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在永续发展中实现富民强省

2013年03月16日 21:43

 

当前,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但发展不是盲目追求GDP,而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原则。“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十八大报告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的发展理念,始终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陕西代表讨论中持续发酵、明晰、强化。

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美丽家园

“可持续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要注重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结合,是要实现永续发展。”安康市委书记郭青代表说,可持续发展具体到陕南,就是要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陕南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西部地区由于投入大、成本高、见效慢等原因,发展循环经济亟待国家给予政策引导和扶持。

来自陕南商洛贫困山区丹凤县的大学生村官叶瑜代表十分赞同郭书记的观点。她说,目前商洛乃至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在于激励政策不够,产业链条延伸不够和研发投入不足。

郭青建议说,一要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激励政策,对循环生产、清洁生产类企业实行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同时提高对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低效率的资源产品和初级产品税收,并增加地方矿产“两权”价款收入和资源补偿比例。二要优化西部地区区域产业布局,促进资源就地循环利用。建议国家充分考虑西部地区资源禀赋和经济结构特点,将一些能够带动产业链条发展的重大工业项目布局在西部地区。三要加大西部地区科技投入力度,设立循环经济发展基金。四要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建议国家建立新的经济核算制度,形成以社会基本需要为依据、有助于促进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有效利用与保护的绿色GDP经济指标体系,将循环经济发展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

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

“科学发展观所追求的发展,不是片面的发展、不计代价的发展、竭泽而渔式的发展,而是又好又快发展。对于革命老区延安,我们就是要坚决按照这一原则来建设美丽延安。”延安市市长梁宏贤代表对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态度十分明确。

他说,当前,延安正处在调整结构、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可持续发展,既是中省对我们的工作要求,也是人民群众提升生活环境质量的现实需要。

梁宏贤表示,要在资源开发利用中,坚持把技术改造、创新驱动作为根本支撑,大力发展能源化工、精细化工、装备制造、农产品深加工、高载能产业和制药、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带动服务业突破发展,构建具有延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要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新期待。

同样来自延安市的代表——安塞县沿河湾镇侯沟门村的村支书杨丰岐说,我们可是沾了退耕还林的光了。以前我们是端个钵钵,吃个窝窝,现在是山上有水有苹果,绿草树木满坡坡,天天细米和白面,花钱还有新票票。我们希望退耕还林的好政策子子孙孙延续下去。

对于退耕还林和生态保护,梁宏贤说,今年延安市计划启动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进一步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并加大延河、洛河等河流治理力度,力争用3—5年时间把河流两岸建成一条亮丽的景观带、生态带和重要的城镇带、产业带。

 

积极实施主动转型 保持永续发展活力

“榆林是一个新兴的资源型城市,这些年保持了高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成绩喜人。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积极实施主动转型,既是我们贯彻十八大精神的要求,也是实现资源永续利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现实选择。”榆林市市长陆治原代表说。

陆治原介绍说,我们要深入推进资源开发集约化、产业结构多元化、发展路径生态化、民生水平优质化、人的素质文明化,实现由低层次资源开发到高端化资源产业转变、单一性资源产业到多元化产业结构转变、资源依赖性增长到创新型发展转变,变“独轮车”行进为多元发展和多极支撑。

“经济转到哪里去呢?”陆治原说得更为具体,我们要大力推动精细高端煤化工产业发展,大力发展铝镁合金等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培育煤机制造、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积极发展服务业,逐步构建起一二三产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产业体系。

“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是实现永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我们民营企业也一定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积极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来自榆林神木的陕西恒源煤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俊良代表对此有着高度的自觉性。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316/70661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