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网络纵横

上海黄浦江水域现5900头死猪 严重环保问题职能部门不应冷静对待

2013年03月14日 22:07

 

宣讲家案例:

上海黄浦江水域现5900头死猪 严重环保问题职能部门不应冷静对待

最近,上海死猪事件在网络上沸沸扬扬,网民的关注度达到了极点。在百度上搜索上海死猪或者死猪,会有近万条不同媒体的信息。

下面我们转载几家权威媒体对这一事件的报道及两会期间民政部长李立国对这一事件的回应。

上海已打捞死猪5916头 浙江确有养殖户乱丢死猪

各地新闻新京报[微博] 2013-03-13 03:28

部分耳标显示死猪来自浙江嘉兴

来源:央视网

 

“黄浦江漂千头死猪”追踪

综合新华社电 上海市政府新闻办昨日晚发布黄浦江水域漂浮死猪事件最新进展情况。截至当日15时,全市已累计出动打捞船只233艘,共打捞死猪5916头。目前打捞量已开始下降。上海继续加强与浙江省和嘉兴市农业部门的联防联控,从源头上落实防范措施。

浙江省农业厅和嘉兴市同日发布消息称,嘉兴未发生生猪疫情,目前正在协助上海调查死猪来源,并组织力量对河道加紧进行清理。

浙江少数养殖户随意丢死猪

浙江省农业厅畜牧局昨日发布消息说,自接到上海市对口部门关于上海黄浦江松江段发现大量漂浮死猪(其中有14头死猪佩戴浙江嘉兴市耳标)的情况通报后,浙江省农业厅立即督促嘉兴市有关部门,迅速开展动物疫情排查。经嘉兴市疫情排查和省专家组现场调查,截至目前未发现重大动物疫情。

嘉兴市畜牧局副局长蒋皓说,生猪死亡的原因比较复杂,会因为饲养技术、环境条件、气候、疫病等各种原因造成,从目前来说,嘉兴没有发生大规模疫情,生猪死亡率还在正常范围内。

嘉兴市环保局副局长余鸿伟说,嘉兴市是生猪主产区,以中小规模养殖为主。尽管这些年采取一系列监管措施,但由于少数养殖户法制意识淡薄,存在随意丢弃死猪现象。目前嘉兴市已组织力量,对重点地区的死猪作深埋、化尸窖等无害化处理,全力调查涉嫌乱丢死猪的业主。

规模养殖减少乱抛死猪

蒋皓说,要减少乱抛死猪现象,一方面要加大惩罚力度,同时也要加强宣传,提高养猪户的素质。而更为重要的是,要减少养殖数量,进行规模养殖、生态养殖。

上海生猪未有大规模死亡

上海市政府昨日表示,从调查情况看,前一时期上海生猪没有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和大规模死亡的情况,也没有发现向黄浦江等水域丢弃死猪的现象,全市生猪生产总体处于稳定状态。

针对黄浦江及上游水域漂浮死猪继续出现的情况,上海市农委将继续做好死猪无害化处理的指导工作。

 

 水质仍符合饮用标准 

上海市政府说,目前,黄浦江上游原水水质总体稳定,与去年同期水质状况基本相似;现有的水质监测结果显示,松江、金山、闵行、奉贤等相关供水企业的出厂水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民政部回应“死猪因付不起火葬费才江葬”传闻

2013年全国两会新华网2013-03-13 11:39

民政部部长李立国

3月13日(星期三)上午10时,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副部长姜力、窦玉沛就“保障基本民生,发展社会服务”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时代周报记者]:谢谢。我是时代周报记者,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此次浙江省大规模死猪事情,据说是因为付不起火葬费,所以才把它们江葬了,请问是不是这样?谢谢。

[李立国]:对于这位记者刚才的提问,我按照关于殡葬管理服务的收费问题来理解和回答。由于窦玉沛副部长分管这方面的业务,我也请他接续我的回答进一步回答。殡葬收费问题和管理服务工作,首先我要说明,殡葬收费与服务相联系,是分为基本殡葬服务和选择性殡葬服务两个方面。基本殡葬服务,包括遗体接运、冷藏、火化和骨灰寄存,这个收费标准是政府定价,并且接受政府主管部门的价格监管。基本殡葬服务费用是合理的,是比较低的,并且民政部近年来既制定政策指导意见,又推进地方从本地实际出发,逐步建立惠民殡葬政策,对基本殡葬服务,在低收入人口中已经基本覆盖,有的地方还扩展到了户籍人口和常驻人口,享受基本服务殡葬政策。

因此,就基本殡葬服务而言,既是政府定价和指导价是合理的,是比较低的,又已经在政府免费的惠民殡葬政策的实施当中。另一方面,面向市场提供的选择性殡葬服务,包括购买不同价格的骨灰盒,租用告别厅,甚至还有的选用装棺二次土葬和豪华葬,选择性殡葬服务是应该靠个人的消费能力的,我们提倡的是文明节俭办丧事。所以在这里就我所理解记者的提问,我先说明一下。

[窦玉沛]:我感觉到立国部长已经把这个问题说得很清楚的,我补充说明两点。第一,有人把殡葬价格高归结为垄断经营,这需要说明的是,现在政府所垄断的部分就是运尸、冷藏、火化和骨灰寄存,其他的都是放开的。所以政府垄断的价格部分都是政府定价,我也可以告诉同志们,长期是处于亏损和政府补充状态的。殡葬如果说有垄断,有些带有一定的自然垄断的特征,也就是说,比如一个县里,每年死亡人口数量是相对稳定的,有一个殡仪馆就够了,不可能要建若干个殡仪馆来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存在自然垄断的属性。政府作为公共产品提供。

第二,殡葬的消费具有一定的心理消费的特征。我所说的心理消费,因为殡葬有从众心理、有攀比心理、有大操大办、显贵露富的心理,这样的心理就扭曲了殡葬管理的价格。比如骨灰盒,所有的殡仪馆必须有100元的骨灰盒,满足不同消费水平人的需要,但是真正的消费者进去之后就问哪个最贵,说这个3万,他在这时不去看看值不值3万,他认为只有花了3万了,他对死者的心情尽到了,就是这种心理消费扭曲了殡葬的价格,我们要提醒丧葬的用户要理性的消费、合理的消费。

嘉兴养猪村困境:死猪影响销路 猪农多扔猪下水

各地新闻东方网2013-03-13 07:11

在浙江嘉兴南湖区新丰镇的竹林村,养猪成了今年注定的一场亏本买卖。

在浙江嘉兴南湖区新丰镇的竹林村,养猪成了今年注定的一场亏本买卖。无论是死是活,猪的出路都异常艰难,这又因随波四处漂流的死猪引发了备受瞩目的质疑而更加复杂。在这里,“死猪一点用处也没有,反而有很多烦恼”。

 

村里有7个死猪处理场

新丰镇的永丰村和竹林村集中了大量养猪专业户。新丰镇镇长沈云明说,约有80%的农户从事养猪,这也是嘉兴规模最大的种猪养殖基地之一,它成型于上世纪80年代,并曾作为“供港猪”(供应香港)的重要养殖基地。养猪,是当地最大的收入来源,“占到了农民经济收入的50%左右。”沈云明说。

竹林村四处是猪舍,空气中的味道就能说明一切。村中养猪的体系很完整,沈云明说,从种猪到小猪培育,销售以及兽药和饲料供应。目前村里有43万平方米的猪舍,今年的饲养量达14万头。

“我们环境压力很大,养猪其实是个高污染行业,尤其是在猪粪的处理和排污上。”沈云明说。竹林村遭遇的不仅仅是猪粪,还有死猪。

除了猪舍、猪粪处理场,村里还有7个无公害处理场。那里是病死猪的葬身之地,面积一般在100平方米左右。处理场通过死猪的地下集中堆放,予以自然分解。然而,这一过程需要至少一年时间。

最近死猪“有点多”

新丰镇水网交错,水系汇入嘉兴塘和乍浦塘,又辗转成两个主要水系,其中一条流向上海松江水域。

竹林村里小路纵横交错,往往在农田或民房的背后,突然出现一座没有栏杆的小桥。河水和小溪并不干净,村落里的河道水体浑浊,但在3月11日和3月12日两天,记者并没有看到有漂浮的死猪。

“两个星期前,我亲眼看到有10多头死猪挤在村子的水塘里,无人过问。”外来务工的杨师傅说。对于最近猪的死亡数量,版本不一。猪农说,村子每天有100头,但村委会和新丰镇否认,称仅仅是“30头”左右。

有关死猪的去向,村子里几乎众口一词“去了处理场,会上门来收的”。但眼下,村子里的7个处理场中只剩下一个没有达到饱和状态。“其他全满了。”村委会陈书记说,每个处理场一年可以“消化”40吨左右。

村里一个处理场的管理员朱师傅称,每天运抵的死猪数量在60多头到100多头不等,尤以没带耳标的小猪居多。3月12日,朱师傅接收了50头死猪。“最近有点多。”朱师傅坦言。

诸多采访对象坚持认为,死猪并非因为“猪瘟”,也没有“疫情”。死猪和它的去向一直在村子里讳莫如深。

金明是村子里的经销商。他手头有着买猪的客户,他们通过金明联系到村子里的猪农。金明知道,眼下正愈演愈烈的死猪风波让猪农们承受了越来越大的压力。但他始终不理解,为何要将死猪扔进水里。

“这或许和非法经销商日益绝迹的非法收购活动有关。”金明猜测说。

 

承认“扔死猪入水”现象

去年下半年,嘉兴警方侦破了一起由12名非法收购、屠宰、销售“病死猪”的跨省案件,销售网络涵盖江浙沪三省市,涉案金额达100多万元。新丰镇方面表示,非法收购病死猪一度让管理者感到头疼,他们唯有加大打击力度。

一头猪养到大,至少需要5包饲料,不算人工和时间,成本至少在150元以上。但现在的收购价行情是每头200斤左右的猪只卖到600多元钱。 猪农洪伟说,现在卖猪基本都“亏本”,而以前,一些非法经销商收购“病死猪”,个别猪农还可以以此“卖点小钱”。

“村子的确发生过将猪扔进河里,任其漂流的情况。”无论是村委会还是新丰镇,都承认有发生“扔死猪入水”的事件,但无力实时监控。猪农洪伟说,死猪们如果想“入水”,必须要交通便利,比方说距离河道比较近,如果在家门口就更方便了。时机则要选择清晨或者黑夜,没人看到。

“要是谁家的猪舍里死了很多猪,谁还去收啊。”在金明看来,扔死猪入水不容易被发现,而且这种处罚方式相对成本要低。随着非法收购死猪行为的杜绝,猪农容易想到“一扔了之”,因为“死猪一点用处也没有,反而有很多烦恼”。

“如果要彻底根绝‘扔猪下水’,必须有偿鼓励‘回购死猪’。”金明认为,“比方说回购死猪奖励10元,我想村子里的老头老太们肯定喜欢做这个事情,没什么不好的。”他提出这样想法的根据是,既然养猪会污染环境,也必须奖励保护环境的积极措施。

今年猪类产品宏观销售环境并不给力,新丰镇正着手“缩减规模,提高质量”。对于村民的想法,镇长沈云明认为,可能会予以考虑。

沈云明计划在该镇建立一个无害化处理中心,从死猪身上提取原料,可以用作肥料,也能制作肥皂,新丰镇在经历了30多年的“养猪业”发展后,环境面临巨大压力,养猪的密度已经超出了土地的承载力。

在死猪事件爆发后,新丰镇方面计划减“猪舍规模”,并且设置“猪舍控制区”,即距离民舍和河道一定距离内,不得从事养猪业。

黄浦江死猪调查:养殖密度太高或致生猪死亡

各地新闻新闻晚报[微博] 王煜2013-03-12 13:25

晚报特派记者 王煜 上海松江、浙江嘉兴报道

昨天下午,本报记者在黄浦江松江段看到,死猪打捞工作仍在紧张进行。在这些死猪的主要来源地嘉兴地区,记者了解到,村民养猪数量太多密度太高致死猪太多。

目前急需制止乱扔死猪

昨天下午,记者在松江黄浦江上游南岸的塘口渡口附近看到两艘打捞船在岸边作业,工人正从堆积在岸边的水草和垃圾中搜寻死猪,发现之后,用长杆耙子将其拉入船上。许多死猪被岸边漂浮物掩盖,不仔细观察很难发现。距此水路约6公里,横潦泾江段的沪杭高铁桥墩下,记者登上另一艘打捞船,舱内已经堆积了二十多头死猪。船上的工人王师傅说,这是下午约三小时捞到的,他所属的水上保洁公司的7艘打捞船已经全部出动,加班加点打捞。他说,如果不及时打捞处理,恐对环境有危害,因此目前急需制止乱扔死猪。

 

耳标显示死猪来自嘉兴

在保洁公司的卸装码头,死猪正被转移到卡车上,运走进行焚化或深埋的无害化处理。两名穿着白色防疫服的农委综合执法大队工作人员在收集死猪的耳标。他们用剪刀把耳标取下,放入小桶中。记者看到,耳标是一个直径约为两个一元硬币大小的圆形塑料片,上面印着一横一纵两串数字和二维码。据悉,其中一串以“1”开头的数字的后六位就是生猪产地的行政编码,另一串数字就是详细编号。记者随机查看了一片耳标,其产地行政编码“330421”显示,这头生猪来自嘉兴嘉善县。还有其他的耳标是来自嘉兴下属的平湖市、南湖区。

此时,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两名工作人员也抵达码头,将再次对猪的尸体取样进行化验。

浙江省农业厅畜牧兽医局动物疫病防治处一位顾姓处长昨天接受媒体采访时也称 “浙江省畜牧局和嘉兴农业部门已经开展排查,猪瘟现象可排除。 ”该处长还称“死因多系冻死”。今天上午,记者就此采访了上海生猪行业协会专家,他表示,按照动物防疫法,不管是冻死还是病死,死猪都应该进行无害化处理,而不是抛入河中。

南湖区凤桥镇庄史村村主任金玉英说,这不像是某家养殖户集中大量乱扔死猪,因为“大规模养殖户通常素质比较好,死猪处理比较规范。 ”她推断,还是因为个别养殖户乱扔死猪的现象零散发生太多所致。她告诉记者,确实有一些村民会乱扔死猪,“偷偷地用摩托车拉到田间路边或是河道里,趁没人看见随手一扔。 ”她自己也看到和处理过多起村子里乱扔死猪的情况,然而很难找到违规者进行处罚。

“这真的是防不胜防,现在只能加强对村民的宣传教育,让他们的规范意识慢慢提高。 ”金玉英无奈地说。

当地政府提倡“减量提质”

记者随后来到嘉兴南湖区新丰镇竹林村,据悉,该村是该镇第一养猪大村,1400户村民几乎家家养猪,全村猪舍已达43万平方米。记者看到,村子里猪舍林立,到处是猪饲料门店,墙上随处可见和养猪相关的广告。一名村民告诉记者,如果养殖户家出现死猪,通常是先放到自家的垃圾桶中,然后有专人来把尸体运走集中规范处理,但也确实有少数人乱扔死猪。

在这位村民的指点下,记者来到位于村口对面公路旁的一处死猪无害化处理池,池旁立着的牌子显示,处理池面积达100平方米。记者看到,池子总共有9个一米见方的井口,都用井盖盖上,走近井口能闻到气味。正在处理池附近务农的一名年老的竹林村村民说,这个池子每天开两次放入死猪,最近村里死的猪特别多,池子都装不下了。

金玉英说,庄史村全村养猪约1万头,最近几个月,每天死的猪达五六十头,一个月下来就是一千多头。“本来村里有4个处理池,如果多得装不下了,只好挖坑深埋,可是村子里又很难找到挖坑的地方。 ”

金玉英告诉记者,这主要是因为村民养猪的密度太高、数量太多,许多养猪多的村子都面临死猪“无处可去”的窘境。“现在,政府一方面在南湖区等地规划建设大规模的焚化处理厂,一方面也在各村庄加大对规范处理死猪的宣传教育力度。”之所以养那么多猪,还是利益的驱动。金玉英说,庄史村总计有700多户村民养猪,只有100多户是专业成规模的,其余都是自己另有工作,上班的间隙“随意养养”,一般就十来头猪,觉得能在主业之外增加一笔收入。“不是专业养殖就不像成规模养殖那么用心,死亡率就高。虽然单户养殖数量少,但户数多了,死猪量就很大了。”

据了解,嘉兴是浙江省的养殖大市,生猪养殖量占到全省的1/4左右。金玉英告诉记者,现在当地政府在提倡养猪的“减量提质”,引导农民转型进行其他动物的养殖。当地村民徐凯林以前养过好几年猪,规模最大时养到200头。去年9月,他转行养长毛兔,不仅经济效益好,也没有以前的污水、粪便、臭气以及尸体对环境的污染。在他的带动下,现在村子里的另外4户养猪的村民也打算改养兔子。

律师说法

上海市律师协会环境研究会主任李晨表示,根据我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禁止向水体排放、倾倒工业废渣、城镇垃圾和其他废弃物。”本次事件中的死猪即属于该条规定的其他废弃物。虽然《水污染防治法》主要规制排放污水的行为,死猪并不属于污水,但第三十三条的规定为禁止任何企业和个人向水体倾倒死猪等固体废弃物的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

 

宣讲家独家点评:5日至今,上海已从黄浦江打捞死猪达5900多头,令人瞠目结舌。据报道,部分死猪来自浙江嘉兴。面对死猪事件,动检部门表示死猪样品中检出非人畜共患病——猪圆环病毒病;水务部门称水质正常;环保部门称死猪数量太大,难以处理;浙江农业厅称浙江无猪瘟,死猪系冻死。

政府各监管部门如此结果,令网民甚觉可笑,为什么没有统一的口径?为什么所有出来说话的部门都不对此事负责?

面对捞之不尽的死猪,数目达5900多头之巨,有人不禁感慨万千:春花秋月何时了,死猪到底有多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死猪向东流!

猪肉汤全免费,谁喝谁知道,这绝对是恶心倒受此福利的广大上海市民。

某些职能部门对整个事件的回应是有些问题:一会儿说死猪没有腐烂,不会影响水质;一会儿说死猪腐烂难以辨认来历,至少泡了一个月;一会儿又说是死猪是冻死的,属正常现象,每年都有;一会儿又说死猪太多远超当地处理能力,属特殊现象……

死猪都“跨省”了,都漂到了上海,甚至东渡入海,这死猪都数以万计了,面对如此大的影响,在如此信息爆炸的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有条件参与到信息的传播中来,政府部门及第一时间回应这些猪是从哪里来的?是怎么死的?猪尸体上有没有对人体有害的病毒?江水及自来水是不是已经污染了?

我在想啊,检疫部门取了五套样品,结果有一套检出猪圆环病,怎么就可以断然决然地说:这不是人畜共患病?水务部门对水样进行监测,监测也只是现有书籍上的病原微生物,无法监测未知的或者未列入监测范围的病原微生物,比如03年的SARS。所以,对于饮用水源的河道,面对5900多头死猪漂流,民众即使有再过分的担忧,也是情有可原的,何况这不仅仅是饮用水的问题,而且还涉及到食用猪肉安全的问题。作为政府的相关部门,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一则必须对猪大量死亡做出详尽的调查并对民众有所交待;二则必须迅速采取行动对死猪打捞并进行深埋!

政府应该积极倡导并呼吁,保护环境,为了生存环境,每个人都应挺身而出!

对于环保问题,悠悠大众吐槽已多,喊过骂过,都声嘶力竭,甚至跑到街上,都快歇斯底里了。但是,民众再强烈的反弹似乎唤不醒政府的社会良知。

对于严重环保事件,不分左、中、右派,不论老、中、青年,都应该集体抗议,这不是政治分歧的问题,这不是冷静对待的事情,这是让中华儿女断子绝孙啊!然而,我们一直沉默,所以环保问题一直没有改观,最近接连不断的环保事件,更令我们无言以对。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314/70629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