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前沿观察

外交部:与周边国家共筑“亚洲梦”

2013年03月01日 10:28

 

2月28日下午,外交部亚洲司司长罗照辉做客新华网访谈直播间,就中国周边的钓鱼岛南海问题、朝鲜射星核试、缅北冲突和阿富汗问题表达了看法。罗司长指出,中国稳,则亚洲稳;中国强,则亚洲强,中国越来越成为引领地区形势的“压舱石”和风向标,美国应该尊重和承认中国在亚洲地区的利益。

与周边国家共筑“亚洲梦”

去年的亚洲地区局势显得“乱”又“热”,形式比较严峻。一是有关国家围绕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集中升温;二是朝鲜半岛局势围绕朝鲜射星、核试风波迭起;三是军事安全因素上升,美国加大军事投入,加紧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给地区形势增添复杂因素。

罗司长认为,当前亚洲形势的主流和各国的政策取向仍然是谋稳定,求发展。放眼全球,欧债危机持续发酵,西亚北非乱局犹存,惟有亚洲经济保持较快发展,去年经济总量和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超过30%;去年也是本地区“大选年”,多国政权平稳过渡;大国关系总体保持合作和发展势头。罗照辉特别强调了中国因素,他说,中国稳,则亚洲稳;中国强,则亚洲强。中国越来越成为引领地区形势的“压舱石”和风向标。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所以对于亚洲地区的形势我们总体是乐观的

回顾2012年的外交工作,罗司长介绍,面对菲律宾挑起黄岩岛纷争、越南通过《海洋法》、日本“购买钓鱼岛”三大事件,外交部采取有力反制措施,打了三场漂亮战役,坚决维护了国家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罗司长说,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行睦邻友好政策,不仅为自身的经济社会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周边环境,而且有力带动了亚洲的共同发展与繁荣。亚洲国家都重视发展对华关系,抢搭中国发展顺风车,分享中国发展红利。我们正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愿同周边国家共筑和平稳定、共同繁荣的“亚洲梦”。

对于2013年外交部的任务,罗司长说,中国要走向世界,首先要经营好周边。中国要建设好和谐世界,首先要建设好和谐周边。在涉及我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问题上,今年形势依然严峻,在领土主权问题上我们守土有责,寸土不让。我们不惹事,但我们也不怕事。同时,我们也愿同有关国家共同努力管控矛盾,妥处分歧,不放弃和平解决。罗司长还特别强调一点,在世界所有大国中,我国是唯一没有实现统一的国家。

美国应该尊重中国在亚洲的利益

罗照辉司长认为,用“秀才遇见兵”形容中美在亚洲扮演的角色不太合适。在不同场景中,秀才和兵的角色是会相互转换的。中国该当秀才时不会当兵,但该当兵时决不会当秀才。美国加大对亚洲投入,有自身的利益考量。亚洲地区成为世界上发展活力和潜力最大的地区,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和影响不断上升,亚太是中美利益交织最密集、互动最频繁的地区。太平洋能否“太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美能否和平相处、合作共赢。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要从亚太做起,成败也取决于亚太。我们欢迎美国在地区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那么中国在本地区的利益也应该得到尊重和承认。

对于朝鲜射星、核试引起了美日韩的激烈反应,罗照辉认为,冷战残余和有关各方严重缺乏互信是半岛问题的主要症结。解决半岛问题,必须要标本兼治,六方会谈机制还不可取代。

关于美国从阿富汗撤军,罗照辉表示,中国一直积极参与阿富汗的经济重建和政治重建,还首倡了中阿巴三方对话。不久前,中国、俄罗斯、印度三方涉阿对话也成功举办。阿政府在涉及中国的重大敏感问题上一直支持中国,包括打击东伊运。在当前美西方撤军的新形势下,中国将继续和阿富汗以及有关国家保持密切协调,为维护阿及地区的稳定而努力。

 

日本企图永久霸占钓鱼岛的图谋不可能得逞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日方在钓鱼岛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消极举动,包括“购岛”、侵入钓鱼岛领海和领空、干扰中方海监船正常巡航执法等。最近日方还搞"申遗",炒作所谓“火控雷达”事件,跑到美国“告洋状”,抹黑中国,推动国际化等等。

罗照辉司长说,钓鱼岛问题是在近代以来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中国政府一直并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我们有这个决心,也有能力和信心。也就是我前面说的,守土有责,寸土不让。中国维护钓鱼岛主权的斗争已经取得重要进展,日本企图永久霸占钓鱼岛的图谋不可能得逞。我们希望通过对话磋商解决问题,双方也就此保持着沟通。日方必须正视历史和现实,同中方相向而行,通过对话磋商找到妥善解决和管控问题的办法。

当前中日关系的症结在钓鱼岛问题,日本新政府上台后发出了改善关系的一些积极信号,也发出了不利于改善关系的一些消极信号。我们既要听其言,观其行。对日方在钓鱼岛、历史、军事安全等方面的消极动向保持高度警觉,进行坚决斗争。同时我们敦促日方同中方相向而行,以实际行动改善两国关系。现在"球"在日方一侧。

中日是永远都不能搬家的邻居。去年受日本非法“购岛”干扰,但两国贸易额仍然高达3294亿美元,日对华投资近7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人员往来548万人次。所以两国联系紧密,利益深度交融,应该说没有理由不合作,不友好。但是就像西方讲的,探戈需要两个人跳,要合作、要友好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

东盟抱团现象不可能出现

南海问题是多年遗留下来的问题。中方一贯主张应由直接当事国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议,在争议解决之前,各方应努力维护南海的稳定。中方谋求对话、搁置争议、推进合作。罗照辉司长说“我有信心,东盟抱团现象不可能出现”。去年确实有个别东盟国家采取了侵犯中国主权和海洋权益的行动,导致南海问题升温。针对菲律宾挑起黄岩岛纷争、越南把西沙、南沙纳入他们的版图等挑衅行为,中国采取了必要的应对措施,坚定捍卫了我国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中国和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已经10年了,双方关系发展得很快,分歧也不少。目前中国东盟合作的方向没有问题,只是合作的重点有所变化。今后中国将同东盟进一步深化政治互信,着力推进自贸区、互联互通、海上、科技、社会人文等领域务实合作,合力应对金融危机影响。当然,在推进务实合作的同时,也要妥善处理与东盟一些国家之间存在的南沙争议,不能让双边争议绑架中国-东盟整体关系,影响中国-东盟关系大局

中印不是竞争对手

罗司长对中印关系的前景持比较乐观态度。中国和印度都是发展中大国和重要的新兴经济体。两国人口加起来超过25亿,占全球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强。中印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印双边贸易额在过去10年里增长20多倍,让中印20多亿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是两国肩负的共同历史任务,也是两国对世界的最大贡献。我们相信,中印不是竞争对手,而是互利合作的伙伴。世界有足够空间供两国共同发展,世界也需要两国的共同发展。

中印边界问题是历史遗留的复杂问题,双方为早日解决边界问题作出了长期努力。过去10年,两国签署了解决边界问题的政治指导原则协定,并就解决框架达成了一些初步共识。中国将继续致力于通过友好协商解决中印边界问题。

中巴是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

罗照辉司长说,中国和巴基斯坦是名副其实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今年是巴基斯坦大选年,我在巴基斯坦出任大使期间,巴基斯坦朋友经常告诉我一句话,如果巴基斯坦在全国各派在一个问题上有共识的话,就是在对华友好关系上,所以我坚信无论中巴政局有如何变化,中巴发展友好合作的大方向都不会改变。

对于中国公司已正式接手巴基斯坦瓜达尔港运营,罗司长认为这是一个纯粹的经济项目,有利于实现中巴互利双赢,事实上中国的企业在巴基斯坦承包了很多工程和项目,如喀喇昆仑公路,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标志性项目,瓜达尔港也是标志性项目。外界对瓜达尔港项目不用作出充满想象力的解读。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301/70485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