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大视野 政治

中外学者眼中的中国道路

2013年04月11日 13:30

 

桑托斯︰当代资本主义中的结构性危机与中国的作用

果说利伯维尔场假定在十九世纪尚有某种实际意义,即能够为世界经济施加资本的法则,那么,到了上世纪尤其是本世纪,这种利伯维尔场假定就是一个无用的、错误的怪胎,它与事实发生着冲突,正因如此,新自由主义未能提出前后一贯的经济政策。根据本人对新自由主义做法的研究,以新自由主义为基础的经济政策增加了赤字,反而因此招致了国家对经济的更大干预(这种干预往往是减少社会方面的开支,但大幅增加金融和军事开支)。

与此同时,执行新自由主义政策的政府有的制造着贸易赤字,有的则制造着贸易顺差,由此便引发了全球经济的巨大失衡。显而易见,财政和贸易的失衡造成了货币失衡,并造成国际货币的大幅起落。这导致更加依赖国家干预,诱发垄断和投机游戏,如今的所谓“自由”市场实际能够管控那些垄断和投机游戏。在全球经济的下一轮发展中,中国经济将赢得进一步拓展。中国巨大国内市场、稳定的政治领导、大胆的改革深化,将使中国能够充分利用尚存的市场空间,发挥好企业的经营能力。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是为全球经济这一新阶段作出调整的一个机会。中国将成为这一新阶段的产业中心,将能够降低生产成本,从而使得原有工业地区无法与之竞争。与生产增长相伴的应该是人口收入的提高。与此同时,随着人民币币值提高,中国将成为世界出口的目的地,尤其是将大量进口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凭借中国的巨大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历史地位、文化传统、科技潜力,中国将能够恢复其历史上的世界强国地位。

前已提及的新自由主义政策所造成的失衡引来了一个靠公共债务支撑的庞大金融体系,债务是由永久化的财政赤字酿成的。要想让金融体系维系下去,只能靠从生产部门大举转移资源,即转到这个由国家掌握的人造金融经济部门。国家资本主义已成为这一金融成性的新资本主义秩序的根本支柱,所谓“赌场经济”植根于国家资本主义身上。

当前的危机证明,当代资本主义需要输入数以几十亿的美元才能保证其运转。尚不清楚,社会还能在多长时间里愿意支持这项国家政策。新自由主义一直将这件事掩盖了起来,直到有关失衡达到了现有体制难以容忍之时,才不得不出来进行解释。当前危机存在两个方面:它部份表明,“利伯维尔场”人所共知的实现平衡能力实际上却失败了,事实上,它何曾有过这种能力,也永远不可能调节那些根本的经济过程。但另一方面,对“危机”进行让人印象深刻的媒体管理却能搞乱人们的头脑,使之相信强烈的国家干预和赤字是必要的,有助于金融资本的生存,有助于防止一场据说将会摧毁人类的“体制性危机”。

同样清楚的是,虽然美国、欧洲、日本这三方要想维持最基本的经济复苏都困难重重,新兴经济体却高歌猛进,特别是因为随着社会运动的兴起和政治改革的推进,收入分配在改善,使得国内市场得到拓展,这就更能支持经济增长。这一转型过程将为政治实验开辟道路,相信政治实验将变得更有创新性,从而控制长周期中新的下行阶段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样的周期因素却会使全球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跌入无比深重的持久危机中。

危机解释了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治理人类社会时所存在的缺陷。不过,意识到这种失败并不能保证一定会有更高的生产方式可以诞生,也不能保证一定会出现进步的社会形态从而使我们能够过渡到一种更高级的生产方式。 

古斯塔夫-格拉茨:在全球背景下发展现代化——中国之道

尽管硕果累累,但中国的发展模式仍面临许多挑战:尽管大力促进国内消费,中国发展仍过多依靠出口与固定资产投资,而且经济仍需创新与引领。尽管在实施经济改革以后,中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却是衡量经济成熟度的主要指标。此外,中国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也在扩大。

最后,生态环境的恶化也向政府发出了挑战。中国现阶段的外交政策是意图建立一个负责任的全球大国,但仍存在反面压力。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对于能源等战略资源的需要也相应增长。以和平方式可持续的发展虽然可以是最终目标,但这离不开拥有稳定的战略资源供应以及安全的贸易路线。一旦这些方面受到威胁,中美国普遍论,美国例外论应该在世界上都照这个例外论走,所以变成美国普遍论了。

现在反过来看中国也是这样,中国例外论是针对世界各国都发生了共产主义垮台,发生了颜色革命,发生了阿拉伯之春等等新的潮流,中国就没有发生。中国像当年美国一样,也可能发生一个例外论。中国例外论的条件就在于中国通过改革可以不断释放制度上的空间,不是地理上的空间。因为它的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它的相对一党控制政治权利到越来越多力量参与政治民主化,也是一个不断释放的空间,这个不断的释放的空间把它积攒起来的矛盾在一定程度释放,即是支撑中国例外论存在的一个关键。

所有发生颜色革命和阿拉伯之春的国家都是不能释放制度空间的国家,所以它的制度边疆封闭了。美国发展在矛盾凸显期是地理边疆不断扩大,中国是制度边疆不断扩大。不断向西移动的边疆是美国历史的渊源。不断发展的中国制度的改革是中国现代化的秘密所在,中国成功的秘密所在。

 

默罕默德-贾拉尔:中国的发展式民主

我们要问三个问题:第一,民主与选举能否为一个国家带来稳定、安全与繁荣?第二,自由主义的民主是否能把自由主义者和社会进步人士带到权利巅峰?第三,合法性问题上,投票箱究竟是绝对因素,还是相对因素?

某些所谓“阿拉伯之春”开展的研究证明,这只是相对因素。投票箱在阿拉伯世界最终投出了一些并不懂得民主真意的派别,甚至有些根本就不相信民主,这样一来,一旦掌握权力,真正建立起来的便是最可怕的独裁。例如,西斯琼斯教授在2013年1月《外交事务》杂志上刊文,将阿拉伯地区发生的种种事件称为“阿拉伯之春的一团幻想”,同时呼吁美国政府处理中东事务时从善如流,而不要指手划脚。

中国民主模式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可作几点归纳:

一、中国模式值得研究,值得关注,其经验与长处值得也能够学习。然而我相信这模式决不能简单复制,每个社会条件不同,外围环境不同,特性也不同。中国模式既是历史上十八、十九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演变的体现与折射,也是其自身社会历史事件与发展的结果。这也就说明,政治社会发展的科学原则有三个阶段,最优先的是任何人生物意义上的基本经济需求,其次是公民政治权利及基本自由,最后才是要求社会正义以及缩小社会阶级或地区之间的差异。当然,毋庸多言,这三个阶段肯定是相互交织,每个阶段都在其他各个阶段有所呈现。每个社会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是这些需求相互交杂、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决定因素。

二、西方世界的政治模式和发展道路并非唯一,就连西方模式也是在不同环境下演进的,同样也并不一定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阿拉伯国家。当然,虽然不必全盘照搬,但研究西方模式,从中吸取营养也是同样重要的。

三、本世纪之初,投票箱透出的合法性并非民主的唯一标准与基础。正如许多政治科学家所言,除此之外还有别的合法性源泉模式,比如相当重要政绩与成就挣出的合法性,又比如社会共识得出的合法性,这些也需要付诸实践。同时,社会会如何获得和平发展,如何避免灾害、危机和人为暴动,也需要加以探索。

四、政治系统中,和谐应该比投票和压制更重要,后者还会衍生出一系列问题,而这也是欧盟之所以要采取这一原则的道理所在。中东国家并不了解如何实践政府治理、反对派政治或是公民权利,因此这些国家也需要发展自己的民主模式。

五、研究中国文明可以发现,中国政治、文化、哲学的发展演化始终离不开和谐、共识、共存这些概念,主导性原则始终是和谐、和解和共存。儒家学说与佛家信仰能够共存,便是中国共存哲学的最佳表征。此外,中国能容下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种神信仰并存,也是拜中国式共存理念所赐。中国人给多种哲学思想和多种政治思想共存起了个很好的比喻,也是他们处理这些事物的原则,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六、中国对外政策并不追求以军事手段建立霸权或支配,或是出口其理论实践。中国更乐于通过商贸、投资与文化建立软实力,为此,中国发起建立了许多机制,比如中阿合作论坛、中非合作论坛,甚至根据与不同国家的关系,愿意在有争议的问题上或利益上与战略对话,目的在于探讨共同立场,避免国际冲突战争。这方面,用联合国宪章的句子来说,就是“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的惨烈战祸”。

黄仁伟:例外论——从中美比较看中国道路

实际上美国道路和中国道路就是两个例外论的表现,美国例外论是针对当时的欧洲典型的传统资本主义,传统的工业革命而言,在欧洲背景下,美国没有发生欧洲的无产阶级暴力的革命,没有发生大规模社会主义思潮,没有无产阶级政党,第二国际到了那里就死掉。这就产生了美国例外论。

我读了恩格斯从美国发的信,他说美国一切都比欧洲有生命力,欧洲的理论为什么在美国不能生根原因就在这里。就是美国的一切比欧洲都有生命力,这是恩格斯当时的结论。实际上恩格斯也承认有美国例外论。在当时的条件下美国有欧洲不具备的条件,或者欧洲革命的条件美国不具备。后来把美国例外论变成美国普遍论,美国例外论应该在世界上都照这个例外论走,所以变成美国普遍论了。

现在反过来看中国也是这样,中国例外论是针对世界各国都发生了共产主义垮台,发生了颜色革命,发生了阿拉伯之春等等新的潮流,中国就没有发生。中国像当年美国一样,也可能发生一个例外论。

中国例外论的条件就在于中国通过改革可以不断释放制度上的空间,不是地理上的空间。因为它的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它的相对一党控制政治权利到越来越多力量参与政治民主化,也是一个不断释放的空间,这个不断的释放的空间把它积攒起来的矛盾在一定程度释放,即是支撑中国例外论存在的一个关键。

所有发生颜色革命和阿拉伯之春的国家都是不能释放制度空间的国家,所以它的制度边疆封闭了。美国发展在矛盾凸显期是地理边疆不断扩大,中国是制度边疆不断扩大。不断向西移动的边疆是美国历史的渊源。不断发展的中国制度的改革是中国现代化的秘密所在,中国成功的秘密所在。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411/70934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