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宣讲家网评论 时政评论
新一届领导的芦山“考卷”
2013年04月24日 13:02
芦山救援用一种无坚不摧的精神,一种充满希望的正能量,表现出了让世界惊讶的“不顾一切”“争分夺秒”,战胜芦山地震,赢得芦山新生,让新芦山与全国人民一起健步走在共圆中国梦的大路上。
“人们正在密切关注新一届领导会如何应对这场灾难,这是对他们应对自然灾害的第一次大考。”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后,一些国外媒体如是说。
中国新一届领导是怎样应考的呢?
一番拭目以待,昨天,多家西方媒体给出了一个相似的评价:“交出了一份有利于赢得人心的考卷——快速反应。”尤其形容救援人员搜寻幸存者者的工作状态,他们不约而同地用上了一个词——“不顾一切”(《环球时报》2013.4.23)。
引用上述,并不是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而是因为近几年同样一件事,我们的一些网友似乎更在乎外国的“元芳怎样看”。其实,芦山地震发生以来,中国媒体和中国人的目光,始终在关注和热议这样一些讯息:
20日上午,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习近平总书记当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科学施救,最大限度减少伤亡。并在第一时间,命令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立即投入全力抗震救灾,全力抢救受困群众,全力救治伤员。
4月20日,李克强乘飞机在四川邛崃机场降落后,得知通往灾区的公路不太通畅。为节省时间,李克强马上决定搭乘运输救灾物资的直升机直飞震中。他说,现在一切为了救援,要尽快赶到一线。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地震发生5小时后,受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委托,李克强总理飞赴灾区察看灾情,现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从20日13时15分乘机赴震中,到21日下午返回北京,总理在灾区度过了一天一夜。这一天一夜,“救人”“第一任务是救人”是他强调最多的一句话。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中央领导同志也在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提出工作要求。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抗震救灾的战斗迅速打响——国务院迅速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根据国家抗震救灾应急预案迅速启动抗震救灾一级响应机制。中央军委召开紧急专题会议,传达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部署部队迅速投入抗震救灾工作。
迅即之间,从人民解放军到武警部队,从公安消防部队到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从国家卫生应急队到国家矿山救援队,一支支救援队伍从北京、四川等地赶往灾区。
迅即之间,从国家发改委到住建部,从地震局到气象局,从交通运输部到民政部,从国家卫生计生委到水利部,从中央有关部门到四川省各级党委、政府,第一时间迅速启动了应急机制,从第一时间救人到千方百计救助受伤群众,从物资调运到防范次生地质灾害,各项救灾工作快速展开。
迅即之间,携带着卫星通信设备、生命探测仪等设备,由医疗、卫生、消防等部门组成的一支支救援力量,冒着山石滚落的危险,快速向灾区挺进。一架架飞机,一辆辆列车,“绿军装”“白大褂”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最需要的地方。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各部门各行业企业和公益组织,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以及华人华侨、留学生、中资机构工作人员纷纷捐款捐物,灾难面前,涌动着大爱无疆的温情……
与2008年汶川地震相对比,芦山抗震救灾所展现出的是速度,快速反应、快速跟进;是救援工作的理性,一切围绕阶段性主要任务铺开;是灾情信息的公开透明,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情况,支持境内外记者一线报道,传递了信心,传递了力量,也赢得了正面舆论。
4月22日,震后的第三天。习总书记应约同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他坚定地说:“我们正在全面有序展开抗震救灾工作。中国人民同心同德、协力奋战,一定能够战胜灾害、重建家园,让灾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人民的生命安全,人民的生活幸福,始终是我们党和政府最上心、最用心和最关注的。就在这天夜里10时05分,距离地震72小时黄金救援期结束越来越近的时刻,他又专门打电话给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要求继续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不放弃。在四川芦山抗震救灾现场,李克强总理提出,72小时黄金救援期,一分一秒也不能耽搁,要把每一片废墟的边边角角都搜索到,确保一个不漏。党和政府视人民的生命比天高,中南海与灾区人民情相通、心相连。
4月23日,震后第四天,抗震救灾工作正处于关键时刻。下午3时,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进一步全面部署芦山抗震救灾工作。会议一开始,他提议,全体与会人员起立默哀。
“我提议,为表达对四川芦山地震遇难同胞和在抢险救灾中英勇牺牲的战士的深切哀悼,请大家起立。”……
这就是芦山地震后,媒体记者如实录下的镜头和场面,这就是我们的新一届领导,向世人交出的第一份芦山“考卷”。这是一份党和政府坚持“人民利益至上”,一切以人民利益为着眼点、出发点、落脚点的答卷!
“动人心者关乎情”。有什么能比党和政府对人民的高度重视和极度牵挂,让灾区人民感到欣慰和无比感动的呢?
有什么会比“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更能“有利于赢得人心”呢?
“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中央领导率先垂范,是一种最大的榜样和模范力量,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的生动感召,是对广大灾区群众抗震救灾信心的最有力凝聚,是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支援灾区人民的最有力见证!
这其实是一种人格的力量,一种无坚不摧的精神,一种充满希望的正能量。正由于有这种正能量,芦山救援表现出了让世界惊讶的“不顾一切”“争分夺秒”;正是由于有这种正能量,让包括解放军、武警、特警、消防、医疗人员在内的两万多名救援人员,亮出了让国外感叹的“战斗”精神;正是由于有这种正能量,让中国政府在组织指挥抗震救灾中,牢牢把握了工作主动权,从灾区抢险救援、伤员救治、卫生防疫、群众生活安置、基础设施抢修、资金物资保障等各项工作,都展示出了赢得世界眼球的“快速反应”。
答卷还在继续。“多难兴邦”,“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过去,在伟大党的领导下,我们以爱人民、为人民、靠人民的正能量,同仇敌忾,众志成城,战胜了国内外强敌恶寇,取得了“‘98’抗洪”“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重大胜利,今天,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也将以同样的精神状态、同样的回天之力,战胜芦山地震,赢得芦山新生,让新芦山与全国人民一起健步走在共圆中国梦的大路上。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www.71.cn,违者必究。)
延伸阅读:
宣讲家评论自3月1日上线以来,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建议!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宣讲家评论团队邮箱:xj71pl@163.com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424/71072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