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宣讲家网评论 时政评论

美国“太平洋梦”与中国梦能互补吗?

2013年04月23日 14:27

 

在美国对于世界秩序的设想中,从来都有浓厚的价值观色彩。美国提出的“太平洋”梦,这一“美国特色”依然十分明显。如果美国持续推进遏制、敌视中国的政策,“太平洋梦”与中国梦可能终究是两个难以互补的梦。

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在访华期间举行记者会时称,美国可以为中国梦尽一份力。但话音未了,转身就提出了美国的“太平洋梦”。

克里在访问东京时,发表了题为《21世纪太平洋伙伴关系》的演讲,重点就美国的亚太政策进行了阐述,并首度提出美国的“太平洋梦”。他在演讲中称,“太平洋梦”是指“各个国家和人民打造一个塑造我们共享未来的伙伴关系”,“将美国最强大的价值观移植于前所未有的安全、经济和社会合作之中”。

根据克里的演讲,实现“太平洋梦”需要解决三个层面的问题,即:确保亚太地区和平、稳定,并使其成为全球安全的贡献者;确保太平洋地区的市场是公平、公开、透明和负责任的,并在此基础上创造经济的繁荣;确保利用伙伴关系推进亚洲的民主。

在美国对于世界秩序的设想中,从来都有浓厚的价值观色彩,强调以共同规则、国际机制为基础构建一种美国主导下的秩序,否则,极可能被孤立甚至成为敌人。这些机制和规则毫无例外,要么是美国主导的,要么是美国认可的,是符合美国利益的。很明显,美国的“太平洋”梦中,这一“美国特色”依然十分明显。

亚洲的战略、政治、经济地位在不断上升,这一点是毋庸质疑的,吸引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的目光是必然的,亚洲国家应该学会适应和应对这种“聚焦”。站在美国的国家利益上,美国绝对不可能轻忽亚太地区的利益,重点是采用何种方式方法。

众所周知,“亚洲再平衡”是美国前任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最为重大的政策主张和政治遗产之一。美国通过介入军事和安全问题,挑起亚洲沉寂已久的主权领土争端,不仅给亚洲各国人民的友谊和合作带来了麻烦,给亚洲国家的和平稳定带来了冲击,而且美国自身也未从中谋取多少利益,反而一次次陷入左右两难的困境之中,似乎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因此,美国国内开始出现重新思考这一战略的声音。克里首访选在了欧洲和中东,显示奥巴马政府外交重点或有所转向。中国两会结束新一届领导人确定以后,美国派出的首位访华特使是财政部长雅各布•卢,也透出美国对华政策的侧重点或将转向经贸领域。

 

克里出身美国外交世家,虽在越战中赢得三枚紫心勋章,但却是反战主义者,因此被认为是美国对外政策的理性务实派,在对华政策上也较为温和。在其上任之初,外界便关注美国亚洲“再平衡”战略能否持续。克里虽然在提名听证会、记者会以及各种场合上均表示,会延续“亚洲再平衡”战略,在“太平洋梦”中也提到了这一战略,但是其宣示的力度和实际的作为却明显下降,至少风格与希拉里•克林顿的完全不同。克里特别指出,当前世界需要合作共赢,零和博弈是愚蠢和可笑的。在美中关系上,克里认为,中国的强大也是美国利益之所在。中美多层级的对话机制和两国人民频密的往来,将有助于建立美中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1月24日,约翰·克里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国会举行的国务卿提名人听证会上作证。当日,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就国务卿提名人举行听证会。

美国对华姿态的“软化”令主张与中国强硬对抗的势力感到沮丧,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国近年来对所处国际战略环境产生的焦虑。但需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可能会在局部领域取得对美国的相对均势,但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总体上仍将处于对美弱势地位。美国可以相对随意地调整对华政策,而中国的选择余地则相对较小。美国左右逢源,在中国讲点中国人爱听的话,到日本又为他的盟友打气。有些话听起来,倒不是克里所说的“为中国梦尽一份力”,而是从美国的利益出发,让中国梦有利于美国的利益,让其“太平洋梦”为中国接受,其要点仍是以我为中心,唯我至上,内心深处还是不想看到中国梦的顺利实现,还是想遏制中国的发展。

中国过去30多年的发展利益于现存的国际体系,脱离这样一个体系甚至搞对抗,显然不是中国的选项。但这个体系的规则是别人定的,价值观是别人主导的,也经常让中国感觉到不公平、受限制、受威胁。这是当前中美战略关系的复杂性所在。如果美国能够与中国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在亚太地区与中国展开良性互动,共同维护亚太地区的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就是为中国梦尽了最大的力。也就是说,美国的“太平洋梦”可以和中国梦存在交集。反之,如果美国持续推进遏制、敌视中国的政策,“太平洋梦”与中国梦可能终究是两个难以互补的梦。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www.71.cn,违者必究。)

宣讲家评论自3月1日上线以来,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建议!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宣讲家评论团队邮箱:xj71pl@163.com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423/71047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