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国家主席习近平再启中非友谊之旅

2013年03月26日 08:45

 

千川汇海阔,起锚航新程。在结束对俄罗斯的国事访问后,3月24日起,曾多次踏上非洲土地的习近平主席将再启友谊之旅,开始非洲三国——坦桑尼亚、南非和刚果(布)的访问行程,谈共赢发展,话人文亲善,绘合作新篇。

“中非合作是全方位合作。中国重视同所有非洲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无论大小、强弱、贫富。”习近平主席的表态彰显着中国与非洲朋友合作诚心,也为中非未来合作提出要求。“‘积土为山,积水为海。’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推进中非合作,就一定能不断取得更大成果。”

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吕友清:“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基础扎实、前景广阔”

这是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吕友清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概括中坦合作关系的十六个字。

吕友清说:“中坦两国都面临国家发展的艰巨任务,维护世界和平是双方的共同使命。”

吕友清表示,过去几年来,中坦两国高层交往频繁,重视在治国理政经验方面的交流。双方在政治上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在一系列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保持着非常密切的沟通,特别是在涉及各自核心利益的问题上,相互给予坚决支持。

谈到中坦经贸合作,吕友清表示,两国经贸合作势头良好,中国目前已经成为坦桑尼亚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超过25亿美元。中国对坦投资近几年也快速增长,已成为坦桑尼亚第二大外来投资国。“尽管坦桑尼亚对华贸易逆差还比较大,但对于这一点,坦桑尼亚从政府到老百姓都有非常正确的认识,并未夸大贸易逆差问题。”

(图片:3月24日,习近平主席携夫人彭丽媛抵达坦桑尼亚。)

吕友清说,坦桑尼亚总统基奎特曾向他明确表示,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坦桑尼亚对几乎所有国家的出口都呈下降趋势,唯有对中国的出口保持了增长势头。

目前,中国在坦总投资累计超过10亿美元,且投资领域非常广泛,从农业、制造业、能源、矿产到基础设施领域都有涉足。吕友清表示,中国对坦投资为中国企业提供了非常好的发展机会,同时也带动了坦经济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并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双方实现了共赢。

吕友清表示,双方经贸联系有非常广泛的合作基础。中国可以向坦提供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使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这样的合作发挥了各自的优势,实现互利双赢,且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来进行,得到了非洲朋友的大力拥护。

吕友清说:“两国之间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人文基础会使双方的经贸关系越来越密切,越来越发展,这种发展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

 

中国驻南非大使田学军:“为有源头活水来”

2013年是中国与南非友好关系史上重要的年份,这一年有一系列重要事件值得关注:中南建交15周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对南非进行国事访问;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将在南非德班举行。

中国驻南非大使田学军说,中南建交15年来,双方高层互访频繁,政治互信不断增强,各领域合作日益深化,民间交流往来日益密切,议会、政党等各层次交往不断深化,在重大国际和地区事务中沟通顺畅。特别是近年来,在双方领导人的亲自关心和推动下,中南关系实现历史性跨越。

他认为,中国与南非关系已成为各自对外关系中发展最快、最具活力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图片:在南非约翰内斯堡的中国海信集团南非公司的工厂,工人将生产的电视机进行最后包装。)

田学军说,中国和南非虽相距遥远,但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坚定支持南非人民反对种族隔离制度的斗争,给予了力所能及的支持,南非也在事关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给予中国有力支持。深厚的传统友谊为中南关系全面、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他认为,通过经贸往来实现互利共赢是中南关系发展的一大亮点。据中国海关总署最新统计,2012年两国贸易总额已达599.45亿美元,为1997年的近40倍。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南非最大贸易伙伴,南非也是中国在非洲最大贸易伙伴。

田学军同时强调,不断加强的人文交往为两国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15年来,两国民间交往日益频繁,中南友谊深入人心,特别是南非世界杯和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加深了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与友谊。两国人民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已成为真正的好朋友、好兄弟、好伙伴。

谈到中南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未来发展时,田学军生动地形容中南关系就像一名蓬勃向上的15岁少年,蕴含着无限希望,对未来充满美好憧憬。

 

中非友谊:风雨同舟 相守相助

1971年10月25日,非洲国家常驻联合国代表起身高歌胜利,身着中山装的坦桑尼亚代表在现场载歌载舞。阿尔及利亚《圣战者日报》称为“世界史上的一天”。这一天,新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席位。西方媒体称“非洲国家同红色中国站在一起”。毛泽东主席发自肺腑地说:“是非洲兄弟把我们抬进了联合国。”

中国与非洲有着相似经历。在争取民族独立、恢复经济建设进程中,双方互信互助,凝结成真情厚谊。从北京到好望角,中非之间的千山万水见证了这对“好兄弟、好朋友、好伙伴”的守望与相助。

(图片:在南非比勒陀利亚以东40多公里的一所中学,来自中国的老师邵丹为初中学生上汉语课。)

中非同属发展中国家,有着广泛共同利益,在频繁高层互访中增强互信、凝心聚力。

在得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踏上非洲大陆,非洲人民发出热情欢呼“那太好了!”

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中国近年来已为非洲国家援建了100多所学校、30所医院、30个抗疟中心和20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

1963年中国派遣第一支援非医疗队。如今,来自中国的白衣天使在多个非洲国家为当地人解除病痛,送去健康。

“我初来看病时甚至连路都不能走,现在已经能够走路,感谢中国政府派来的白衣天使为我们提供有效且免费的医疗服务!”年届六旬的乌干达老人珍妮特激动地说。

岁寒知松柏,疾风知劲草。多年来,中非关系在传统友好的基础上长足发展。中非友好与合作如一艘巨轮,任凭国际风云变幻,始终沿着正确的航向扬帆、破浪、远航。(完)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326/70780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