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文化热点

【案例】赴美生子:诱惑与风险

2013年04月10日 08:02

 

【事件简介】

截至3月31日,《北京遇上西雅图》在上映后的第二个周末,影片累计票房突破2.3亿,排片在全国各大院线不降反升,仍高居榜首,维持在30%左右。部分影院晚9点场的《北京遇上西雅图》上座率依然可以达到70%以上,只有前排部分座位有空位,这无疑极大地刺激了院线对本片的支持力度。

 

在取得了优异的票房成绩后,片中的“小三”“赴美产子”等话题也在观众群中引发争论。前者大家也许早已耳熟能详,后者则是近两年刚刚在国内兴起的行业。

不少网友也通过片中的种种细节“发现”了许多“实践指南”,甚至有网友调侃说这就是一部纪录片,记录了一个中国二奶怀孕赴美产子的过程,“并且对于关键点把握比较清晰,完全可以作为一部赴美产子的攻略性教材...【详细

【相关阅读】

持观光签证在美产子“涉诈欺” 前移民官指后患多

外界探讨孕妇赴美产子合法性与否,总认为此行为存在法律灰色地带,但美国前移民局官员杜正宇指出,每位持观光签证入境美国,但主要目的是为在美国产子的产妇皆已涉嫌“欺骗美国政府”而违反了联邦重罪“移民法”。一旦未来被美国政府证实,基于违法行为产下“定瞄婴儿”,即使孩子年满21岁要为父母申请绿卡,美政府都可依法驳回...【详细

赴美生子:诱惑与风险

赴美生子的诸多“利好”,让某些中国人怦然心动。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时中国大陆赴美生子人数在600人左右,而到了2010年,这个数字达到了5000人。据一家洛杉矶月子中心负责人估计,2012年上半年的人数已经超过了5000。

诱惑背后,也潜伏着诸多的风险。对某些盲目赴美生孩子的家庭来说,美梦和梦魇,往往只有一字之差。

有的人,收获了他或她想要的子女和生活;但也有人,背上了沉重的包袱;甚至还有人,不得不面对一辈子的遗憾和悔恨...【详细

赴美生子产业链调查:海外月子中心良莠不齐

1868年,美国宪法第十四条修正案通过,修正案第一款即规定:“凡在美国出生或归化美国的人,均为合众国和他们所居住州的公民。”

140余年后,因为这条修正案的鼓励,一些年轻夫妇从中国内地出发,选择把腹中的生命诞在地球彼端的土地上。

他们希望用人力改变“天意”,让这个拥有美国护照的孩子,从来到世间那一刻起,便有机会享有美国的优质教育、福利与居住环境;与此同时,一个为之服务的赴美生子产业链也逐渐发展起来。在不乏“灰色”与投机的色彩下,中国父母和商家们各自追寻着自己的梦想...【详细

赴美生子至少持续十年

精英阶层的财富积累速度在加快,而且最近5年来人民币对美元一直在升值,这些都为赴美生子准备了有利条件。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大陆这两年开放赴美旅游。与此同时,香港从2007年之后逐渐收紧政策,比如大幅增收内地孕妇在港生产的费用。据我看的资料显示,到美国生一个孩子的全部费用与到香港只相差几万元人民币,对富裕家庭来说这种差别几可忽略。因此,赴美生子现象继赴港生子之后,今后将会越来越多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之中...【详细

 

【事件结论】

风险高:从签证到生产完都有可能出问题

在电影中,汤唯饰演的孕妇文佳佳在入境美国时使劲浑身解数力图掩饰自己是个孕妇。这样的场景,绝大部分赴美产子的孕妇都经历过。其实,美国官方承认,非本国居民在美生孩子并不违法。但是,为了顺利拿到旅游签证,孕妇们往往会说假话,表示自己的目的是旅游观光。若诚实说明就是去生子的,则拿不到旅游签证(旅游签证里的“医疗目的”和产子不是一回事)。这是“欺诈”行为。另外,在入境时,入境官也有权根据入境人的表现而缩短时限。产子计划也跟着进入危机。所以,大家对怎么“藏肚子”十分上心...【详细

【宣讲家评论】

无论对于中国家庭还是韩国家庭,“赴美生子”都有其出现的必然性,其共同动机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和更好的发展空间。而在某种程度上,这更反映了一国公民对其所属国家公共服务与社会环境的评价。

因为社会财富的两级分化,赴美生子只是局限于少部分人群的一个现象,远远不是整个社会的普遍现象。

赴美生子人群应该分几种情况来看。第一种,如果是权力精英赴美生子,理应受到社会舆论的批评。按照国外的一些经验,如果发生权力精英成批将孩子送往国外的现象,难免引起社会上人心动摇。如果领导阶层都不相信自己国家未来的发展,又怎能让老百姓保持信心?比如韩国反对党领导人李会昌,就曾经因为儿媳到夏威夷生孩子,受到韩国舆论的广泛批评。第二种是公众人物,比如一些影视明星在国内大把挣钱,在国外大把花钱,他们赴美生子同样也会引起公众反感。在这背后隐藏着社会财富的转移。但如果既不是权力精英,也不是公众人物,而是第三种即一般民众,他们赴美生子就无可厚非。侨民集团对一个国家来说,有利的一面远远大于其负面影响,比如华侨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贡献就非常大。从长远来看,我们未尝不可以认为“赴美生子”对国家的发展有利。

赴美产子的确如许多报道说的麻烦多、风险高,收益远。不过,就像买股票一样,倡导价值投资的人看重的是这家上市公司的潜力与未来,而不是一夜发横财的暴发之梦。

(未经宣讲家网站同意,请勿转载。转载需注明:来源宣讲家www.71.cn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410/70910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