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宣讲家网评论 时政评论

匹夫有难 国家同责

2013年04月22日 12:57

 

一个国家是否强大和自信,不能仅看其GDP总量是多少,外汇储备世界排名第几,其中一项重要的衡量指标是,这个国家的公民无论走到哪里,遭遇灾祸或事故时,都能得到自己国家政府积极有力的保护。

有些瞬间,注定了令人永久感动。

---4月20日四川芦山7.0级地震发生第一时间,都江堰85后夫妻刘海杨洋正开车去给堂妹婚礼送亲,中途听到广播里传来地震的报道。本准备给堂妹当婚车的车子立刻变成救灾车,夫妻二人火速赶赴灾区运送物资参加抗震救灾。

---- 截至4月21日凌晨2时,在芦山县人武部大楼前登记的志愿者大约在900多人,包括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成都市应急救援志愿服务总队等队伍……

4月21日,在芦山县人民医院门口,志愿者正在不断地送来药物和生活用品。(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摄)

 突如其来的地震,对已经遇难的186名同胞来说是灾难,对尚在失踪的21人来说是灾难,对受伤的11393人来说是灾难,对他们的家庭来说都是灾难。

这场地震,对芦山、对雅安、对四川、对整个中国来说,又何尝不是一场大灾难?!举国震惊、举国阵痛,众志成城,重建家园。

灾难面前,国家如何应对?民众又该怎么办?

清初大儒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说法后,有理想有追求的志士分子坚信一个道理,而这个道理感化并赢得中国普通百姓的追随与认同:民族的存亡,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国的家,家的国,没有国哪有家。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直接演化出来的一个子命题就是:国家有难,匹夫有责。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综合实力的日益强大,这个子命题的倒装陈述日益引起关注并赢得广泛认可:匹夫有难,国家有责。

难道不是吗?2011年中国政府组织的利比亚侨民大撤离,就是一个生动例证:利比亚内战枪炮四起,战火延绵,流血冲突和暴力抢劫每分每秒都在发生,身处利比亚的3万余中国公民随时都会遭遇生命危险。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高度重视,亿万民众热切关注,空军飞机、海军军舰出动,一场有史以来中国最大的陆海空大撤侨行动拉开帷幕……著名作家何建明长篇纪实文学《国家》向人们传递着一个朴素真理:一个国家是否强大和自信,不能仅看其GDP总量是多少,外汇储备世界排名第几,其中一项重要的衡量指标是,这个国家的公民无论走到哪里,遭遇灾祸或事故时,都能得到自己国家政府积极有力的保护。

今天,面对芦山“4.20”地震的巨大灾难,我们又该作出怎样的选择?

毫无疑问,传统的观念并不过时:对民众来说,“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仍然是对国尽忠。更值得庆幸,崭新的观念已悄然确立:对国家而言,“匹夫有难,国家有责”呈现出对民众心疼和牵挂。4月20日,习近平就军队救灾作出重要批示,发扬能打仗、打胜仗精神,全力抢救受灾群众,全力救治伤员,努力防止次生灾害发生。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有序做好支援四川芦山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工作的通知,作出4条明确要求,关键词就在八个字:及时迅速,科学有序。

四川地震的灾难不仅考验着国家的意志,更考验着一个社会的成熟度和人民群众的承受度,而这一切,要通过一个个细节来体现:组织是否凌乱,信息透明度如何,政府与民间配合怎样,紧急预案完善与否。

从传统观念到现代理念,不难得出一个新的结论:“面对灾难,家国同责”是家国一体抗大灾。

 

家国一体抗大灾,就要家国同责,上下一心,众志成城。

家国同责,就是要确保国家意志顺畅体现,公民行动积极配合。震后第一时间,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紧急出动,火速奔赴灾区;国土资源部启动一级应急响应,立即着手灾害损失评估、灾后恢复重建地质评估工作;公安部交管局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四川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保障抢险救灾车辆优先通行;农业部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和灾后生产恢复指导,确保灾后无大疫;教育部要求四川省教育厅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指导灾区教育部门防止次生灾害;国防科工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动态跟踪军工单位受灾受损情况,确保军工设施安全……国家机关各部门迅疾行动,从整体上确保了抢险救灾的及时高效。而广大民众的积极配合几乎无处不在,同样令人感慨称道。

解放军、武警和人民警察合力抢险。图为重灾区宝兴县城,武警和警察正将救灾物资从成都军区陆航某旅直升机上卸下。李旭 摄

 家国同责,就是要倡导全社会积极迅速行动起来,行动比责难更可贵,团结比争论更难得。灾难面前,确实有许多问题需要反思,但至少目前不是争论和发表高见的时候。记得2008年汶川发生大地震后,《中国青年报》评论员曹林认为,灾难面前生命高于一切,没有什么比救灾更重要,没有什么比救命更紧急,公众和舆论不妨暂且放下一些检讨、反思和指责。他选择的立场是:人命关天,携手抗灾优先于一切。今天,我们仍须秉持这样一种科学务实态度:把资源、智慧和精力集中到实际救灾中去,众志成城站到一起,不惜一切代价、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力量抗震救灾。

家国同责,还意味着公民互助拾遗补缺,把政府暂时顾及不到的环节扛起来。灾区中不乏其例。在芦山县城内,不少饭馆经营者从危房中抢出大锅,架在路边煮起稀饭。翻腾的大锅,有序的领食队伍,稀饭、炸土豆、煮面条和米线等热食,填饱了灾民的胃,也温暖了大家的心。

网络虚拟世界,同样有这样的例子。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上很多人在呼吁,社会车辆主动让出救援道路,让“爱的通道”畅通无阻;通讯困难,呼吁如无必要不要占用通讯资源,使“爱的信号”强大无比……

天有不测风云,在这样一个灰色的日子里,每个中华儿女对灾区民众献出一份爱心是最好的救援。

家国同责,给人民群众以更大信心,让我一起们共筑抗震救灾的铜墙铁壁,共建幸福美满家园。

(未经宣讲家网站同意,请勿转载。转载需注明:来源宣讲家www.71.cn

宣讲家评论自3月1日上线以来,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建议!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宣讲家评论团队邮箱:xj71pl@163.com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422/71037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