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 前沿观察
“人均收入10年翻番”怎样翻?
2013年03月14日 17:00
新目标事关百姓收入,关乎生活质量,在会内会外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不少百姓很想了解这一目标如何计算、如何实现等焦点问题。十八大报告已明确提出,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要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翻一番:按扣除价格因素计算
“按照规划惯例,这个‘翻一番’目标自然是扣除价格因素,这是货真价实的倍增计划。”规划专家、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说,“这个‘翻一番’,就是以2010年为价格基期,按不变价格来计算。”其实历来在经济统计方面,无论是经济总量指标,还是人均收入指标,都考虑了物价上涨因素。权威部门专家也证实,按照十八大提出的目标总要求,相关具体部门在操作执行上,要考虑物价因素。
报告中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是指所有人——即全体人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的总体概念,并不意味每个人都在目前水平上翻一番,可能低收入者增加的还要多,高收入者增加的要少,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难点和重点:在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提出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标,这是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后半程更加注重民生改善最鲜明的体现。浙江嘉兴市委书记李卫宁说,党中央更加重视改善民生,这是实现人均收入增长的最大优势,极大增强了广大群众的信心,但难点却存在于缩小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等方面。
胡鞍钢测算,只要今后人均收入年均增长7.2%左右就可以实现到2020年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标。“关键是要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增长,是货真价实的增长”。胡鞍钢认为,此次报告提出的“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的说法指向明确。“先富比较容易,但共同富裕比较难,要努力使改革开放的成果让所有人来共享”。
靠发展、靠制度:确保“翻一番”目标实现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中心研究员蔡志洲说,没有经济增长,改善生活就难以实现。“居民收入要改善,必须要转变发展方式,改变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更加注重投资与消费的协调。”
蔡志洲认为,应该加强建立工资正常增长的保障制度,特别是企业对农民工的工资机制;要从制度上保证劳动收益,缩小收入分配差异扩大化趋势,保证和提高劳动在收入分配关系中的蛋糕份额;税收制度要做调整,既然要提高居民收入,又不能过于影响企业经营,政府要采取措施,适当给企业和个人减税。
五大民生领域新图景
教育
当前推进教育公平的难点主要表现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受教育机会不均等,从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看,主要表现在择校、异地高考等方面。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都呼应着近年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点。
医疗
十八大报告提出,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王元林说,“我希望扩大农村合作医疗所能包含的病种范围,提高合作医疗的报销比例,更加便利、快速地报销医疗费用”。
住房
十八大报告提出“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的新要求,一些代表和专家认为这一要求切中要害。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认为,深化住房制度综合配套改革应走“以时间换空间”路线,具体包括以阻止恶性循环为目标,实施行政管制的制度;以弥补制度缺失为目标,率先突破核心制度的改革;以校正制度扭曲为目标,适时推出关键制度的改革。
收入分配
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迟福林说,改革要加快培育中等收入群体,我们目前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太低,2020年应把中等收入群体提升到40%左右。国家应将结构性减税作为收入分配改革中的大问题加以解决。
社会保障
十八大报告明确,2020年要建成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具体而言,首先是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同时改革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把‘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作为加强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提出来,充分突显了中央对做好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更公平”意味着什么?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更公平”三个字写进党代会报告,是以人为本理念的进一步深化,也是执政党将以更大力度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明确信号。
强调更公平
“‘更公平’的提出,说明党在解决收入分配问题上决心更坚定,方向更明确。”贵阳市委书记李军说,当前既要发展经济,把蛋糕做大,也要尽力把蛋糕分好,这事关国家发展和党的事业的成败。
“我国分配领域的问题表现为收入差距过大,其实质是分配不公。”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赵振华认为,具体表现为劳资关系中资强劳弱、农民工与城市文明相对隔离、对一些地方国有企业经营者缺乏有效市场评判标准和收入分配激励约束机制,“穷庙富方丈”现象依然存在。此外,垄断行业职工收入过高、政府侵害民众利益、灰色收入等也比较突出。
何谓更公平
“报告中出现20多次‘公平’,这表明党将以更大决心和努力,让公平理念更深入人心,让百姓分享更多发展成果。”山西省忻州市委书记董洪运说,这正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收入分配改革并不是要回到过去的“平均主义”、“大锅饭”,而是要打破不劳而获的“金饭碗”。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检察长卢希说,收入公平不是收入相等,不同人的能力、经验及所付出努力不相同,劳动报酬也不可能完全相同。
如何更公平
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林毅夫指出,加快收入分配改革,应以一次分配为主,二次分配为补充。二次分配中,可以通过对富人增税,来补贴低收入人群,实现公平和效率。
实现更公平,还应破除垄断。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名誉会长高尚全说:“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真正引发不满的,不是基于公平竞争形成的行业差距和收入差距,恰恰是通过垄断形成的收入分配不公。”
山西省财政厅厅长郑建国认为,更公平意味着市场在配置资源中更有效地发挥作用,这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来实现。缩小收入差距,还需大力调整财政、税收、社保三大宏观政策,充分发挥对收入再分配的重大调节作用。
责任编辑:郭浩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314/70634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