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报告 文稿 国际

李永全:习近平访俄开启中俄关系新局面

2013年03月28日 23:15

 

李永全,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所长、著名俄罗斯问题专家。

点击查看

本稿视频报告:

习近平访俄开启中俄关系新局面

本稿精彩观点:

李永全:习近平访俄之旅有哪些方面“超出预期”? 

李永全:亲民风格引领新的国际潮流

本稿PPT:

习近平访俄开启中俄关系新局面

(本稿未经报告人审核。作者观点不代表宣讲家网立场。未经宣讲家网站同意,请勿转载。)

主持人:网友们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第一时评》特别节目。

2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圆满地结束了对俄罗斯的国事访问,作为中国最高领导人任内的首访第一站,也引来了全球媒体的关注和聚焦。虽然俄罗斯之行只是短短的一天半时间,但安排的日程紧锣密鼓,出席了20多场活动,成果丰硕。这其中透露出中国新一届领导层怎样的外交思路?两国元首会晤,中俄关系将迎来什么样的新局面?眼下中俄关系最主要的问题又是什么?

今天我们非常有幸请到了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李永全副所长来做客,针对以上问题为大家做详细解读。您好,李所长。

李永全:你好。

主持人:两会刚刚结束不久,习近平主席作为中国国家领导人出访第一站就到了俄罗斯,您怎样看待这次的访问安排?

李永全:应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访问,两会刚刚结束就出访,而且第一站就安排俄罗斯,我认为的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外交活动,大家应该记得去年普京总统竞选胜利,重新返回克林姆林宫以后,出访的第一站是中国,也就是说这次访问第一站是白俄罗斯,独联体内部的国家,新领导人都是以在独联体内进行一个访问对象。真正出访的第一站是哪个国家,独联体以外,普京也选择了中国,说明两国都非常重视双边关系。习主席的这次访问,俄罗斯方面也非常重视,我在莫斯科工作学习很多年,有些朋友也是搞外交的,也有学术单位的,访问之前我去莫斯科,他们向我透露的消息就是俄罗斯方面从政府、总统办公厅领导人,都在为习主席的访问做准备,很期待。

那么从目前习主席访问的成果来看,确实这次访问成果非常丰硕,用普京的话说,这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访问,俄国人很少用这个词的来形容一次国事访问,据我了解,很多年来第一次。习主席在评价他的访问成果的时候,也用了一个词超出预期。   

主持人:这样的行程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揣测中国新一届领导层有了新的外交思路,我们自己外交思路的有变化吗?

李永全:习主席的访问确实引起了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这几天在北京我已经接待了几拨国外的学者、外交官,专门了解习主席访问和中俄关系的情况,这说明西方的外交官和学者非常关注,为什么关注呢?就是中俄两个大国的接近,它的任何外交上的举措,对当前国际社会,国际政治和经济的影响都是很大的,那就是这两个大国是两个大的经济体,又是两个大的新兴经济体。

在我们的外交政策中为什么重视俄罗斯?这是我们的一个邻国,又是一个大国,中俄两国边界线有4350公里,全前苏联地区算起来加上现在的中亚有7000多公里,再加上外蒙古这一带1万多公里,保证这1万多公里的安全、稳定、和谐和发展,对这两个国家来说都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所以说我们非常重视俄罗斯,俄罗斯也非常重视中国,这是一个。

还有一个,两国有一段很复杂的历史,既有结盟时期也有不愉快时期,大家知道,冷战结束以后,东西方关系其实所有的变化,它的起点就是苏联解体,一个超级大国解体以后带来世界利益格局的变化。那么现在这个世界呢?又是一种变化,这个变化它的主要因素之一是什么呢?就是俄罗斯的复兴,它又在对世界的格局,尤其对世界的利益格局产生影响,还有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影响也扩大了。这两个国家它走近了,其他国家的利益集团也好,经济体也好,都会被他们关注,这很正常。我们签订了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永远成为好朋友、好伙伴这是长远战略,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主持人:刚才您提到两国元首对这次访问成果都有各自的评价,习主席评价是超过预期,普京总统评价具有历史意义的见面,您如何来评价这次访问成果?

李永全:为什么说超出预期呢,中俄两国签署的互利共赢,深化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并签署了《联合声明》,里面列出了关于两国在国际地区和双边事务上做出的事情,看的出访问成果是非常好的。这次的成果是非常务实的,很具体的,比如说举一个例子,能源合作,我们多年来,大家都在关注中国向俄罗斯购买石油,买多少?修多长管线?这管线应该怎么走?这几年又在谈中国又要购买俄罗斯的天然气,这次访问从目前媒体透露的消息,比如说石油供应,俄罗斯向中国供应的石油1500万吨一年调整到3000万吨。我曾经采访过俄罗斯石油部的部长,当时有过此类谈话,为什么不能把两国的石油合作,从目前1500万扩大到3000万,因为我们每年进口2亿吨石油,俄罗斯在我们进口石油中的比例7%、8%、,很少,我说把它翻一番,扩大到3000万吨,不多的,这个官员跟我这么说,李先生,永远都不可能。3000万吨意味着我们俄罗斯要依赖中国市场,这对一个国家的能源安全是很危险的。这说明第一,我们两国的政治互信程度还不够。第二对中国市场还不了解。这次访问,据说要把石油的供应提高到3000万吨,五年的时间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还有一点,从目前媒体透露出来的消息,具体文件没看到,中国准备在北极地区有七八个合作项目,俄罗斯这个国家真的是地大物博,北极地区现在理论上石油储量没有动的420亿吨,天然气储量83万亿立方米,这概念什么意思呢?按照目前俄罗斯的开采速度,他每年的天然气开采量六七千亿立方米,可以开采100年,现在每年的石油产量4亿多吨,可以开采100年。

经济结构特点非常明显,中国是巨大的能源市场,这个市场是很安全的,我们现在进口石油对外依赖是50%,但是中国市场容量很大,从俄罗斯捆绑到这个市场,对它来说是未来的利益,而不是眼前的利益,这次能源合作。

俄罗斯地区航空工业是很发达的,不光是军事航空,生产军用飞机包括战斗机,运输机很发达,民用飞机原来也很发达,苏联解体以后,航空业退化是最严重的,军事工业还保持了一定的先进性,民用航空损失很大,现在俄罗斯国内航线上还飞一些国产飞机,在所有国际航线上包括在独联体内的都是波音,航空工业的基础还是非常不错的,有那个传统。所以俄罗斯方面一直希望和中国在航空工业方面进行合作,尤其看到了中国的市场,听说中国要搞大型飞机以后,多次和我们的国家领导人,政府部门提出来要联合搞飞机制造,这次我看《联合声明》中专门有一条提到了,在航空领域要涉及一些大项目。

还有一项经济上,远东地区的合作,远东地区对于俄罗斯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地区,它有一个特点就是资源特别丰富,石油、天然气、木材、煤炭、土地,但是人口特别少,人口密度最低的地方一公里不到一个人,所以需要开发远东,如果不开发远东的话,那么远东地区,西伯利亚地区和它的俄罗斯欧洲部分,差距就会越来越大。一个国家如果有一大片地区的发展,跟不上发达地区的话,就说明这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是不平衡的,不平衡的发展,不可能使这个国家长期稳定,俄罗斯开发远东的西伯利亚从沙皇时期就在搞,苏联时期也在搞,每个时期都要留下一些历史痕迹,但都不是特别理想。苏联解体以后,最近几年俄罗斯提出开发远东和西伯利亚的计划,我们中国也在搞东北的开发。所以两国政府领导人和国家领导人曾经在这个问题上达成一个共识,就是把远东、西伯利亚的开发和中国东北的振兴把它结合起来。

2009年胡锦涛主席访问美国的时候,当时的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也在美国访问,两人签署了协议关于俄罗斯远东西伯利亚开发和东北振兴如何合作的文件,这个文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主要是俄罗斯方面远东开发没有制定出一个具体落实的开发细则。去年普京回到克林姆林宫以后,他本人以及政府多次提出来,也没有开发。我前不久到莫斯科,据说普京还对远东开发工作不满,不得利,要求加快发展战略的制定。这次在两国签署的《联合声明》中又一次提到地方合作,主要是远东地区的合作,远东地区合作非常复杂,俄国人迟迟不开发,其中有一个因素,很多因素,其中有一个因素就是担心中,在这一个地区中俄两国的互信程度还不够,所谓的中国威胁论,俄国媒体上经常出现就是远东地区,远东地区人很少,如果开发了,那么中国人会不会大批地涌向远东,会不会出现新的领土问题,这是一个误区,甚至是一个伪命题,关于这个问题,俄罗斯媒体和记者发出了目前两国关系不和谐的情况,有一部分是出于不了解的情况,还有一部分是我们一开始谈到中俄两国的接近,对西方的影响,他们不希望两国走的太近了,通过各种方法,给中国上中国威胁论的调子,远东地区开发延迟某种意义上就是这个问题上对中国还有一些疑虑,这次《联合声明》谈到这个问题,我想会对于促进两个地区的合作一定会有很大的影响积极作用。

主持人:谈谈普京和习近平主席在工作上都有什么特点?

李永全:还有一个应该关注到,习近平主席的特点和普京的特点,两个人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务实,我想他们两个见面的时候谈话,一定是直奔主题,会比通常的会面少一些形式上的东西或者礼仪上的东西,两个务实的领导人走到一起去谈两个大国的合作,一定会带来一系列务实的成果。

习主席的特点跟他的经历很有关,本身很务实,俄国媒体的反映也是形象很和蔼,接触的学生、老战士,所到之处都给人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他下过乡,插过队,这个经历跟他工作作风务实有关系,包括就任国家主席前后,我们国内已经有感觉了,在社会风气上,反腐败上,廉政上,都是很好的。普京这个人他也是非常务实的,我给你举一个例子,他不喜欢那种繁文缛节,形式上的东西,有一次他见俄罗斯的作家、总编,在一个圆桌上,大家聊天,灯光也不强,他跟人家谈了一晚上,没有把他作为一个国家领导人,就像一个朋友跟他聊天,聊天完了以后,今天就到这儿吧,他就站起来了,如果通常情况下,国家领导人跟我们聊天,不是聊天,这是做指示,结束了以后大家都应该站起来,把他送走,结果整个场景是什么呢?普京站起来以后,所有在场的人各自找自己的人聊天说话,把他放在了一边了,就像一个聚会,非常亲民,他站起来以后扒开挡住他的一个人,说我要走了,再见。这个场景反映出普京的性格,第一,他非常务实,你想想,这样一个性格的人和我们习主席在一起,谈双边的合作,应该说是两个务实的人碰在了一起,俄国媒体的反映非常好,包括参加接待的人反映都非常好。

 

 

主持人:中俄关系眼下您觉得还在哪些新的方面有突破?

李永全:应该还有突破的地方,比如说东北亚,这次《联合声明》中提到了在尊重《国际法》的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开放透明、包容的态度联合亚太国家。我们国家周边领国很多,并不是周边都安全,我们的发展需要一个稳定、和平、安全的外部环境,我们的中亚和我们新疆的西部,中亚是非常不稳定的地区,2014年美国从阿富汗撤军以后会不会乱起来?中亚地区会不会有很好的合作?有一个对话机制?东北地区,亚太地区,东北亚地区,现在东北亚地区《日美安保条约》《美韩同盟条约》,同样处于这个地区的中国和俄罗斯,虽然中国有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但不是同盟关系,没有一个保证东北亚地区安全的全方位安全机制,现在美日搞演习,美韩搞演习,有时候不光针对朝鲜,中国也担心,事实上部署那些兵力不完全对朝鲜,我个人认为急需要有东北亚地区的安全机制,这次中国也在《联合声明》中谈到这个问题,以后在这方面需要进行积极的战略配合。

主持人:您怎么看待习主席跟俄罗斯民众频繁的在接触?

李永全:这次最重要的是在国际关系学院那次演讲,我们一般的领导人都去莫斯科大学,当年毛泽东50年代在莫斯科大学有一次演讲,一段话成经典了,莫斯科是你们的,世界是我们大家的。这次演讲选择了国际关系学院,应该说国际关系学院在学生和家长中的威信比莫斯科学院更高,我特别欣赏习主席在国际关系学院对学生演讲的风格,内容也很好,非常平易近人,一些非常原则性的大的道理,都通过非常朴实的话谈出来了,谈鞋子的问题,关于什么制度好,就像穿鞋一样只有穿鞋的人才知道,讲这样的例子是非常有说服力的,现场和学生的互动,俄罗斯的学生很活跃,我们现在大学生也是一样,其他国家领导人来了以后,要搞一个对话,我们的学生也爱提问题,俄罗斯学生也爱提问题,习主席谈的非常好,妙语连珠。

跟汉学家的互动也非常好,彭丽媛同志这次去也很添彩,不仅漂亮,而且大方,风采,非常得体,她平时有很多粉丝,是歌唱家的粉丝,这回作为国家领导人第一夫人,不仅是我们国内反映好,俄罗斯反映也非常好。

主持人:国际上的反映也非常好。

李永全:非常好,习主席和老百姓的接触,非常平易近人,不像一个地位很高的领导人,就像一个普普通通的,这个人的交往最有魅力的,最有感染力的是最普通的。

主持人:亲切和蔼。

李永全:亲切的,和蔼的交流方式,这一点习主席都做到了。另外,这次还可以提一个,我们刚才谈到了政治,谈到了经济。

主持人:文化方面的交流。

李永全:这次习主席还参加了旅游年的开幕式,大家可能不知道,一定会觉得每年中国到俄罗斯的游客一定比俄罗斯到中国的游客要多,因为中国游客无论到哪个国家,都非常受欢迎,购买力很强,但是恰恰中俄之间的旅游是倒过来的,去年的统计数字,中国到俄罗斯旅游的人,这个旅游包括公费出差,我想一定是这样的,边境统计,100多万人。俄罗斯到中国来的人,我想绝大多数是真正的旅游人,270多万人。

主持人:高一倍。

李永全:高一倍,所以如何吸引中国游客到俄罗斯去,这个不是旅游的问题,不仅仅是旅游的问题,这是两国人民之间相互了解,只有相互了解了,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去建立信任。如何提高中国游客的数量,俄罗斯人是想了很多办法,我这次看到,原来也说过,就是要搞一些红色旅游线路,这个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题目,因为这个国家是解体20多年了,原来前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有很多遗迹,解体以后社会制度变了,财产关系变了,价值关系变了,俄罗斯没有官方的意识形态,为什么说它的媒体或者说刊物,各种媒体,平面的、立体的思想那么活跃呢?国家没有官方意识形态,法律上它是不允许有官方意识形态的,但是这些年由于价值观的变化,很多人,老人不算,老人对社会主义还是很怀念的,那些年轻人,对社会主义排斥的。这次他特意提出来,要设计一个红色旅游线路,专门来吸引中国游客,这个我想对中国人是很有吸引力的,你想我们对于俄罗斯的印象,40岁以上的或者30岁以上的了解,很多是苏联的东西。十月革命,列宁、赫鲁晓夫都是这些,包括我们很多国家领导人在苏联学习过,他们学习去的时候,国内还是白色恐怖,他们是融合历尽千辛万苦,他设计一个旅游的线路,我想一定会有吸引力的。所以旅游,我的观点不仅仅增加游客的问题,是人民之间多交流,相互了解,实际上中国人和俄国人性格是不一样的。

主持人:您在俄罗斯工作多年,请你谈谈两个国家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李永全:以前很多东西都是学苏联的,包括经济体制,包括我们过去的学习都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史、发展史,包括苏联共产党历史,我们国内很多人都在学这些东西,意识形态是一样的。所以前苏联时期,中苏两国人民的交流没有障碍,因为同一个社会制度,同一个意识形态,甚至俄罗斯的文化,经典的小说都翻译成中文了。

主持人:都非常了解。

李永全:没有障碍,但实际上我发现中俄两国人的性格差异非常大,举一个例子,中国改革开放是摸着石头过河,中国改革成功看来是因为你们摸着石头过河,谨慎、小心,权衡利弊以后才迈出一步来,如果俄国人遇到河以后,会一个猛子扎下去,头破血流,平时俄国人就是这样做事。中国人做决定过程的很慢,俄国人很快,但是中国人一旦决定了,包括跟你签协议是非常认真的,但是这种差异如果不了解话,大家进行合作的时候,无论什么合作,我们都是谨小慎微稳妥型的,就容易节奏上不一样,思维不一样,就容易产生一些落差,我们这些年合作有一些摩擦,很多是由于两个民族的性格不同造成的,所以理由是,大家接触多了,我跟他们接触就没有这个问题,接触多了以后,会对于深化两国的关系,为两国的政治关系奠定一个扎实的民间基础,非常有好处的,旅游年我想不光是玩一玩,看一看,意义更深远。

 

 

主持人:前几天有条消息,俄罗斯流亡寡头发现死于了伦敦的寓所,请您跟我们的网友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李永全:这个寡头的名字叫做别列佐夫斯基,特别有名,苏联解体以后,1992年,建立新独联体的条约,解体以后,刚才谈到俄罗斯的性格,急于求成,你看看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从社会主义所有制向私有制的转变,一般正常的社会发展,这个过程肯定要上百年,几十年。我们国内社会结构发生一些变化,还用了三十年时间呢,一点点变,他三五年就变了,这个变成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从一种垄断,国家垄断变成了寡头垄断,90年代中期俄罗斯社会出现了七个寡头。

七个金融寡头,金融工业集团,很准确,这里面最有钱的最有影响的就是这位,别列佐夫斯基,90年代中期的俄罗斯,这个国家是谁控制的?是金融寡头,金融资本在控制着这个国家,一旦他们控制这个国家以后,为了保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因为这个过程它一定是不规范的,是违法的,法律不健全,老百姓反应非常强烈,那么他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一夜暴富的利益,他一定要控制国家的政治进程。在当时,实际上国家的政治进程也是被金融寡头控制了,1996年俄罗斯总统选举,叶利钦第一轮没有获胜,叶利钦当时的支持率很低很低的,按照最低的估计2%,最高的估计也就8%,获胜希望是没有的,但是他胜了,为什么?就是这些金融寡头操纵的,其中有一次选举的会议就是由他,联合其他的寡头操纵的,这个人很聪明,是俄罗斯通讯学院的专家,把8%的支持率推上了这个位置,他说我想让谁当总统谁就能当总统。所以普京当了俄罗斯总统以后,他还想控制这个进程,普京的性格不是叶利钦,所以在和金融寡头的这一场博弈中,七个寡头,普京胜了,胜的结果是什么呢,俄语里头有一句话,这些金融寡头被普京疏远政治,其中三个人自我流亡国外,离开了,形式上离开俄罗斯了,还有一些人疏远政治,其中有些人到远东地区当州长去了,别列佐夫斯基离开俄罗斯以后一直和俄罗斯反对派有联系,一直在财政上,资金上支持俄罗斯的反对派,不仅支持俄罗斯的反对派,甚至支持独立体其他国家的所有和普京作对的反对派,比如说在格鲁吉亚、乌克兰他都秘密去过。这次在伦敦自己寓所里死了以后,有一个象征意义是非常重要的,就是金融寡头的时代彻底过去了,这对于俄罗斯的稳定是非常有好处的,这么一个人物。别列佐夫斯基是明确反对普京的,但是我看到网络上的俄罗斯媒体,俄罗斯办公厅说,不久前写了一封信,要求普京原谅他,如果消息是准确的话,我首先看中的不是他本人是不是悔过了,要求俄罗斯政府原谅他,我更看中的是他这个举动本身对俄罗斯真正反政府的反对派影响是很大的,俄罗斯的反对派的活动会更加克制,对稳定非常有好处,俄罗斯稳定对我们也有好处。

主持人:寡头时代的终结其实更加有利于俄罗斯社会的稳定。去年看到莫斯科的抗议风潮比较凶猛,这会直接影响到俄罗斯的政治稳定吗?

李永全:俄罗斯的抗议风潮运动,去年初。

去年是全国杜马选举,选举之后,12月17号,2011年莫斯科广场发生大规模的抗议运动,地方也有,抗议还在克林姆林宫对面,当时我就在俄罗斯,你发现没有?突然间5月份普京就职结束以后,没了,平息了。

主持人:这是什么原因?

李永全:那次抗议风潮具有两重性,有没有不满情绪?肯定有,但是更多的那是一种选举的需要,就是我们如果回顾普京上台以后2000年的俄罗斯的话,最大的差距就是从动乱走上了稳定,是在一代人生活的一个历史瞬间,历史阶段内,从动乱走向了稳定,尝到过动乱滋味的人一定特别珍惜稳定的这个社会成果。所以这个社会大多数人是人心稳思,不是人心思乱,国家杜马选举以后有些人委屈了,鼓动一些人上街,上街抗议的一些人中间,我相信有70%以上,甚至更多,80%,是我们研究俄罗斯的专家们听他们说的体制内的反对派,这些人也上街去反对政府,反对当局,他为的是在选民中扩大自己影响,去迎接下一轮总统选举,是体制内的反对派。我们算一个数字,去年国家杜马选举,统一俄罗斯党,我们叫政权党还有俄罗斯政权党,统一俄罗斯党不说了,属于政权党,跟当局是一致的,其他三个政党管它叫体制内的反对派,他实际上希望稳定不希望乱,他们得的选票加起来2700多万张,跟统一俄罗斯党得的选票差不多,利用行政资源得的选票,我说的话什么意思呢,如果这两部分人能够作为社会稳定的因素的话,那么这个社会应该说基本就稳定了,还有真反对派,有抗议,就像金融寡头别列佐夫斯基支持的一些坚决的反对派,这个反对派和当时前总理凯西亚诺夫,他们组成的反对派,确实和当局势不两立,他们人很少,而且他们当年恰恰是和金融寡头在一起的,他们是90年代动乱时改革的既得利益,在群众中没有什么权力,两个选举都结束了,不需要再通过这种形式扩大自己影响,这个社会开始稳定了,这是第一个方面。

还有一个,普京为了解决稳定的问题和这些真正的反对派的问题,通过了三个法律,一个是集会法,你可以集会,前年12月12号的集会,你们到克林姆林宫前面集会,我可以看得清,你们集会的口号、组织者、人数、时间都要申请,申请完了以后严格按照你的申请去安排你的活动,否则是违法的。还有网络法,网络时代把不满的人,激励到街头很容易的,通过网络就可以,所以现在网络实名制。

主持人:这其实挺科学的。

李永全:还有一个法律很厉害,国外代理人法,所有拿国外资助的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你必须把你的财产情况申报,如果是拿到国外资助,按照我这个法律你就是国外代理人,这个名称可不好听。

你得承认你是国外代理人,这个法律通过以后,很多极端的组织都受到扼制,综合治理,所以这个社会很稳定。所以去年年初和前年年底,那么轰轰烈烈的抗议热潮突然间平息了,就是他采取这些措施,总体上俄罗斯社会是稳定的,上面有措施,民意新思维。

主持人:您认为现在中俄关系当中我们面临的最重要的和最棘手的问题是什么?

李永全:两个主要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人才问题,比如我们50年代、60年代学外语都是俄语,英语很少,现在和中国关系那么好,俄罗斯的汉学家,中国俄罗斯问题专家,学俄语的很少,现在一般的民间交流也很少,我们要提高我们的合作层次,高科技人才就更少了。所以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两国政府应该扩大培养学俄语专家,我们现在有一个目标,到2020年公派留学生达到5万,这不多。

主持人:适当要增量了。

李永全:增量,培养专家。第二个问题就是相互之间还是缺乏了解,过去是那么了解,由于有过二三十年两国关系的不愉快的时期,那时候干部交流就很少了,现在这么好的关系,这么丰富的合作内容,如果相互之间缺乏了解的话,会对我们的务实合作造成一些负面影响,就像我刚才说的关于3000万吨石油的问题,了解以后很容易实现了,因为不了解才会产生这样的担忧,这样的问题还存在很多,所以两个问题我认为是最重要的。

主持人:今天非常荣幸请到李所长做客演播室,针对习主席这次俄罗斯之行做一个深度的解读,我们也希望这次习主席在俄罗斯的访问能够推动中国的关系,未来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和推进。感谢网友收看我们本期《第一时评》,我们下期再见,谢谢李所长。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328/70823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