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聚焦教育

复旦遭投毒学生最后15天回放:入院按胃肠炎治疗

2013年04月19日 22:48

 

昨天下午,复旦大学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该校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经抢救无效,于当天下午3点23分在上海中山医院去世。上海警方表示,在该生寝室饮水机内残留水中检测出某有毒化合物成分,认定其寝室室友林某有作案嫌疑,目前林某已被警方刑拘。

复旦研究生医院离世

复旦大学官方微博在15日晚发布黄洋入院,警方在其寝室饮水机残留水中发现有毒化合物后,当地多家媒体记者赶往事发宿舍楼,该宿舍楼位于东安路130号的学生宿舍区,宿舍管理员拒绝陌生人出入,20号楼内黄洋原来居住的寝室空无一人。据该宿舍楼同学表示,黄洋寝室的其他室友已全部搬出,整栋宿舍楼只有部分寝室才有饮水机。

昨天下午,复旦大学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我们怀着万分沉痛的心情通报,我校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同学经抢救无效,于4月16日15:23在附属中山医院去世”。

校方称涉事双方非竞争者

记者了解到,刚考上博士生的黄洋,1985年生,四川自贡人。涉嫌投毒者林某,广东汕头人,1986年生。两人均为复旦大学医学院在读研究生。

此事传出后,有消息称,被警方刑拘的室友林某因妒忌黄洋获得直升博士生的机会,而起意投毒。昨天,复旦大学宣传部副部长方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否认该说法,称受害人黄洋与嫌疑人林某在两家医院的不同科室从事不同方向的研究,并不存在直接的竞争关系。目前公安机关的调查工作仍在进行中,学校方面也将全力配合警方的调查。

破案

神秘短信帮助锁定毒源

黄洋生病后,病情一直恶化,却找不到病因。

9日,事件出现重要进展,黄洋的师兄孙某收到了一个陌生人发来的短信,提请注意一种化学药物,周围有人常在用。孙某收到短信后,马上将情况告诉了黄洋的导师,并查询了校内的医学论文资料,发现使用该药物后的实验室小白鼠症状与黄洋此前症状十分相似,而相关实验论文的作者正是黄洋的同寝室室友林某!

大家立即把情况向医学院和学校领导反映,并向复旦保卫处、上海市公安局文保分局报了案。“学校和公安部门都很重视,跟黄洋的老师、同学一一谈话。”该老师说,之后就听说有人看到犯罪嫌疑人被控制了。

嫌疑人动机尚不明晰

黄洋的导师告诉记者,黄洋是四川人,成绩一直很好,前不久刚以同届分数第一考取了五官科方向的博士,正在准备硕士论文的答辩,他的父母都是下岗职工,“小黄是特困生,一直拿复旦大学的奖助金,多年来没有向家里要过一分钱,还总是向家里寄钱。”

记者了解到,黄洋与涉嫌投毒的林某目前在两家医院的不同科室从事不同方向的研究,并不存在直接的竞争关系。林某学业也很优秀,学业主攻B超方向,平时经常在实验室用小白鼠做低剂量毒药测试。

侦办此案一位警方人士透露:这起投毒案件正在审讯中,嫌疑人的动机尚不明晰,但“应该不是”传闻的情感纠葛,而外界推测的“不存在学业竞争”是比较准确的。此案的侦破“远未结束”。

 

黄父

在寝室见过嫌疑人未见异常

黄洋的父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据其了解,黄洋在4月1日前后在寝室使用饮水机喝水时,曾感觉水的味道不对,还特意把饮水机中的水倒掉,并对机器和水桶进行了清洗,“他的师兄说,黄洋怕室友喝了这些水不好”。

4月1日,黄洋开始出现呕吐、发烧的症状,次日晚间发现急性肝损伤。“然后我就来了,但是他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到4月5日左右,还流着鼻血,再往后就处于昏迷状态了。”

黄洋父亲表示,4月3日得知儿子患病的消息后,就从重庆飞到上海,曾在儿子的寝室住了一晚,和儿子同寝室的两位同学见过面,见过投毒嫌疑人,未发现异常。

黄洋生命的最后15天

昨天,记者采访到了与黄洋关系亲密的老师,老师和他的妻子全程参与了黄洋的救治。通过这位老师、黄洋的师兄,以及侦办此案的警方人员的叙述,黄洋生命的最后15天令人痛惜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4月1日早上,黄洋喝了一口寝室饮水机内的水,发现味道不对,晚10点多的时候,黄洋开始恶心、呕吐并伴有发烧。

案发寝室是在复旦大学枫林校区。

4月1日早上,黄洋喝了一口寝室饮水机内的水,发现味道不对,以为是坏了就没有再喝,“这个事件让人意外,小黄他太可怜了。他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担心其他同学误喝,他还特地把以为‘过期’的水倒掉,把桶刷干净……”

到了10点多的时候,黄洋开始恶心、呕吐并伴有发烧。导师和同学马上把他送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当时医院初步诊断后也以为是吃坏了东西,按照胃肠炎的处理方式给予输液治疗。

4月2日晚9点,黄洋在同学的陪同下去看急诊,化验结果显示其肝功能已出现损伤。

4月2日,黄洋症状并未好转,他的师兄弟下班后赶去看他,因为都是学医的,他们都非常敏感,发现他的手和脸都肿起来了,恐怕不是吃坏了东西那么简单。当晚9点,黄洋在同学的陪同下去看急诊,化验结果显示其肝功能已出现损伤。到了晚上10点多,学生们把情况告知了黄洋的导师,导师马上携带了1万多元现金赶到医院,协调安排黄洋住院治疗。

3日,黄洋病情继续恶化,血小板开始减少,住进了外科重症监护室。医生会诊初步认为是中毒造成了肝功能的损伤,但究竟是什么毒素,一时依然难以判断,无法及时对症下药。

9日,事件出现重要进展,黄洋的中毒终于确定毒源。

接下去的几天,医生们不断会诊,检测毒素,缓慢治疗……他的导师、师兄弟们也日夜守护在他身边,并千方百计查找原因。

7日,黄洋开始鼻孔出血,治疗对他不起作用;8日,他陷入了昏迷。但病因仍然未明。

9日,事件出现重要进展,黄洋的中毒终于确定毒源。

12日,黄洋中毒太深,医院发出了病危通知书;13日下午,黄洋瞳孔放大;14日下午,没有了脑电图,肺部纤维化无法自主呼吸……

16日15时23分,医院宣布:黄洋去世。家长痛失孩子,学校痛失学生。

 

逝者•黄洋

昨天下午,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贴出一份黄洋在2010年6月份的复旦大学奖助仪式上的发言。

曾想过放弃直研

该发言介绍,黄洋来自四川一个普通的小县城。黄洋上高中时,父母双双下岗。2005年,黄洋接过复旦大学的本科录取通知书时,就下定决心:“从此,我要自己养活自己,而且还要把学业完成好”。

该发言称,黄洋在接受别人帮助的同时,也在积极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本科大一期间,黄洋曾去安徽颍上支教,做发言时又将去西藏墨脱支教,此外他还参加了不少志愿者活动。

记者从该发言中了解到,黄洋此时即将直研进入复旦大学附属医院五官科医院耳鼻喉科,“就在保研的那段时间里,我其实有些挣扎。想到家里的情况,又想到学医这条路如此漫长,我动过放弃直研,出去工作的念头”。在师友、亲人的鼓励和自己的坚持之下,黄洋“决定在医学这条道路上走下去”。

自挣学费还母治病钱

据四川媒体报道,黄洋曾就读于荣县中学,该校是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04年,黄洋第一次参加高考,得了590多分,但黄洋选择了复读,一年后得了690分,考取复旦大学。进入大学后,黄洋妈妈因肝脏生病做过大型手术,“医疗费、药费等基本上全部是他用奖学金和勤工俭学的费用来偿还的。在他整个大学和研究生的学习过程中,所有费用全部是自己挣,从未用过家里的钱”。

昨天下午3点多,荣县召开紧急会议,安排对黄某的家属安抚工作,以及积极配合复旦学校方面善后。

复旦研究生遭投毒追踪:上海全市专家会诊查不出病因

复旦大学官微通报骇人案件:复旦医科研究生疑遭室友投毒 上海全市专家会诊查不出病因

复旦大学校方官微通报了一起事关该校一研究生的突发事件,在短时间内引发网友关注。通报称,该校在读医科研究生,1985年出生的黄某月初突然犯病并急剧恶化,学校组织全市专家会诊亦无法发现病因,后警方调查称该生寝室饮水机检出有毒化合物,已认定其一名林姓室友为嫌疑人。

“我们非常痛心地向复旦师生与社会通报一起不幸事件。”昨日深夜,复旦大学官微的这则通报在不到一小时内即被过万网友转发关注。通报透露,4月1日,该校一名2010级在读医科研究生出现身体不适,当晚即被送入复旦大学某附属医院就诊。入院之后,患者病情加重,出现昏迷、肝功能衰竭等症状。医院组织多次全市专家会诊,也未能发现病因,学校随后请上海警方介入调查。

4月11日,上海警方通报,在患病学生的寝室饮水机残留水中检测出某有毒化合物成分,4月12日,基本认定其同寝室同学林某存在嫌疑。事发前,黄某刚刚获得直升博士生的资格。目前,案情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网友:清华铊中毒事件重演?

尽管通报未说明该有毒化合物是什么,有不少网友表示震惊之余,纷纷联系起上世纪90年代的清华大学铊中毒事件(也称朱令事件)。1994年年底,清华大学女生朱令离奇发病并急剧恶化,医院一筹莫展之际,朱令几个同学通过当时在中国还不发达的互联网向全世界发出求援电邮,并获得了疑似铊中毒的答案。此案历经十多年仍未有真相浮出,受害人朱令留下严重后遗症,生活无法自理,只能由年迈父母照顾。

复旦大学称,事件发生后,学校已成立了工作小组,组织医疗力量全力抢救,积极配合警方侦查案件。4月11日,上海警方通报,在该学生的寝室饮水机残留水中检测出某有毒化合物成分。4月12日,基本认定同寝室某同学存在嫌疑。

警方上午透露,嫌疑人已被刑拘。据了解,那名被怀疑投毒的同寝室同学姓林,亦成绩优秀。两人在上海两家医院不同科室研究不同方向,不存在竞争关系。4月13日,林某已被警方带走。

寝室探访 黄洋寝室内物品已被家属搬走

15日晚23时47分,新民网记者在位于徐汇区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看到,事发宿舍楼西20楼是一栋五六层高的老式楼房,据称楼里住的多为研究生。

对于曾发生在这栋楼内的一切,有学生称并不清楚。采访中有学生坦言,由于楼里住的是医学院研究生,大多数时间都在实验室做实验,如果不是复旦大学官方通报此事,到现在也还不知道同住一楼的校友出了事。

今天上午9时许,记者再次前往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西20楼。宿管阿姨面对记者的态度显得格外谨慎。

进入宿舍楼,记者发现每层楼面大约有20个寝室,4人一间。大部分学生已去上课,过道里偶尔遇到几个学生,大都表示“直到昨晚看到复旦大学的官方微博,才知道此事”。

5楼一间寝室的同学告诉记者,事发寝室为303室,事发后受害同学的家属已将该同学所有物品全部拿走。记者来到303室,只见寝室门紧锁,透过气窗,记者看到寝室内空空荡荡,4个床位和写字台均无一物。

 

黄洋其人 家境清贫为人慷慨 和人相处都很好

16日上午,记者联系到了黄洋的父亲。

黄爸爸说,4月初,从学校方面获悉儿子发病的消息,立即从四川老家赶到上海。

黄爸爸说,虽然家庭条件不好,但无论学习还是生活上,孩子从来没让他和妻子操过心。2005年,黄某以优异成绩考进了上海复旦大学,因为家庭困难,他每年春节才回一次家。“他跟我们说,他在学校跟老师、同学相处得很好。”

在中山医院,记者遇到了前来访病的黄洋好友小张。常有想法、为人慷慨、成绩优秀……在朋友小张眼里,中毒的复旦医学院学生黄洋是这样一个好人;3月时他们刚一起吃过饭、畅谈过人生理想。

小张告诉记者,他是刚刚才从其他朋友处得知黄洋的事情,十分震惊,无法相信,甚至反复确认了好几遍。因为在他眼中的黄洋,是一个非常有想法、为人慷慨、成绩优秀的人,“认识他的人都觉得他是一个很好的人。”而黄洋也几乎从不说别人坏话,更难以想象其会和别人结怨。

小张说,自己比黄洋小1岁,是一年前在一个创业分享会上认识的;就在今年3月,黄洋刚刚考完博士生考试后,两人还曾碰头吃饭,畅谈人生理想。小张说,黄洋当时告诉他,自己很想在事业上有更好的成就,也因此学习非常刻苦、扎实。谈及此,小张也忍不住潸然泪下。

而另一位赶来探视的黄洋友人则告诉记者,此前他和黄洋曾一起到西藏墨脱支教过一个月。但4月3日黄洋曾跟他通电话,说由于身体不适,可能要延误由其带队的支教工作了。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黄洋在校期间曾多次获得社会奖学金的资助,本科时期还作为组员,与同学一起申请过校级科技创新基金项目。

 

 

众人唏嘘 同学感慨“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16日14时30分在事发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看到,在黄某曾经住过的宿舍楼正对的一栋楼实验室公告栏里,张贴出了一张醒目A4白纸,上书“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也引得不少路过学生唏嘘不已。

新民网记者看到,在事发寝室楼对面楼里,7楼实验室走廊的公告栏醒目位置,张贴了一张A4纸,上面打印着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字样;白纸上方还附有一张今日黄某事件的媒体报道。

采访中,有学生告诉记者,这张打印纸是一位老师在今天看到新闻后贴出来的;而不少学生看到这张纸条,也唏嘘不已。

在获悉此事后,黄洋的同学、校友和众多网友纷纷送上祝福,期待奇迹发生。

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监护室(ICU)病房外,记者看到,多位同学手捧鲜花想来探望病重的黄某,其中还有人默默地流着眼泪。但因为黄洋仍在重症监护室中,不能接受探视,同学们没多停留就离开了医院。

“加油!”“愿平安!”“为你祈祷!”……微博上,不少网友为病重的黄洋送上祝福,为他祈祷,希望“奇迹一定会出现”。

4月16日下午,复旦大学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经抢救无效,于4月16日15:23在附属中山医院去世。

记者看到,短短一个多小时,复旦大学通报黄洋去世的微博已经被转发60000多次,网友们纷纷表示惋惜,并点上蜡烛,希望黄洋“一路走好”。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419/71024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