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宣讲家网评论 专题评论 中国梦系列评论
要做干干净净的圆梦人—十四论中国梦
2013年04月25日 10:19
中央不失时机地提出“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希望通过这项活动来端正作风,净化心灵,清洗污垢,治病救人,以纯洁我们的队伍,造就千千万万“干净”的圆梦人。让我们干干净净的生命、干干净净的人生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中共中央政治局19日召开会议,决定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央政治局带头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会议强调,活动全过程要贯穿“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
中国梦是国人心中的理想目标,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信仰。实现中国梦,需要无数“干净”的人为之努力奋斗。干净的人,信仰坚定,心地纯正,敬业自律,不分心,不挟私,不添乱,不坏事,是圆梦的正能量,这样的人越多越好。也有些心地龌龊的人,虽然也打着圆梦的旗号,实际上却是在拆台、抹黑,在挖墙脚、谋私利,他们是圆梦的负能量,人虽不多,但影响极坏。如果听任这些不干净的人为所欲为,损公肥私,污秽社会,败坏风气,中国梦就有夭折的危险。
正因为如此,中央不失时机地提出“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希望通过这项活动来端正作风,净化心灵,清洗污垢,治病救人,以纯洁我们的队伍,造就千千万万“干净”的圆梦人。
“照镜子”方可知不足。人皆有短缺,不照镜子却很难自知。唐太宗李世民有“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人为镜,可明得失;以史为镜,可知兴替”的《明镜说》,正是因为李世民从善照镜子中精辟概括出做人做事和治国理政的真知灼见。大唐盛世,从善如流,励精图治,君臣团结,凝聚民心,社会繁荣稳定,才有了贞观之治的大好局面。我们今日要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目标,也要常“照镜子”,具体来说,要以《党章》为镜子,看到自己党性修养的不足;以英模为镜子,看到自己奉献精神的不足;以群众要求为镜子,看到自己服务意识的不足,进而弥补改进,迎头赶上,保持昂扬的“追梦”斗志。
“正衣冠”才能做榜样。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干部正派无私,光明磊落,才有威信,有感召力,才能成为群众的榜样,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才能使百姓服、群众信、跟党走,才能更好地带领群众为圆梦而奋斗。“正衣冠” 首先是正思想,对党的创新理论要真学、真信,做到信仰坚定,信念牢固;其次是正作风,要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立党为公,求真务实,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三是正言行,一言一行要做到公道正派,不谋私利,坚持正人必先正己,己不正,焉能正人?。干部有了堂堂正正的形象,自然会“其身正,不令而行”,一呼百应,带领群众为中国梦建功立业。
“洗洗澡”方可去污垢。人食五谷杂粮,行大道小径,自然会沾上灰尘污垢,这很正常也不可怕,无非是常洗澡罢了。党和人民对干部的要求很多,归根结底其实只有干净、干事四个字。要做到“干净”,就要常“洗澡”,即不断进行精神沐浴,自觉接受监督,经常开展思想交锋,“吾日三省吾身”,人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要战胜自己的敌人,就要有持之以恒,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强毅力。不饮贪泉,不食污秽,来历不明的钱一分一厘不能贪,公家的便宜一丝一毫不能占,对腐朽思想和堕落行为一丁一点不能有,“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就是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能为人民的利益做出贡献的人。
“治治病”才能保健康。苏共亡党亡国的教训我们要时刻牢记,其主要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自由主义、享乐主义突出,奢靡之风严重,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精神懈怠;贪图名利,弄虚作假,不务实效;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负责任;铺张浪费,奢靡享乐,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这些现象在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身上也有所体现。如果不及时治疗,就有掉队落伍甚至堕入深渊的危险,因而,组织上对他们要及时“治疗”,痛下针砭,割痈去疾,他们自己也不能讳疾忌医,怕痛怕纠,要自觉接受治疗,以及早恢复健康,焕发青春,要把自己有限的精力投入到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
做人做事“干净”,既是人民的殷切期盼,历史的必然要求,也是领导干部应有的崇高思想境界,人民公仆不可或缺的道德规范,让我们都来做“干净”的人,让我们干干净净的生命、干干净净的人生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www.71.cn,违者必究。)
宣讲家评论自3月1日上线以来,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建议!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宣讲家评论团队邮箱:xj71pl@163.com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425/710904.shtml