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财经视角

“微信成本之争”事件结果

2013年04月08日 13:41

 

博鳌论坛再爆微信收费激辩 超七成受访者反对收费

博鳌论坛再爆“微信收费之辩”

腾讯总裁刘炽平称,微信不应该也不会收费;中移动原董事长王建宙称,收不收费是世界性难题

近日,关于三大运营商即将向微信收费的消息引发业界激烈讨论。在昨日博鳌亚洲论坛的《移动互联:热点的“冷”思考》分论坛上,“微信到底该不该收费?该向谁收费”等问题再次引发与会代表的热议。腾讯总裁刘炽平和中移动原董事长王建宙两位业界“大佬”也展开了“辩论”。

关于微信是否应该收费的话题近期广受社会关注,昨日该话题也成为了正在举行的博鳌论坛上的一个热点。腾讯总裁刘炽平和中移动战略决策咨询委员会主任、中移动原董事长王建宙两位业界“大佬”昨日再次展开“辩论”,这也是腾讯高层与中移动前高层首次就微信问题的公开对话。刘炽平表示,微信不该再有额外收费。而王建宙表示,微信确实加重了运营商的网络负担。

微信收费传言引业界激辩

此前,关于运营商即将向微信等OTT(Over The Top,指利用其他运营商的宽带网发展自己的业务)服务商收费的消息引发业界激烈讨论。

在昨日博鳌亚洲论坛的《移动互联:热点的“冷”思考》分论坛上,“微信到底该不该收费?该向谁收费”等问题再次引发与会代表的热议。

刘炽平在会上再次表达了不应就微信基础服务向用户收取费用的意愿,并希望能尽快与运营商达成合作意向。

刘炽平:不要相信网上传言

近日,微信将对个人用户收费方案的版本在网上流传,方案有语音一毛一条、短信五分一条、10元包月等。

对此,刘炽平在论坛上重申微信不会向用户收费。“不要轻易相信网上传闻,微信不应该收费,也不会收费。”

他说:“我们坚持相信微信作为基础服务不应该有额外的收费,因为用户已经在流量上付了最基础的费用,在全球其他的市场里面,没有一个国家是需要用户为这种流量或服务付费的”。他还表示,在移动互联网上,运营商和服务商会找到更多的共赢机会。

如果可以通过这种新的互联网应用,让更多的人把时间、应用、流量放到无线互联网上,整个市场都有很多机会。

王建宙:收不收费是世界性难题

作为中国移动原董事长,王建宙昨日在论坛上自然站到了运营商代表的位置。他以“退休后不再谈中国移动相关问题”为由避而不谈,但在再三追问下,他表示全世界运营商都面临OTT服务商是否应分摊运营商的网络成本,这是个世界性的难题。

王建宙表示,OTT服务虽然为运营商带来了大量的流量,同时也确实大幅提升了运营商对网络投资的成本,运营商因此加大的投资成本远大于在流量方面的收入。他未直接表达是否赞成对微信收费,只表示要兼顾消费者、腾讯和移动互联网营运商三方的利益,才符合客观经济规律;另外,可通过优化技术,降低微信占用互联网资源的成本。

王建宙也认为,从长远来看,电信运营商和OTT服务商应当是合作共赢的关系,而非竞争关系,OTT必须利用电信运营商的基础网络才能发展,而运营商未来的收入模式也将从话音转向流量。

 

超七成被调查者反对向微信收费

此外,在场其他嘉宾也表达对此事的看法。

VIVA无线新媒体创始人兼CEO韩颖表示,微信收不收费是一个市场问题,应交由市场决定,由移动运营商和腾讯公司共同商量。

昨日,博鳌亚洲论坛还展开一项针对3000多人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9.8%的人投票支持“只要不向消费者收费就行,支持运营商向腾讯收费”;71%的人反对收费,他们认为“就算微信对消费者免费也不应该向腾讯收费”;最后,19%的人认为“只要我自己不出钱,收不收钱跟我没关系”。(记者沈玮青刘兰兰)

-背景

工信部两次称微信将收费

工信部部长苗圩日前在参加第二届“岭南论坛”时表示,微信有收费可能,但不会大幅度收费。目前工信部正在协调运营商向微信收费一事,已要求运营商制定相应解决方案提交工信部。

苗圩认为,运营商向腾讯收取流量之外的费用是“合情合理的”,“但是绝不能占有垄断的这个地位,卡死像腾讯这样一个非常好的企业。”

4月5日,又有报道称,接近工信部决策层的知情人士透露,微信收费是肯定的。微信收费并非双重收费,未来公布的收费的统计方法与运营商的统计方法不一样,目前如何收费还在研究中,“但OTT迟早会抛弃传统管道的。”

-观点

“电信运营商不应双重收费”

中国计算机学会4月6日在北京就“微信收费”事件发表特别声明,反对三大电信基础运营商对微信收费。

该学会认为,三大国有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在未经有关法律程序的情况下试图增加收费名目是没有依据的,三大电信运营商提供的是通信设施服务,已经向客户收取了使用通信设施费用,如果再收取客户的费用(无论是对增值服务商还是终端客户),则涉嫌双重收费,于法于情于理均站不住脚,建议国家加强对电信领域垄断行为的监管。

对于计算机学会的声明,电信分析师付亮认为,此声明符合多数民意,但必须指出,腾讯与中国计算机学会曾互有多次合作。他认为,目前,移动互联网还处于萌芽期,什么样的收费,都对整个行业是致命的,最终运营商、移动互联网企业、用户都是输家。而且收费并不能解决技术问题。

-回顾

腾讯四次否认对个人收费

“微信收费”一说在市场引起了很大争议,很多用户误以为“微信收费”之说是指微信要对用户收费。

对此,腾讯一再进行否认。3月15日,正在参加两会的腾讯董事局主席马化腾回应称,运营商向微信收费是假消息。腾讯公司也随即表示,外界有关微信将向用户收费的言论纯属谣传。

3月23日,马化腾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再次辟谣,称微信不会收费。

在工信部两次表态微信可能收费后,微信官方微博于4月5日发布辟谣消息,否认了各种流传收费的传闻,并表示微信的基础业务不会收费。昨日,腾讯总裁刘炽平的说法也是腾讯第四次做出此种表态。

-举措

中移动上线飞信公众平台

中国移动飞信公众平台近日“悄然”上线,其界面功能与微信公众平台类似。中移动对飞信的改造也被认为是对抗微信的举措之一。

飞信用户和中国移动用户可直接登录飞信公众平台,记者登录后发现,其自动回复、群发消息等功能与微信类似。在用户认证方面,飞信公众平台比较麻烦,需要填写申请表及承诺书、提交营业执照、加盖公章等。

这也是在微信的挤压下,中国移动对飞信的一次重构举措。此前,中国移动曾召开过“飞信业务重构”的专题会议。根据曝光的内部文件,中国移动拟将灵犀(智能语音产品)、VOIP等产品功能结合到飞信中。同时重塑“号码价值”,与手机联系人、拨号盘等终端能力结合,尽快实现全网用户默认开通飞信。

 

“微信收费”博鳌民意调查

(针对博鳌论坛上3000多人的调查)

19%的受访者:“只要我自己不出钱,收不收钱跟我没关系”

接近10%的受访者:“只要不向消费者收费就行,支持运营商向腾讯收费”

71%的受访者:“就算微信对消费者免费也不应该向腾讯收费”

腾讯称微信收费纯属是谣传

网易科技讯 3月14日消息 针对微信或将向用户收费的消息,腾讯官方通过《中国企业家》杂志向外界澄清,称此消息纯属谣传。

在刚刚过去的两会上,中移动董事长奚国华提到OTT业务对运营商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同时坦言互联网公司很多业务依托在电信运营商的网络上开展,这本身也是互联网公司的短板。于此相对应地的是来自OTT业务服务商的代表微信方的声音,腾讯CEO马化腾表示,信息高速公路应该理解为像公路、铁路、机场电网这样的基础设施。因此他呼吁,互联网的基础建设尤其是宽带应该由国家来承建。

对于以上两种言论,近日有媒体将此解读为OTT业务服务商与运营商展开交锋,各自在为自己的利益造势。同时,也有消息传出,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正在与腾讯公司展开谈判,主要内容是如何监管腾讯的OTT业务,以及如何向OTT业务收费,进而推断微信可能也要开始向用户收费的消息。 对此,腾讯官方给予否认,并

腾讯再次回应微信收费:基础服务肯定不收费

中广网北京4月3日消息(记者庄胜春)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拥有3亿多用户的微信会不会收费,最近成为社会焦点。发改委专家、运营商老总和工信部部长苗圩的相继表态,使得微信的收费显得并不遥远。不过,腾讯方面的回应也仍然坚决。

微信的发展使得运营商的传统短信业务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新版的微信还开通了对讲机功能,这也使得用户能够通过微信跟好友更便捷的聊天,而且这种聊天是语音的,嫁接在通讯运营商网络基础服务上的微信开始威胁通讯业长期独占的语音业务,这引发了运营商尤其是中国移动的不满,一直以来都有消息说,三大运营商正在和腾讯协商微信的收费事宜,后来又有发改委的专家说,既然短信要收费,为什么微信就不能收费?据媒体报道,在前两天举行的第二届岭南论坛上,工信部的部长苗圩作出了行业主管部门就微信收费传言的首次公开表态,他说运营商收费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运营商要维护这么大的网络既要投资又要运营,除了流量以外还应该有这些方面的收费也是合情合理的,同时苗圩也说通信运营商不能利用垄断地位卡死像腾讯这样的企业,他说目前工信部是已经要求运营商提交相应的解决方案,监管部门总体上会站在用户的角度微信有收费的可能,但不会大幅收费,正是这样的表态让讨论进一步升级。

对于微信会否收费的问题,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最近在多个场合否认收费的传言,前天腾讯公司又发了一封声明,重复了马化腾在此前的一些论调,腾讯公司表示,普通用户正常使用微信是绝对不会收费的,有分析人士看出,既然普通用户不会收费那是不是意味着公众帐户是要收费?这个都不得而知。

 

有的人或许会说,三大运营商如果怕受到微信的威胁,可以自己做一款类似的软件进行竞争啊?其实,三大运营商早就开始布局,近来这种布局也有加速的迹象。再来连线庄胜春。

其实在2011年三大运营商就都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即时通讯软件的布局,移动有飞信又有基于语音的飞聊,联通的软件叫做沃有,电信叫做翼聊,但是显然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他们都落在了微信的身后,有知情人士透露,中国电信将把旗下的及时通信产品翼聊升级为翼信,新的合作伙伴是网易,他们准备重新打造一个能与微信抗衡的产品,据了解这个产品目前还在测试期间,尽管中国电信强调这一举动和应对微信无关,但是在这样一个敏感的时期翼信出台是被业界视为运营商反击微信的一个信号。更何况中国电信应该是截至目前唯一还没有在公开场合给微信收费施压的运营商,不止是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此前都有所行动,消息说中国移动拟重购飞信业务将飞信和飞聊整合,预将它演进成未来融合通信产品的核心,而中国联通前不久是将流量查询单独计入了微信的业务,其中还包括腾讯的手机QQ、人人网、米聊等业务的流量使用量,这也让业界认为是中国联通预对OTT业务采取收费措施的前兆。

微信用户仍有望免费

时报讯(记者单毅)尽管此前腾讯一再否认“微信收费”,不过日前工信部官员相继表态微信或将收费。对此,业内专家认为,即使工信部同意对微信收费,也很有可能只针对腾讯收取,广大用户仍将免费使用。

日前,工信部部长苗圩公开表示,工信部已经要求运营商提交相应的解决方案,监管部门总体上会站在用户的角度,微信有收费的可能,但不会大幅收费。更有媒体昨日报道,工信部有官员称“微信收费是肯定的,但具体如何收费还在研究中”。

记者采访时了解到,微信免费的存在确实影响了不少用户的消费习惯。“我以前使用的手机资费套餐为每月88元,包含400分钟国内主叫通话时长。使用微信后,换成了29元的资费套餐。”市民王小姐告诉记者,虽然29元的套餐仅包含190分钟通话时长,但由于经常和朋友用微信通话,190分钟已绰绰有余。加上一个30元的流量包套餐,月通信资费仅59元,比之前的88元月消费节省了三成。

那么,如果微信开始收费,将会怎样收费呢?“以何种形式、何种标准收费,目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这也将成为执行微信收费政策的瓶颈。”资深IT行业评论人李桦表示,由于很多微信用户选择在Wi-Fi网络上使用微信,而不少OTT产品也支持在PC端甚至网页使用,要计算信令、流量占用,需要建立一套全面科学的收费制度。李桦认为,即使工信部同意对微信收费,也很有可能只针对腾讯收取,广大用户仍将免费使用。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408/70893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