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陨星之惑

2013年02月28日 16:07

 

新华社记者 欧飒

陨星2月15日掉落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致上千人受伤,大量建筑物受损。陨星造访地球并不奇怪,但像这种对人类生活造成直接破坏的情况相当罕见。这一事件引发疑问:这种天灾的发生概率如何?人类能否预知?能否防止破坏?

繁星满天

造访俄罗斯的陨星直径17米,以每秒18公里速度撞入地球大气层,在车里雅宾斯克州上空15至25公里处爆炸,产生强烈冲击波。

由于地球表面大约71%被海洋覆盖,陆地部分又有大片地方无人居住,所以即便每天进入地球大气层的流星达数千颗,未在与大气层摩擦过程中灰飞烟灭而坠落地面、成为陨星的流星却少之又少,与人群“亲密接触”的就更少。许多流星因白天进入大气层而观测不到,即使在夜晚进入大气层也极少引起注意。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近地天体计划办公室天文学家保罗·乔达斯的话说,造成如此大破坏的陨星事件“百年一遇”。

曾4次执行航天任务的美国宇航员马克·凯利对“璀璨星空”一词的感受比普通人深刻得多。他17日做客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新闻访谈节目“与媒体见面”时说,“宇宙是个拥挤的地方”。

“一直有物体进入大气层。在空间站工作,看流星进入大气层是个有趣的事。你看到它们在你下方。它们就在你附近掠过,让人略感不安,”凯利对主持人戴维·格雷戈里说。

北京时间2月16日凌晨,直径约为50米的小行星2012DA14按天文学家预计的那样近距离掠过地球。它是有记录以来如此接近地球的小行星中个头最大的一个,但不会对地球造成任何影响。

NASA近地天体项目经理林赛·约翰逊说,像2012DA14这种在地球附近飞行的小型天体众多,不下50万,因为小而难以追踪。

“追星”不易

NASA说,俄罗斯陨星的轨道与小行星2012DA14不同,这是两个完全无关的天体。初步分析表明,陨星从北到南运动,2012DA14的轨道方向则是从南到北。

为何天文学家能预知小行星2012DA14的动向,却未能察觉俄罗斯陨星这个不速之客?

算出小行星2012DA14的运动轨迹不代表所有近地天体都在掌握之中。在直径超过1公里的近地天体中,5%至10%是未知数。比它们小的近地天体更是有许多不为人知。

“人们以为时至今日我们什么都知道,其实我们还差得远。”英国肯特大学天文学家斯蒂芬·劳里说。

在已知的近地天体中,有些被发现没多久就在地球附近现身。

以发现年份命名近地天体的做法已经实行相当长时间。刚与地球“擦身而过”的小行星2012DA14去年2月23日被西班牙一家天文台首次观测到。

小行星2012BX34去年1月27日近距离掠过地球,离发现它的时间仅2天。2008年10月27日,前一天刚被发现的小行星2008TC3掉入大气层,大部分熔融,残骸落入苏丹境内。

劳里说,低于某一尺寸的近地天体对地球威胁不大,需要警惕的是“直径100米左右或几百米的天体。”

 

探星不懈

掌握小行星动向虽不易,但人类仍坚持对它们的探索,力保地球不受伤害。

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近地天体计划办公室用地面和太空望远镜观察那些靠近地球的天体,估算它们的质量和运行轨道,判断它们是否会危害地球。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的小行星观测中心汇总世界各地观测到的小行星信息。

美国夏威夷大学在美国航天中心资助下建立“小行星冲击地球最后警报系统”,目标是尽早发现可能坠落地球,造成重大破坏的小行星,发出警报。这个系统建在夏威夷群岛上,由8台望远镜组成。该项目主任约翰·汤里说,这个系统的观测精确度相当于能从旧金山看到纽约市点燃的一根火柴。

系统预计于2015年底完全运行,届时可提前1星期对观测区域内出现的可能撞击地球的直径约50米天体发出警报,提前3星期对直径约150米的危险天体发出警报。

汤里说:“(预警)时间足够疏散人群,采取措施保护建筑物和其他基础设施,对撞击海洋可能引发的海啸发布预警。”

驱星设想

尽管其他天体撞击地球、酿成灾难的概率极低,一些科学家仍未雨绸缪地设想一旦发生这种情况该如何应对。除了提高观测技术、尽早发出预警,科学家们还致力于研究如何在来不及发出预警的情况下“赶走”天外来客。

在好莱坞科幻电影场景中,驾驶航天飞机的主人公向危险天体发射原子弹,炸毁天体,救地球于千钧一发之际。科学家认为这一“壮举”不可行,因为它会造成大量放射性碎片落到地球。

英国斯特拉思克莱德大学工程师马西米利亚诺·瓦西尔和克里斯蒂·马多克设想把一组带太阳能激光发射器的小航天器发射到需要拦截的天体周围,发射激光以气化目标。

瓦西尔说:“我们可以用一个由行动灵活、装有高效激光发射器的小航天器组成的编队,来降低地球与中小型天体撞击可能带来的威胁。这比单用一个大航天器更可行。我们的系统可以扩展。如果要对付一颗较大的小行星,就可以在编队里添加一个或多个航天器。”

2005年9月27日,欧洲空间局宣布,为了保护地球免受小行星撞击, 将开展一个“堂吉诃德”计划,尝试改变近地小行星轨道。

按照这个计划,研究人员将选一颗小行星为试验目标,研制和发射两个航天器飞向这颗小行星。一个航天器将撞向小行星,击毁其部分体积以改变它原来运行轨道,另一个航天器将成为环绕小行星飞行的人造卫星,与地面和太空望远镜一同观测撞击情况。(完)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228/70481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