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新疆大发“羊”财正是时候
2013年03月14日 21:37
2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到昌吉回族自治州进行新春慰问。在玛纳斯新澳畜牧公司,张春贤半开玩笑地说:“新疆也可以发‘羊’财”,并表示,让百姓吃到优质低价肉是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
新疆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羊肉在新疆各民族的饮食结构中占有重要比例。如何让畜牧业成为带动农牧民致富的重要支点?如何遏制羊肉价格的不断上涨?如何实现从畜牧大区到畜牧强区的跨越?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调查。
养羊养好了真是能发财的
在达吾列提汗三间砖房的西边,木栅栏围起的羊圈里,20多只羊正在啃食玉米秸秆。放了40年羊的达吾列提汗,最多时养过200多只羊。
达吾列提汗从小跟着父亲在山上放羊。在他的印象中,“放羊的人都是穷人,没有办法的人才放羊。”
以前在山上放羊不用为草场发愁。牧民除了卖羊肉,还能卖羊毛、羊皮,一只羊能卖到两三百块钱,感觉收入就很高了。
渐渐的,草场一年不如一年,羊群要跑一整天才能吃饱。到了冬天,草料太贵,养一只羊平均每天的成本有2块钱。一只羊养一年,卖个五六百元就了不起了,而成本就有八九百元, “太累了,养羊根本挣不上钱。”达吾列提汗感叹着。
到了达吾列提汗结婚时,父亲几乎卖掉了一群羊才帮助他娶老婆建立了家庭。
成家后,达吾列提汗和妻子开始转变想法,他们不愿意再像父辈们一样在山上放羊。几年前,在定居兴牧、富民安居的大政策下,达吾列提汗和妻子下山回到玛纳斯县广东地乡广丰村成了村民。他养了几头牛,夏天帮别人代牧放羊领工资,妻子再打点零工,一年的收入也够两个孩子上学的。就是做梦,他也没想过再发“羊”财。
但是,这两年,达吾列提汗发现,养羊养好了真是能发财的。
就在广丰村东边,有一个占地7000平方米的养羊合作社。这里养的不是达吾列提汗羊圈里的普通羊,而是被当地人称为“黑头羊”一个外来品种,一只成年“黑头羊”市场价几千元,而一只成年种公羊市场价在上万元。
达吾列提汗开始有点不相信,一只羊怎么就快顶上一头牛的价格?事实上,这种价格高行情好的“黑头羊”名叫萨福克羊,是从澳大利亚引入的肉羊品种。饲养这种羊正成为玛纳斯县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玛纳斯县卡子滩乡头渠村的乡亲们都知道,“羊倌”侯孝华发了羊财! 2011年,放了二十多年羊的侯孝华及时调整羊群的品种。他将20只当地普通母羊与萨福克种公羊进行杂交,第二年就产下了30只萨福克杂交后代。这种羊生长速度快、不挑食、抗病,杂交一代羊羔一出生就在3—5公斤,比普通羊羔重,一般长到4至6个月就能达到40至60公斤,就可以屠宰了,经济效益非常好。就在春节前,侯孝华卖了15只肉羊,卖了近3万元。
“我今年计划发展肉羊150只,只要伺侯好这些‘羊财神’,别说在村里盖新房,就是到县城买楼房都敢想了!”侯孝华站在自家的羊圈眉开眼笑。
侯孝华只是玛纳斯县肉羊养殖户的一个代表。据了解,2012年,玛纳斯县以肉羊为主体的现代畜牧业产值达到21.3亿元,在大农业中的比重达到40.5%,为农牧民人均增收提供了1256元的支撑。
达吾列提汗时常转到养羊合作社看那些“黑头羊”。他捉摸着,要不要也养养试试?
养羊产业出现明显变化
在达吾列提汗思考要不要继续养羊时,乌鲁木齐市民杨德利正在犹豫是买一公斤羊肉还是买一条羊腿。
“羊后腿58元一公斤,吃顿抓饭就有几十元的成本了!”杨德利感叹着,最后决定只买一公斤羊肉。
据国家统计局乌鲁木齐调查队发布的数据,2013年1月份,乌鲁木齐市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11.2%,拉动CPI上涨0.97个百分点,其中羊肉价格上涨15.1%。
新疆是全国五大畜牧区之一,拥有7亿亩草场,而目前新疆本地消费的羊肉还需从内地调运补充。近年来,由于我区牛羊肉产量难以满足消费需求,每年都要从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等地调入100多万头(只)牛羊。
一方面是羊肉价格不断上涨,一方面是羊肉市场供不应求。新疆如何把握住这种市场商机,在发展养羊产业上做文章,真正做到发“羊”财?
新疆草原超载过牧现象是不争的事实,全疆草原超载率最高时达70%。虽然经过多年治理,全区草原生态恶化的趋势有所遏制,但仍有80%以上的草原存在着不同程度退化、沙化的问题。
养羊业产业化发展,意味着要摆脱靠天养畜的落后生产方式和以数量扩张为主的传统发展模式。
著名畜牧业专家、新疆农业大学校长雒秋江指出:未来新疆养羊产业的出路在于集约化生产、规模化养殖。
2012年2月8日,自治区出台《新疆新增1000万只出栏肉羊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规划(2012—2015)》,提出力求用3年时间,有效增加羊肉供给量,稳定羊肉价格。
1000万只肉羊综合生产能力的形成,主要路子正是依靠规模化、标准化养殖。
据自治区畜牧厅厅长哈尔肯·哈布德克里木介绍,为加快提升肉羊综合生产能力,2012年,自治区启动实施了新增肉羊行动示范工程,新增2.6亿元财政和项目资金,下达贴息贷款7亿元,扶持肉羊产业的发展。
2012年,全区新建肉羊规模养殖场420个,肉羊养殖园区6个,约有60万只肉羊进场入区规模养殖;同时,结合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实施,2012年牧区有近300万只肉羊转移到农区和牧业定居点,实现了舍饲或半舍饲。新疆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得到了提高。
新疆养羊产业正在出现明显的变化。
据自治区畜牧厅畜牧处处长聂新介绍, 2012年新疆实现了新增生产母羊存栏145万只,形成了年新增200多万只出栏肉羊的生产能力。在南疆一些主要农区,农户饲养的生产母羊数量较往年平均增加10%—15%,散养户的肉羊生产能力也有所提升。全年新疆羊肉价格和重点城市供给相对稳定,肉羊的调入量较前一年降低了约40%,价格也没有大幅偏离生产成本,没有出现异常波动,涨幅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政策扶持激发养羊热潮
玛纳斯牧民达吾列提汗时常去观摩的养羊合作社,是该县二级良繁场中的一个。
这个养羊合作社的正式名称为福之源农牧联营合作社,柴勇是这个合作社的负责人之一。
柴勇和同村的其他15户人家筹集资金500万元,贷款500万元,总投资1000万元成立了这个合作社。合作社7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圈舍养殖厂,现养有2800只母羊。而整个冬天管理这些羊的只有6个人。这6个人专职养羊,每月工资在2500元左右。柴勇和其他15户村民得以腾出时间,并没有耽误种地或打工。
柴勇他们之所以敢拿出大笔资金投入养羊业,这和玛纳斯县的政策密切相关。
玛纳斯县在全疆率先把肉羊产业作为实现畜牧业现代化的主玫方向,提出了打造百万只肉羊生产基地和全疆最大的肉用种羊繁育基地的目标,并成功获得了2013年中国羊业发展大会承办权。
为做大肉羊产业,玛纳斯县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用于扶持肉羊产业发展,对新建肉羊养殖小区给予10万元基础设施建设补助,对农牧民购买纯种萨福克公羊给予每只3000元补助,购买良繁母羊给予100元补助。
与此同时,非传统畜牧区的南疆也在行动。
生产母畜是畜牧业展的基础。为鼓励农牧户增加母羊存栏,特别是大量引进多胎母羊,有效增加母羊产出,阿克苏地区实施了“安居增畜”工程,对农户新增生产母畜给予补贴,其中库车县今年落实“安居增畜”计划2500户,按每户新增3只母羊补贴1000元,每户最多补贴100只补助3.3万元的标准给予财政补贴。
在农牧民参与养羊产业发展的热潮中,区内外企业参与投资养羊产业的主动性也在提升,大笔民间资本注入养羊产业。
据聂新介绍,在市场和效益驱动下,浙江日发集团与乌苏市、玛纳斯县、呼图壁县、和静县、巩留县等5个县(市)签订了合作协议,计划5年投入10亿元开展肉羊生产。呼图壁县禾润公司2013年一次性投资3600多万元,计划形成年出栏10万只肉羊规模。
目前,全疆新成立肉羊养殖专业合作社461家,新吸纳社员近万户。据统计,2013年全区投入肉羊产业发展的各类资金将达33亿元,其中农牧民自筹资金达到17亿元。
对柴勇来说,钱投了,市场行情好了,但养羊合作社仍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来年冬天草料的储备,需要今春饲草的种植;肉羊由放牧散养向标准化规模养殖,疫病防治压力加大;后期资金的投入等问题仍等待解决。
责任编辑:葛秋云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314/70637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