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政从正来”的理性认识与实践体验

2013年04月14日 13:32

■作为清明、清廉、清正现代政治活动主角的领导者,执政源于人正、身正、心正、行正、为正,需要正的德行。

■正的源泉在于修德,修德的关键是修文,修文的基石是敏学善思,在于坚持不懈勤读书、再学习、重思考。

■坚持道德操守慎独慎微,常修为政之德,常思德在为民,抵制歪风邪气,恪守为政底线,形成慎权、慎欲、慎独、慎微、慎交的政治品质。

现代意义上的政治,是文明政治或文明执政,在于通过治国理政实现社会的公开公平公正,崇尚善政治理,“道洽政治,泽润生民”,追求政治治理与社会管理服务的双赢平衡。其基本内涵和宗旨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统筹协调有限资源,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率、高速度发展,实现社会安定和谐,包容增长,共赢发展。研究比较人类发展的政治历程,可以说“善政出自正,正源于德,德修于文”。

现代政治需要正的德行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领导正,不令则行;不正,虽令不从。作为清明、清廉、清正现代政治活动主角的领导者,执政源于人正、身正、心正、行正、为正,需要正的德行。领导干部的正德品行集中体现了执政的党性、先进性和纯洁性,成为文明执政的根基根源。中国传统庸俗意义上老成持重、老奸巨猾、老谋深算、投机取巧、左右摇摆的官僚政客,绝不是现代文明社会的政治家。现代领导者具有的“德”,应该是正直、正义、正派、正常和正道以及理论深厚、学有专长、才华横溢、勇于担当、敢于负责、创新敬业等综合素质的归纳集结,是充满才气、才华、学识、见识和胆识的德,是体现敢为人先、率先垂范、开拓进取的德,是为政以德、修养高雅、心术纯洁、品行高尚的德。文明政治,所表达的也应该是因良好的文化素质而修成正确的为政之德、为政之道。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良好的德性不是天生俱来,天然固有的,更不是汲于人性本善,而是得自于后天良好的教育,来自于后天的文化提升及才华聚集与修心养性。那种饰伪求名、刻意低调、庸庸碌碌的为官之德,是利己为上、好人主义、求名利、重谋仕的劣德坏德。那种先做人后做事和德为先才为后的把人与事、德与才对立分割的做法是形而上学的,是不符合人性人文规律的。如果把德与才对立,一味抽象地强调德,就会在领导干部特别是中青年领导干部中滋长讨巧、取巧、弄巧、灵巧与乖巧的“五巧之风”。应该提倡的是敢为人先、敢作敢为,不讨巧、不浮躁、不动摇,从做事中看做人,从发挥才干中论德性的选人用人机制。

为正修德以读书好学为至要

毫无疑问,读书好学对一个人为正修德是为至要。读书使人豁达,读书使人贤达,读书使人通达,读书使人练达,读书使人明达。文胜质则伪、则虚,质胜文则粗、则野,只有不懈读书,才能实现“文与质”平衡相当,达到“文质彬彬”之效果;才能杜绝不学无术、无理取闹,做到求学求理,心中有数。中国传统历史上,学者型、专家型、学术型官员大有作为者,如春秋管仲,战国商鞅,秦汉李斯、张良,唐宋苏轼、王安石,明清张居正、曾国藩,近代康梁,无一不是勤奋好学的学问学识学术大师,无一不是学以立德、砥砺品行、正心正派、学以致用而干出一番大事业。发达国家政治文明史上的这样例子更是不胜枚举。历史人物表明,读书学习促使领导者深入理解理论,心怀理想理念,进而形成定势、定力和定位,而不是左右逢源、前后摇摆、首鼠两端,犹豫墙头草、遇风两边倒,成为随风飘、随大流、随意性的政客和无赖。所以说,理论耕耘不精不足,构建基础不牢不稳,修德理解不深不透,既挡不住任何风雨、风浪,又经不起任何考验,一遇关键关头,必然六神无主、方寸大乱,更谈不上什么理性判断,理性分析,理性思考和理性实践。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德泽于正,正则体现于先进性、纯洁性、公正性。正的源泉在于修德,修德的关键是修文,修文的基石是敏学善思,在于坚持不懈勤读书、再学习、重思考。习近平同志强调:“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爱学习、勤读书,通过读书学习来增长知识、增加智慧、增强本领,这是领导干部胜任领导工作的内在要求和必经之路”。党的领导干部要以学立德,用科学理论和文化知识净化灵魂、陶冶情操;以行立德,在艰苦环境、危难时刻磨炼意志、砥砺品行,在践行党的宗旨,为群众排忧解难中增强为民意识、升华爱民情怀;以律立德,自觉接受监督,始终以党性原则和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在经历30多年改革开放发展的当代中国政治环境中,倡导“多一点书生意气、少一点官僚习气;多一份高雅正气,少一份蛮悍匪气;多一些专家学者型干部,少一些江湖粗野官吏”的政治文化,对加强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强基固本,充分利用好战略机遇期,实现民族复兴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践行“政从正来”的路径

让“读书修正”成为自觉意识。“读书修正”意在通过读书再读书,明脑、明心、明志、明白、明快,达到人正、身正、心正、气正、理正。领导干部秉公用权、公道正派、公正对人、公平处事、立正修身、修正言行,无疑基于坚持不懈读书读书再读书。读书是传承文明之途、人生修正之梯,要重学好学,坚持读书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通过读书掌握规律、探求真理;通过读书感悟人生、提升境界。坚持开卷有益,广泛涉猎,博采众长,发扬挤劲、钻劲、韧劲,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坚持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进取意识,常学常新,加快知识更新和能力提升。

让“学习修德”成为自觉习性。人才重在德。学习为自省自悟、塑造品行、正德正行的源头。行正确之事,走正确之道,源于博学慎思、明辨笃行。学习成为自觉源头之水、树木之本。领导干部应当不懈学习,有效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提升道德修养,引导自己珍爱声誉、珍惜形象、珍重人格,增强道德责任感,肩负政治使命感,积小德养大德,树大德立正德,努力陶冶道德情操、锤炼道德意志、提升道德境界。争做塑造思想纯洁、品行端正的示范者,爱岗敬业、敢于负责的力行者,明礼诚信、遵纪守法的先行者,生活正派、情趣健康的引领者。

让“勤思求实”成为自觉行动。“在其位,必勤谋其政;谋其政,必求真务实。”领导干部应该始终坚信人不学则无才、不学则无能、不学则无术;坚定人无德难自立、官无德难为正、官不正难善政的理念;秉持德是做人之本、为政之魂,坚持读书再读书以修正、学习再学习以求真、思考勤思考以务实。注重学以增智,学以增才;立足于勤,持之以韧;植根于博,力求于精;务求实理、学以致用。坚持道德操守慎独慎微,常修为政之德,常思德在为民,抵制歪风邪气,恪守为政底线,形成慎权、慎欲、慎独、慎微、慎交的政治品质。保持追求真理、修正错误、从善如流的政治勇气,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力求做到德才兼备。(作者系省政府金融办党组书记、主任)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414/70942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