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文化热点

“西安兴教寺塔拆迁”事件回放

2013年04月13日 22:22

 

玄奘遗骨古刹 面临拆迁

近日媒体报道,埋有唐代著名高僧玄奘法师灵骨的西安兴教寺,正面临大规模拆迁。当地政府给出的拆迁原因,是丝绸之路联合申遗的需要。联合申遗名单上只有兴教寺塔,不包括寺庙内其他建筑。记者了解到,申遗拆迁的背后,是著名的曲江系公司的商业运作。兴教寺这座千年古刹正成为业界知名的“曲江模式”新的目标。

兴教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今有1300多年历史。因为埋葬着玄奘遗骨,它在世界宗教界占有重要地位,是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兴教寺每年举办的护国息灾水陆法会,在全国和东南亚佛教界都享有很高声誉。   

2013年3月7日,西安市各相关部门到兴教寺视察落实申遗工作。次日,兴教寺收到长安区民宗局限期拆迁的通知。通知要求兴教寺的整个拆除工程在5月30日之前完成。记者在西安长安区官方网站上找到了去年3月22日由长安区招商局发布的文件,题目是《西安兴教寺旅游区项目》,这个文件显示,西安市政府同意实施建设该项目,规划面积是480亩。

■多方角力

西安官方:绝对没拆文物

针对媒体报道的西安兴教寺将要被拆迁一事,西安市长安区宗教事务局表示他们绝对没拆文物。长安区民族宗教事务局负责人表示:“这次要拆掉的只是寺里私自盖的建筑,都不是文物。为了配合丝路申遗,在国家专家的建议下,才决定拆掉的。”他说被列入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的是兴教寺塔,也就是院内埋葬玄奘及两个徒弟的三座塔,为配合申遗,对这三座塔进行了整修和很好的保护。

社会热议:不能借口申遗毁坏遗产

西安兴教寺被拆事件在社会上引发了很大反响,一些社会名流如白先勇、六小龄童等人都通过微博或者言论对兴教寺进行声援,几乎所有了解这件事的人都表示不赞同。他们表示,西安号称13朝古都,如果连一点历史积淀也保不住的话,还谈什么文化。他们说不能借着申遗的噱头和借口去毁掉历经千年的人类文化遗产,并建议政府加大文物保护的力度,将用于商业开发的资金投入在现有古迹的保护上,更具有传承意义。

在兴教寺受拆迁困扰之前,一个庞大的“兴教寺佛教文化旅游景区建设项目”已经浮出水面。有媒体称其幕后操作正是以在历史文物附近圈地炒作文化概念,然后进行招商引资令地价升值而闻名的“曲江模式”肇始者曲江新区。

针对上述相关报道,西安曲江新区管理委员会10日发表声明称,曲江新区及所属企业没有参与兴教寺的保护及周边环境改造工作,不存在运作“拆迁”兴教寺的问题。虽然曲江新区表示自己“未参与兴教寺申遗的任何工作”,但仍然没有平息网上及舆论关于其是“幕后推手”的质疑。

 

兴教寺“拆迁”引争议

中新网4月12日电 近日,有媒体曝出“西安兴教寺面临拆迁”。新闻一经曝光,立刻引起社会各界热议。

寺院观点:没地方吃住如何“申遗”

位于西安市长安区杜曲镇的兴教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今有1300多年历史。因为埋葬着“唐僧”玄奘的灵骨,兴教寺在世界宗教界占有重要地位。2012年7月,兴教寺与与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等五处遗产点被中国国家文物局列入“丝绸之路中国段首批申遗名单”。

2012年10月,兴教寺第一次得到消息,因为申遗需要,该寺许多建筑需要拆迁。今年1月份,西安市召开了申遗工作协调会议,兴教寺住持宽池法师出席。宽池法师提出兴教寺退出申遗,但没有奏效。

2013年3月8日,兴教寺收到长安区民宗局限期拆迁的通知。通知要求兴教寺的整个拆除工程在5月30日之前完成。

西安兴教寺住持宽池法师称:“我们在不拆除寺庙房屋的情况下我们全力以赴支持申遗,如果拆除,我们当下都没有地方住,没有地方吃,我们怎么申遗”,他说。

另据媒体报道,3月13日,丝路申遗申报文本编制总负责人陈同滨来兴教寺考察时认为,兴教寺的现状和申遗要求的标准有很大距离,即便是按现在方案进行拆除,也很有可能在国际专家团初审时被否决,建议“放一放,暂时不申遗,等条件成熟后再申遗。”

六小龄童观点:事关重大 难以理解

拆迁的新闻一经曝光,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看到消息后,六小龄童第一时间发布微博回应,认为“此事事关重大,真诚地希望国家宗教局等有关机构及领导出面协调”。

作为有着很深玄奘情结的佛教徒,六小龄童曾四次于兴教寺唐三藏塔下进行朝拜。“宁可西去一步死,不可东退半步生!历史上玄奘不仅是翻译家、旅行家、哲学家、外交家、佛学家,更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精神的象征。如今,要对埋有玄奘法师灵骨的寺庙进行部分拆迁,令人难以理解。”六小龄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网友忙调侃:“能保护师傅的还是大师兄”

六小龄童的观点得到了大多数网友的赞同。网友质疑称,千年古刹"唐僧寺"面临拆迁:申遗还是毁遗?还有网友在看到报道之初,就调侃道,“大师兄,快快出现吧!师父摊上大事了!”也有网友幽默地评论道:“一千多年都过去了,能站出来保护师傅的还是大师兄。”

媒体有评论称,无论是“维修性拆除”还是“保护性拆除”,以及新创的“申遗性拆除”,都是典型的知法犯法。难道拆除文物只需要“玩一个文字游戏”就可以吗?

 

官方回应:拆的不是文物 协商前不动一砖一瓦

对于公众观众的部分寺院建拆除一事,西安市长安区宗教事务局局长张宁称,兴教寺拆掉部分建筑是为了环境更优美。这次要拆掉的只是寺里新建的影响申遗的建筑,都不是文物,更不会是唐僧的灵塔。丝路申遗本是为更好地保护唐僧师徒的灵塔,所有活动都会在有关专家的意见与建议下进行。

西安市申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11日下午的说明中表示,按照申遗管理规划,院内玄奘塔、窥基塔、圆测塔等建筑承载了兴教寺塔申遗主体信息,要加强保护管理和科学维护。

但是,对于寺院新建的兴慈楼、方丈楼、斋堂、僧舍等建筑,由于建筑体量、密度过大,与兴教寺塔环境风貌不相协调,西安市将按照保护规划要求,在与寺院达成一致意见拆除后,在西纬村重新选址、规划,以保障僧众生活及宗教活动的有序进行。

11日下午,西安市文物局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兴教寺申遗相关情况说明 》,并表示遗产的真实性、完真性、科学有效的管理、以及利益相关者的支持等是世界遗产申报的基本要求,兴教寺的申遗工作将在充分尊重寺院意愿的情况下进行。

此外,国家宗教事务局新闻发言人11日晚就西安兴教寺遭“拆迁”一事做出回应,称已注意到媒体相关报道。

就西安兴教寺遭“拆迁”一事,国家宗教事务局网站当晚刊登消息称:“我局已经注意到媒体相关报道,并要求陕西省宗教局实地调查了解情况,协调当地有关部门听取包括佛教界在内的各方意见,依照相关法规和政策规定妥善处理。”

据媒体报道,10日下午双方协商得出两点结果:第一,兴教寺塔是否申遗,请院方拿出一个正式的态度之后再协商;第二,在协商结果出来之前,当地政府“不会动兴教寺的一砖一瓦”。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413/70954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