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 重要言论 重要评论
新总理答记者问传递哪些新信号
2013年03月17日 21:1615日上午,李克强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以李克强为首的国务院新领导班子,接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历史重任。17日李克强总理答中外记者问,新总理传递出的新信号与新动向值得关注。
突出重点、统筹协调、攻坚克难势推改革。这是关乎党和国家命运,是中华民族站在新起点跨越新征程的必然选择。新当选的李克强总理表示“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要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必须通过改革开放”,“改革是中国发展最大的红利”。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不改革就会深陷泥潭。当前的中国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和难题:社会矛盾愈来愈多,城乡差距依然较大,部分百姓生活困难,一些领域腐败易发等。改革已然进入深水区,深水区的改革必然会触及到一些特殊群体的利益,这些特殊利益可能会严重阻碍改革的推进。人民期待新一届国务院班子要敢于通过改革“啃硬骨头”,治愈这些长期积累的“顽疾”。
务实会风清新洗耳,良好政风深得好评。李总理在多个会议场合“打破沙锅式”的追问,早已在坊间传为美谈。他鼓励官员自由发言,拒绝“照本宣科”,他这种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务实会风和不干扰基层代表发言的豁达胸怀,让广大人民群众敬佩不已。基层百姓认为这种务实的会风,值得各级政府学习。当然,会风的改革,从本质上说还只是改革政风的第一步,但会风转变必将有力地倒逼政风转变。李总理的率先垂范也许只是会风转变的一小步,但对于政风转变的步伐必将从方方面面加快,最终形成波澜壮阔之势。
民生政府重民生、顺民意、得民心。从2007年10月李克强成为政治局常委会最年轻的成员,到2008年3月当选国务院常务副总理,再到今日成为国务院总理,他总是把民生挂在嘴上,放在心中。“万事民为先”成为他坚定践行的重要执政理念。多年间他曾以负责人身份先后推进和负责大部制改革、新医改、营改增、燃油税费改革,保障房建设及食品安全等重要事务。在医改方面,中国政府启动3年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用最短的时间编织了世界最大全民医保网,其中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亿人,8.32亿农民成为最大受益群体。在谈到GDP与居民收入的关系时,他强调:“如果我们的GDP无法让民众的收入增长,那么,GDP增速再高,也是自拉自唱”。总理关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决心让广大人民群众温心暖肺。他在全国突出的贫困地区调研时,一句“不把困难群众生活照顾好,我们心里不踏实”,彰显“亲民情怀”情真意切,情深意长。我们有理由相信以李克强总理为首的国务院新领导班子一定会更加关注民生,更加惠泽民生。
经济转型包容增长势不可挡。未来中国经济环境依然严峻复杂,李总理多次强调要保持经济持续增长,要防范通货膨胀,要控制一切潜在风险,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经济不转型绝难实现包容性增长。老百姓也期望我们的政府在接下来的十年成功转身,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而占得国际先机。
“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李总理表达出的务实为民决心,让民众满怀期待,李总理的认真态度和求真精神,让百姓凝神聚气。我相信,只要全党上下、全国上下,同心同德,真抓实干、攻坚克难,中华崛起、民族复兴,指日可待。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317/70673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