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宣讲家网评论 时政评论

“逢提必疑”——质疑的不是年轻是公平

2013年04月12日 14:45

 

干部年轻化,是大势所趋,大家质疑的其实不是年龄,而是选人用人过程是否遵循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近来,一个个破格提拔的年轻干部遭受舆论质疑。有的“真金不怕火炼”,经得起各种围绕和审视,在不是考场的考场拿了高分,有的则因为弄虚作假,“麒麟皮下露出马脚”。27岁的湘潭县副县长徐韬,因为一边工作一边全日制读研、工作十个月就被提拔为副科级干部、一年半就从正科级变成副处等诸多原因,备受网民关注和质疑。近日,他因为必修课出现多门“挂科”,就读的湘潭大学已对他作退学处理。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改革开放的伟业,需要一大批年轻有为的干部来担当重任,这已经形成社会共识。那么,为什么那么多网民对一个个“最年轻”提出质疑呢?大家质疑的其实不是年龄,而是选人用人过程是否遵循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干部年轻化,是大势所趋,也是民心所向。然而,在执行过程中却被有些地方和单位扭曲变形。严格的选拔程序没有成为防止不正之风的“挡风墙”,而是沦为任人唯亲、以权谋私的“挡箭牌”。近年来,“萝卜招聘”“火箭提拔”等事件,在全国多次上演,让社会公众对选人用人的公正透明疑虑重重,这也是“逢提必疑”的根源所在。

破格提拔要想服众,必须拿出令人信服的理由。“甘罗十二”被拜上卿,周瑜十三岁官拜水军都督,战争年代我党我军不少高级干部也就是二三十岁,为什么没有人对他们说三道四呢?关键在于他们是凭着自己的德、才、能脱颖而出,从不靠所谓的背景、来头和“暗箱操作”。

科学的质疑是通住真相和真理的桥梁。我们反对不加分析地“怀疑一切”,也反对不加思考地“一切不疑”。公众对一些年轻官员之所以屡屡提出质疑,是因为干部的选拔和作用关乎人民的切身利益,“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公众有知情、监督和选择的权利。正是这种建立在理性、尊重事实基础上的质疑,有力地促使了干部工作上的阳光操作,也让个别想以权谋私、跑官卖官的干部心存忌惮。所以,公众质疑是好事,对如何在干部工作中发扬民主、加强监督,都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年轻干部来说,这种质疑也是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的求证。比如,焦三牛,这位1989年出生的农家子弟、工作刚半年的清华毕业生,在甘肃武威拟被破格提拔为副处级干部,一时间“有背景”的说法不绝于耳。后经媒体报道,公众对焦三牛本人以及当地选拔人才的做法,都有了新的认识和肯定。焦三牛本人自始至终非常坦然,他说:参加公选我没走后门,又没作弊,全凭自己考的,我家贫得连身衣服都不能给我买,不是啥官二代富二代,所以网民越议论我越不怕。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在回应群众对年轻干部关切的同时,我们切不可因噎废食,丧失不拘一格用人才的胆识和魄力。对优秀人才,应坚决打破论资排辈等陈旧观念,做到早发现、早储备、早培养、早使用,把他们用足、用好、用活,创造最佳的人才效益。

至于徐韬,公众还有不少质疑的地方没有明确的答复,比如大学毕业后如何成为公务员?五年内连续升迁的程序和依据是什么?异地录用的原因何在?相信在组织部门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真相会浮出水面。

(未经宣讲家网站同意,请勿转载。转载需注明:来源宣讲家www.71.cn

扩展阅读:

甘罗十二被拜上卿

案例:应给27岁副县长一定的成长空间

直面一种“习惯性质疑”

宣讲家评论自3月1日上线以来,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建议!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宣讲家评论团队邮箱:xj71pl@163.com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412/70913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