施的执行是视具体情况而定的。泰国人均汽车拥有量较高,首都曼谷因车辆多,素有“亚洲首堵”之称。除私家车外,曼谷的摩托车数量也非常大,加上道路狭窄、车行道少,早晚高峰时段很多路口出现“堵死”状况。据了解,曼谷目前共有1000多个十字路口,其中300多个主要路口设置有摄像头。但交警通常在高峰时段对闯黄灯行为执法较宽松,以增大路口车辆通过率。
记者在曼谷最拥堵道路之一沙吞路上观察发现,有不少司机是能够做到看黄灯亮而减速停车的。有着45年驾龄的华人陈向兴每天都要开车经过这条路,但几乎从来没有闯过黄灯。“这种做法很危险,不能拿别人的生命开玩笑,”他说。
泰国交规执行并不很严厉,监控设施的盲点也很多,但泰国人开车普遍还是比较守规矩,上车系安全带、变道打转向灯、临时停车开双闪灯等“基本功”非常扎实。此外,人们开车时也讲究礼仪,不少司机能够主动停车礼让行人和其他车辆,也几乎听不到有人在开车时鸣笛。这或许与泰国的开车风气,个人的自觉观念有关,而风气和自觉需要时间培养。
三、德国“闯黄灯”要视情况而定
2013年新年伊始,号称“史上最严格”交通法规有关“闯黄灯,扣六分”的规定引发了中国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讨论。德国是世界闻名的汽车之国,也以交通状况好著称。那么德国交通法规中有关“黄灯”是怎样规定的呢?
记者在柏林街头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
“黄灯应该停车,但在柏林他们却从没停下,”琳娜多少有些抱怨的口气。
“在黄灯时我会努力停车,但是有时也会停不住,”多伦笑着说。
“在黄灯时继续行驶是允许的,这时并不禁止通行,”托马斯回答得相当自信。
“绿灯亮时人们无论如何是可以继续行驶的,红灯亮时人们必须停车。黄灯亮时,人们如果可以减速停车就应该停车,如果已经来不及减速停车也可以通过,”克里斯托菲尔年龄不大,接受采访却显得相当老练。
的确,在德国交通法规教程中,对于黄灯亮时是踩刹车还是踩油门并没有统一的答案。因为它取决于机动车离路口的距离和当时的车速。教程中还举了个例子——当你以每小时40公里的速度行驶在距离路口还有40米时,黄灯亮了,那么你当然应该停下来。如果只剩10米呢?那还是通过吧。
德国交规明确规定,黄灯的作用在于警示那些没有注意到交通灯的驾驶者。如果司机注意到绿色信号灯亮了很长时间时,就应当考虑到绿灯可能随时变成黄灯。这时司机应当有刹车的准备并留意后面机动车的速度和距离。同时交规教程中也提到,司机应当了解其所驾驶机动车的刹车距离,知道何时停、何时走。当然,司机也不能“只顾眼前,不管身后”。一脚踩死刹车而导致后车追尾是不可取的。
尽管没有“黄灯禁止通行”的硬性规定,德国交通法规对于司机的“软性要求”却是相当多。而这些要求,大多强调了对“人”的保护。
比如德国交通法规中的“信任原则”,即每一个道路交通参与者都必须考虑到他人的需求。孩子、老人以及残障人士则更是需要多加关照。德国交规还规定,机动车与自行车、摩托车的距离至少保持在1.5米以上,机动车一定不能危及自行车;司机必须牢记:在确认斑马线上没有行人后再通过;斑马线上禁止超车。
德国的交规教程中并没有写明处罚性规定。现实中,机动车与自行车“擦肩而过”或者在人群熙攘的斑马线上前行通常也不会被扣六分或罚款。但德国人一定会满脸错愕地看着你,也许会有某个“好事者”拦下车提醒你:“老兄,酒醒了再上路吧!”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228/70480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