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 文稿 社会
王琪延:带薪休假感受中国福利制度
2013年03月22日 15:29
王琪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休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点击查看
(本稿未经报告人审核。作者观点不代表宣讲家网立场。未经宣讲家网站同意,请勿转载。)
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话题是带薪休假,感受中国福利制度,今天我讲五个问题,先讲一下带薪休假到底意味着什么,有什么意义。第二个问题是制度在国内、国外的变迁,第三个问题是带薪休假制度的社会基础,有什么东西支撑着它,它有什么障碍。第四个问题讲一下在我国落实带薪休假制度的建议,最后我想给大家描绘一下2030年到底我们的休假制度是什么样子的,讲这么五个问题。
一、带薪休假到底意味着什么,它的意义是什么?
(一)什么是带薪休假
带薪休假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上去区分,广义上来讲带薪休假,就是所有的有工资,能休息的一段时间,这样的假期我们通称为带薪休假,比如说周六周日,短时期的产假、年休假都包括。狭义上的带薪休假就是一年有收入的同时,又能在一段时间休息十天半个月的这种年假,特指年假。
(二)带薪休假的性质
带薪休假制度本身它是一种制度化的福利,从实际上来讲,首先它是有一段有收入可以休闲的休闲时间,自由时间。我们知道其实劳动和休闲是人生当中必不可少的两个组成部分,从时间纬度来讲,我们这一天除了工作,吃喝拉撒睡,还有家务,还有休闲,四大块。其实家务和吃喝拉撒睡是动不了的,人总要吃饭、睡觉。劳动时间和休闲时间是彼此缩和涨的,劳动时间减少之后,休闲时间会增加,相反休闲时间减少,劳动时间会增加,这是两个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如果从法律角度来讲,带薪休假是一种权利,是老百姓的休息权利。从经济上来讲,它是职工的福利,也是今天我们的话题,这也是员工一种间接的报酬,比如给你十天,你没有去旅游,也没有去玩,你到一个建筑工地上去搬砖头,一天一百块钱,你挣了一千块钱,你休息的时间相当于一千块钱,这就是间接报酬。从社会角度来讲,是一种社会生活,是一种生活方式。
(三)带薪休假的意义
我想主要是从几个角度,第一个就是从价值观的角度来讲,人奋斗的目标之一,就是得到一种在休闲时间做一下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也就是意味着人获得这段时间,然后得到一些包括自己素质的提升,也就是说人们得到所谓的全面的发展。在三千年前,有一个哲学家,叫亚里斯多德,他讲休闲是成为人的一种过程。换句话说,你不休闲你就不是全面的人。这是从价值观角度。如果从社会的角度来讲,实际上带薪休假它是保证一个社会经济照常运转的一种方式,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知道要集中休假,全社会都不工作了,然后社会工作,经济工作会停滞,但是如果带薪休假会互相弥补,我休息你工作,你工作我休息,这样也会对就业有一个好处。也就是说我休息的时候,有一部分人工作,可以进行这种替换。从员工本身的角度,他可以提高生活质量,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可以给一段时间,使得这个脑力、体力获得一种恢复,那么,同时利用这段时间可以去旅游,可以进行体育锻炼,可以去学习某一种东西来提高自身的素质,所以对生活质量提高非常好。
从生产的角度讲更有意义,因为可以提高劳动效率,人劳动之后,然后休息,再去劳动的时候就会提高劳动效率,同时闲暇的时候人们会有一些新的创意出现,新的创意使得劳动效率就会提高。从产业的角度来讲,比如说旅游产业,我们每个十一,五一的时候,出去玩的人是人满为患,到处都很拥挤,消费质量也很低,产业承载力是有限的,所以好多人拥在一块去,你想想产业不能健康发展,那会出现什么结果呢,服务质量就大打折扣,所以双方都不好。
对于我们通常讲的社会消费也有好处,时间分散了,所以消费质量也提高了。也就是说给了这么一段时间,可以自由地去选择,消费质量也就提高了。
从整个国家政治的角度,因为人们这种消费的实现会给大家带来满足感,那么对我们的政治稳定也有好处的。这是我讲的第一个问题。
二、带薪休假制度的变迁
(一)国外
1.1 缩短工时的奋斗史
第二个问题,我们先看一下国外,分小时、周和月度的概念,然后分别来梳理一下。其实最早国际上是在为缩短工时而奋斗,比如在十八世纪欧美普遍都是工作十二小时,这样的话,工人由于劳动量太大,都对这种长时间的劳动都存在一种厌恶感。所以在英国最早出现了工人运动,提出了工作10小时。到了十九世纪中叶大多数欧美国家已经实现了10小时工作制。1886年欧美运动的联合组织,我们通常叫它第一国际,通过了8小时工作制的要求,这样子的话,劳动时间大大的缩短,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二十万劳工举行大罢工,要求三八制,就是8小时休息,八小时工作,八小时睡眠。当时政府其实还不是特别愿意,然后对这些工人进行了镇压,有些工人领袖惨遭杀害的事情也都出现了。到1889年,通常我们叫第二国际,叫国际社会主义工人代表大会为纪念美国芝加哥工人大罢工,把5月1日定为国际劳动节,这就是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由来。
那么这个历史,如果不是在1840年前后的工业革命,你斗争也没有用,因为什么呢,劳动效率低的前提下,你生产不出剩余价值来的话,你怎么能休息呢,所以它背后应该是工业革命带来的成果。在这个前提下,工人斗争运用各种方式,导致了工时缩短。这是从劳动时间,小时这个角度,因为过去没有这个周休制度,每天都是工作,每天工作十二个小时,那么现在基本上就是渐渐的缩为八小时。
1.2 国外周休制度的变迁
到了1890年,瑞士率先实现了周休制度,这个来源于基督教的礼拜,实现了周休一天。到了1919年,这个时候就离工时缩短的斗争已经过了大半个世纪,国际劳动宪章规定什么呢,周休24小时,就是两天的概念,也就是周六、周日这两天。那么到1935年,国际劳动大会,这个时候要求世界各个国家工作时间缩短为40个小时,40个小时实际上就是五天,一天8小时嘛。近年来,法国的工作时间达到了35小时,挪威30小时,这样的话,劳动时间实际上就是大致上实现了周休两日,个别国家已经实行周休三日。
1.3 国外带薪休假制度的变迁
实际上最早实行带薪休假的国家是法国,法国是一个非常浪漫的国家,大家都喜欢玩,玩就要有时间。194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世界人权宣言》。这里面它谈到几句话,说任何人都有休息的权利,休闲的权利,尤其是享有合法工作时间和定期带薪休假的权利。很重要,定期休假的权利。这个实际上就把休闲权和劳动权一样作为人权,不可侵犯。这个宣言对全世界的推动是非常大的,这个时候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了,人们开始搞建设,开始找到自己应有的生活,要休闲。所以这个宣言它跟这个世界背景是密不可分的。1949年国际劳工组织又进一步提出了劳工每年至少有六天的带薪休假,这些都对带薪休假的推动,我想作用是非常大的。
1966年联合国又紧接着通过了一个规定,这个规定叫什么呢?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这个公约实际上又提到了带薪休假的问题,为什么呢?因为带薪休假的推动,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那也不是联合国规定了我就执行的,所以从联合国的角度不断的往前推进。那么到了1970年,联合国劳工组织通过了休闲宪章,它写到有这么几句话,休闲娱乐为补偿当代社会生活方式中许多要求创造了条件,更为重要的是它通过身体放松,竞技,欣赏艺术,科学、大自然,为丰富生活提供了可能性,休闲时间是一种自由时间。它把这个作为自由时间,在这个时间里人们自己掌握,作为社会成员的价值,这很重要。它把一种价值观念向全世界进行推广。
1.4 小结
那么我们看一下世界各国的带薪休假的天数,像法国、西班牙现在是30天,德国、意大利现在是35天到42天,为什么是35天到42天呢,因为他根据工龄的不同,最少是35天,最多是42天。那么到比利时是24天,英国是20天到27天。我们中国是5天到15天,中国的台湾地区是3到30天,中国的香港是7到14天,泰国是10到20天,澳大利亚是30天以上。那么我们总结一下,第一个从国外带薪休假的发展历史来看,工业革命的贡献度是非常大的,否则是不可能的。第二就是带薪休假已经成为国际制度,国际惯例,世界公认的一种福利制度,我这里要强调的是福利制度。
第三点带薪休假制度,有一个长期的过程,也就是说不是一提到带薪休假就马上落实的,整个的欧洲这个历史,它有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法国提出带薪休假到完全落实,实际上走过了七十年的历史,美国走过了四十年的历史,像日本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提出带薪休假,到了二十一世纪,才实现所谓的带薪休假。这是第三点。
第四点带薪休假是建立在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基础上的,当然也有劳工的抗争,劳资的协商,也包括社会的进步,民主法制的进步而带来的。所以说带薪休假的落实没有那么容易。
(二)国内
1.1 我国古代的节假日制度变迁
古代我们从汉朝说起,汉朝有一个叫五日休,也叫休沐,休沐实际上就是洗澡,五天让你洗一次澡,回家换换官服,这是在汉代。到唐代的时候是旬休,十天休息一次,一旬是十天,中秋节三天假,寒暑、清明放四天假。那么到了唐朝的时候,冬至很重视,放三天假,元宵节很重要,在中国的南方,很重视元宵节,过去元宵节放十天假,假定家里有事这叫急假,急假最长允许六十天。那么到清朝的时候,中国有一点开放了,把西方的一些东西渐渐的引入到我们国家,那个时候有了礼拜天这个概念,有些基督教徒要做礼拜,所以礼拜要休息。
1.2 建国后节假日制度
在清朝的时候我们知道每周休息一天,实际上到1995年为止,一直是休息一天,当然有的地方休息一天半,这个制度上有一些个规定。从1995年开始实行双休日,一周休息两天,周六周日可以休息了。是从1995年的5月1号开始,那么同时呢,我们建国后,五一、十一、春节、元旦、国庆节这都是休息的日期。
1.3 1999年黄金周制度
1999年打破了一些过去的做法,实际上就是开始搞黄金周制度,黄金周的时候各放三天,出现什么情况呢,叫前借后挪有了七天的长假,这个时候我们的休假已经达到了114天,这个制度本身有暂时性,实际上没有一个国家现在一到黄金周的时候,国务院出台一个通知,让你怎么样休假,人家都是固定下来哪天休,几年后的日历都排出来了,没有这样子的,我理解这些暂时的规定肯定不会过长,肯定作为一种历史的立法,就应该把这个固定下来。
今年的放假时间,国务院在年前已经定下来了元旦休三天,春节七天,反正都是调休,清明节调休三天,五一劳动节也是调休三天,端午节也是和中秋节一样,调休放三天,国庆节调休放七天。实际上这个是从07年规定的,08年开始实施的,这种是黄金周制度。
1.4 我国的带薪休假制度
实际上我们国家的带薪休假制度不是没有,1994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劳动法》,那时候就有一个表述,第四十五条讲国家实行带薪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就可以享受带薪休假。实际上没有规定休多少,休一个礼拜还是休十天?没有说。那么到07年,国务院又出台了一个条例,这个条例叫什么呢,职工带薪休假条例。第三条是讲职工累积工作不满一年到十年的新员工,规定年休假是五天,满十年,不满二十年的,也就是一帮年轻人的感觉,十年到二十年工龄了,这个时候休假是十天,给十天假,满二十年或者上二十年以上的十五天。刚才我说的列的那个表里面是5天到15天。从法理上讲,这两个文件已经对职工的带薪休假有了保障,但是实施上多数的企业应该讲执行是不力的,没有执行,我搞了一个调查,在北京这个情况好多了,应该说这个制度的落实能达到63%,已经相当不错了。中小城市和一些小城市,那些民营企业压根就没这概念,落实不力。最近国务院又出台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它对带薪休假也提出了要求。怎么说的呢,到2020年职工带薪休假制度基本得到落实,讲的是2020天是基本落实,不是全面落实,实际上所谓的基本落实,我的感觉可能还得不到基本落实,我估计得到2030年。所以这个它有一个过程,刚才我们看到国际上的那个过程也是很艰苦的。
那么这个《国民旅游休闲纲要》的出台,意义非常重大,为什么?因为它谈的国民带薪休假,实际上是倒逼出来的,是什么倒逼出来的,是旅游休闲产业的发展倒逼出来的,我们要发展产业,让老百姓去休闲,他得有时间,有时间就得休假啊。我不希望有过度集中的旅游,要分散开,这个纲要我觉得是一个好的文件,首先它体现了对国民的尊重,这种尊重是休闲权的尊重。休闲权利的尊重,第二个也是对大众来讲,是培养休闲意识,当然所谓的大众也包括企业主。你不休闲也是不对的,都要休闲,员工也要休闲。第三个对扩大内需,我们国民经济发展到这一步,要找到一个新的增长点,那就是休闲产业,一个新的增长点,从内需的角度,他又会拉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对于老百姓的生活质量以及社会稳定它都有意义。这是讲的第二个问题,也就是说国际,国内的这种带薪休假的这种变迁,看到的它的这种艰巨性。
三、带薪休假的社会基础以及障碍
(一)带薪休假的社会经济基础。
首先,是劳动效率的提高,我们通常叫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假定没有工业革命,欧美带薪休假也落实不了。从我国来讲,78年后,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基本上是在平均的10%左右,劳动效率的提高会带来两个后果,一个就是挣的钱多了,物质财富多了,除了满足吃之外可以休闲,可以去玩,可以去旅游,可以去买一些健身卡,到体育俱乐部去健身,也可以去看电影,等等等等,也可以去买股票,买投资品,买邮票,养猫养狗这都是休闲活动,可以从事这样的活动。这是一方面。
那么第二方面,劳动效率的提高会使得劳动时间大幅度减少,刚才讲了,它和休闲时间的关系,劳动时间一减少,休闲时间必然就会增加,实际上带来的效果要比前面那个更大。这个我们可以看一张表,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劳动时间比较,实际上我们国家跟发达国家比差很多,也就是说发达国家比我们的劳动时间短很多,从历史上看,劳动时间都是在减少。但是我们国家减少的比较少,偶尔的年份还在增加。我们再看看年休假的天数占全年时间的比重,我们国家大致上占三分之一左右,各个年份不一样。看一下法国,差不多到了一半,差不多占了一半,这就是我们讲劳动时间减少,休闲时间增加,这就是劳动效率带来的后果。
第二点,是休闲意识的崛起,以及休闲活动。休闲意识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一样。活动本身也是在不断增加,不断在变化。在农业社会,其实人们的价值观念就是勤俭节约。那么幸福的观念是什么,幸福观念有很多粮食,有很多物质的东西,这样就能保证生活,这是幸福的观念,有了这些东西我觉得很幸福。那么时间与金钱的关系呢,我概括为四个字,叫有闲无钱,那么自由时间做什么呢,休闲啊,睡觉啊,累了嘛,累了就休息,这是农业社会。到了工业化社会,这个时候人们的观念开始发生了变化。那么已经不仅仅是勤俭节约的观念,是要拥有和消费的观念,我不仅要有,我还要消费,这个时候幸福的观念是什么呢,除了物质拥有还要什么呢,享受服务,比如累了之后去按摩按摩脚,搞一个足底按摩,去看场电影,要享受这种服务。这是幸福的观念,那么时间和金钱的关系呢,我总结了也四个字,叫无闲有钱,这个时候钱有了一些,但也不是很多,但是没有时间,没有时间消费,这就是工业化社会的特点。这个时候自由时间做什么呢,自由时间除了休息之外可以有一点娱乐活动了,比如说看看电影,花钱去旅游等等。
到了第三个阶段,后工业化社会,这个时候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变化,这个时候是什么呢,叫存在和发展,物质都拥有了,人们要什么呢,我的存在感,我的发展,我能不能提高自己的价值?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他考虑到自身的发展,那么幸福的观念是什么呢,除了物质和享受服务,还有自己的闲暇时间,有自己喜欢想做的事,我要有时间,这很重要。这个时候,时间和金钱的观念,我也总结了四个字,有闲有钱,真正的富裕是有闲有钱才叫富裕,这个时候自由时间做什么呢,除了休息娱乐还有什么呢,要搞一些比如说创作,搞一些体验,在一些发达国家,我看他们普通的老百姓,其实他也不是文学家,他就是喜欢,然后写本小说,我想可能也就是他自己的历史,再提升这么一个概念,出版社给他印那么三百本然后送一送,挺好,出版社收一点钱,现在好多出版社做这种生意,你看,这就是创作,当然创作不仅仅是写小说了,比如说陶艺,有各种各样的创作,各种各样的体验,这个发展变化是非常之大的。这是第二点,就是休闲意识的崛起与休闲活动的变化和发展。
第三点,是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这样的变革,相应的这种休闲时间增加了,那我想它一定会对产业有所要求,需求有了,你供给怎么样呢,要是不怎么样的话就是没得玩啊。所以休闲产业获得了发展,有了需求,有供给,它才平衡。所以现在全世界休闲产业的发展都很快,那么中国,你看到各级政府在推动产业发展中下了大量的工夫,旅游休闲产业,运动休闲产业,度假产业等等,风起云涌,应该说发展很快。
第四点,就是我给它起了新的名字,叫产业民主化,实际上这个词是舶来品,国外的变化,过去做企业都是资本家自己投资,然后自己去管理,实际上这个矛盾是资本家和工人的这种对立关系,现在不是,现在像发达国家,都是资本家是资本家,经营者是经营者,资本家会经营一个经营者,实际上经营者也是一个打工仔,还是一个高级的打工仔,资本家根本不出现,这就是这种矛盾的对立,但是这个矛盾会减少,再有政府对于工人权益的保障越来越多,这样就渐渐的走向民主。
最后一点就是劳动者权益的保障,这也是有一个过程,从国际、国内都是一样的,(个体、罚款)你落实不了,我来一个规定,再来一个条例,再来一个纲要,以后是不是还会出点什么东西,我相信还会出的,因为现在的这些文件都没有细则,没有详细的法律条文,所以落实起来还是有一种在空中的感觉。所以一定还会有详细的条例出来。这样的话才能落实。这是我讲的带薪休假的社会经济基础。
(二) 中国落实带薪休假的阻力
我想讲四点,第一点,首先是劳动效率还相对比较低。我们的劳动效率在国际上来讲还是比较低的,劳动消耗比较大,包括资源的消耗也比较大,当然从78年之后,这种情况大有改观,也不断的进步,现在效率比较低的情况下你要实行带薪休假它是有阻力的。因为什么呢?劳动效率低的时候,劳动时间如果再缩短的话,产品的价格肯定会高,因为劳动的价值在那个产品当中的份额很大,价格如果不上去的话,这个产品要赔本,价值一上去没有竞争力,所以劳动效率低的时候,产品的价格相对就高,这样的产品卖不出去,跟国外的产品一比较,你卖不出去企业就倒闭了,企业一倒闭还谈何带薪休假,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不管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现在普遍法律意识,普遍缺乏休闲意识。这是第二个障碍。当然本身效率本身低是一个问题,那么这个意识也缺乏。
第三点,不平等的劳动关系,你要求带薪休假,我不让你工作了,把你辞掉了,你带薪休假还嚷吗,不嚷了,管理者,也就是经营者和劳动者的关系不对等。这是第三点。
第四点监管不到位,作为政府这一级,监管不到位,就包括我们的工会组织,现在没有真正的发挥到那么大的作用。
四、落实带薪休假制度的八条建议
(一) 制定细则,完善条文。
我们前面出台了那么多东西,要细化,比如说法则,要把这个东西制定出来,要写出来,以便于执行,带薪休假落实不了的话,我就要罚你,这样就会有章可循。我在国外工作过一段时间,那是在一个研究所,到了年底的时候,老板,那个所长就问我,你这个休假的日数不够,你得赶紧休假,你不休假我要挨罚,除非你主动放弃休假,你得给我写出来,我不才挨罚,这个事实说明,这个条文细了之后,管理者会有压力。这是第一点。
(二)实施“三步走”战略
所谓三步走就是我觉得比较现实的做法,就是到2015年,我们至少在政府机构,事业单位,以及国有大中型企业,还有东部的中型企业,我想可以落实带薪休假,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到2020年,就是在前面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所有大中型企业,东部所有企业,以及中部的大中型企业逐步落实带薪休假。第三步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带薪休假。这样的话分三步,相对先易后难,这样做我觉得是比较科学的。我这里有一个表,可以看一下。
(三)政府保障,落实到人
政府保障,政府要加大管理,来保障措施的实施,要落实到人,我们通常不是说一把手工程吗,那也就是说各单位的一把手,我要求你自己要实现带薪休假,你的员工要实现带薪休假。什么时候我们的国家领导人在社会经济运转得比较成熟之后,鼓励他们先带薪休假,这样可以起到一个模范带头作用。然后我们的各级政府,以及大中型企业的老板,自己要做到,这样的话,我想全社会的带薪休假就有指望了。
(四)社会监督,法律援助
这讲的就是我们的工会要监督这个带薪休假的落实,法律援助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说员工一旦要想带薪休假,这个老板不批准的话,甚至惩罚的话,我们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带薪休假。
(五)培育观念,养成习惯
培育带薪休假这种概念,培育休闲意识,我们不仅仅是劳动,劳动是光荣的,是好的,那么休息也是好的。要培养这种观念,要养成习惯,这个不仅仅包括员工,也包括那些老板,包括那些领导,要改变观念。
(六)改革日常的休假制度,形成三连休,逐渐弱化黄金周
黄金周实际上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办法,实际上黄金周带来的问题和麻烦很大,那种集中式消费,是给社会给这个产业带来了很多的麻烦。消费者自己也没得到好处,因为消费的质量很差。什么叫三连休,这是借鉴国外的一种做法,比如说日本,在没有节假日的月份一定要找到一天,制定个节日,然后和周六周日连在一起,要不放在周五,要不放在周一,形成三连休,它实际上已经解决了消费的分散化问题,在没有落实带薪休假,我想这也是个办法,这样使得这个产业的压力没那么大,消费者消费的质量也会提高。
(七)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以及效率
提高效率,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实际上就是提高劳动生产效,取决于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还有设备,设备是不是新的,新的设备效率一般是比较高。这样的话,从根本上解决了后顾之忧的问题。
(八)进一步完善休闲设施和社会保障体系
我讲的是什么问题呢?比如出去游玩,保险怎么样买,带薪休假,你能不能得到一些其他的保障,然后是设施完善,休闲设施没有的话,我休也只是在家里睡觉,看电视就没意思了,你能让我出去有地方玩,能玩得好,这就是我们通常讲的这个休闲设施的完善的问题。
五、2030年带薪休假福利制度的畅想
究竟到2030年是一个什么样子的?我想从这么几点来讲,第一点就是管理,实际上就是我们的带薪休假,应该讲基本得到了落实。我们的各级领导,我们的员工,都获得了带薪休假,并且能监督检查下属是不是带薪休假,和国外一样,这是第一。
第二就是从制度来讲,我们完全可以实行四天工作制,三天休息。因为我们的经济发展速度,只要有每年平均7%就可以,不一定非得8%,到2030年的时候就可以实行四天工作制,三天休息日。设施,我休息了有时间了,你得给我玩的东西,给我可去的地方,这样的话,设施应该是得到了充分的改善。我们的消费,我们挣的钱,有一半能花到玩的上面。因为假定每个人能挣一百万的话,一个月我想你不可能再拿出二三十万来用于吃,所以其实吃的东西占的比重很少,所以这时候就可以拿出更多的钱出去玩,没有后顾之忧了,好好的玩,这也就是我们人类向往的东西。时间上来讲,我们的休闲时间,占整个生活时间的二分之一。
最后我想,我给大家买一张到火星的船票是单程票,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杨婧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322/70758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