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春风化雨促和谐—市公安局四级接访十年回眸
2013年03月13日 21:56
2013年3月11日,第122次天津市公安局局长接待日。早晨8点,市公安局领导一班人便分赴全市7个接访点接待来访群众。与此同时,各公安分局局长、局有关职能部门的处长,各派出所所长及社区民警也在各自的接访点与来访群众面对面地交流沟通。已走过十年风雨的“四级接待群众来访日”制度因倡导者的远见、执行者的执著而声名远播,在津城家喻户晓。群众有个大事小情,如果没有解决好,许多人自然而然地都会想到去找局长说理去。
当日上午9点,在市公安局视频信访中心,记者看到,市政协副主席、市公安局局长武长顺正通过视频接访和现场接访两种形式同时接访。其中到现场的有10位群众,他们中3位是来送锦旗的,感谢公安机关雷厉风行地解决了他们所反映的问题,其余的7位也因反映的问题当场解决或得到满意的承诺而高兴离去。当天,全市7个接访点共来了46位群众,不及第一次接待日来访人数的零头。
开门接访 真心换真情
2003年3月11日,第一个天津市公安局局长接待日。
天还没亮,天津市人民体育馆门前已排起了长队。上午9点,接访活动开始时,来访群众已突破2000人。在场的人无不为市公安局领导捏了一把汗。开门接访不仅需要胸怀爱民之心和亲民之情,更需要胆略和勇气。这种胆略和勇气的基础正是十年交管局局长接待日活动积累的经验和智慧。
1993年初,时任市公安局副局长、交管局局长的武长顺面对上级转来的群众告状信,陷入深思:群众的心里话为什么要到上级部门去说呢?工人家庭出身的他非常理解普通人办事的不易,决心为群众做点什么。能不能开辟一个直接与群众对话的渠道,架起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在交管局党委成员形成共识后,“交管局长接待日”建立了,局长们每月10日集中接待群众来访。自1993年1月10日到2003年1月10日,共举办121次交管局长接待日,接待群众11900余人次,受理群众提出的各类问题4840余件,办结率达到99.6%以上,群众满意率达到96%以上。十年下来,武长顺最大的感受是,你和群众交心,诚心实意为来访群众解决问题,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公安信访工作是公安机关执法工作的反光镜,是公安队伍建设的试金石,是社会治安的晴雨表,抓住了信访工作,就抓住了执法工作和队伍建设的“牛鼻子”。
“牛鼻子”要接着抓。2003年初,担任市公安局局长后,武长顺又倡议并经局党委决定,建立了“市公安局局长接待群众来访日”。第一个市局局长接待日,来访群众反映了涉及治安、刑侦、经侦、交管、户政、消防、出入境等方面问题共计847件。鉴于人多,将原定的半天接待活动,延长至下午4点半,为此市公安局所有参与接待的领导都没有吃午饭。尽管当天局领导接访问题215件,但大部分群众没有得到接待,只能全部进行登记预约接访。
首次市局局长接待日以后,市公安局党委进行了认真总结,分析了接待中所反映的各类问题,发现光靠市局领导接待群众,工作量太大。本着一切为了群众、一切方便群众的原则,决定将局长接待日延伸为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即以局长接待日为龙头,建立市局局长、分局(处)长、科(所、队)长、社区民警四级接待群众来访日制度,市局局长每月,分局(处)长每半月,科(所、队)长每周,社区民警隔日接待群众制度。十年来,四级共接待群众来访11.5万余件次,查清办结10.8万件次,结案息访率94%。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心与心的距离;世界上最近的距离也是心与心的距离。四级接访,以真心换真情,搭起了一座座警民沟通的桥梁,实现了警民心连心。
建章立制 执法更规范
四级接待群众来访日是公安机关爱民、亲民、惠民的措施,也是公安机关执法能力和队伍素质的大考场。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在这个考场中交出的答卷,为市公安局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和队伍建设提供了依据。
2004年10月10日,第20次市局局长接待日上,一出租汽车司机来到现场,声泪俱下地向武长顺诉说了天津站地区存在的影响出租车正常运营的犯罪活动及背后的“保护伞”问题。武长顺当场责成主管副局长亲自督办。市公安局迅即成立专案组展开调查。经周密细致工作,获取了大量证据,证实出租汽车司机反映的问题属实。很快,以邢某为首的20名犯罪嫌疑人被抓捕归案,3个在天津站地区干扰出租车运营秩序、欺行霸市的犯罪团伙被打掉。同时,参与非法经营、为违法犯罪分子通风报信的民警崔某也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眼见局长接待日实实在在解决问题,在第22次局长接待日上,30余名在天津站地区合法经营的出租汽车司机将锦旗送到了接待现场。
对四级接访中暴露出的执法和队伍管理问题,市公安局党委不遮掩、不袒护,积极进行执法过错及信访责任追究,既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也使四级接访焕发出勃勃生机。局纪委和督察部,将典型违法违纪案例制作成内部警示教育片,在全局民警中播放,起到了警钟长鸣的作用;针对接访中暴露出的民警执法能力问题,法制部门选择从信访中获得的典型案例以案析理、讲法、说纪,在全体民警中开展执法专项教育,有的放矢地“补课”,提高了民警的执法能力。为了举一反三,避免重蹈覆辙,市局先后出台了《认定和追究执法过错责任的程序规定》、《涉案财物管理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公安派出所执法行为的通知》等几十种文件,编印了涉及各警种的80万字的《执法手册》。市公安局法制办公室主任邢复贵介绍说,正在完善中的全局智能化执法信息平台,将实现网上办案、网上建档、全程监督,将为公正执法搭起更为广阔的平台。
延伸服务 群众更满意 社会更和谐
2009年,在市公安局召开的一次公安局长与高校校长座谈会上,一位高校领导提出,学校门前因没有红绿灯,造成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影响师生安全出行。对此,市公安局领导立即责成公安交管部门马上实地调研,对交通设施进行完善。很快该校园周边的交通信号标志得到了合理配置,有效遏制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由此,市公安局党委深切感到,四级接待群众来访制度还不足以满足社会各界的需求,应搭建更广阔的为民服务平台,在接访的基础上延伸为群众办实事、促进经济发展的触角。经过不断探索,市公安局创建并逐步完善了四级走访群众、四级沟通汇报、四级监督制度,形成有天津公安特色的“四个四级”群众工作长效机制。“四个四级”群众工作机制的建立,使接访与下访、约访结合,服务群众的触角延伸到社区、学校、企业、家庭。仅2012年,全市公安机关就召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邀监督员和出租汽车司机、娱乐服务行业、国有企业、三资企业等各类工作报告会、座谈会、恳谈会、见面会、社区交流会万余次;走访居民群众近百万人次、企事业单位2万余家,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建议2.2万余条,化解矛盾纠纷、解决各类问题万余件,为群众办好事、实事1.5万余件。
责任编辑:葛秋云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313/70619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