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宣讲家网评论 时政评论

迸发领导干部才华——透视“三不”规定传递出的信息

2013年03月22日 20:59

 

有了“三不”,对那些有真才实学、真知灼见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鼓舞,一个展示自我形象的良机。与此相照的是,那种肚里无货、心中无数的人,那种发言材料需要代笔、连思想也由别人代劳的懒人,就混不下去了。

日前,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了《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进一步加强学员管理的规定》,其中特别重申:学员必须自己动手撰写发言材料、学习体会、调研报告和论文等,不准请人代写,不准抄袭他人学习研究成果,不准秘书等工作人员“陪读”。这“三不”,切中了时弊,按住了眼下一些干部培训中的问题“七寸”,着实令人赞拍。

不知从何时起,在一些干部培训班上、在一些领导干部读书中,出现了一个司空见惯的不良现象:或由机关人员事先按照学习内容准备好发言稿,或有写作班子根据指令随时写材料传真,或让秘书和机关人员另住他处跟进代笔,亦即“陪读”。本来,组织大家集中搞学习培训,乃是一种工作能量充电,如此一来,在有的人那儿却成了一种休闲、一种搞庸俗关系的机会。于是,有的培训班就成了谈资:“养养神”、“认认人”、“串串门”。更风趣的,还演绎成了“休息休息”、“联系联系”(拉关系)、“米希米希”(请吃、吃请)。既影响了集中教育培训的名声,也败坏了学风。中组部明文规定“三不”,无疑是对这种现象的一当头棒喝,传递出了多方面的信息。

 

其一,领导干部必须学会拿笔杆。规定“三不”,主旨在迫使学员丢掉“拐棍”,学会自己动手。邓小平同志早在1950年就号召“领导同志要学会拿笔杆”。拿笔杆总要有点学问,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必须认真读书,开阔知识面。缺少思想武装和理论根基,知识面窄,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知半解,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甚至了了,对相关的政治、经济、哲学、历史、科技、文学等方面的学问茫然无知,胸无点墨、腹无诗书,让他写文章,等于赶着鸭子上架。即使勉强形成点自己的东西,也不像样子,自己都不好意思拿出来。

其二,领导干部必须养成自己思考。规定“三不”,要义在迫使学员讲自己的话,出自己的思想。有自己思想的发言材料从哪里来?从深入学习、深度思考中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某种意义上说,一篇好的文章、一个价值的思想,既是学精的体现,更是思透的结果。没有自我思考作中介,只能人云亦云,不会有真知灼见;只能老生常谈,讲不出新意,更难有深意。这就促使领导干部必须培养一种勤于思考的习惯和善于思考的功力。《邓小平文选》中的许多篇章,都是根据其即席讲话整理而成的。小平同志在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时,在提出改革开放的重要思想时,在分析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时,有理有据,有血有肉,深入浅出,纵横捭阖,很能教育人、说服人、打动人,体现出了独特的风 格和深邃的思考功力,为我们树立了学习榜样。

其三,领导干部必须多亲民知民。“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规定“三不”,目的在迫使学员平时多接地气、多掌握第一手资料。写发言稿同写诗一样,“工夫在诗外”,平时泡在“文山会海”、迎来送往里,很少投身到一线实践中去,或者作点调查研究,也是蜻蜓点水,不可能了解到真实情况,临时抱佛脚就难有真知灼见。只有日常多亲民知民,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才能有效地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出接地气、合民情的思路,出适合人民期待的措施和办法。

 

实际上,明确规定“三不”,对不少领导干部而言,也是一种才华的释放和迸发。有不少领导干部思维层次很高、文字表述能力很强,之所以也由人代笔或有秘书“陪读”,是因为受着“人在江湖”的困扰。试想,人家都带着秘书和工作人员一大帮“研讨”,你却一个人冷清清地闷在屋里“苦想”,似有“另类”、“吃不开”之嫌,没有个“苏世独立”的勇气端得不敢造次。这下好了,有了“三不”,对那些有真才实学、真知灼见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鼓舞,一个展示自我形象的良机。与此相照的是,那种肚里无货、心中无数、尸位素餐的庸人,那种发言材料需要代笔、连思想也由别人代劳的懒人,就混不下去了。

“三不”重在落实。落实“三不”,肯定会带来学风大转变、领导素质大提高,我们殷切期待着。

扩展阅读:

中组部规定重申干部学习培训不准秘书等陪读

邓小平是如何表述改革开放的

领导干部要减少应酬多读书

宣讲家评论自3月1日上线以来,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建议!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宣讲家评论团队邮箱:xj71pl@163.com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322/70749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