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印度性犯罪事件频发 旅游业遭受重创
2013年04月10日 16:51
近期,印度国内发生的一系列强奸、轮奸等性犯罪事件导致有意赴印的各国女性游客充满恐惧、危机感。各国政府、驻印使馆纷纷发布旅行提示,要求女性游客在印旅游必须小心谨慎。
性犯罪的泛滥严重影响了印度的国际形象,也导致该国旅游业遭受重创。为此,印度政府近期开始尝试借助宗教力量遏制强奸。
欲借宗教力量遏制强奸
印度中央邦是该国第二大邦,位于印度中部,是该国强奸案的一处惯发地区。印度官方统计数据显示,中央邦2011年报告3406起强奸案,占印度全国强奸案件总数14.1%。
为降低强奸和其他性犯罪的发生率,当地政府打算借助宗教领袖的号召力,发起一场教化运动。
中央邦政府内政部长乌马•尚卡尔•古普塔4月5日说,这场教化运动包括宗教领袖劝导和知识界辩论,以期提高民众思想认识,宣扬正确价值观。
“如果宗教领袖在宗教活动中大力宣讲,我们相信那些犯罪会减少,”这名官员表示,中央邦政府已经指示下辖50个行政区官员联系宗教领袖和志愿者组织实施这一计划。
(印度欲借宗教力量遏制强奸行为)
不过,中央邦这一举措并未得到女权人士认同。她们认为,一些宗教领袖自身歧视女性,一派家长作风。
印度社会学者兼女权活动家兰贾纳•库马里的事例就是一个有力证据。她曾发起一项反对杀害婴儿,尤其女婴的运动,邀请宗教领袖加入。不料事与愿违,那些宗教领袖“跑题”,转而宣扬反对堕胎。
库马里举例说,针对去年12月的新德里公交轮奸案,一名有名望的宗教领袖最近曾表示,如果新德里轮奸案受害者把袭击者们看作兄长,请求他们放过她,那宗犯罪就不可能发生。”
“关键问题是男女平等和他们(宗教领袖)的思想意识,除非他们在宗教和宗教机构中赋予女性平等权利,否则这项计划不会奏效,”库马里指出,“他们可能转而谈论反对性教育,声称这种教育只会鼓励年轻人发生性关系。”
女性游客人人自危
频频见诸报端的各类恶性强奸事件让很多外国女游客对赴印旅游不得不“三思后行”。包括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驻印度大使馆也在旅行警告中提醒称,女性不要独自在印度旅行,说她们“处于危险中,应该提高警惕”。
丹麦游客尤迪特•延森为使自己能在印度平安顺利地休假,制定了一长串的注意事项。她不能在大街上打车,不能单独呆在酒店里,天黑后不能出门——所有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应对印度不断曝出的性侵事件。
42岁的延森在经过新德里市区的一个大市场时对记者说:“我已读到和听到太多有关印度强奸案的事情,现在我始终有一种不安全感。”
(印度强奸、轮奸案频发,严重影响该国国际形象)
最近发生的一起英国游客因害怕遭强奸而在旅店跳窗逃走的事件也凸显出女性对于在印旅游的深深恐惧。
今年3月19日,一名大约30出头的英国女游客在印度北部住店,发现有两人企图闯入房间。因害怕遭到强奸,该名游客急忙跳窗逃走,最终导致腿部摔伤。
她告诉当地警方,当天凌晨4时左右,两名男子试图进入她的房间。慌乱中,她跑向房间另一头,从二层的窗户跳下,拉伤腿部韧带。
阿格拉市警方副主管史瓦拉恩吉特之后介绍,这名女游客惊吓过度,“已经取消在印度的旅行计划,只想回家。”
据《联合早报》报道,美国杂志和网站《财经内幕》当地时间4月3日刊文,将印度列入“女性旅行有危险的8个国家”之一。文章称,并不是说女性不该到异地旅行,或这些国家全境都不安全,但女性旅行应极度当心,并要认识当地文化。
旅游业遭受重创
自去年12月一名印度女学生遭轮奸致死后,国际社会对于印度性犯罪事件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随着各类恶性事件不断发生,很多国家都发出旅行警告,强调游客赴印旅游必须小心谨慎,印度的国际形象因此跌落谷底,旅游业也遭受重创。
瑞士外交部曾要求,在印度旅行的男女游客必须在导游的带领下,结队出行。美国国务院在其官方网站上警告说,女性游客“必须遵守严格的安全防范措施”,且“不要单独打出租车外出,尤其是在晚上。”英国外交部则在3月19日更新了赴印度旅游的警告称:“女性游客经常会遭到几名或一群陌生男子在语言和肢体上的骚扰。”
(印度性犯罪事件在国内、国际激起众怒)
根据印度工商业联合会今年3月31日发布的一项调查,由于性侵事件频发,印度外国女游客数量过去3个月下降35%。
与此同时,印度总体游客数量同比下降25%,游客更倾向于选择其他亚洲国家为目的地,例如马来西亚和泰国。
工商业联合会秘书长拉瓦特说,性侵事件“引发打算来印度的女游客对安全的担忧”。全球经济低迷对游客数量构成影响,但赴印度旅游的游客数量下降主要原因是安全问题。
调查称,“由于一些国家建议前往印度的公民保持谨慎或避免前往,(旅游)形势更加恶化。”
工商业联合会对不同城市的1200家旅行社进行了调查。将近72%旅行社报告称,过去三个月,不少赴印行程取消,尤其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的女游客,而这三个月通常是印度旅游旺季。(完)
(未经宣讲家网站同意,请勿转载。转载需注明:来源宣讲家www.71.cn)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410/70903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