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荷兰处理死猪“三高招”

2013年04月01日 20:38

 

荷兰农牧业发达,生猪养殖业也颇具规模。在促进生猪养殖业发展,尤其是在死猪处理环节,荷兰人在多年实践中练出了“三大高招”。

(图:荷兰的一家养猪场)

第一招:建立专业数据库

1997年,荷兰爆发古典猪瘟疫情,全荷死亡生猪达180万头,造成经济损失近20亿欧元。

如此的惨痛经历让荷兰政府开始高度重视相关问题,后续出台的第一项措施是建立并完善了养殖户注册数据库,规定荷兰所有家禽养殖户都必须在政府注册相关信息、

由于生猪养殖业规模庞大,相关规定虽然不要求给每头生猪建立详尽的“档案”,但是在这个庞大的家禽养殖户数据库中,每头猪都有自己的“标号”,尤其是在运输过程中。

(图:荷兰养殖场中的猪)

基于这个数据库,荷兰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更加严格的附属措施,例如规定家禽运输公司一次最多只能运输三家养殖户的家禽等,并依靠数据库来进行监督管理,以杜绝大范围猪瘟再次爆发。

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教授霍斯特指出,运输环节对于控制生猪死亡具有重要意义。在荷兰,当生猪被从养殖户运输到另一个养殖户或屠宰场,司机有义务对运输车辆进行清理和消毒,并有义务记录每次运输的生猪数量、转运详细地址和时间、涉及养殖户名称等。

霍斯特说,规定运输公司一次最多只能运输三家养殖户的家禽,这一做法减少了不同养殖户间的接触次数,一旦瘟疫爆发,便于疫情控制和跟踪追查来源。

 

第二招:集中专业处理

霍斯特介绍说,在荷兰有一家专门从事死亡牲畜消毒处理工作的企业Rendac。这家公司在全荷兰有数十辆专业运输车辆,这些车辆每天会按照所辖区域到指定地点收集包括死猪在内的所有家禽尸体。

根据相关规定,如果养殖户怀疑生猪及其他禽畜出现不明原因的死亡,或者怀疑出现了疫情,首先有义务向政府报告,并随之启动相关疫情控制程序。

此前,荷兰养殖户需要向Rendac公司缴纳一部分死亡牲畜的运输和处理费用,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但从2013年开始,荷兰政府出台了新规定,所有费用将由养殖户独立承担,这也使得Rendac工厂的运营走上了更加市场化的道路。

在荷兰,目前只有一家死亡牲畜处理工厂,原因在于这样专业性很强的工厂设备专业程度高、投资规模大,考虑到荷兰地域狭小,没有必要多建几处。

另一方面,由于只有这样一家专业工厂,政府也便于对处理工厂进行管理。处理工厂从各个方面不仅需要符合政府设定的所有健康安全标准,并且需要通过政府的年度安全检查。

第三招:加强政府监管

荷兰新食品安全局是荷兰经济部下属的一个集荷兰动植物健康监测、动物福利监管和食品消费监管于一体的、具有实际监管权力的政府执行机构。

新食品安全局日常工作中的具体监管内容包括:(养殖)动植物健康的疾病预防、疾病(或疫情)虫害处理、药品使用、(养殖)动植物福利、屠宰场卫生健康、肉食品加工、动植物肥料饲料、食用水质等,监管覆盖各个方面、各个角落。

具体而言,荷兰新食品安全局会每年定期对养殖户实地进行1—2次全面检查。如果一个养殖户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新食品安全局会将其列入“黑名单”,增加检查次数,直到养殖户完全符合国家规定的各项标准,必要的时候还会处以罚款。

除此之外,历经多年发展,新食品安全局及其他一些荷兰政府机构,与荷兰生猪养殖行业协会“猪只营销委员会”、生猪养殖户很容相关处理工厂和运输公司等,还共同达成了“多方协议”,对相互之间的权、责、利进行了明确分工,并构成了一定的约束力。(完)

(未经宣讲家网站同意,请勿转载。转载需注明:来源宣讲家www.71.cn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401/70844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