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 文稿 经济
朱晓青:结合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谈金融改革
2013年03月12日 20:39
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盘棋活,满盘棋活,金融正效应是经济发展的火车头,金融负效应会导致经济的衰退,因此各国都十分重视金融问题。今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金融调控首要目标也就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英文缩写为CPI)确定为3.5%左右,这个指标比去年的2.6%提高了近一个百分点,这说明今年我国通胀的压力较大。
在改革开放初期,老百姓对通胀是非常敏感的,火柴由每盒1分钱涨到2分钱,老太太竟会排一宿队,买一麻袋火柴扛回家,有人说这叫“叫醒耳朵听涨价,拼命抢购和挤兑”。1988年,我国实行价格改革时,当时老百姓没有承受力,一个月内从银行提款200多亿元。结果导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到18.8%,并引发了巨大金融风险,迫使我国不得不采取保值贴补,以抑制通胀和防止挤兑。现在老百姓的价格承受力提高了,通胀水平也大幅度降低了。2002-2012年的十一年中,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有2年是负增长也就是通缩,有3年低于2%。一般理论认为,如果通胀率或者CPI低于2%,那就证明价格比较稳定;有6年是在2%-6%之间,没有出现两位数的的通货膨胀,也就是说只有轻度和中度的通货膨胀。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轻度和中度的通胀对改善民生的影响还是较大的,所以我国历来高度重视解决通货膨胀的问题。今年解决通货膨胀的压力很大,今年2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3.2%,所以调控压力比较大,但是我们仍然要坚守,要控制好物价。
物价为什么会上涨?本质上讲是由于货币供给过多必然导致通胀。我国货币供给总量的统计即(M2),属于银行业存款总额的统计范畴。它包括了居民手持现金量(M0),居民储蓄存款量和企业存款量等,M2是一个广义货币。2009-2010年我国M2年增长率分别为27.7%和19.7%,结果引发了2010-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上涨3.3%和5.4%的情况。货币供给增加多了以后,大概有一年的滞后期,会导致物价上涨。2011年我国M2增长率降下来了,只有13.6%,去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随之下降。今年温总理在报告中提出M2增长率要控制在13%左右,比去年13.8%要降低一点,目的就是要抑制货币供给总量,控制通货膨胀,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但从总体上说,我国货币供给总量的绝对数还是很大的,去年我国M2为97.4万亿元,如果今年增长13%,那么今年我国M2总量将会达到110万亿元,将是我国GDP总量的2倍,这个比例在国际上也是非常高的。也就是说,从M2与GDP的比率来看,我国的货币供给远超实际生产供给。所以很多人都认为,我们有货币供给过多的问题。我国货币供给之所以能够供给这么大,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是我们国家整体的金融业,包括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等。在整体金融业里面,我们是以银行业间接融资为主,银行业独大,其他业包括证券业、保险业等相规模都比较小,商业银行资产远超证券机构和保险机构的资产,有人认为我们现在的金融业是银行的“恐龙时代“,而且银行业盈利水平很高。2011年我国银行业盈利1万多亿元,世界一千家大银行里面,盈利水平最高的就是我们国家的银行,前三甲是: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仅次于美国的摩根大通,位于第五位。我们国家商业银行在盈利水平在世界上也是非常高的。这是很重要的原因。
再一个是外汇储备多,导致人民币占款量大。2012年我国外汇储备量为3.3万亿美元,占世界外汇储备总量的三分之一,相应的由于占用外汇,政府就要用人民币对冲,相应投放的人民币高达20多万亿元,由此形成输入性通胀压力。针对这两大问题,也就是银行独大和外汇储备过多的问题,我国必须通过深化金融改革来解决。
就银行独大的问题而言,温总理在政府报告中突出强调了两点:一是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二是促进金融业对其他产业的支持,拓展融资渠道和降低融资成本。这两条是相互联系、融为一体的,要从整体上来看。
具体来讲,系统性风险是指在短期内整体金融业的主要金融机构都陷入亏损倒闭的境地。这种风险就像“5.12”汶川大地震一样,不可预测、不可控制,一旦爆发,就意味着巨大破坏力,将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和经济衰退。2008年9月15日美国以证券业为主的第4大投资银行-雷曼公司倒闭,紧接着美国第1到第3大投资银行-摩根、高盛和美林也陷入破产的境地,美国最大的商业银行花旗集团、最大的房贷机构房地美和房利美、最大的储蓄机构美国储蓄银行、最大的保险机构AIG公司也陷入倒闭的风险,从而导致系统性风险的显现及美国次贷危机的总爆发。我国现在银行业独大,如果商业银行也在短期内出现亏损倒闭的风险,那么我国也有可能显现系统性风险及金融危机。所以我国必须采取深化改革的措施,包括支持金融业创新,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把证券业、保险业、风险投资与评估业做大做强;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改革,形成利率和汇率的自由浮动机制,提升银行业内部的竞争活力和服务竞争力。也就是说让银行之间增加彼此之间的竞争,因为利率一旦市场化,贷款利率将会降低,银行就将彼此之间要有一定的竞争力。只有在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完善诚信基础上,强化综合监管、原则监管、表外业务监管和资产保全,才能有效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这些原则性的改革措施,实际表明我国现代银行业主要靠信贷规模盈利在单位资产水平上并不高,只有2%,但是规模很大。2011年我国银行业资产达到110多万亿。因为规模大,所以它不足2%的盈利,使得盈利绝对额也很高。反之,比如说我们开一个饭馆盈利水平在30%,但是饭馆做不大,盈利绝对额也不会很高。但是银行业做得大,所以它的盈利规模可以很大。同时商业规模为了做大规模,它往往“累大户”,他要对大企业增加贷款。商业银行给大会带看也有他的客观原因,就是大户有担保资产和健全的财务报表,它的盈利预期比较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评估比较容易评估出来,活力性也比较高,所以商业银行就愿意“累大户”,但是商业银行也存在商业风险,如果搞不好贷款变成“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商业银行将会面临巨大的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我们国家中小型、微型企业和农户,在创业期和成长期需要资金支持,但缺乏担保资产和完备的财务报表,盈利状况又很难难料,如果让商业银行贷款,商业银行必然感到困难,他就要进行较长的审贷,进行单独设计避险产品,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否则,银行资产就不容易保全。
举个例子,有一个文化人他有一个作品,他想把这个作品变成动漫产品,他想找一个动漫团队制作,把他的这个作品变成动漫产品拿到电视台播出。他要请动漫制作团队他需要300万元,他自己没有钱,怎么办?他就找银行贷款,银行说我贷给你300万,你必须要有担保品。文化人说我没有担保品,我只有一套住房,但是一套住房不能做担保品。银行就给他想办法,能不能把你著作权做担保,著作权做评估,担保只值30万,根本达不到担保的要求。怎么办?银行就给他想办法,找一个担保公司,让担保公司给他做担保。担保公司做担保要收2%的担保费用,担保费用怎么出,结果作者说担保费用高,我也解决不了,这个时候解决担保费问题,担保费解决完了以后,还要解决银行利息问题以后,300万贷给你以后,不仅是本金,还要吃利息,如果按照最低8%利息收,还要交8%的利息,但是作者也交不起来利息,这个时候就要有人解决出钱解决利息和担保费用的问题,这个时候找到政府出资解决担保费用和利息问题,这种情况银行就增加了贷款的难度。而且获利也不一定很高。所以这种情况下导致商业银行不愿意给中小企业、农户贷款,因为风险比较大,管理难度比较大。这样就形成了中小企业和农户贷款难的问题。要根本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要根本解决商业银行累大户的问题,就必须着眼于拓展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分流贷款规模,让更多的资金流入证券市场、保险市场、信托市场、风险投资市场和担保市场等。我们现在证券市场的规模还是不大的,比如说我们现在主要的股市,主要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北京有一个300股市,主要是中关村高科技股权融资的股市,这个股市规模不大,去年只有200家企业挂牌,当然它挂牌企业是可以不盈利的企业也可以在这儿挂牌。我们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市的企业不允许不盈利,因为你初创企业可能不盈利,也可能生,也可能死。你怎么支撑初创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发展,你需要有有效的证券融资渠道。
我们是不是可以由风险投资的渠道,风险投资可以对中小型企业在创业期里面可以注入资金,并不需要贷款利率的汇报,可以以股权融资的形式或者私募股权的形式进入,等企业长大以后再退出,像这样的方式需要我们大力发展风险投资产业,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样我们还要发展小型的贷款公司、担保公司来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所以,这些发展都需要怎么样呢?都需要拓展融资渠道,需要我们证券业的扩张,需要保险业的扩张,需要信托业的扩张,需要风险 投资和评估机构的扩张。而我们现在证券公司也好,风险投资公司也好,保险公司也好,规模都不是很大,所以要做大做强,要有效的发展非信贷市场,我们就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要求,要加快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通过这样的市场,我们就可以解决金融业独大的问题。既有效的降低了金融风险,也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当然要做好这项工作还有许多具体的改革措施要跟上。这是针对解决我们货币供给过多这样的问题的方面。
我们货币供给过多,第二个方面的原因,就是外汇储备过多造成的。温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调节好市场流动性。这个作为现实措施来讲,我们要解决外汇储备过多问题,这里面需要了解我们国家为什么外汇出储备过多,我们国家外汇储备过多总体上是这么一个情况,假如一个企业向美国出口了一个茶杯,结果换回一个美元,这个企业拿到一美元绿票子以后没有在美国花掉,而是带回国内,带回国内形成对商业银行存款,就存在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拿到一美元绿票子以后,商业银行按道理来说应该直接投到美国去,要向美国企业贷款。而现在贷款利率很低,五年期,十年期利率只有3%左右,收益不高,而且贷款风险比较大,我们国家商业银行也对国外的具体的商业情况运作模式,也不是很了解,我们商业银行对外贷款能力很弱,所以没办法,商业银行就把一美元绿票子交给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拿到一美元的绿票子,就是“货到地头死”,中央进行就发行人民币,假定一个美元等于6.3个人民币,去年人民币和美元的汇价是6.28,假定是6.3,这样的话,中央银行收到一个美元立即投放6.3个人民币,现在中央银行收到美元是3.3万亿,那他相应的投放的人民币就非常多,高达20多万亿,这样的话,一方面造成国内的流动性过剩,另一方面中央银行拿到绿票子以后,它只能够应用到美国去,买美国的政府债权或者买美国的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债权,而它的收益是比较低的。
当我们国家储备应用到美国金融机构以后,美国金融机构也有可能在美国收益很大,又可能把这部分资金以以外资的形式引入到国内,这样使得我们国内外汇储备越来越多,外汇储备越来越多也面临着巨大对外的风险,以美国为首国家拼命要求人民币升值,拼命升值意味着我们国家储备资产受损。从2005年我们实行汇率改革以来,到去年我们人民币对外升值超过了30%,这样可以算一下对外储备资产,实际上也面临着受损的风险。要想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当然对内,我们可以采取运用中央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票据等一切政策工具,调节国内过剩问题。我们曾经想了一些办法,解决外汇储备资产受损的问题,曾经成立了中投公司,但是中投公司对外投资能力不是很强。我们得想更有效办法,在国际交往中减少使用绿票子,反而多使用红票子,就是多使用人民币,2008年以来大力推行人民币结算国际化。到2012年我们国家国境算人民币结算业务已达2.9万亿美元。甚至在浅海建立了人民币离岸交易的试点,使我们国家在国际贸易中使用的绿票子大量减少。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我们国家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远未完成,需要通过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可完全兑换。这就是说目前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目前人民币资本项目实现部分可兑换的项目17项,基本可兑换8项,完全可兑换5项,大致占全部40个交易项目的75%,所以我们现在还没有完全实现人民币可完全自由兑换。没有实现可自由兑换实际上影响了我们国家的人民币的国际化的进程,很多居民实际上出国或者进行对外投资也很不方便。比如说个人现在按照规定,你可以凭身份证,一年换五万美元或者等额的外汇,如果过多的就不批准,使用外汇不方便。只有当人民币完全可自由兑换,只有当国内资本市场也能够开放的话,我们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会大幅度提高。2001年加入WTO的时候,国内资本市场没有开放,外汇买国债,买企业债,买金融债,买A股股票我们是受到限制的,怎么样通过深化改革,逐步使我们的国内的资本市场有效的对外开放,这样才能够有效我们国家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使我们国家的外汇储备过多的问题,以及相关的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我们现在人民币储备资产已经在一些国家里面作为储备了,包括俄罗斯等等,从长远看,真正把人民币做成国际化货币,我们还长的路要走。
最后一个问题,大家也都知道,我们货币供给过多,除了银行业独大,储备资产过多等原因,还在于我们居民储蓄存款比较大。2012年我们国家居民个人存款有40多万亿,占货币供给总量或者说占存款总量,各种存款总量94万亿的比例占到44%。我们现在居民储蓄率比较高,解决居民储蓄率这个问题,应该来讲是一个长期目标,这个长期目标解决的思路当然跟金融改革有关,更主要是跟我们收入分配改革有关系。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居民之所以储蓄不敢花钱。他主要受制于这么几个因素,一是百姓现在缺少一些保障性的收入。没有安全感,也就是说现在的住房、医疗、养老、教育这四座大山,或者四方面的保障现在缺乏信心,所以他需要存钱,买四个方面的保险。二是还在于百姓的预期收入不是很高。今天把钱花了,明天没有很好的收入或者明天的工作没有着落,没有良好的预期收入,他就不能够有效的花钱。要想使居民的储蓄存款能够有效的降低的话,我们就必须有效的完善保障制,解除老百姓的后顾之忧。我们要按照党的“十八大”要求,千方百计增加居民的收入,让居民的收入能够和劳动生产率,能够和GDP同步增长,使居民有良好的收入预期,这样老百姓就会降低他的储蓄,从而使我们货币供给有效的降低。
从总体上来看,我们国家现在的经济飞快增长的同时通货膨胀压力还是比较大。如果经济增长一旦下滑并且通货膨胀继续高涨,那么就有可能出现滞胀。要防止滞胀,我们一方面需要推进经济健康、稳步、高质量、高效益增长,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关注物价问题、解决物价问题。要有效地调控货币供应量,解决好银行业独大的问题,保持资本市场、风险投资市场、担保市场、保险市场、证券市场的稳定。除此之外我们一方面要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另一方面要推进收入分配的改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逐步的、有效的、根本的解决我们国家通货膨胀问题。
责任编辑:杨婧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312/70604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