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2013年03月15日 16:54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治百病;生存在于学习,学习可医百愚。

学习的硬道理是想摆脱贫穷和平庸,早一天就少一天人生的困惑和迷茫;迟一天就少一分人生的潇洒和精彩。艺多不压身,艺高人胆大,多点学问多盏灯,多点学问多条路。“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学习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物之成于气,人之成于学。”动物靠本能繁衍生息,人类因学习不断进化。歌德认为:“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学习仿佛水、阳光、空气和粮食,为人类的生机盎然、欣欣向荣,源源不断地提供各种养料养分,“润物细无声”,滋养和培育着人类改造世界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

人与人的差别在于学习。学养不良和营养不良一样,会形成不同体质气质的形貌特征和体量能量差异,学养丰富的人“腹有诗书气自华”,不学无术的人“不读诗书形体陋”。人之差别如此,单位、地区和政党、国家、民族的差别更是如此。蔚然成风的尚学精神,是一个地方人才辈出、人杰地灵和一个政党、国家、民族兴衰成败的秘密。有人说,这个世界其实很简单,只有两件难事,一是把自己脑袋里的东西放进别人脑袋里去;二是把别人口袋里的钱放到自己口袋里来。其实解决这两件难事的钥匙也很简单,那就是学习。学习是立身立业之本,更是立党、立军、立国之本。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和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时代,“唯一能持久的竞争优势,就是胜过竞争对手的学习能力”。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指出:“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将是能够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学则殆。构成我们学习的最大障碍是已知的东西和事业有成的沾沾自喜、夜郎自大。毛主席教导我们,“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采取这种态度。”现代社会,社情、党情、国情、世情变化迅速深刻,要使自己与时俱进,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我们必须把学习当作事业,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创造性地学习,让学习带领我们越重山跨峻岭,不断看到“山外青山、楼外楼”,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如果浅尝辄止、小富即安,或者遇到一点挫折,就自暴自弃,其后果就会“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当今世界,谁放弃学习,就意味着选择落后,选择退出;谁拒绝学习,就意味着拒绝未来,走向灭亡。

 

“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纸上得来终觉浅”,成功还是要靠实践。阅读是学习,交流也是学习,“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校园课堂是学习,身手相传也是学习,一些传统的民间工艺、技艺等非物质文化主要靠师徒面授机宜得以传承。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已经开始颠覆“学习就是读书”和“读书就是在校学习”等传统意义上狭义的概念。学校教育是基础,但自学也可以读书,而且自学能力更重要;读书是学习之本,但书籍不是阅读的唯一载体,而且数字、网络的阅读更便捷、更海量。同样,阅读是学习的最好方式,但阅读不是学习的唯一方式,实践也是学习,而且,实践才能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创新创业的大熔炉,是成长成功成才的根本途径。据考证,全世界的开国元勋没有一个是科班出身,都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实践中磨砺的杰出人物。毛泽东、周恩来算什么学历?但他们读的书有几个博士、博士后可以比肩!即使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一些创新创业出类拔萃的代表也不是只会“死读书、读死书”的高学分、高学历的人。80后美国Facebook创始人兼CEO马克•扎克伯格、泡泡网总裁李想、杭州渡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金津,90后丁仕源,他们都不是什么高学历,却成为了当代创新创业成功的典范,成为了专家学者需要认真研究的翘楚。有网友生动地诠释这种现象:“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高人指路,高人指路不如自己探路。”书籍的使命是帮助人们认识生活,而不是代替思想对生活的认识。知识不等于力量,必须在实践的应用中才能转化为力量;学历不等于能力,是“骡子”是“马”,只有在实践中“遛遛”才知道。

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最需要的是学习。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实质上是一部学习史。历史证明,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强,则未来强;一个时代青年的学习能力强,则未来强;一个政党的学习能力强,则未来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学习能力强,则未来强。只要我们学习掌握“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我们就能在“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后获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洒脱,从而进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直至“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境界。学习就会让我们深入浅出、厚积薄发,将内容变成内涵、“胸围”变成胸襟、视线变成视野、信念变成力量、思路变成出路。时代越发展,学习能力越来越将成为创新创业创造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种子力量。因此,我们必须“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把学习当作终身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让自己的知识学识、观念理念随着时代的脉动,使自己在与时俱进中永葆“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青春活力,努力做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315/70647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