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大视野 政治

铁道部一分为三:改革不是一减了之

2013年03月11日 13:08

 

此次政府机构改革是两会中备受瞩目的议题。那么,为什么要进行大部制改革?大部制改革的核心是什么?改革的目标如何顺应民众的需求?改革方案主要起草者,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王峰为您详解《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主要起草者、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王峰接受中央台记者采访,详细介绍了本次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相关内容。

解读铁道部改革方案:职能剥离 划一为三

王峰说,这次改革中,铁道部撤销了,实际上是一分为三:一部分企业职能剥离出来,成立总公司;一部分属于综合性管理职能,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有关的部分职能,比如规划、政策,制定一些法规等,这部分职能剥离出来,划给交通运输部;一部分安全生产监管的职能,专门成立国家铁路局,这个机构是副部级机构,由交通运输部管理。

王峰介绍,通过这次改革,就形成了新的交通运输管理的新格局,由交通运输部统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加快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铁路局,集中精力考虑安全监管,行使政府的安全监管责任,使企业能够真正地落实它的主体责任,也要想办法怎样建立一种机制,让企业的安全主体责任落到实处。大量的铁路运营、铁路建设、铁路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包括铁路的统一指挥调度,都由新组建的铁路总公司承担,这个是国家的独资公司。

王峰说,此次改革铁道部,主要基于三点考虑。

第一,是为了更好地促进铁路这个领域的健康、持续、安全地发展。

现在在政企不分的这种情况下面,现代企业制度建不起来,因为它毕竟还是政府,它不是完全的企业。再一个,铁路资金问题长期得不到较好的解决,融资比较困难。这里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靠政府,在大发展时期,政府当然要给予支持,因为这关系到每一个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但是这是不可持续的,最终还得靠企业自己赚钱,自己发展。现在政企分开,把企业部分做成独立的企业法人,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资金筹措的渠道就可以多元化,社会哪些方面有钱,愿意修铁路,也可以加入进来。资金筹措的渠道打开,融资,国家当然在一定时期还有很大的给予支持。

第二点,有利于从体制上或者机制上保障我们的铁路运输的安全。

在政企不分的情况下,监管和被监管者是一个人,以至于出了事故,老百姓都不知道是政府的事还是企业的事。作为政府,这个责任究竟怎么去追究?政府的监管就很难到位,企业的主体责任,安全方面的投入就可能不到位。现在分开了,一部分承担主体责任,一部分承担监管作用,出了问题,就要分析原因,是谁的责任,必须要追责。政府监管不到位,政府负责。

第三,有利于加快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海运是很大的一种运输方式,大量的物资从万吨轮卸下来之后,首先到码头上,再用公路的方式分集装箱拉到很远的地方去,装到火车上往全国目的地分运。根据不同的运输方式,发挥最大的优势,实行合理布局,该空运的空运,该靠火车运输的靠火车,该高速的靠高速,大交通的体制下才能通盘考虑这个问题。铁老大不进来,说建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不科学的。它的意义在于,提高综合运输效率、效能,发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组合优势,来提高效益,也降低成本最终归到一条,降低物流成本。

 

卫生部与国家计生委合并可优化资强化源职能

在本次机构调整中,卫生部与国家计生委这两个正部级单位合并整合。中央编办副主任王峰表示,合并后,两个机构中相似的职能将被“兼并重组”,而两个机构中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的职能同时被加强。

王峰:合并这两个机构,主要是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两个部门职能相近、甚至交叉。比如计划生育服务站和医院在生育方面的很多职能就有重叠。合起来,资源就可以得到优化了,总量相对不足的情况下,还把它分开。整合起来以后,就可以统一配置资源,进了接生服务站也可以看病,进了卫生院也可以接生。一方面资源充分利用,另外也方便老百姓办事。

第二,对两个方面都是加强。首先,政策不变,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不变、计划生育一把手负总责的制度不变、一票否决制不变。这三个不变,从政策、制度上保障了计划生育工作不可能得到削弱。同时,要求新成立的部门,在内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包括职能配置上,确保计划生育的职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不仅如此,地方要做调整以后,对地方政府也会提出这样的要求。其次,现在可以利用的资源更宽了,更大了。因为卫生领域的资源它也可以利用了,卫生系统是比较庞大的。反过来,卫生院、卫生系统医疗服务也得到了加强,它可以把计划生育系统一部分资源加以利用。

重组海洋局整合海上执法力量

这次机构改革中,重组海洋局是一个重头戏,如何重组海洋局,新的海洋局将肩负哪些职责,这么做的好处又在哪里呢?中央编办副主任王峰解释说,为什么叫重新组建?是要把相关部门的海上执法力量整合起来。

王峰介绍,现在相关部门的海上执法力量,有农业部门的渔政这一部分,海关总署的缉私的这一部分,还有公安系统的海警这一部分,再加上海洋局的海监这个部分,这四支队伍,通过这次改革把它整合起来,再加上原来海洋局的那部分行政管理职能,重新组建了国家海洋局。我觉得最大好处叫做集中力量,过去太散了,会造成重复检查、重复执法,甚至一条船,几家都有可能到这条船上去行使它的监察权、检查权,叫执法权。会带来一个什么问题呢?在辽阔的海面上,发现了问题,但不是它的职责,看见的它管不着,有些是管得着的看不见。

王峰举例说,比如说从渔船这个角度来讲,它违规,比如有人走私,渔政这支队伍不好去对海关管缉私这块事,现在把它整合起来,在我们管辖的海域之内,只要出现违规违法的这些行为,这支队伍就可以及时地进行发现和查处,这个问题就解决了。这个资源利用率不就提高了?国家重复建设不就少了?

 

机构数量多少不能简单看数字 不能一味搞减法

有人认为我们国家的政府部门太多,应该向西方学习,将国务院组成机构控制在20个以内。中央编办副主任王峰认为,我们国家的机构总量还是多,还需要再精简,但是目前来看,现有的组织机构数量更为合适。

王峰:我也经常听到大家有这样的一种议论,感到我们国家的机构设置总量还是多了,应该进一步地进行精简。对这个建议我是赞成的,但是还有一种观点,就希望能不能快一点,换句话说,你的改革的力度是不是还可以再大一点,把机构合并的再多一点,撤销的再多一点。对于这个观点,我觉得需要分析。

王峰表示,机构改革不是一个把机构减了就叫改革,不能都搞减法,该加强的还得要加强。从机构的数量来讲,首先一条,要和本国的国情结合起来考虑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去比较机构数量的多多少少。

王峰:即便说数量,能说我们中国的中央政府的机构数量是最多的?我看完全得不出这个结论。我只能说,我们政府的组成部门,数量上可能要比西方多一点。我们现在经过该改革,达到25个,这个数是多还是少了?总量上我认为还是多,还应该再减,但现在要看情况,现阶段要不要下这么大的决心把一些机构都给它压到像西方国家的那种数量?这是绝对做不到的,也是不应该的。第二,在西方国家的内阁当中,有些机构它们是合在一起的,我们不行,还是分开的,人家讲为什么不把它合起来呢?除了刚才我讲的是和担负任务的需要结合在一起考虑,同时还有什么?改革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有一些还需要逐步地积累共识,大家并不认可你这个,因为现在的体制就很顺,合起来反而不一定好,像这样的情况,咱们就继续稳一稳,改革要把阶段性的目标和长远方向结合在一起,不要毕其功于一役。

发改委的作用要肯定 但要进一步转变职能

在这次改革中,除了有机构增减,更重要的是政府部门职能的转变。打个形象的比喻,不仅要拆庙,建庙,更要让庙里的神仙换换脑筋,否则很多事情还是办不好。在职能转变上,减少和下放投资审批权就是重头戏。在谈到这个问题时,中央编办副主任王峰重点谈到了发改委:

王峰:有些机构很具有我们国家的特色,在西方国家看来没必要,但在我们这里少不了,而且作用发挥得很好,比如发展改革委,这个机构我个人感觉,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宏观调控部门,尽管大家现在对发展改革委微辞较多,说发改委管的太多了,权力太大了,太集中了,我觉得大家这一点讲得是有道理的,也正是基于这个问题。

在上一轮改革当中,五年前了,那个时候就开始强调发改委要大力转变职能,主要是投资,它是最主要的投资主管部门,大家诟病的主要是这一块。应该说发改委也是不断地在推进着自身的改革。现在看来,力度还不够,和一些部门,包括和地方政府,还有一些老百姓看来,和他们希望达到的标准还有距离,因此,这次改革,发改委转变职能的任务依然繁重,而且比上一轮改革对发改委职能转变方面的要求提得更高。这次职能转变的若干项里边,第一条就是减少和下放投资审批,如果落实这条,那发改委就对现在的行政审批事项得好好理一理,按照规定要求,哪些该下放,哪些该取消。但你说这个机构,这个机构确实,众矢之的似的,成为矛盾的焦点,我说心里话,发改委也很不容易,任务很重,人员都很辛苦,加班加点,发改委是在国家机关当中是最多的职能之一吧。两句话,第一,发改委职能转变任务很繁重,比一般部门还要重,目前大家反映的问题是存在的,权力过度集中,审批事项过多等等这些,问题是存在的,正是基于这一点,发改委就要进一步转变职能,而且转变职能力度还要再大一点。第二点,发改委发挥的作用大家要给予充分肯定。

民政部将发挥更多管理职能 让社会组织依法规范运行

社会组织登记办法的变化也是转变政府职能的一个方面。此前新闻报道中,很多慈善组织想要成立,却因为没有挂靠单位而举步维艰。中央编办副主任王峰透露,这次改革中,民政部将发挥更多管理职能。

王峰:现在我们的社团组织,包括协会、学会等等各种各样的社团组织,他们采取的是在民政部登记之前一定要找到主管部门,所谓的挂靠部门。有了这个之后,才能够到民政部门去进行登记,取得一个社团法律的资格,才可以到社会上去开展活动,为特定的群体提供服务。在这种体制下,目前带来一个什么问题?由于相当一部分的协会、商会,这种群团组织,找不到主管部门或者叫挂靠部门,找不到,到民政部没法登记,这实际上是双重管理,既有主管部门也有民政部门,民政部门是登记管理,那边是日常管理,主管部门日常管理,使得相当一批找不到主管部门,结果在这边登记不了,导致的结果两个,一个,就变成无证无照,或者单位是个黑户一般,这样的不少,他在那儿开展活动。另一些,我就算了吧,不去成立了,因为我找不到挂靠部门。

那么这次改革我们采取什么办法呢?在一些当前急需要解决的领域,这些商会,比如说,一个是商会,再一个,属于带有慈善性的组织,城乡社会服务类的,有几类这样的直接关系到老百姓和企业的服务,关系他们利益的社团组织,我现在取消前面的挂靠,让这些到民政部门来直接登记,这我刚才强调的问题不就解决了吗?你登记了以后,实际上把你的门槛降低了,民政部门反过来要加强管理,你进来容易了,但是你在运行过程当中,我要依法进行管理,要使得这些社会组织能够规范地去运行,依法、规范地去运行。现在我们的社团组织有这么几个问题,其中两个比较明显,就是大家经常讲的,一个,行政化倾向很明显,它是按照政府部门这套运作方式,甚至按照这种理念去开展活动,有一些财政拨款,相当一部分资金是通过政府来拨付给他的。当然,我再说,应该拨吗?应该拨,它要为政府提供服务,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证明自己完全是应该拨的,但是现在我看未必都是这样。第二个,要充分发挥它的作用。这次在职能转变当中,其中有一条就是要把适合社会组织管理的事项,从政府部门当中剥离出来,交给他们,这最大的好处就是激发了社会的活力,政府就可以相对来讲轻松一点。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311/70585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