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公款吃喝为何能花样翻新

2013年04月08日 14:32

遏制铺张浪费,在一些地方遇到变相的阻碍。近日媒体报道,有不同地区的官员表示,宴请行为只不过转入地下,而且排场奢侈不减。

中央相关规定剑指铺张浪费,然而“好吃的嘴”似乎总不乏创新的动力。

“茅台隐身法”算是一例。据说有人把商标撕下来,让它混同于普通酒,甚至有装入矿泉水瓶中的,一边喝名酒,一边又能躲避监督。此外,还有公款吃喝从酒店转移到食堂、会馆、农家小院等。

“八项规定”如此严格要求,为什么还是管不住某些吃公款的嘴呢?

长期用于公款吃喝的“三公经费”,并未因反浪费的新政同步减掉。财政渠道这种基于“基数加增长”的钱多起来了,创新办法吃,总是有来源。广州市一位人士的说法也印证了这一点,他说如果政府部门没能把年度预算花光,那么来年得到的资金就会减少,所以装修食堂、想办法喝茅台酒,等等,确保年度预算被用光。

其次还是一些官员太有权。假定权力滥用的可能性仍然存在,那么“三公经费”大笔一挥即可充账的情形就不可避免;如果本来可以简化的办事程序弄得很复杂,企业不围着权力转则寸步难行,那么即便禁令当前,也要设法请官员“吃”好,“好吃式创新”动力难以从根本上遏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408/70891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