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荷兰严控“地沟油”回流餐桌
2013年04月20日 21:03
炸薯条、烤香肠等油炸类食品是荷兰人的最爱,这样的饮食习惯给荷兰社会带来的副产品就是大量餐厨废油,即通常所说的“地沟油”。
然而,得益于政府的强力监管和社会的有效监督,荷兰的“地沟油”很难流回餐桌。
多数“地沟油”直接回收
根据荷兰法律,回收是“地沟油”处理的第一要义。
餐饮业和小吃店的废油,通常由政府认可的私人公司负责定期收集,大约每两周或三周回收一次。废油回收是免费的,餐饮业主只需将废油收集起来。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得益于技术进步,荷兰的一些公司开始有偿回收厨余废油。
一位餐馆老板介绍说,普通食用油买入价格大约是每十升20欧元,而厨余废油的回收价格为每百升20欧元,这些回收后的废油大多用于化工业。
荷兰有关部门还组织对居民家庭的废油进行回收。在荷兰的主要城市,普通居民将煎炸废油倒入专门的大型废油收集桶,这是专门针对家庭废油回收而设置的。
此外,还有废油车定期在小区内挨家挨户收集废油。但与德国等其他国家相比,废油车及收集点的推广在荷兰较慢,很多城市还没有设立这样的家庭废油回收点。
荷兰媒体的一次调查显示,90%的民众认为应该有意识并积极将废油扔到指定的回收点。只有少数民众认为废油回收利用率太低,所以对此不关心。
禁止“地沟油”回流餐桌
荷兰“地沟油”多数直接废弃处理,鲜有回流餐桌的,这主要归功于该国多方面的严格管理。具体来说,“地沟油”的安全处理得益于整个食品安全行业的严格立法、有效监督、常抓不懈。
首先,荷兰食用油的销售渠道受到严格管理。正规商店卖出的每桶油都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和鉴定,并且清楚地标有使用次数限制,比如“使用X次之后请不要再使用”之类的警示语言。
其次,对于食用油质量不合格的餐厅,政府食品卫生主管部门会施以重罚。
鹿特丹一家中餐馆老板向记者介绍说,经常会有食品安全部门的工作人员上门抽查,直接对厨房里的食用油取样带回检测。
“一旦发现油品不合格,往往直接命令餐厅歇业整顿,这对业者而言无疑是最严厉的惩罚,”他说。
再次,社会监督有力。荷兰有个电视节目叫“餐饮业警讯”,该节目每周突击访问不同城市的餐馆,在厨房里对卫生条件和食物保质期等进行评判。如果出现问题,就直接进行曝光,业主的生意自然会受到影响。
长期以来,荷兰政府和民众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对于相关违法案件及时通报、严厉惩处,始终将食品安全作为国民基本保障的红线之一,民众的食品安全意识也愈发“敏感”。
“地沟油”再利用兴起
在废油利用问题上,荷兰政府有自己的一套思路和做法。
过去几年,荷兰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这直接体现在政府资金补助上。
荷兰政府在2011年2月份的一份报告中说,从2015年起,政府将对高科技、能源、生命科学、农业等九大领域扩大投资,每年投资15亿欧元,促进这些行业的科技研发。
荷兰“地沟油”再利用的一个典型案例是荷兰皇家航空公司(荷航)对生物燃料实际研发和利用。
早在2007年,荷航就开始对可持续生物燃料进行研发。2011年1月,荷航宣布与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共同合作,对“废弃油转换成高品质生物燃料”课题进行调研。2011年9月,荷航正式启用使用生物煤油为燃料的飞机执飞阿姆斯特丹至巴黎的航班。荷航也因此成为世界上首个利用废弃油作为飞机生物燃料的航空公司。
(图片:荷兰皇家航空公司利用生物燃料的飞机)
荷兰皇家航空公司飞行操作执行副总裁米歇尔•范多斯特说:“利用废油作生物燃料是一个发展趋势。尽管废油的再利用只占可再生能源研发的极小部分,但我们不应该放弃这个机会,应该将其利用起来,变废为宝。”
据了解,荷航使用的生物燃料是由美国Dynamic Fuels公司提供的。范多斯特透露,未来几年内荷兰有意建成一家符合国家级标准的废油加工工厂,该工厂很可能建在鹿特丹港口。
对此,荷兰吗媒体评论说,尽管以废弃食用油为原料提炼生物燃料存在诸多优点,但在现有技术水平下,其提炼成本十分昂贵。面对卡车、公共汽车及飞机的巨大需求,这种原料的供应显得有些无力。但有开发商认为,一旦技术取得突破,生物燃料有望成为废弃食用油回收利用方面最赚钱的途径。(完)
(未经宣讲家网站同意,请勿转载。转载需注明:来源宣讲家www.71.cn)
扩展阅读:日本“地沟油”废物利用形成完整产业链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420/71012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